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方永刚笔下的蒋介石 >

第32章

方永刚笔下的蒋介石-第32章

小说: 方永刚笔下的蒋介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嘉树重视子女教育,早早地把子女送到美国去读书。宋霭龄14岁的时候,父亲就将大女儿送到美国斯威里安女子学院读书,之后庆龄、美龄也来到这所学校学习。宋霭龄学成回国后,曾给孙中山当秘书,嫁给孔祥熙后,宋庆龄接替大姐当孙中山的秘书。1918年,宋嘉树因病逝世,母亲倪桂珍把全部精力献给基督教。宋霭龄在弟妹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甚至也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和保护人。且宋霭龄智慧过人,思虑周全,敢想敢干,处事明快,自然成为宋氏家族一代新的掌门人。 
  宋霭龄一生中最大的杰作,是成功地策划并撮合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从而将蒋介石的军力与宋氏家族的财力和英美的背景彻底地融合起来,为创造蒋家王朝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在政治生涯中的机遇可谓多矣。其中,最大的机遇可以说是与宋家联姻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2年12月的一天,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漂亮、气质高雅,又受到正统的美式教育的女性,当即被宋美龄的姿色和气质迷住,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娶其为妻。由此开始了长达5年之久的锲而不舍的求婚历程。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世纪姻缘,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2)
求婚的道路充满坎坷,遭到了除宋霭龄之外的宋家人反对,其中宋母、宋庆龄、宋子文等宋家主要成员都持反对态度。理由多得很且都是致命的:蒋介石已有三房妻妾,不是基督教徒,一介赳赳武夫,缺乏上流社会人士的修养,品行不端,生活放荡,脾气暴躁,如是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宋母认为蒋介石没有条件,而且也没有资格成为宋家的乘龙快婿。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恋情或明或暗地持续着,他在耐心地等待机会。终于时来运转,1927年初,蒋介石到达南昌驻节庐山牯岭的时候,派人到汉口送信,邀请宋霭龄到九江会面,磋商要事。蒋很早就看准她是宋家三姐妹中最有办法、有主意的人,她不但意志坚强、精力充沛,而且是一位醉心权势、灵活狡诈、野心勃勃的女人。蒋深知这个女人最热衷的就是金钱和权势。因此,蒋把全部赌注与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个女人身上。 
  九江会晤,蒋、宋双方对当前形势达成共识,接着开始接触会谈的核心问题。宋霭龄说:“我愿与你做成一项交易。是这样的,我不但要如你所愿,怂恿我的弟弟子文脱离汉口政府,而且还要更进一步,他和我并将尽力号召上海具有带头作用的大银行家们,以必要的款项支持你,用以购买你所需要的军火,俾得继续北伐。我们拥有所有的关系和门路。你自己知道,你不会再从汉口获得任何经费和支援。而作为交换条件,你要同意娶我的妹妹美龄,也要答应一俟南京政府成立,就派我丈夫孔祥熙担任阁揆,我弟弟子文做你的财政部长。” 
  九江会晤,蒋介石需要宋家的支持,宋家也需要蒋介石的保护和提携,两相情愿,一拍即和,促成了蒋、宋婚姻的加速。 
  宋霭龄说到做到,一一兑现。首先,她和蒋介石密切配合,软硬兼施,迫使宋子文就范,乖乖地脱离武汉政府,到南京政府来做财政部长。其次,他们夫妻分工合作,孔祥熙主外,为蒋介石争取冯玉祥疏远武汉,靠拢南京;宋霭龄主内,负责说服宋家人同意蒋、宋的婚事。 
  说服工作是很艰巨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拿下来。为此,她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以疗养为借口送母亲到日本去疗养,天高皇帝远,宋母想阻拦这门婚事也鞭长莫及了。武汉政府既然岌岌可危,宋庆龄本想回到上海,宋霭龄以上海安全难以保证为借口,劝二妹到苏联去考察。只剩下宋子文会怎么样呢?既然做了南京政府的财政部长,还舍不得将小妹妹送上去吗?1927年大上海,宋子文主演三国戏“孙权嫁妹”。 
  书包网 bookbao

