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相应部经 >

第110章

相应部经-第110章

小说: 相应部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比丘!余于正觉前,尚未成正觉之菩萨时,余生如是念:“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三
  
    诸比丘!于余生如是念:“此等2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此等称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引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凡对受之抑制欲贪,舍欲贪,此为受之出离。”
  
  四
  
    诸比丘!“此等为受。”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是。
  
  五
  
    诸丘比!“此为受之生起。”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
  
  六
  
    诸比丘!“此为达受生起之道。”于余所未曾闻之……
  
  七
  
    诸比丘!“此为受之灭。”于余所未曾闻之……
  
  八
  
    诸比丘!“此为达受灭之道。”于余所未曾闻之……
  
  九
  
    诸比丘!“此为受之甘味。”于余所未曾未闻之……
  
  十
  
     诸比丘!“此为受之患难。”于余所未曾闻之……
  
  十一
  
    诸比丘!“此为受之出离也。”于余所未曾闻之法,眼现:智现、慧现、明现、光现。”
  
  注1 参照一五经之三节,二三经之三节。
    2 参照一五经之四节,二三经之四节。
  
  '二五' 第五 比丘
  
  ※ 二
  
    时,众多比丘等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此等比丘白世尊曰:“大德!何者为受?何者为受之生起?何者为受之灭尽?何者为达受灭尽之道?何者为受之甘味?何者为受之患难?何者为受之出离耶?”
  
  四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即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之为受。由触之生起,有受之生起,渴爱为引受生起之道。由触之灭尽,有受之灭尽,此八支圣道乃达受灭尽之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凡以受为缘所起之喜乐,乃此受之甘味。凡受之无常、苦而变坏之法,乃此受之患难。凡抑制受之欲贪,舍欲贪,为此受之出离。” 注1 参照一五、二三、二四经之三、四节。
  
  '二六' 第六 沙门婆罗门(一)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以何为三?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三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不如实知此等三受之生起、灭尽、甘味、患难、出离者,诸比丘!余对此等1之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不承认为沙门,于婆罗门中不承认为婆罗门。犹且此等之尊者对沙门或婆罗门之道,于现生不能住于自知、实证、逮得。
  
  四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若如实知此等三受之生起、灭没、甘味、患难、出离者,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于沙门中肯定为沙门,于婆罗门申肯定为婆罗门。犹且此等之尊者对沙门道或婆罗门之道,于现生住于自知、实证、逮得。”
  
  注1 以下参照相应部因经品一三经沙门婆罗门。
  
  '二七'第七 沙门婆罗门(二)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称为受。
  
  三
  
    诸比丘!虽如何之沙门或婆罗门1……”。
  
  注1 以下参照二六经之三、四节。
  
  '二八' 第八 沙门婆罗门(三)
  
  ※ 三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不知受,不知受之生起,不知受之灭尽,不知达受灭尽之道。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
  
  四
  
    诸比丘!虽任何之沙门或婆罗门,知受,知受之生起,知受之灭尽,知达受灭尽之道,诸比丘!余对此等之沙门或婆罗门……”。
  
  '二九' 第九 清净之无食乐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诸比丘!此等之三者为受。
  
  三
  
    诸比丘!有有食乐之喜,有无食乐之喜,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有有食乐之乐,有无食乐之乐,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有有食乐之舍,有无食乐之舍,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有有食乐之解脱,有无食乐之解脱,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四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喜耶?诸比丘!为此等2五种之欲是。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念者。耳所识之声……鼻所识之香……舌所识之味……身所识之触、可快意……爱、乐、形爱,诱生欲念者。诸比丘!此等为五种欲也。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喜,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之喜。
  
  五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喜耶?诸比丘!于此处有比丘3,离诸欲、离不善法、有寻有伺、而逮达住于由离生喜乐之初禅。由寻、伺之息灭,于内部寂静,心之单一性,无寻无伺,逮达住于由定生喜乐之第二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喜。
  
  六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耶?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七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乐?诸比丘!此乃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眼所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之欲为缘,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有食乐之乐。
  
  八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乐?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逮达住于初禅。由寻与伺之息灭,内部寂静……逮达住于第二禅。离喜、舍心、正念正知,以身感受乐,谓诸圣之谈舍心者、有念者、乐住,逮达住于第三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乐。
  
  九
  
    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诸比丘!凡观察于欲解脱之心……嗔恚……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喜乐。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
  
  十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舍?诸比丘!此为此等五种之欲。何者为五?乃眼所识之色……诸比丘!凡以此等五种欲为缘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之为有食乐之舍。
  
  十一
  
    诸比丘!何者为无食乐之舍?诸比丘!于此6有比丘,其前之乐之舍弃,由苦之舍弃、由喜忧之灭没、非苦非乐、逮达住于舍、念清净之第四禅。诸比丘!此称为无食乐之舍。
  
  十二
  
    诸比丘!何者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舍。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
  
  十三~十五
  
    诸比丘!何者为有食乐之解脱?与色相关连之解脱,为有食乐之解脱……与无色关连之解脱,为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何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诸比丘!凡观察于贪欲解脱之心,观察于嗔恚解脱之心,观察于愚痴解脱之心,乃漏尽之比丘是其心所起之解脱。诸比丘!此称为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百八理品第三'终'
    其摄颂曰:
    尸婆与百八
    比丘及宿智
    沙门婆罗门
    纯粹无食乐
    受相应'终'
  注1 有食乐(sa…amisa)无食乐(nramisa)之语既出于一四经四节。三节以下之喜是piti,乐是Sukha、舍是upekha'解脱是vimokkha。
    2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
    3 参照一九经一二、一三节。
    4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二九经四节。
    5 参照一九经一一节,二九经四、七节。
    6 参照一九经一五节。
  
  
第三 女人相应
  
  第一 中略品 第一
  
  '一' 第一 可意不可意
  
  ※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于男人为甚不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男子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为男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女人,男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男子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女人,男人甚可意。”
  
  '二' 第二 可意不可意
  
  ※ 二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人,于女人为甚不可意。为何等之五支耶?容貌不好、无财产、无戒德、懒惰、不为彼女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不可意。
  
  三
  
    诸比丘!具五支之男子,于女人甚为可意。何等之五支耶?容貌好、有财产、有戒德、巧妙而不懒惰、为彼女而得儿。诸比丘!具此等五支之男子,于女人为甚可意。”
  
  '三' 第三 特殊
  
  ※ 二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痛苦。于此,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何等为五耶?
  
  三
  
    诸比丘!女人年轻嫁于他家,离别亲族。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一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有经水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二特殊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五
  
    复次,诸比丘!女人为怀胎者。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三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六
  
    复次,诸比丘!女人有分娩。诸比丘!此为女人第四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七
  
    复次,诸比丘!女人奉侍男子。诸比丘!此为女人第五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八
  
    诸比丘!此等之五者为女人特殊之苦痛;此乃女人比男子更能忍受。”
  
  '四' 第四 三法
  
  ※ 二
  
    “诸比丘!具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是何等之三法耶?
  
  三
  
    于此有女人,早晨以充满悭贪之心住于家庭,日中以充满嫉妒之心住于家庭,日暮以充满染欲之心住于家庭。 
  
  四
  
    诸比丘!具此等三种法之女人,身坏命终后,生于离去处、恶趣、极堕、地狱。”(阿难律 一 黑分)
  
  
  ※ 二
  
    时,尊者阿那律来诣世尊住处……
  
  三
  
    坐于一面之尊者阿那律,向世尊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