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

第73章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第73章

小说: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61…039】『相应部』「质多相应」(南传一五·四五九)。 
注【61…040】『相应部』「见相应」(南传一四·三四六、三四九)。 
注【61…041】『中部』『婆蹉衢多三明经』(南传一0·三0九──三一0)。 
注【61…042】『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一八四──一八六)。 'P537' 
注【61…043】『增支部』「四集」(南传一八·二八二)。 
注【61…044】『杂阿含经』卷四一(大正二·三0三下)。 
注【61…045】『中部』『优陀夷大经』(南传一一上·一三)。 
注【61…046】『中部』『苦蕴大经』(南传九·一四0)。 
注【61…047】『相应部』「因缘相应」(南传一三·二七──二九)。 
注【61…048】『相应部』「因缘相应」(南传一三·一八──二0)。 
注【61…049】『相应部』「六处相应」(南传一五·三00)。 
注【61…050】『相应部』「无记说相应」(南传一六上·一二0──一二五)。 
注【61…051】『中部』『教阐陀迦经』(南传一一下·三七六)。『相应部』「六处相应」(南传一五·九三)。 
注【61…052】『长部』『坚固经』 (南传六·三一五)。 
注【61…053】『增支部』「十集」(南传二二下·一一二)。 
注【61…054】『相应部』「觉支相应」(南传一六上·三0九)。 
注【61…055】『相应部』「觉支相应」(南传一六上·三一二)。 
注【61…056】『相应部』「觉支相应」(南传一六上·三二0)。 
注【61…057】『相应部』「禅定相应」(南传一四·四五六)。 
注【61…058】『长部』『帝释所问经』(南传七·三三四)。『中部』『满月大经』(南传一一上·三七八)。 'P538' 
注【61…059】『长部』『阿摩昼经』(南传六·一五七)。 
注【61…060】『长部』『迦叶师子吼经』(南传六·二五二)。 
注【61…061】『中部』『 提诃经』(南传一一上·一五三)。 
注【61…062】『长部』『沙门果经』(南传六·八九)。 
注【61…063】『增支部』「五集」(南传二0·九三)。 
注【61…064】『长部』『 尼沙经』(南传七·二一二──二一四)。 
注【61…065】『长部』『大般涅盘经』(南传七·五六──五八)。 
注【61…066】『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一六二)。 
注【61…067】『长部』『清净经』(南传八·一七0──一七一)。 
注【61…068】『长部』『波梨经』(南传八·七──二0)。 
注【61…069】『中阿含经』卷一三(大正一·五一0下──五一一中)。 
注【61…070】『长部』『转轮圣王师子吼经』(南传八·九三)。 
注【61…071】『长阿含经』卷六(大正一·四一下──四二上)。 
注【61…072】『长部』『大本经』(南传六·三六一──四二七)。 
注【61…073】『相应部』「六处相应」(南传一五·七七)。 
注【61…074】『相应部』「六处相应」(南传一五·三三)。 'P539' 
注【61…075】『中部』『满月大经』(南传一一上·三七八)。又『六六经』(南传一一下·四一五)。『相应部』「蕴相应」(南传一四·二0七)。『增支部』「七集」(南传二0·三九三)。 
注【61…076】『中部』『教罗!7亩罗小经』(南传一一下·四0四)。 
注【61…077】『长部』『帝释所问经』(南传七·三三四)。『铜 律』「大品」(南传三·二一),转法轮已,「远尘离垢法眼生」,但没有说「八万诸天得道」。『杂阿含经』卷一五(大正二·一0四上)的『转法轮经』,也有「八万诸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说。 
注【61…078】『长部』『梵网经』(南传六·六八下)。『增支部』「三集」(南传一七·四五六)。 
注【61…079】『一切善见律注序』(南传六五·三八)。


   


 第二项 伽陀与优陀那

  「伽陀」与「优陀那」,都是偈颂,所以综合来说。 


  「伽陀」ga^tha^,音译为伽他、偈等;义译为颂、讽诵、诗偈等。「伽陀」与「只夜」 geya,都是依动词的gai语根而来,不外乎诗、歌等意思。这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显著的特色,是「结句说」,与长行直说的散文不同。「优陀那」uda^na,或音译为邬陀南、 !5  南等;义译为赞叹、自说、自然说等。Ud+van,为气息的由中而出,发为音声;本义为由於 'P540' 惊、喜、怖、悲等情感,自然舒发出来的音声。所以古人的解说,主要为「感兴语」、「自然说」──二类。 


  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论师,『大毗婆沙论』对「伽陀」与「优陀那」的解说,如『论』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六0上)说∶ 


   「伽他云何?谓诸经中,结句讽诵彼彼所说,即麟颂等。如伽他言∶习近亲爱与怨憎,便生贪欲及嗔恚,故诸智者俱远避,独处经行如麟角」。「自说云何?谓诸经中,因忧喜事,世尊自说。因喜事者,如佛一时见野象王,便自颂曰 ∶象王居旷野,放畅心无忧;智士处闲林,消遥志恬寂。因忧事者,如佛一时见老夫妻,便自颂曰∶少不修梵行,丧失圣财宝。今如二老鹳,共守一枯池」。 


  依『大毗婆沙论』∶「结集文」与「结集品」以外的偈颂,以结句讽诵──以诗歌的体裁来吟咏佛法的,是「伽他」。因忧喜的感触而发为偈颂的,是「优陀南」──「自说」。所举的例子,「伽他」是「麟颂」等。传说∶大辟支佛,名「麟角喻」∶「独处经行如麟角」,正是颂说「麟角喻」的。『小部』『经集』中,有『犀角经』,结句为∶「应如犀角独游行」,与「麟颂」相合。所引颂,近於『犀角经』的初二颂(1)。「优陀那」所举的例子,初颂,见『小部』『自说』(2)。次颂,见『杂阿含经』(3);『小部』的『法句』(4)。在说一切有部中,「法句」就是「 'P541' 优陀那」的别名。这样,除了与「只夜」相当的「八众诵」,与「优陀那」相当的「法句」而外,其他以偈颂说法的,都是「伽他」了。 