焦山之游,宋美龄声言“非蒋介石不嫁”(1)
宋美龄是宋家三姊妹中在美国生活时间最长、生活方式也最为洋化的一员,从1908年至1917年,在美国整整生活了10年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除了面孔以外,已全盘美国化”的西式人物。回国后,父亲安排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说中国话、穿中国衣、吃中国菜、做中国人。 
  光阴荏苒,似水流年,转眼之间,宋美龄回国已经10年。回国时是20岁,风华正茂的年轻姑娘,现在已经30岁,年届而立人近中年。10年间,大上海追求她的青年很多,但她全都看不上眼,意中人也有两个:一个是刘纪文,与宋美龄卿卿我我,缠缠绵绵,已经多年,只是白面书生,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是宋美龄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另一个就是蒋介石,两人时隐时现、或明或暗地纠缠着。她就这样脚踏两只船,婚事一天一天拖下来。一天,二姐庆龄问小妹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她扬起脸,高傲地回答道:“非英雄不嫁。” 
  宋美龄的心气极高,她心目中的英雄应该像美国的华盛顿,近在身边的也应像二姐嫁给孙中山那样,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国母。回国后的第五个年头,曾有一个影子总是在她面前晃来晃去,对宋美龄穷追不舍,这个人就是蒋介石。但他是位英雄么?那时他只是孙中山手下的参谋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长,在国民党内他只能属于二三流人物。到了1927年,蒋介石就任北伐军总司令,亲率大军北上###,威震大江南北。在这个时候,宋霭龄慧眼识英雄,她不失时机地提醒小妹:“蒋将军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在这种危机关头还从容不迫,绝非一般的凡夫俗子。我要母亲答应这门亲事。” 
  她鼓动如簧之舌对小妹说:“蒋介石是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他不但是一位名扬海内外的革命将领,而且是当今中国最有实力、最有前途的国民党领袖人物,说他是东方拿破仑式的人物,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她为小妹分析当今中国政坛的形势说:“毫无疑问,蒋介石将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嫁给蒋介石即成为中国的第一夫人,受到世界各国的尊敬。能够成为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妻子,不但是小妹之幸,亦是大姐之幸,宋氏家族之幸。所谓英雄美人,自古皆然。” 
  她鼓励小妹当机立断,主动出击,把当年在美国威斯里安学院时的少女梦想变为现实。她说:“小妹已届而立之年,尚漂泊无依,机不可失,错过第一夫人不当,岂不可惜了小妹当年的一番理想与抱负,也有负于宋氏家族的高贵门第。” 
  当蒋介石从宋霭龄处获悉,宋子文准备向他输诚,宋美龄期望早一天见到他的消息以后,蒋介石亲笔写了一封信,派卫士长到上海面交孔夫人,信中邀请宋美龄在5月15日到焦山去游玩。 
  宋美龄去焦山那一天,上海火车站已经预备好了一辆蒋介石上次坐过的花车,由蒋介石的卫士长护卫,从上海站出发。下午3时许,火车进入镇江车站,车站上有警察警戒。蒋介石已等候在站上,他不穿军装,换一套华贵笔挺的西装,戴一顶高级革帽,足登白皮鞋,精神奕奕,背后有一排卫士,公安局局长亲临车站维护秩序,车站站长站在站台上指挥火车停下。正好花车停在蒋介石的面前,他即走上花车,同宋美龄见面。握手既毕,他急忙把宋的手提包抢在自己的手里。缓步下车,改乘一辆新式轿车开到江边,换乘小汽艇,直驶焦山。 
  焦山与金山、北固山是镇江的著名名胜,镇江在历史上是一座浪漫之城,市内左有甘露寺,是三国刘玄德会见吴国太、智赚美人孙尚香之处。右有金山寺,是法海幽禁许仙、白娘子水漫金山之所。 
  焦山位于镇江市东北长江中,与南岸象山对峙。山不很高,只有150米,但位于江边显得高耸而突兀。因东汉陕中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焦山是镇江游览胜地,是江南著名禅林,寺庙建筑宏伟壮观,古柏参天,林木蓊郁。蒋介石引宋美龄登上焦山以后,定慧寺的住持引10多个徒弟迎出山门,他们全被宋美龄那玉体仙姿所震愕,疑似女神仙临凡,一个个瞠目咂舌过后,遂又口不由衷地说道:“阿弥陀佛……” 
  书包网 bookbao

