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系统神学(章力生) >

第97章

系统神学(章力生)-第97章

小说: 系统神学(章力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没有比上帝更高的目的。「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罗一三1),「没有比上帝更高的权威,所以只有上帝,世人应当顺服他,别无顺从的义务。」俾斯麦首相说:「没有君王,便无王国。」(OhneKaiser,KeinReich)上帝的国度,必有万王之王。德国莫尔克公爵(VonMoltke)说:「人当磨炼,然后敢作。」(ErstWager,dannWagen)人乃住在群体里面,不能趁其私意,为所欲为。爱德华兹(Edwards)说:「公众的幸福,乃比各自的价值为大,所以自私自利,乃是最为不当,最为邪恶。因为上帝乃较世人有更高的价值,此乃理所当然,人所共喻。」莎士比亚(Shakespeare)说:「个人不能遗世独立,个人的幸福乃系于群体的生活。」所以人生目的,应当荣神益人。5.上帝以自己的荣耀作创世的目的,这乃是他为世人所设计的完善的道德制度——因为世人既是照他的形像所造,理当以上帝的荣耀为至上的目的。上帝既为万人的中心与主宰;当然应以他自己作为中心与目的。这种道德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从其所得的结论,圣经对我们有明显的启示或暗示。

    宗教的起源乃在选择上帝的目的,作我们的目的,而丢弃快乐的特权,进入专诚为上帝而活的生命。著者在皈主以前,虽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心志。且自书屏联,悬于书室,用以自励。但自得救以后,才恍然大悟,始真正「明道」。个人的利乐不能作为我们道德责任的基础;专求利乐,不能得到利乐。唯有上帝的圣洁,始为我们道德责任的基础;唯有追求上帝圣洁者,则上帝的福乐,便不求自得,水到渠成。事实上,许多孳孳为利,唯利是图的人,乃多患得息失,心劳日拙,愁苦终日,不得安乐。莱敦总主教(ArchbishopLeighton)说:「上帝把他的荣耀和我们的福乐联在一起,他的智慧和良善,实在奇妙难侧;我们终日求之不得;但如求他的荣耀,则福乐就自然而然,随之而来,并且我们的福乐最后还要变成他永远的荣耀。」全知全能的上帝,自必达成他创世的目的,得到他自己的荣耀;倘使我们为他而活,则他的目的,就是我们的目的;当我们遭遇苦难的时候,他便是我们真正安慰之源;当我们工作的时候,他便是我们的力量;当我们祈祷的时候,他就是我们的鼓励。诗篇一百一十五篇一节:「耶和华阿,荣耀不要归与我们,不要归与我们,要因你的慈爱和诚实归在你的名下。」马太福音六章三十三节:「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哥林多前书十章三十一节:「所以你们或吃或喝,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上帝而行。」彼得前书二章九节:「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四章十一节:「若有讲道的,……服事人的,……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语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职责所在,当尽心竭力,但却只为上帝。耶利米书四十五章五节说:「你为自己图谋大事么?不要图谋!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这是耶和华说的。」但是我们为上帝未始不可图谋大事。哥林多前书十二章三十一节且要我们「切切的求那更大的恩赐」。康德说:「芸芸众生,莫不为己」;殊不知世人若真要求他自己的好处,就当有荣耀上帝更高的动机。重生得救的圣徒,和没有得救的世人,彼此的分别,乃是在动机。后者乃是为自己而后,前者乃是为上帝。上帝乃要我们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并且跟从主耶稣。(参太一六24)因为罪人第一个需要,首当改换他人生的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乃似残暴的原人;那为他人而活的人,乃仅较胜一筹;但仍非至善。人生的高贵,须视放在他里面代替他自己的是什么而定。但跟从主耶稣,以上帝作为人生的中心,则人生便能止于至善。

    乔治·高敦氏(GeorgeA。Gordon)说:「宇宙终极的观念,乃系在其宗教观。宇宙的价值,须视其是否为最高无上的上帝。」爱德华兹在他名著《创世的目的》(TheCreationofCreation)中说:「创世最终极的价值乃是其为上帝的价值。亚理斯多德以为人乃生于社会,依靠社会;殊不知社会却须依靠上帝始能达成其目的。」霍扶爱氏(Hovey):「我们生存主要的目的,乃是要彰显上帝的完善和荣耀。上帝的生命,要在我们生命里反映出来,他的特性也要在我们身上显现出来,他的圣洁和慈爱,也要由我们来表明,因为我们乃是照他的形像造的。为着要荣耀上帝,所以他要我们绝对的正直,此乃我们要得最大福乐必备的条件。」而且不容贬低其标准,因为「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我)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三4)「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壹三2)伍有关创造的学说和创世有关的,还有各种学说,兹分论之:

