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309太平经 >

第25章

309太平经-第25章

小说: 309太平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最居其下,天下之水悉往聚,因得為海。君子之力而不息,因為委積財物之長,家遂富
而無不有。先祖則得善食,子孫得肥澤,舉家共利。為力而不止,四方貧虛,莫不來受其功,
因本已大成。施予不止,眾人大譽之,名聞遠方,功著天地。常力周窮救急,助天地愛物,
助人君養民。救窮乏不止,凡天地增其算,百神皆得來食,此家莫不悅喜。因為德行,或得
大官,不辱先人,不負後生。
    “人人或有力反自易,不以為事,可以致富,反以行鬥訟,妄輕為不祥之事。自見力伏
人,遂為而不止,反成大惡之子。家之空極,起為盜伲瑒t饑寒並至,不能自禁為奸,其中
頓不肖子即饑寒而死。勇力則行害人,求非其有,奪非其物,又數害傷人,與天為怨,與地
為咎,與君子為仇,帝王得愁焉。遂為之不止,百神憎之,不眩右病L觳挥w,地不欲
載,凶害日起,死於道旁;或窮於牢獄中,戮其父母,禍及妻子,六屬鄉里皆欲使其死,尚
有餘罪,眩麽嵘虺善蛘咧幔驗楸I僦樱瑸獒崾来箬ΑU嫒饲埃溥^責如此,甯
當死有餘罪不?”“吾見天師說事,吾甚驚駭心痛,恐不能自愈。”“真人知心痛,將且生
活矣。若忽然不大覺悟,子死不久也。慎之,吾言不可犯,犯者身滅矣,非吾殺之也,其行
自得之,子亦知之乎?”“唯唯。”
    “吾為子陳此六事,未能道其萬分之一也。賢¤得吾道,宜深思遠懀В鸱垂蹲砸祝
恕為善也。為力學,想得善為惡,則反乃降人也。各自為身計,此中有六死罪,又有六大善,
俱象之為身,為其善必得善也,自易為惡者,日得凶子矣。自策自計,莫樂於自恣,慎之思
之,惟之念之,賢明之心,必當易開也。道德仁善,付有道德之士,兇惡付不深計之子。此
格法,能皆象吾書文以自正,則天下無眩龕喝艘病4四颂焐咸哦礃O之道,可以化人,人一
知之俱為善,亦不復還反其惡也。上士樂生,可學其真道,大¤大賢可學其德,好施之人可
學其仁,有知之人可學其知,有能之人可學其能,有力之人可學其力,如能並盡用之,思之
熟之,身已遠兇惡矣。天地愛之,六方養之,帝王無眩乱玻碎L撸Ф危嫒艘嘀酰俊
“大樂至矣,吾甚大喜。”
    “子可謂樂善知之矣。是故古者賢拢私潭恢拐撸硕锰旖鳎鳛樯碛嬕病9寿t
拢蹋o語滿天下也。子獨不覺乎?”“善哉,善哉!”“是故古者拢t上士皆悉學,晝夜
力學而不止者,亦睹見天地教令明也。故不敢自易為非也,不敢自輕易而不力學也。故得長
吉而無害,此諸賢者異士,本皆無知,但由力學而致也。此中諸兇惡人,悉由不力學,自輕
自易所致也。吾之為道,吉凶之門戶也,子亦豈知之耶?”“唯唯。故都舉乃以上及其下也,
何謂也哉?”“噫!子意何不覺也!”“見天師連說,令更眩不自知,以何為覺,以何為不覺
也。”
    “今使子知行之。真人前,夫天治法,化人為善。”“從上到下,有幾何法哉?”“其
法萬端,各異意。然真人尚正若此,俗人難覺,迷日久是也。”“有過,唯天師。”“然助
帝王治,大凡有十法:一為元氣治,二為自然治,三為道治,四為德治,五為仁治,六為義
治,七為禮治,八為文治,九為法治,十為武治。十而終也,何也?夫物始於元氣,終於武,
武者斬伐,故武為下也。故物起于太玄,中於太陽,終死于白虎。故元氣于北,而白虎居西,
此之謂也。故天使元氣治,使風氣養物。地以自然治,故順善得善,順惡得惡也。人者,順
承天地中和,以道治,主動道。凡事通而往來,此三事應天地人讖。過此三事而下者,德仁
為章句,過仁而下,多傷難為意。故吾之為道常樂,上本天之性戒,中棄未夭之性也。生凡
物本者常理,到中而成,至終而亂,失亂者不可眩恚十斠陨鲜家病9侍斐J乇荆厥仄
中,一轉,人者守其下,三轉,故數亂道也。真人豈已曉知之耶?”
