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309太平经 >

第24章

309太平经-第24章

小说: 309太平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極人來取之,亦不傷其本。今幸可共之,以教天下之人,助天生物,助地養形,助帝王修正。
又使各懷道,求生惡死,令使治助治人,不復犯法,為邪兇惡。其心善,則助天地帝王養萬
二千物,各樂長生;人懷仁心,不復輕賯f物,則天為其大悅,地為其大喜,帝王為其大
樂而無尤也,其功增不積大哉?夫一人教導如此百愚人,百人俱歸,各教萬人,萬人俱教,
已化儯耍瑑|人俱教,教無極矣。此之善,上洽天心,下洞無極,人民莫不樂生為善。帝王
游無職,又何傷於人,而不力相示敕。
    “今人幸蒙先師敕戒,得深懷至道而椋Ы^,不以相教示,使人無所歸命,皆令強死冤結,
名為斷天道,人多失道而妄為。天也不得久生,地也不得久養。夫人不得不知道,小人無道
多自輕,共作反逆,犯天文地理,起為盜傧噘傷。犯王法,為君子重憂,紛紛不可勝理。
君王旦夕念之,悒悒自愁苦,使天地失其正,災變怪不絕,為帝王留負,吾尚未能悉言。夫
斷天道,大逆罪過,不可勝記。故財舉其綱紀,示真人是非,重罪當死明耶?死中尚得有餘
過,故流後生也。可駭哉!真人其慎之矣。唯真人乃知一駭,可謂已得長吉,遠凶害矣。”
“唯唯,不敢離敕。”
    “然,子已賢明,知天命矣,必生去死,不復疑也。”“今謹以聞天道之命,願得知地
德之敕。”“然,夫地之有大德,專以順天之道,以好養萬物,擾擾之屬,莫不被恩德,養
成其中者。是故大¤大德之人,當象此為行,幸蒙先師功力,得懷藏善道無極之德。夫德以
教人,比若臨大水而飲之也。少人往學德,亦不復其本,無極之人往學德,亦不傷其本也。
如力教教之,皆使凡人知守¤抱德,各自愛養其身。其善者上可助天養且生長之物,下可助
地畜養向成之物,悉並力同心,無有惡意,其中大賢明心易開示者,乃可化而上,使為君之
輔,其中賢者可為長吏師,其下無知者,尚可為民間之師長。凡人莫不俱好德化而為善者也。
為教如是,乃上有益於天,下有益於地,即大化之本根,助帝王養人民,令不犯惡為耶,君
子垂拱而無憂,其功著大,天地愛之,可移於官也。
    “今則或懷有德廣大,而反詳愚椋В^道德之路,不助天養其且生,不助地養其且成,
不助帝王和諸民人。今使愚人後生,遂暗無知,白黑不分明,互死不移,遂為小人,不可枺
西,忽身自輕,相隨為非,奸軌畜積,上下不能眩嘟蹋ぺ|懀瑹o有忌諱。上犯天文,
下犯地形,其行逆四時,亂五行,為君子大憂,為小人起害,為俦I,或還以自敗,¤其父
母,因而無世。今尚但為真人舉其綱紀,見其始,使眾人一覺自自策之耳,不肯教久德,名
為斷絕地之養道,其罪過如此矣。是之為無狀乃死,尚有餘罪,故流後生也,真人知之耶?”
“可駭哉!可駭哉!”
    “真人知蚤駭,可謂得且活矣。唯慎之。”“唯唯。謹已受道德之禁,願聞仁者之行。”
“然,夫天地生凡財物,已屬於人,使其無根,亦不上著於天,亦不下著於地。物者,中和
之有,使可推行,浮而往來,職當主周窮救急也。夫人畜金銀珍物,多財之家,或儯f種以
上,畜積腐塗,如賢知以行施,予貧家樂,名仁而已。助地養形,助帝王存良謹之民。夫儯
萬之家,可周萬戶,予陳收新,毋疾利之心,德洽天地,聞于遠方,尚可常得新物,而腐塗
者除去也。其中大賢者,乃日奏上其功於帝王。其中小賢,日舉之於鄉里。其中大愚人不償
報恩者,極十有兩三耳,安能使人大貧哉?為善不止,大賢¤明舉之,名聞國中,四海人道
之者塞道。明王拢髀勚娭B民大喜,因而詔取,位至鼎輔,因是得尊貴,世世無有解
已,尚為大仁,天下少有。上不負先祖,下不負於子孫,天地愛之,百神利之,帝王待之若
朋友,比鄰示之若父母。功著天地,不復去也;祿著官位,不復賤也;名著萬民,不復滅也。
夫仁可不為乎哉?
