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

第207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207章

小说: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供养诸佛菩萨的心愿。那么由此可知,这代众生苦,我们确确实实做得到,时时处处都做得到,要常常想到那些苦难的人,在生死边缘上生活。今天不晓得明天,不经过这个大劫难,没有办法想像他们那个痛苦的状况,很难想像得到。

  第五条是勤修善根供养。佛法对于善根非常重视,‘根’是能生的意思,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从这根发生的,这就叫善根。世间一切善法,佛给我们讲,是从无贪、无嗔、无痴,从这个三法而生的。所以无贪、无嗔、无痴叫三善根,这世间法。出世间法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好像盖房子,世间法是地基,没有地基就不能够盖大楼,换句话说,没有世间三善根,你修学佛法决定不能成就。要想在佛法上有成就,无论是大乘、小乘,无论是那一个宗派,那ㄧ个法门,一定要有三善根,像盖房子一样,一定要先打地基,先做基础。出世间善根只有一条—‘精进’,‘精’是纯而不杂,一门深入,这个叫精。‘进’是进步,不会退转。这个进里面,常言说得好,叫改进,不改就不会有进步,改什么呢?改正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习气,不但我们天天要改毛病习气,到了地上菩萨还是要改正,他才会有进步。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十地菩萨,十地菩萨还有什么毛病习气呢?有!俱生所知障里面的微细习气,它还存在。他能够改掉一部分,他这个地位就提升一级,所有习气统统都改掉都没有了,那就成佛了。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那是最微细的所知障。如果说一个修行人说:我没有过失。那他的功夫到家啦!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第一种呢?成佛。第二种呢?阿鼻地狱。两种人没有过失,他不知道改嘛!佛门当中常讲开悟,诸位一听开悟,这很了不起,实际上,什么叫开悟?知道自己的过失习气,就叫做开悟。你不迷,每一天都能发现到自己的毛病习气,天天开悟,集小悟就变成大悟,集大悟就大彻大悟。可是悟,悟了之后最重要的要行,要修行,行就是把你那些过失习气把它修正过来,这个叫修行。修行实在就是修正一切错误的行为。那么修行在那里呢?要在起心动念之处修;我这个念头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清净的还是染污的?从这里下功夫。修正意业,修正语业。我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有没有过失?往往这个说话,说的人无意,听的人有心,会造成许许多多的罪业。这是中国古人常说的‘祸从口出’。我们本经里面,佛在此地教训我们,第一句话教给我们善护口业。那身、口、意三业嘛,‘身’应该放在前面,为什么把‘口’放在前面呢?口是最容易造业的,一天到晚哇啦!哇啦!都是在那儿造业,造的业自己都不晓得,这就迷惑颠倒,多言必失。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劝我们,叫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个话有道理,为什么不念佛呢?杂心闲话已经是造业了,再要讲一些人我是非,这个业就太可怕了。人我是非落在什么地方呢?假如事实不是那个样子,你是在听闻下而传的,妄语、两舌这个过失,必堕三涂啊!这看你的影响面,影响面要大,给人要有很严重的伤害,那你果报就堕得越深、越苦,何必造罪业?经文里面这些顺序。含的意思都非常非常之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不能不小心。要想防止,这不是防人,是防自己,防我的身口意,不要造业,防不胜防,原因在那里呢?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啊!不知不觉它就出来,这就起现形啦!有一些人造了之后会后悔,我怎么又造罪业!那算不错的,造完之后就觉悟,就知道。有一些人,造作之后不知道,不晓得自己在造业,那非常非常的可怕。有一个方法确确实实能够把一切业习都把它障住,那是什么方法呢?净念相继。我的这一句佛号,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绝对不叫一个妄念夹杂进来,那你这个身、语、意三业就清净,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可是有些同修告诉我,他说:‘我不念佛的时候,还没有妄念,越念妄念越多’。吓得怎么样?吓得不敢念了,经也不敢念,佛也不敢念,跑来问我,问我他是不是着魔了?我告诉他,他不是着魔,他是在降魔。当你不念经、不念佛的时候,你的妄念本来就是那么多,你没发现,这一下要专心念佛念经,才发现妄念这么多,不是念佛念经才有妄念的,念佛念经才发现的。一定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才发现我们念经念佛的目的,就要把这个妄念断除掉。妄念现前不怕,一点关系都没有,决定不要理它,你把注意力注意在佛号上,或者注意在读经上。妄念起来根本不要理它,这个样子念久了,注意力集中了,这个注意力集中,就是经上讲的‘一心’,本经讲的‘一向专念’,就是一向。你这个念专一,妄想就慢慢就少,这就是你功夫得力,功夫进步了。到功夫真正得力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你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能够真正体会到人生的幸福快乐,会体会到身心自在,烦恼少了,妄想少了,心地清净了,智慧增长了。待人处世接物,从前总是处处都犯过,都犯错误,现在会做的恰到好处,会做得面面圆融,他怎么不自在?