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宗镜录略讲 >

第81章

宗镜录略讲-第81章

小说: 宗镜录略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住 “不从生因之所生,唯从了因之所了。 ”

 

   相粗易辩,性密难明,随转处而莫知,在照时而方了。

 

  现在讲到 “了因之所了 ”。要怎么样去了它呢?注意哦!

 

   “相粗易辩 ”,相是外在境界的现象, “相 ”是现象、境界,是很粗的,一般人学佛修道喜欢被现象所骗。比如昨天有位朋友来辞行,他说在国外讲这个东西非常困难,他现在六、七十岁,看了几十年,多数人学这个东西有两个目的:一是想身体健康,求长生不老;二嘴里说求真理,不要神通,结果只要一玩神通就高兴,个个在追求神通,这都是在 “生因 ”、 “相粗 ”这方面走,因为 “相粗易辩 ”,容易搞得清楚。

 

   “性密难明 ”,明心见性,了因了道,这形而上的本性是怎么样?是非常奥秘的,但不是秘密,人的智慧不够,也懒得去推究它,搞了半天头大不搞了!所以说 “性密难明 ”。

 

   “随转处而莫知 ”,一般人跟着现象转。例如普通人一天到晚跟着自己的思想、情绪转,或者今天有点感冒,身体不舒服,脾气大,佛法也变成大脾气。你讲他,他说怎么不好,金刚怒目也是佛法。他是跟着转处而莫知,随境而转。有时候肚子饿一点,胃肠消化系统清理了一点,精神也舒服一点,心境很清净,顿觉大有进步,菩萨加被,再不然是功夫用得好。这些都是跟着现象而转,自己没有智慧搞不清楚,一般人也懒得用智慧,只要境界好、现象好就认为是道了,等到一生病,上了氧气,境界全垮,跟着氧气去转了,双泪悲啼,一下掉在害怕中,前路茫茫,此皆随境而转。

 

  那么,怎么去了呢?

 

   “在照时而方了 ”,随时反照自己,也就是反省自己。我经常跟大家讲,随时要反省自己的境界,是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有时生理帮忙,影响你这两天精神愉快、饱满,然后觉得自己俨然有道之士。其实那是那两天生理比较健康一点,使得心境好一点。有时心理上偶然瞎猫撞到死老鼠,撞到一点道理,影响生理也轻松一点,如此而已!并非真见道。所以,学佛要随时反照自己, “在照时而方了 ”。《心经》讲到用功的关键, “观自在菩萨 ”,告诉你 “照见五蕴皆空 ”,是智慧的朗照,不是把两只眼睛闭起来,拼命往里面照,照到五蕴皆空,你在那里很吃力地玩,玩累了以后照样起烦恼,这不是照。

 

   如今不见者,皆被三惑心牵,六尘境换,不知境元是我,翻成主被客迷,但能随流得性之时,自然无惑。

 

  永明寿禅师写这本《宗镜录》时是在宋朝,那时同现在一样,一般人为何不能明心见性成道呢?

 

   “皆被三惑心牵,六尘境换 ”,统统被贪瞋痴三毒的心理作用牵着跑,虽然用功修道,没有反省自己为什么搞这个玩意?或者年轻人好奇,好奇属贪瞋痴的痴,愚痴;有些人对这个世界恨透了跑来修道,这属瞋;有些人为神通、长生不老修道,贪。我们要反省自己的动机,究竟为什么?要检查清楚,这就是照。

 

  他说现在一般人为何不能明心见性成道?在动机上,其来因就不正, “皆被三惑心牵 ”。

 

  其次被 “六尘境换 ”,有些人坐得好好的,功夫境界,看到光,那不是跟张开眼睛看电灯光一样吗?那是境,是外相,都被外面的境界转变了自己,换言之,都在著相中,被现实的现象所牵引。

 

  在理上不透彻, “不知境元是我 ”,一切境界都是你变的。譬如曾有位同学很诚恳谦虚讨论这一件事,因为他知道,现在打坐境界都有,比方念头转一下,转到菩萨界马上见到菩萨,如果菩萨相是黑的,他知道这个很严重。也就是说,生理有障碍,会发生这种现象;或者在心理方面,有无始以来愤怒的心情,或很不好的心理形成,愤怒过重,自我过多,就发生这类境界。

 

  有些人打起坐来看到红光,当心你身体内部有炎症;看到绿光那更要留意有大问题。这些红光、绿光、黑光 ……等等都是生理内部反应,我常常告诉大家不要稀奇这些。看到光,以为自己有眼通、神通,我看到很多人,这个也有通,那个也有通,最后都通到没有了,通到某一个地方,死亡了!当然每一个人都要死亡,但被迷惑死亡太可怕了!何必去玩这个东西!

 

  其实那些境界 “境元是我 ”,都是因为心理与生理互相蹭磨而来。譬如静坐,心里想静,但是身体内血液的循环、气机的变化、心肝脾肺肾的毛病照样在。心里静,而身体内部本能有变化,血液流动,甚至流得更好,因为平常用心,血液被思想障碍;不大用思想时,血液流得更顺畅,当它通过身体某一部分时,或者脑细胞、脑神经,或心脏某部分有毛病,血液像水管的水流到该处,通一下通一下,心里意识感觉此处摩擦而发光。

 

  还有些人觉得神妙,没有点香,却闻到香味,这些在宗教的教育上也有好处,可以鼓励人。 “唔!很好,了不起!你好好去修,菩萨有感应 ”。实际上香味何处来?人体内部有香、有臭,以医学道理来讲,如果人体不太有病,当然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健康的,真健康的人体不臭,是香的。口水也是香的,因为张口接触空气中的细菌而变臭。汗也不一定臭,与空气中的细菌接触而发臭。所以人体内部,像胃、脾脏慢慢修养好了,到了某一段时间,反闻到内部香气。人体本来很香。所以,如果讲人体臭,也满脏的,并不高明,其中道理很多。