    “或有遇得善富地,並得天地中和之財,積之乃儯鼉|萬種,珍物金銀儯f,反封藏逃匿
於幽室,令皆腐塗。見人窮困往求,罵咒不予;即予不即許,必求取增倍也;而或但一增,
或四五乃止。賜予富人,絕去貧子,令使其饑寒而死,不以道理,反就笑之。與天為怨,與
地為咎,與人為大仇,百神憎之。所以然者,此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
遇得其聚處,比若偅兄螅*氉闶常舜髠}之粟,本非獨鼠有也;少內之錢財,本非獨
以給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知乃萬戶之委
輸,皆當得衣食於是也。愛之反常怒喜,不肯力以周窮救急,令使萬家乏絕,春無以種,秋
無以收,其冤結悉仰呼天。天為之感,地為之動,不助君子周窮救急,為天地之間大不仁人。
人可求以祭祀,尚不給與,百神惡之,欲使無世;鄉里祝固,欲使其死;盜俾勚e兵往
趨,攻擊其門戶,家困且死而盡,固固不肯施予,反深理地中,使人不睹。無故絕天下財物,
乏地上之用,反為大壯於地下,天大惡之,地大病之,以為大咎。中和之物隔絕日少,因而
坐之不足,饑寒而死者眾多,與人為重仇。
    “夫天但好道,地但好德,中和好仁。凡物職當居天下地上,而通行周給;凡人之不足,
反乃見埋,病悒悒不得出見。夫天與地,本不樂欲得財也。天乃樂人生,地樂人養也。無知
小人,反擁塞天地中和之財,使其不得周足,殺天之所生,俚刂B。無故埋逃此財物,
使國家貧,少財用,不能救全其民命;使有德之君,其治虛空。夫金銀珍物財貨作之用,人
功積多,湛嗲覄冢敒閲抑茫瑹o故棄捐,去之上下,地又不樂得之,以為大病,以為
大壯。今愚人甚不仁,罪若此,寧當死不耶?中尚有忽然不知足者,爭訟自冤,反奪少弱小
家財物,殊不知止。吾尚但見真人¤¤,財舉其綱,見其始。夫大不仁之人過積多,不可勝
記,難為財用,真人宜熟思之。故天地中和三氣憎之,死尚有餘罪,當流後生,真人甯覺知
之耶?”“唯唯。可駭哉!吾不欲聞也。”“真人遺此語,天必奪子命,令知覺悟,惡之且活
矣。自敕慎事。”
    “唯唯。謹已敬受道德仁戒,願聞有知不好學真道意。”“善哉,子之言也。夫天生人,
幸得有賢知,可以學問而長生。天之有道,樂與人共之;地有德,樂與人同之;中和有財,
樂以養人。故人生樂求真道,真人自來。為之不止,比若與神郑蝗崭铻樯疲谱詺w之;力
事眾賢,眾賢共示教之,不復遠也。可以全其身,不負先人之統,佗人盡夭終,獨得竟其天
年,人皆名惡,獨得為善人。為眾人師,聞于遠方,內懷真道德仁而有之。助天生物,助地
養形,助帝王化民。上師乃可化無極人,盡使愚人守道不為非,中師可化萬人,小師可化千
數百人,致有益於君王,使小人知禁,不犯非匿邪。上感得官,不負祖先,不辱後生,維學
若此,寧可不為乎?故古者拢t,悉以敕學人為大憂,助天地生成,助帝王理亂,此天地之
間,善人之稱也。
    “或有愚人,生而懷願,有知而不肯力學真道,反好為浮華,行以欺人,為子則欺其父
母,為臣則欺其君,為下則欺上,名為欺天,罪過不除也。或有反好俗事爭鬥,相隨為非,
睹真人之人,反大笑之,笑之言無以學為。遂令冥冥,愚無可知,又好勝而不可,苛言天地
