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图文中国昆虫记 >

第13章

图文中国昆虫记-第13章

小说: 图文中国昆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头。但电子显微镜照片告诉我,蚊子的嘴并没有注射针那样光滑的表面,直径也只有它的几十分之一。蚊子的嘴看上去像条狼牙棒,只有前端部分表面光滑,其它都是锯齿状的。但当它吸血时,尖锐的锯齿象精巧的手术刀一样切入皮肤,把纤细光滑的前段像石油钻头一样推进去,因此只会造成一个很小的伤口,对我们皮肤的神经末梢刺激不大,让我们几乎感觉不到疼痛。要是它们的嘴刺入皮肤时真像注射针头那样给我们造成疼痛感,恐怕早就被我们发现,一巴掌揍扁了。 当我了解这个如此巧妙的构造后,不得不佩服蚊子的水平,而且自然而然地想到,要是医生打针时能象蚊子一样“温柔”该多好。日本的一些科研人员其实已经提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模仿蚊子的嘴巴,制造了一种直径仅 0。1 毫米的注射针头。这种几乎与蚊子嘴巴一样纤细的针头,被连接在 0。5 毫米的针管上,可以永久性埋藏在人皮肤里,用来抽血或注射药物。据说,它最大的作用是能够随时从病人身上收集血样。但与蚊子精巧柔韧的嘴巴比起来,它却非常容易断裂,而且无法阻止凝血。如果这些凝血块顺着血管进入心脏或大脑,就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研究人员们认为,当务之急是找到制造接近蚊子嘴巴强度针头的途径。 你不要以为蚊子总是见人就咬,蚊子吸血时,其实是蛮挑剔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蚊子也知道均衡饮食和改善营养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蚊子来说,对不同吸血对象的喜好程度可能相差上千倍。 最新研究发现 ,蚊子对一些混合物质的反应最为热烈。因此, 有些防蚊药剂在我们刚刚擦上去的一段时间内,确实能够防止被它们袭击。但是当药剂快挥发完的时候,药剂与皮肤散发出的混合气味反而对蚊子具有更强烈的诱惑。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人体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蚊子有很强的吸引作用,但这还不能解释清楚全部问题,因为呼出二氧化碳的是鼻子,事实却表明蚊子叮咬的部位,多数情况下是手臂和腿。所以,我们手臂和腿的皮肤肯定还释放出了对蚊子更具诱惑力的气味。 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曾经用 数百种物质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类似人体气味的混合物对蚊子具有比较高的吸引力。他们还发现其中有三种特殊物质的混合气味在每次实验中都能吸引 90 %的蚊子,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手脚。 为了进一步验证什么气味对蚊子最有诱惑力,另一批美国科学家们对 3900 多种物质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许多品牌的发胶、洗面奶、护手霜等化妆品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也就是说, 化过妆的女士更受蚊子青睐!另外, 孕妇、恋人或吃了牛羊肉、饮过酒或服了降压药的人也很招蚊子喜欢。 但是科学家们却始终没有发现可以吸引所有蚊子的气味。看来要了解蚊子的口味,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完事以后,蚊子逃跑的技术也很高明,它们常常会在我两掌夹击的瞬间溜之大吉。后来我才知道,蚊子飞行技术虽然赶不上苍蝇,但也会迅速改变飞行的方向和速度,它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 180 度急转弯、前后滚翻、俯冲、突然减速等高难度动作。有的昆虫学家甚至发现,一种伊蚊在雨中飞行时,竟然能躲开雨点,抵达目的地时身上居然没有一点水珠。看来无论是谁,想要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都得有点过硬的本事。