    一、上帝的圣洁与慈爱创造天地万物,既是上帝的工作,自必彰显上帝道德的属性;但是世界的现状,有许多物质上的缺陷与道德上的邪恶,浅识之士,便以为此乃抵触上帝的属性,并且认为有违「上帝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的宣称(创一31)。此种徨惑之论,不难加以辩解,使其恍悟:1.伊甸是乐园——上帝在「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以后,「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这个好,乃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没有道德的邪恶──罪恶乃是以后才有的,不是上帝创造的,乃是被造的生灵作的。其二,上帝为求达到他慈爱的目的,显示他的完善,就赐福忠顺的世人。

    2.罪恶的侵入──物质上的缺陷与痛苦,乃是由道德的邪恶而来。罗马书五章十二节说:「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所以一方面,罪恶不是创造的,乃是偶发的;另一方面上帝又用它在将来惩罚罪人,并反而藉以成就他拯救世人的方法。罗马书八章二十至二十三节说:「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逆性背理的世人),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但是哥林多后书四章十七节说:「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悲观主义者认为完全的智慧必与完善的工作相配,这个丑恶的世界,实在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约翰密勒(JohnStuartMill)看到暴风、雷电、地震、灾难、调残、朽烂、死亡,便痛恨天地,咒诅万物。但照基督圣道,这些乃是人所自召,非由上帝,乃是罪的恶果;受造之物劳苦叹息,渴望解脱,得享自由,并且有上帝儿子的名分,等候进入新天新地。反之,进化论者,却持天真的乐观论。照达尔文的看法,这个世界以及人类万物,都是非常快乐的。华拉斯(Wallace)说:「动物都能享受它们的快乐。」特罗蒙(Drummond)说:「在生存竞争之内,并无仇恨,仅是渴望。」马丁纽(Martineau)说:「浪费乃仅为万物丰盛的结果。」史密斯(NewmanSmyth)以为「死亡仅为埋葬无用的废物,死乃是进入生命。」这些天真的乐观论,乃抹煞世界的邪恶,尤不明圣经的教训,不知死亡与罪恶的关系,后果之严重;妄想以恶成善,自我陶醉,痴人说梦,实在误尽苍生!费培恩(Fairbairn)说:「苦难乃是上帝对世人犯罪的警告」,则世人行事为人,实应戒慎恐惧,战战兢兢,以免陨越。

    这个世界不是完善的,这乃是人类的罪恶使然。从起初知道末了的全知的上帝,他已早鉴及此,所以在创世的时候,他对于人类犯罪堕落的大悲剧,早已预定拯救罪人的大计划,这乃是白灵耐(Bushnell)所说的「预期的后果」(anticipativeconsequences),和他「先发制人」的策划。例如建造医院的病房,那时虽还没有病人,但病房早已预备;同理,在主耶稣尚未降世之时,旧约时的列祖,他早已为他们预备救法。倘使罪恶没有进入世界,则伊甸乐园,就是天堂;但事实上罪已进入世界,死又从罪而来(罗五12),这个世界,只有等候救主耶稣基督救赎大计完成以后,天堂始能实现。主耶稣基督代死十架,救赎的恩功,乃有奇妙惊人的果效,不但改变人心,并且还要使万物昭苏,天地更新。以赛亚先知说:「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其中必没有数日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尘土必作蛇的食物。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赛六五19一25)诗篇九十六篇十节说:「人在列邦中要说:『耶和华作王,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他要按公正审判众民。』」希伯来书十二章二十六至二十九节:「当时他的声音震动了地;但如今他应许说:『再一次我不单要震动地,还要震动天。』……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动的常存。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上帝。因为我们的上帝乃是烈火。」彼得后书三章八至十三节:「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上帝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启示录二一1、5说:「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上帝在创世之时,早有先见之明,早已预定拯救罪人的大计。有些学者,如但拿(JamesD。Dana)等,反对讥评「预期的后果」(见上文)之说,不仅藐视上帝,且复违反常识。因为我们世人也知凡事要早为之计。例如,出门携带雨伞,结婚先备定婚戒指,订定保险计划,……语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难道全智全能的上帝竟会愚不及此么?当无庸辩。圣经晓谕我们,因为始祖犯罪的结果,「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上帝儿女自由的荣耀。」(罗八20、21)「倘无痛苦,何必怜悯」(语本Martineau),岂非「无病呻吟」,可证这个世界有痛苦烦恼,故「人皆有侧隐之心」。「世界有邪恶,乃反证上帝的良善。」「如果说痛苦可用人的道义来收买,那就太便宜了。」世界罪孽深重,人的自义,乃无济于事,不能挽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