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

第34章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第34章

小说: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全本)上辞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淄博蒲松龄故居
  老 舍

  鬼狐有性格
  荚骂成文章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为蒲松龄诞生地,并有他的书房“聊斋”。联语出句赞美了蒲松龄笔下的鬼狐都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对句化用黄庭坚对苏轼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赞语,概括了《聊斋志异》的特色。上句写人物形象,下旬写艺冰特色。
  语言精当,简洁明快。  (王明珍)

  曲阜孔府
  纪 昀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曲阜孔府,在山东曲阜县城内,旧称衍圣公府,为历代衍圣公的宫署和私邸。此系曲阜孔府内的一副名联。联语极力颂扬孔府的尊贵显荣,赞其府第安定、库藏充裕、地位崇高、名望显赫,可与国家一起同享福禄;颂其高尚的道德、鸿篇巨作,其文可以与天地日月共存。安富尊朵。《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联语文辞端庄典雅,气魄雄浑。 (谢燕华)

  泰安泰山南天门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天门又称三天门,在泰山十八道的尽处,过此即至山顶天街。
  《泰山图志》:“磴道盘空,一关独启,而朝天有路矣”,因名南天门。此联以南天门为立足点,从向上仰视与向下俯视两个角度,对泰山顶的壮丽风光作了生动的描绘。上联说,南天门开辟了通向九霄的道路,登山到此,抬头漫步,就可欣赏天上无穷胜景。九霄,天空极高处。三天,道教称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为三天,泛指天上世界。
  下联说,计算来程,已经历了万级台阶,可真险峻,俯看周围,不难领略干峰百嶂都拜倒它脚下的奇观。联语以概括而夸张的语言,突出南天门仰视显其高、俯察显其奇的特点,使人联想到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的意境。  (唐 音)

  泰安泰山晴光阁

  九州积气峰前合
  万里浮云杖底来

  晴光阁在泰山之巅。对联气势恢宏,运笔粗犷简练,气韵生动。
  写出了登阁所见的泰山胜景:高耸、雄伟、险峻、云封雾绕,气势磅礴。九州,《书?禹贡》将我国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个州,也有不同说法。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积气、浮云,都指山的上下雾气烟霭。杖底,指游人脚下。上联写远眺之景,下联写鸟瞰之景,表现出作者豪迈不凡的气度。  (陈永泉)

  泰安泰山楼

  彭玉麟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郫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

  这是一副集唐人诗句而成的名胜楹联,是作者北游山东,经泰安登泰山楼所作。上联两句集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楚狂人”指春秋末楚国的隐者接舆,曾讽劝孔子归隐。湖南春秋时属楚国。作者以“楚狂人”自况,说明了自己的籍贯湖南。作者因参与镇压太平军有功,一再晋升,官至兵部尚书,身享富贵荣华,但无补于清王朝衰败没落的局势,于是萌发寻仙访道的念头。寻仙,归隐名山。下联第一句集唐明皇李隆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哪氏邑,春秋后期鲁邑(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为郸邑大夫,孔子就生长在这里。泰安距曲阜不远,所以说“地犹耶氏邑”。因而想到两干多年前的孔子为鲁相三月而国大治的史实,联系当时清王朝外交失利,内政腐败,战祸连年,感慨联翩,唐诗人杜甫《登楼》诗“万方多难此登临”的名句,涌现心头,就成了这副对联的最后一句。“万方多难”四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此联虽为集句,但文句连贯自然,毫无勉强凑合之迹。  (周 艺)

  泰安泰山绝顶亭
  萧髯公

  一日无心出
  群山不敢高

  泰山为我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一,高度不及华山、衡山,然地处东部,传统认为东方为生命之源,是希望和吉祥的象征,因而古代帝王常来此封禅,泰山遂为五岳之长。孔子也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见《孟子﹒尽心上》)。联语用侧面烘托手法。上联从高空写,太阳观测了一下泰山的高度﹒无心出来和它较量了。下联从地面写,群山俯伏在泰山脚下,没有谁敢说声我比它高。
  全联十个字,用拟人法,“无心”、“不敢”,写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想象从泰山顶俯视群山的矮小,此联则从地面仰视泰山的高大,可谓异曲同工。  (蒋竹荪)

  潍坊四照亭西廊
  刘 墉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此联摘自唐于良史《舂山夜月》诗﹒掏,音jo,双手捧取。上联谓掏水时,将月捧到了手上,想象十分大胆。下联说玩弄花朵,花香沾满了衣裳,将不可捉摸之事物写得具体可感,是为妙笔。  (张 一)

  烟台蓬莱阁

  山水有灵,亦惊知己
  性情所得,未能忘言

  此联极写蓬莱阁名胜的魅力。上联写景,意在言外。山川名胜,如果有灵,一定对游客惊为知己,把山川名胜拟人化了。下联化用陶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上联相呼应,妙在着墨不多,感情白见。诗中有我,则真情在,对联亦然。  (何禹昌)

  兖州盗跖庙

  得失乃今古亡羊,任他们为帝为皇为王为霸,大踏步跳出簪缨范围,说什么柳下圣兄留青史
  富贵亦英雄走马,像俺者不士不农不工不商,小发财坐享早晚香火,也有那花间贤姐唱黄梅