爱恨交织的生灵——人与昆虫的反思传播病毒的罪孽 

    1876 年,开凿巴拿马运河的工人莫名其妙地感染了一种“黄热病”。生 病的工人们出现发烧、肌肉僵硬、颤抖、出汗等症状, 数以千计的人因此死去,以致于到 1889 年,运河不得不停工。     
    经过医生和昆虫学家们的调查, 这些都是由一种很小的原生动物——疟原虫寄生引起的。疟原虫寄居在人体肝脏里,它会攻击细胞,使细胞改变形状,尤其是在它们大量复制生长,进入血管后,会进入红血球。 它们在红血球内分裂繁殖,同时破坏红血球并释放出毒素。下一批疟原虫成熟后,又进入其它红血球继续破坏,使人体内的疟原虫和毒素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引起患者发病。病人首先感觉发冷,全身抖个不停,但体温测量表明病人其实是在发烧。一小时后,体温继续上升,病人这才觉得发热,几个小时后病人开始出汗,体温也开始恢复正常,病人感觉病仿佛好了,其实这不过是大批 疟原虫 已经进入了新的红血球。当它们再次大批成熟破坏红血球而出时,病人又发病了。这种有规律的发作令病人痛苦不堪,身体衰弱,严重时便导致死亡。     
    这种可怕的疾病叫疟疾,我国古代称为“瘴气”。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南征孟获时,蜀军就受到过瘴气的干扰。     
    一种叫疟蚊的蚊子,便是把 疟原虫 带入人体的帮凶。当疟蚊吸疟疾病人的血时,也把疟原虫吸进体内,它们再叮咬健康人时,疟原虫便通过它们的嘴巴到达健康人体内了。     
    巴拿马运河在解决了如何消灭蚊子的问题后才得以继续开工,耽误了很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目前全世界每年仍然有大约 3 到 5 亿人感染疟疾, 流行地区居民血液内有疟原虫的占一半,发病的占 72 %, 每年因此死亡 270 万人,其中超过 100 万是儿童。     
    除了 疟疾,蚊子还会传播丝虫病、 登革热、 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可怕的疾病。尤其是后面两种,直到今天,在治疗上也还没有什么特效药,死亡率特别高。去年 夏季,登革热还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肆流行,严重时患者会出现休克,伴随胃肠大出血,可能在 4 到 6 小时内死亡。     
    


爱恨交织的生灵——人与昆虫的反思株连无辜 

        大蚊 :大蚊科种类并不吸血,因为它们的嘴已经退化。(左图)  黑蚊:雄蚊子也不吸血,它们以花蜜为生。(右图)  因此,消灭蚊子成为了我们感觉最理直气壮的活动之一。无论何时,当我们向它们发难时,都是一副替天行道、大义凛然的模样。殊不知大量无辜的蚊子种类,就成为了我们株连九族政策下的冤魂。 其实,在世界上 2500 多种蚊子中,会 传播疾病和吸血骚扰我们的,不过一百来种而已。但由于我们最熟悉的几种“家蚊”,也就是白纹伊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都难辞其咎,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所有蚊子都成为了替罪羊。就是这几种蚊子,在 传播疾病上也是各有分工的, 伊蚊 传播登革热,按蚊(也就是疟蚊)传播疟疾,库蚊传播丝虫病或流行性乙型脑炎。 能够“身兼数职”的蚊子的确不多。另外,世界上所有的雄蚊子都是安分守己的素食主义者,它们只吃花蜜、草汁,或者根本不吃任何东西。所以,在打蚊子时也许我们也应该想想,尽量不要 冤枉好“蚊”哦。如果再宽宏大量一些,其实雌蚊子也不是无端要吸血的,就象《倚天屠龙记》里的韦一笑,吸血是迫不得已。它们必须吸取了血液的营养后,卵巢才会发育成熟。吸血是它们繁衍后代的必需。当然,如果我们因为这个就原谅它们的话,多少又有些东郭先生的味道了。 我们曾经听到过某些地方有“三个蚊子一盘菜”的传闻,并且有人描述说这样的蚊子是如何的凶狠。这个传说的前面部分虽然有些夸张,但基本属实,后面部分可就是纯粹捏造了。传闻的主角是大蚊科的种类,它们是蚊子家族中的“巨人”,最大的个体翅展可以超过10厘米,看上去的确有些可怕。“三个蚊子一盘菜”的说法就是对它们的体型有点夸张的形容。 出于对蚊子的一般印象,许多人一见到这么大的蚊子,就认为一定会吸很多血。其实大蚊是从不吸血的。它们的成虫寿命很短暂,一般只有几天。在这几天里,它们只吃花蜜,个别种类因为口器退化,甚至什么也不吃,靠幼虫期储存的营养生活。它们的幼虫也不一定生活在水中。 多数大蚊种类将卵产在土壤里,幼虫有比普通蚊子坚硬得多的外壳,可以生活在土壤、腐烂的木材、泥沼,甚至鸟巢里。它们取食草根、腐烂的木材、真菌菌丝以及苔藓,个别肉食性种类甚至可以称为益虫。它们一般只会在森林等植物繁茂的地方出现,安分地呆在草丛中,很少活动,当我们经过时会马上惊慌地躲避,压根不会打算袭击我们。 你瞧,仅仅因为一些小家伙的捣乱,这些憨厚老实的大个子便无端受到了株连。