 

  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劲说明 “境元是我 ”,一切境界都是我自己的变化。

 

  刚刚讲过,一般人学佛用功,喜欢被境界欺骗,境界一来,认为自己有道,好啊!清净啊!好好保留。下午再来,掉了!东西掉了去找回来就是,可是并不简单!大家学佛修道都有此经验,不要自己被自己骗了!那都是瞎猫撞到死老鼠,哟!这是道!不是的。但是在教育方法的诱导上可以用,我们告诉他对啊!好啊!努力下去,那是教育上的诱导,慢慢把你哄进来,再跑两步、跑三步 ……那等于驴子吃胡萝卜。在北方赶驴子长途跑路,驴子喜欢吃红萝卜,赶驴人就用竿子把红萝卜吊在驴子前面。这是教育的诱导法,不要被境界骗走。

 

  如果被境界所骗呢?

 

   “翻成主被客迷 ”,主观的被客观的轰跑了,把客观的境界当成主观的,大家都是在这样瞎搞。那么,要如何呢?

 

   “但能随流得性之时,自然无惑 ”,顺其人性而之天性,顺其天之性,而之诸佛自性,一切众生的自性,顺流明心见性的时候,彻底地大彻大悟,才算是大智慧的成就没有迷惑了!否则都在迷惑中,修道被道迷惑。

 

                      密显本不分

 

   复有云,般若唯以心神契会,以心传心方成密付,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者,此是为未入人显宗破执,恐取相背心,情求意解,故有是说。

 

  也许有人讲,大智慧的成就 “悟道 ”唯以 “心神契会 ”。以中文形容悟道,中国先辈、鸠摩罗什等的著作怎么说?

 

   “心神契会 ”。中文的神字有好几种解释,以哲学解释就是本性、明心见性的 “性 ”。心与神 “契 ”,所谓契,是一点也不差,完全合拢。心与神二者妙会、融会,没有一点缺陷、缺漏,所以古人说得道时 “以心传心 ”,只有心传心。心与心怎么传?不用嘴巴。有个榜样,釋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而笑,长相庄严,脸破了还得了!这是说把脸松开一下,那里没有讲话,彼此心里了解,此谓以心传心。他说古人悟道时, “以心传心方成密付 ”,这个就是秘诀,道家等有些外道师父传道,六耳不同传,即三人不同传,两个徒弟在一起就不传,这叫以心传心,真不晓得讲些什么鬼话?真正的密,显教也是密,佛经这些就是密,都告诉我们心是那么大!说了半天,我们还是认得那么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我们悟不到,这是无上的大秘密,所以说 “以心传心方成密付 ”。

 

   “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者 ”,你怎么写此文字讲说佛法?

 

   “此是为未入人显宗破执 ”,这些文字是为没有悟道、初学佛者,姑且表达佛法的宗旨是什么。破除他的执著,恐怕他把现象、境界当成佛法,违背了心性之体。

 

   “情求意解,故有是说 ”,因为一般初学佛者,乃至求学,都在 “情求意解 ”,感情化地,不是理性化地追求一个东西,而且一听到道,想尽办法把他想通。想得通的是意解,不是证道,此仍是意识境界,佛法变成思想的范围。一般人学佛都犯了 “情求意解 ”的错误。那么,宗教徒们,宗教徒是指广义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包括我的 “睡觉 ”。人问我信什么教?我说什么教都不信,我信我的 “睡觉 ”。宗教牵涉到情绪,你的教、我的教 ……,然后在那里生烦恼,宗教徒烦恼多,为什么?情感化。情感化太恐怖。任何宗教,广义地说,是智慧地求真理,不是闹情绪,尤其佛法,是无上智慧成就。可是一般人犯的毛病是 “情求意解 ”。为了这些普通人 “故有是说 ”,需要解释得很清楚。

 

   若融会而论,则随缘体妙,即相恒真。且如正见相时,是谁见相,以六尘钝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真的悟了道的人,那就不然了;或者没有悟道,能把学理融会贯通,那也不同,那就达到 “随缘体妙 ”的境相,乃至不看佛经佛法就懂了,对一切人事一看就懂了。譬如宋代无名比丘尼参禅几十年,怎么都悟不了,突然悟道后写了首偈子:

 

  竟日寻春不见其,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就是这个道理,看到梅花也可以悟道,但是不一定要看梅花,看到狗屎也会悟道。 “随缘体妙 ”,跟着一切外缘,哪里都可悟道。

 

   “即相恒真 ”,真明白悟了道的人,假的也就是真的。数十年前红学流行,一般年轻同学见面,不随口念出两句《红楼梦》的词句,好像现在不讲两句英文不时髦的味道一样,比如: “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物质世界一切万事万象,你说是假的吗?等于做梦;你说梦是假的吗?梦中清楚得很!叫醒了才知是梦,才觉是假。要注意!我们现在活着,瞪着眼睛做梦,算不定有一天不做这个梦了,那几十年在那个世界上做梦,还梦到有个家伙在楼上乱吹,你们觉得那是自己以前在做梦,蛮好玩!然而究竟梦是假梦、醒是真醒吗?很难讲,假假真真,假处是真,真处亦假。

 

   “且如正见相时,是谁见相,以六尘钝故,名不自立,相不自施。 ”现在,我们要体会了!此是哲学中的科学。 “正见相时 ”,我们现在张开眼睛,我见的相,跟你们见的不同。我看到满堂菩萨,男女老幼在我前面;你们相反,看到有一个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