焦山之游,宋美龄声言“非蒋介石不嫁”(2)
主持老僧引蒋介石和宋美龄穿过天王殿,走进距藏经楼不远的斋堂,一桌新鲜讲究的素餐置于斋堂的中央。用过斋饭以后,主持老僧又引蒋、宋走进一座宁静而明亮的禅房,很客气地说:“这就是女施主的下榻处。”说罢,转身离去了。两人在室内坐定,但见窗前竹影稀疏,闻得兰香盈室,顿觉神清气爽。透过掩映的松竹远眺浩荡的长江,滚滚东流,江面上白帆点点,往来穿梭,好一幅天然图画,尽在眼前。 
  “小妹妹,你对这间卧室还满意吧?”蒋介石问。 
  “很好,谢谢大哥哥!”宋美龄点头答道。 
  少时休息,蒋介石便引领宋美龄朝山顶走去。待他们二人看过六朝柏、宋槐、明银杏等珍贵的古树后,又来到观澜阁,观澜阁听涛是焦山一景。蒋、宋信步走到阁前,亲密无间地依傍着,一起俯瞰江水冲击焦山生成的美景,共同倾听着那轰轰作响的涛声。蒋介石见景生情,低吟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美龄遂富有节奏地接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好极了,好极了!没想到小妹还有这么深厚的古文造诣。”蒋介石赞扬道。 
  宋美龄自信地说:“谢谢大哥哥的夸奖,说不上有什么造诣,我是在美国10年学习西方,回国又是10年学习东方,我的脑子是东西合璧呢。” 
  蒋介石哈哈大笑,他说:“恰当地说,是学贯中西。” 
  夕阳映照焦山,蒋介石和宋美龄依偎着坐在亭前,远眺西天如火的晚霞。蒋介石侧过脸凝视宋美龄那涂抹晚霞的脸庞,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他咂嘴赞叹道:“小妹妹,你太美了。” 
  “真的吗?” 
  “你的美是任何西方女人的美都无法比拟的。” 
  “谢谢大哥哥……”还没等宋美龄说完,蒋介石的热吻已把她的嘴堵住。夜色的帷幔渐渐地遮住焦山,“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这一夜,蒋、宋二人合演了一出《大西厢》,却略去了“拷红”一场。 
  蒋、宋在焦山,每日早出晚归,携手挎臂,遍游这一带名胜古迹,品尝长江特产鲥鱼,神仙般的快活日子,转眼就是10天。蒋介石真是情场高手,只10天的工夫,就将宋家小妹搞定,她对蒋介石发誓说:“大哥哥,我的心里只有你,我向上帝发誓,非蒋介石不嫁。” 
  

一纸休书,了断三位女人的情缘(1)
赢得了宋家小妹的芳心,蒋介石十分得意。彩球已经抛给他,剩下的该是他要扫除与宋美龄结婚的障碍,与现在的妻妾们脱离关系。 
  最棘手的是原配夫人毛福梅,她当年由蒋母做主明媒正娶来到蒋家,俗话说“糟糠之妻不下堂”,毛氏视休妻为奇耻大辱,坚决遵守“从一而终”的古训。毛家宣称“福梅已是嫁出的囡,泼出的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活是蒋家人,死是蒋家鬼”。毛氏贤惠,得人心,族众、亲友、邻里都同情她。 
  毛氏已是三天不进饮食了,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