爱恨交织的生灵——人与昆虫的反思人眼看蚊

       “三三两两,夜夜教人想,偷入霜绡斜隙帐,直到珊瑚枕上。玉人梦绕江南,输他一饷肥甘。” 宋代这首《清平乐 · 咏蚊》用 幽默轻快的节奏,把多数人对蚊子的态度描写得惟妙惟肖。“夜夜教人想”的“想”和“输他一饷肥甘”的“输”字,更是对美人认真考虑避蚊方法的辛苦和被蚊子叮咬后的懊恼,活脱脱地幽默了一把。 蚊子从来都不会体谅我们的想法,我们总是被它们骚扰清梦,对于它遗留给我们的难耐奇痒,虽然咬牙切齿,但除了无奈之外也别无办法。从蛮荒时代的艾草的熏烤,到文明时代的蚊帐,再到现代的尖端技术,我们与蚊子的斗争,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这种斗争的历史,恐怕要上溯到人类出现的时候,因为蚊子早在一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是这么多年了,我们始终没找到什么最有效的方法,反而被虽然不知小我们多少倍、却具有“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大无畏精神的蚊子逼进蚊帐中画地为牢,不仅拱手把大片蚊帐外的空间让给了它们,还得时刻提防着它们潜入,发动比“本拉登”还疯狂的偷袭。蚊子以它们锲而不舍的执著,不依不饶的疯狂,使我们在夏天能够无忧无虑地进入梦乡也成了一种幸福,让一直为灭蚊科技进步而沾沾自喜的我们,多少流露出一丝苦涩的尴尬。 不过,我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与尝试。“ 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蚊子的基因来阻止引发疟疾的寄生虫在蚊子中生长;我们可以改变蚊子的行为让它喜欢动物而不是人类;我们还可以研制出不育的公蚊子以减少蚊子的数量。 ” 英国皇家学院的一位研究员如此满怀信心地说。他们宣称已经成功地向蚊子体内注入了一个基因,让它们丧失了传播疟疾的能力。他们认为,在六年内就可以培养出一种不能传播疟疾的蚊子了。因为他们已经成功地研制出经过基因改动的雄性螺旋锥蝇,这些苍蝇与雌蝇交配后,会让对方统统不育。 这个消息固然可喜,但毕竟至少还要等待六年。为了能让蚊子 那尖利的嘴巴今晚就不再刺入我的肌肤, 我想到了身边电脑。电脑也可以驱蚊,听起来好象有点悬乎。但确有其事。报纸上宣传说有三款软件就是专门为驱蚊而开发的。电脑驱蚊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母蚊 子 在交配后的一星期中只忙着吸血,没有兴趣再与公蚊 子 交配。我们可以模拟公蚊 子 的声音来达到驱赶母蚊 子 的效果。公蚊 子 根据种类的不同,发出的声音频率也不一样,比如三斑家蚊是 7652Hz ,埃及斑蚊是 5290Hz ,但总在 5000Hz 至 9000Hz 之间,而我们电脑上的喇叭能发出 200000Hz 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