    “唯唯。”“子今有疑。”“夫隨師可言,不敢有疑也。”“真人前,天將佑帝王,以
何為明證哉?將利民臣,以何為效乎?”“唯天師,今不及何也;數言而不中,多得過,故不
敢眩砸病!薄啊韬酰小!薄拔ㄎāH惶鞂⒂拥弁酰杵溏模窨梢灾危弥^逾,與
陰陽相應,將利小臣也;予其良吏,將利民也,使其生善子。”“真人言是,豈眩衅嬲f耶?
而已極。唯天將欲興有德人君也,為其生神拢蛊鋫魈斓卣劊ㄌ斓匾狻9收嫒藖頌槠鋵W
也,宜以付謹良之民,覺其心,使其惟思;付上有大德之君也,以示眾賢,共曉其意已解,
以歸百姓。百姓得之,十五相從,議之治之,連不平,非獨天地人君也。過乃本一在人長,
長自得重過責於皇天后土,皆由一人。時有先學得真道者,不力相化教;大¤幸先知德,力
不相化;畜積有財之家,不肯力施為仁;人生有知足以學,而不肯力學,求真道以致壽。有
能足以學德,以化其身,而不肯力學德以自化,有力不肯力作自易,反致困窮。此有大過六,
天人為是獨積久。天地開闢以來,更相承負,其後生者尤劇,積眾多相聚為大害。令使天地
共失其正,帝王用心意久愁苦而不治,前後不平,天大疾之。故吾意傳天語,自太古到今,
天地有所疾苦,悒悒而不通,凡人不得知之,皆使神拢藗髌滢o,非獨我也,真人勿怪之也。
    “今吾已去世,不可妄得還見於民間,故傳書付真人,真人反得,已去世俗,不可眩
為民間之師。故使真人求索良民而通者付之,今趨使往付歸有德之君也,敢不往付留難者坐
之也,何其重也?今天當以解病而安帝王,令道德君明示眾賢,以化民間,各自思過,以解
先人承負之謫,使凡人各自為身計,勿令懈忽,乃後天且大喜,治立平矣。子或懷狐疑,以
吾言不大招耪撸嵛牡栽嚍檎妗K匀徽撸盼膬|儯恚渲纬2荒芴揭病A钯t明¤
長,獨懷狐疑,謂盡不然也。夫勇士不試,安知其多力;見文而不試用,安知其神哉?吾受
天言,以試真人,自是之後,得凡文書,皆立試之,不得空眩O偽言也。
    “天大疾之,地大苦之,以為大病,赵┓揄!R蚴谷f物不興昌,多災夭死,不得竟其
天年。帝王¤悒,吏民雲亂,不復相理,大咎在此,六罪也。有道妒道,不肯力教愚人;有
德妒德,不肯力化愚人;有財畜積而妒財,不肯施予,天生凡人使施之。天有知,不肯力學
正道以自窮見教,反笑之;有能,不肯力學施見教,反罵詈之;有力,不肯力作,可以致富
為仁,反自易懈惰。見父母學教之,反非之。故敕真人疾見此文,使眾賢各自深惟念百姓,
自思大過,真人甯曉知教敕耶?”
    “唯唯。今神人既為天陳法,何不但得人而已,布於民間,必當以上下乎?”“善哉,
善哉!今天上極太平氣立至,凡事當順,故以上下也。不以上下,則為逆氣,令治不平,但
多由逆氣,不順故也。真人欲眩鲋俊薄安桓乙病!薄肮十斠陨舷拢鹧}重問。”“唯
唯。”“行去慎事,各為身計。此有大過六,天道至嚴,不可妄為,天居上視人。”
    “唯唯。願眩垎栆谎裕踩艘训靡酪拢斢诤沃弥俊薄爱斏弦愿镀渚!薄昂
必當以付之也?”“夫要道乃所以安君也,以治則得天心。夫要德所以養君,以治則得地意。
實知之而不肯奏上,皆為不敬,其罪不除。”“何其重也?”“觀子之事植辭,如無一知者。
夫為子乃不孝,為民臣乃不忠信,其罪過不可名字也。真人乃言,何一重者等也?真人之學,
何不日深,反日向溤眨俊薄吧跤奚鷮嵅欢谩!