無數,賢¤無知,恣情而行,上犯天文,下犯地理,出入無眩澏龋瑲w則不事父母,群愚相
與會聚,遂為惡子。為長吏致事,還戮其父母,不能自惟思,因逃亡為盜伲泻麣⑷耍
殊不止。此正天所忌,地所咎,帝王所愁苦,百神所憎,父母所窮也。此害人之大災,絕其
先人之統子也。今不力學真道,為行如此,于真人意,甯當死不?死有餘罪,流其子孫,尚
名為惡人之世,盜僦幔瑦哄噶麽嵘灰拷裆械嫒伺e其端首,其惡不可勝記,難為財
用,真人甯覺知之耶?真人自慎。”“唯唯,吾甚駭哉!”“子知駭,已去惡矣。”
    “謹已具聞四事,願後聞其次。”“然,夫天生人,使其具足乃出之,常樂其為道與德。
仁人幸有知,可以學德,天地以德養萬物,樂人象之。故太古之德人忍辱,象地之養物也。
人學為之,則其心意常悅,不復好傷害也,見事而慎之,日而為者善,不復欲為惡也。以類
相聚,日益高遠,為之積久,因成盛德之人,莫不回應,眾人歸問之。聚謹順善不止,因成
大¤師,其德乃之助天養欲生之物,助地養欲長之物,又好助明王化民,使為謹,不復知其
兇惡。小為德,或化千數百人,大為德,或化萬人以上。因使萬人轉成德師,所化無極。為
德不止,凡人莫不悅喜。天地愛之,增其算,鬼神好之,因而共利佑之。其有功者,乃人君
官仕之德,不樂傷害眾人。樂之好之,所求者得居常獨樂,無欲害之者。此本由學順善為德,
乃到於斯,名聞遠方,功著天地,不負祖先,不辱後生。
    “今人或幸有知,心知善惡,而反自輕易,不力學為善德,反隨俗愚暗之人為惡。好用
氣尚武,辭語常凶,言出而逆,欲以伏人。自言便,眩斜沆度苏撸蝗俗匝杂铝Γ}有勇力
於人者。故凡天下之事,各有所伏窮,故可制也。夫大火當起之時,若將不可拘,得水便死。
人為不善,當怒之時,若將不可制也,得獄便窮。用口若將不拘,得病使降。故夫天地治人,
悉自有法尺寸。人乃有知,不肯好學,反自輕為非,所居為凶,無愛之者。天地憎之,百神
惡之,帝王得愁苦之。此不成善人,自成盜伲郎谐蓯汗恚昧娏海渌澜圆坏糜谩5
理人莫不共知之,而自易不為善,汙先人之統,負于後生之子,遂見字為凶偃酥愐病H
莫肯與其交語,行人不欲與同道,此子何過,承負父母之惡,尚或見謂為盜僦樱蛩斓
死亡焉。真人來,人自易,不好學于明師為德,反隨小人,過乃如此,寧當死不餘罪不乎?”
“可畏哉!天師勿須道,吾念之已苦心痛矣。見人不不學,以為小事,安知乃致此乎?”“人
甚愚,與俗人相似,人不深計,死有餘罪。真人既有功于天地,慎之。”“唯唯。”“不可
自易也。吾尚但舉其綱,見其始,不學之惡,不但盡於是也。子得吾書,覺悟自深計之。”
“唯唯。盏脷w便閑處,精之詳文。”“然是也,學而不精,與夢何異?”
    “唯唯。謹已受吾事之敕,願聞人生有力不為之教。”“然,天地共生¤行,皆使有力,
取氣於四時而象五行。夫力本以自動舉,當隨而衣食。是故常力之人,日夜為之不懈,聚之
不止,無大無小物,得者愛之。凡物自有精神,亦好人愛之,人愛之便來歸人。比若枺
水,最居其下,天下之水悉往聚,因得為海。君子之力而不息,因為委積財物之長,家遂富
而無不有。先祖則得善食,子孫得肥澤,舉家共利。為力而不止,四方貧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