  盗跖庙,在兖州县内,以祀春秋末年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一说原姓展,“盗跖”是旧时诬称。亡羊,《庄子﹒骈拇》:“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簪缨,指宫宦阶层。柳下圣兄,指柳下惠,亦姓展,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孟子》中多次将其与伯夷并列,誉为儒家的理想人物。走马,喻转瞬即逝。黄梅,即黃梅戏。上联说,得失成败自古以来就残生伤性,任凭他们做皇帝,称霸王,不如坚决跳出为宫为宦的圈子,何必提柳下惠名垂青史?下联说,富贵权势也不过是英雄亮相,转瞬即逝,像我不读书务农,不从事工商,坐享人们的香火供奉,还有那民间艺人唱戏消遣。此联借盗跖之口宣扬道家一派尊重自然情性,轻视富贵利禄,恬怡适合,养其寿命的思想。写法上用排比句,造成一种节奏感,且多用俗语,如“大踏步”、“说什么”、“小发财”、“贤姐”等,使雅俗兼容而韵味独醇。  (张君宝)


  河 南 省

  开封梁苑古吹台三贤祠
  麟 庆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青天明月此三人

  梁苑古吹台,在开封市东南隅。相传为春秋时晋国音乐家师旷奏乐的地方,故称古吹台。后西汉梁孝王在此建苑,合称梁苑古吹台。又因大禹治水时曾住台上,又称禹王台。清代在台上增建李白、杜甫和高適三诗人的祠庙,称作“三贤祠”。此联切地怀古,概括地描绘了梁苑古吹台的历史风貌。上联写景物。放眼一看,旷远无边,只有古老的梁苑和高大的吹台万古长存。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李白《关山月》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下联追怀占人。天地之间可以放歌长啸,三位著名诗人连同他们的诗篇可与青天明月共垂不朽。两间,天地之间。《宋史﹒胡安国传》:“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晋陶潜《饮酒》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此三人,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高適于天宝三年在开封聚会并登台饮酒赋诗。联语有风景、有人物,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一代诗人的怀念向往之情。  (吴关镛)

  开封龙亭
  良有为

  中天台观高寒,但见白日悠悠,黄河滚滚
  东京梦华销尽,徒叹城郭犹是,人民已非

  亭在市西北隅,原为宋皇宫御苑的一部分。清康熙三十一年建万寿亭,供皇帝诞辰时文武百官朝贺之用。上联说,登上皇宫高楼,寒意袭人,只觉白昼漫长,黄河滚滚,东流入海。中天,河南在中国中部。下联说,东京繁华的景象如梦般消逝,只叹山河依旧,政权却已变迁了。东京,北宋称汴京(开封)为东京。梦华,指繁华景况。宋孟元老有《东京梦华录》。作者前期是变法维新的发动者和领导人,此为后期(1923年)之作,思想倾向于保皇,故联中抒发了怀念与悼惜清王朝的消极情绪。而这层意思又是通过对景物的变化来表现的,怀旧与失落的感情表现得很浓。末句用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句意。  (蒋竹荪)

  洛阳龙门石窟宾阳洞

  开张天岸马
  奇逸人中龙

  联为晚明人集陈抟书法题洞壁,用以赞抟。上联谓抟隐居慕道,而天骨开张,有如天岸马。开张,舒展。唐杜甫《天育骠骑歌》:“卓立天骨森开张。”元刘子钟序《萨天锡诗集》,称其才气纵橫,诗亦如“天马行空”。下联谓,数演先天,神奇俊逸,更如“人中龙”。
  (先天,即先天图,指世界构造图式。系用八卦方位与六十四卦次的排列来推測自然和人事变化,这图式及所根据的象数原理在天地之先即已存在,故称先天图。)人中龙,晋宋纤隐居不仕,太守马岌称之为“人中之龙”(见《晋书﹒隐逸传》)。联语气势磅礴,古拙可喜。  (钱剑夫)

  洛阳安乐窝

  问没渔樵,万世兴亡付伊水
  窝名安乐,一时寤寐到羲皇

  安乐窝,在洛阳市南安乐窝村,系北宋哲学家邵雍迁居洛阳的住所。他原在辉县的居处叫安乐窝,迁洛阳后仍以旧名称之。上联暗用邵雍典事,以表哲人已逝、往事难寻,抒发“万世兴亡”的感慨。问没渔樵,是指邵雍当年写的《渔樵问对》一书,它以问答体裁阐明天地事物义理。没,出没。伊水,即流经洛阳的伊河﹒付伊水,又暗用《国语﹒周语》“昔伊洛竭而夏亡”之意。下联从邵雍隐居不仕的品行生发,表现对上古纯朴民风的羡慕。窝名安乐,关照丫邵雍逸事。名,命名。寤寐,即梦寐,羲皇,指太古。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有“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此喻心无俗念、不求功名的境界。对联表达了一种鄙弃功名、追求纯朴恬淡的思想,意境深远。  (张君宝)

  洛阳邙山吕祖阁

  东南瞻愕岭,千层翠黛朝凤阙
  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

  吕祖阁,在今洛阳市北邙山上。相传吕祖(即吕洞宾)曾“憩鹤于邙山之巅”,后人于此修庙塑像,故又称吕祖庙。此阁小巧玲珑,周围古树参天,向为游览避暑胜地。阁建邙山高处,坐西朝东,所以出句写东南所见。蟬岭,高峻的山峰。此指中岳、太行两山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