    “子尚言不睹,夫俗人蔽耄В仄湟赖拢词蛊渚疃嘤薨担淘谡娴赖卤味煌
也。又要道,乃所以稱天也;要德,乃所以稱地也。愚人乃斷絕之,天憎之,地惡之,其過
不除也。真人幸獨為天所私得壽,而學反未盡,乃及天禁,宜事者慎之。”“唯唯。”
    右天教合和使人常吉遠凶之經
        §          〖JZ〗太平經卷六十八(丁部之十七)
    戒子訣第一百四
    “吾將去有期,戒六子一言。夫道乃洞,無上無下,無表無裏,守其和氣,名為神;子
近求則大得,遠求則失矣。故古君王善為政者,以腹中始起,真能用道,治自得矣。動不失
其法度數,萬物自理,近在胸心,散滿四海。古者拢嗣麨橐馈V螛酚麩o事,慎無失此,
此以繩正賢者。今重丁寧以曉子,子六人連日問吾書,道難分別異趣,當共一事。然舌能六
極周,王道備,解說萬物,各有異意。天地得以大安,君王得以無事。吾書乃知神心,洞六
極八方,自降而來伏,皆懷善心,無惡意。其要結近居內,比若萬物,心在裏,枝居外。
    “夫內興盛,則其外興,內衰則其外衰。故古者皇道帝王拢耍礃O六遠八方,反
先正內。以內正外,萬萬相應,儯鼉|不脫也;以外正內者,萬失之也。故古者大拢倘松钏
遠懀В'其九戶,休其四肢,使其渾沌,比若環無端,如胞中之子而無職事也,乃能得其理。
吾之道悉以是為大要。故還使務各守其根也。夫天將生人,悉以真道付之物具。故在師開之、
導之、學之,則可使無不知也;不¤其門戶,雖受天真道,無一知也。比若嬰兒生,投一室
中,不導學以事,無可知也。所以人異者,但八方異俗,故其知學不同也。若能一人學,周
流表裏,盡知之矣。
    吾將遠去有所之,當眩锌墒冢豢傻贸0沧刂T弟子也。六人自詳讀吾書,從上到
下為有結,不解子意者,考源古文以明之。上行者玄真知之,下行者順真知之,枺叱跽嫒
之,南者太真知之,西者少真知之,北者幽真知之。夫道乃大同小異,故能分別陰陽而無極,
化為萬一千五百二十字。中和萬物小備,未能究天地陰陽,絕洞無表裏也。故但考其無,舉
其綱,見其始,使可儀而記。記古記今,共要亂自同神拢洠q重規合矩,雖相去儯鼉|萬
年,比若相對而語也。故可為為天地常經,為陰陽作神道,勿怪吾書前後甚眩匾病K匝}
重者,恐有失之也。又天道至嚴,既言不敢不具,通不通名為戔道,為過劇。吾瞻е
雖眩亍1热羯瞎怕}人,中古拢耍鹿怕}人,皆異世而生,其辭相因,眩囟f,更以相
考明,乃天道悉可知,此之謂也。行矣,吾有急行,重慎持天寶,傳付其人。”
    右戒六弟子
        §          〖JZ〗太平經卷六十九(戊部之一)
    天讖支幹相配法第一百五
    真人再拜曰:“愚賤生緣天師常待之以赤子之分,恩愛洽著,偅实玫┫M見,天功至
大,不可謝。今欲眩匈|問密要,天之秘要,又不敢卒言。”“平道之,子既為天問事,當
窮竟,不得中棄而止也。”“唯唯。愚生見天師所說,無有窮極時也。乃後弟子俱天覺承知,
天師深洞知天地表裏陰陽之精,諸弟子恐一旦與師相去,無可眩顿|問疑事,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