  说一切有部论师的晚期说,如『顺正理论』卷四四(大正二九·五九五上)说∶ 


   「言讽诵者,谓以胜妙缉句言词,非随述前而为赞咏,或二三四五六句等」。 「言自说者,谓不因请,世尊欲令正法久住,睹希奇事,悦意自说,妙辩等流。如说∶此那伽由彼那伽等」。 


  『顺正理论』所传∶「伽陀」(讽诵)的「非随述前而为赞说」,是对「只夜」(应颂)的「随述赞前契经所说」。所以应颂是「重颂」,而「伽陀」是赞述佛法的「孤起颂」;与『大毗婆沙论』的附义相合。「自说」(优陀那),是睹希奇事悦意而说,更是为了正法久住而说。所举的例子,「此那伽由彼那伽」(5),即「此(龙)象由彼(龙)象」,也是颂文。『顺正理论』以「只夜」为重颂;问答法义的偈颂,如「波罗延 」等,属於「记说」(「义品」也应属此);再除去「法句」──「自说」,那『顺正理论』所传的「伽陀」(讽诵),应就是「诸上座颂」、「世罗尼颂」、「牟尼之颂」等了(6)。 


  瑜伽师的传说∶「只夜」是长行中间,或长行末的伽陀,原义为集经的结颂。「伽陀」与「优陀那」如『瑜伽论』卷二五(大正三0·四一八下)说∶ 'P542' 「云何讽颂?谓非直说,是结句说∶或作二句,或作三句,或作四句,或作五句,或作六句等,是名讽颂」。 「云何自说?谓於是中,不显能请补特伽罗名字种姓,为令当来正法久住,圣教久住,不请而说,是名自说」。 


  『显扬论』等说(7),与此相同。「讽颂」(伽陀)是一切非直说的结句,合於韵律的诗句。依据这一定义,一切结句──一切偈颂,都是「讽颂」所摄的。而「自说」(优陀南),著重於无问自说,这是对下文的「因缘」而说。「因缘」是∶「谓於是中,显示补特伽罗名字种姓,因请而说」。所以这是与「感兴」无关的「自说」,可通於长行及偈颂,为瑜伽论系的特有传说。『杂集论』的「只夜」(应颂),是重颂,同於『大毗婆沙论』的附义。「讽颂」(伽陀)也是一切结句说。而「自说」的意义,如『论』卷一一(大正三一·七四三下)说∶ 


   「自说者,谓诸经中,或时如来悦意自说,如伽他曰∶若於如是法,发勇猛精进,静虑谛思惟,尔时名梵志」。 


  定义为「悦意自说」,与『大毗婆沙论』相近。所引的偈颂,是「优陀那」,与『小部』『法句』偈相近(8)。所以,『杂集论』对「应颂」、「讽颂」、「自说」──三者的差别说明,与说一切有部晚期的论师传说相合。 'P543' 


  『大智度论』与『成实论』,对「伽陀」与「优陀那」的解说,最为难解。『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七上──中)说∶ 


   「一切偈名只夜,六句、三句、五句,句多少不定。亦名只夜,亦名伽陀」。 「优陀那者,名有法佛必应说而无有问者,佛略开问端。┅┅自说优陀那,所谓无我无我所,是事善哉!┅┅如是等,杂阿含中广说」。 「又如┅┅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难有世尊!是名优陀那」。 「又如佛涅盘後,诸弟子抄集要偈∶诸无常偈等作无常品,乃至婆罗门偈等作婆罗门品,亦名优陀那。诸有集众妙事,皆名优陀那」。 


  「只夜」与「伽陀」,都可以通称一切偈颂,那在「九分」与「十二分教」中,这二者有什麽差别?『成实论』解说了这一问题(如前「只夜」中说)∶「只夜」是共世间的(但是不顺烦恼的),「伽陀」是非世间的,是圣教内宣说佛法的偈颂。至於「优陀那」,『大智度论』有三义∶1。无问自说的「优陀那」(与瑜伽的为了正法久住,不请而自说相近)∶所举的颂,如『杂阿含』所说(9)。然「优陀那」,仅是经中,「无我无我所,是事善哉」二句。「略开问端」,以引起弟子的请说,是重在无问自说。不过,「是事善哉」,也是称赞的话,与『大般涅盘经』所说相近(10)。2。引『大般若经』说,这虽是大乘经,但所取的意义,只是赞叹辞。赞叹,是「感兴 'P544' 语」。3。所说的「抄集要偈」,内容与「法句」偈合。『法句』dhammapada,梵本作 Uda^navarga(「优陀那品」)。汉译有『法集要颂经』;「集要颂」,是「优陀那」的意译(「法优陀那」)。「诸有集众妙事,皆名优陀那」,「优陀那」已成为偈颂集的通称。称偈颂集为「优陀那」,虽不知始於什麽时候,但僧伽罗刹Sam!gharaks!a(约西元一世纪人)的『修行道地』──禅观偈集,是称为「优陀那」的(作品於西元一六0年顷译出)。「优陀那」是「集施」、「集散」的意思(11)。『大智度论』所传述的三义,前二义只是「自然说」与「感兴语」二类。感兴语,原是不限於偈颂的,所以『大智度论』所说,虽主要为偈颂,而是可通於长行的。『成实论』说∶「除二种偈,馀非偈经,名忧陀那」(12)。论文一定有错字。除二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