这是你功夫得力的时候,必然得的效果,也就是你现前所得到的利益。你还得不到这个利益,换句话说,你念佛的功夫不得力,这个就是我们常讲会念不会念,会念的人得力,不会念的人不得力。念到功夫成片的上品,这功夫成片也有三辈九品,念到上品的时候,给诸位说,那你就得大自在啦!什么大自在呢?生死自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不是到一心不乱,是功夫成片,就有这个能力。暂时不想去,再住几年也不碍事,你住在这个世间决定不生病;换句话说,经上常讲: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个八苦,念到功夫成片,中上品的功夫成片,八苦都没有了,不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现在就没有了。从前身体不好,有很多怪病,念到功夫成片,身体统统好了,病也没有了,不要医都没有了。你要问为什么没有了呢?是不是佛菩萨保佑呢?不是的,佛菩萨要佑的话,能叫我们病没有,普通一个生病的人,他也应该保佑啊!他也不保佑,他算什么慈悲啊!佛在经上跟我们说的,老老实实的讲啊!佛不度众生,佛没有能力帮助你啊!谁度你啊!自己度自己啊!自悟自修自度,佛不骗我们,佛只是把这个理论方法,事实真相,跟我们讲清楚讲明白,让我们理解。理解之后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己度自己。这一定要认识清楚。所有疾病统统没有了,那是什么原因呢?用现代科学来解释,完全正确,他心地清净,没有妄想、执着,所以他一切病苦就没有了。这个说法还有很多同修听不懂,我看你们面孔表情就知道。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一句话,要牢牢地记住,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一法,也是从心想生,换句话说,你那个心想不健康,身体会生病,你那个想不清净,你身体会生病。你的那个想很乱很杂,你身体会生病,为什么呢?你这个想,念头一想,诸位要知道,这个生理也是有很多细胞、原子、电子组成排列的。我们今天讲方程式排列的,它一定的顺序。如果排列的顺序非常自然,跟大自然完全一样,这个身体健康。假如它排列改变了,他这个身体就会出毛病,这个事情我们很容易观察到,你看一个人欢喜的时候,他满身都有个舒服劲儿,他的舒服劲儿平常怎么没有呢?他在一念欢喜,那个心的时候,他全身的组织就重新再做一次整合,它跟平常排列不一样。你有忧虑、有嗔恨,那个排列又不一样。当你一念不生的时候,心地清净,那个排列才完全顺乎自然,顺乎大自然这个排列的方式,这个方程式是百病不生啊!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心地清净的人,不学佛也不生病,很多不学佛的人,一生没有闻那个佛法,临命终时清清楚楚,没有病,他晓得那一天要走了,他知道,没有学过佛。如果他有学佛,求生净土,那还有什么话说?无疾而终的,我们亲眼见过,你问他什么本事?就是他什么事都不关心,年岁大了,这个家业成就了,交给儿女,他什么事都不管,晚年当中专门修清净心,什么事情不操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晚年修的,修来生福。会修的人修来生福,那真正有智慧的人现在就要开始,不要以为现在年轻,这世间长寿的人并不是很多,你能够保证自己长寿吗?万一短命怎么办?所以现在就要开始修,就要认真的修学。所以这个佛法确确实实,特别是净宗,真的能叫我们离苦得乐,八苦都可以离掉啊!身心健康,清净快乐。眼前就可以得到,来生果报之殊胜,简直就不可思议啊!这么好的法门,用现在话来讲,学术,我们能够不去研究、不探讨不学习吗?那么由此可知这个精进的重要。讲到精进,一定要知道,知自己的过失。所以这个早晚课,我跟同修提过很多遍,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检点。我今天一天从早到晚,处世待人接物有没有动过恶念?有没有说错话?有没有做错事情?晚课是反省,去检点,发现过失赶快就改正,明天我不再犯这个过失,这样早晚课那才真正有功德,你是真正在做早晚课。如果没有提醒,没有反省,只是把这个经文念一遍给佛菩萨听一听,那这个早晚课就造罪业。怎么造罪业呢?早晨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再骗他一次,天天骗,这个罪过将来就是堕三途。那个阎罗王抓去判你下地狱,你说:我没有罪啊!一生都念佛,都早晚课,一天也没有缺啊!阎罗王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罪过啊!判你下地狱啦!什么罪过呢?每一天骗佛菩萨,这罪过还不重啊!佛菩萨不在,泥塑木雕的相你都忍心欺骗他,这个心很残忍,罪过极重!几个人晓得?人不要多,一天改一个过失,改一个毛病,一年改三百六十个毛病,一年,三年,给诸位说,你不是圣人也是贤人。可怜的是什么呢?是你自己一身过失,自己完全不知道,还认为处处都是对的,看到别人都有过失,自己没有过失,这就不得了了。所以六祖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见什么?见自己过,没有见到世间人过失,真正修道人天天见自己的过失,这样去做才是真正勤修善根供养。

  第六,是不舍菩萨业供养,业是事业,菩萨的事业就是把佛法普遍的推广,介绍给一切大众,让一切大众都明了。用现在话,都认识佛法、明了佛法,喜欢佛法,依照佛法来修行,人人都成佛、都成菩萨,这是菩萨的事业。世出世间所有的事业,菩萨事业最伟大,菩萨的事业最真实。世间所有一切都是虚妄的,金刚经上讲的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行愿品里面给我们讲得更清楚,世间所有的一切,到你临命终时一样都带不去。什么东西能带去呢?菩萨事业可以带去,所以菩萨事业最真实。那么简单的讲,菩萨事业是自行化他,自己依照佛的教训来修行,再将佛法的功德利益到处介绍给别人,那么我们现前做的印经是菩萨事业,流通经书。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利用这个最新的科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