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

第13章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第13章

小说: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表示全部藏书的内容;(2)如有错误,不易改正,改正时,则又影响目录的美观;(3)每册同一时候只能供一人翻阅;(4)编印手续麻烦,且须随时改编重印,很不经济。
基于这些原因,目前图书馆大郁采用卡片式目录,因卡片式目录可避免书本式目录的缺点,且易于增减,使用上比较灵活。但是卡片目录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目录卡所占空吞间是不适当的。任何采用此种目录的图书馆发展到500万张卡片时,就会遭遇到此项难题。同时,公共目录体积日渐膨大,将严重影响到读者的兴趣。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在1964年秋总目录已有1200万张卡片,它的公务目录共有1300万张卡片,每年增加约有40万张,两种目录总共有卡片2500万多张,其所占空间,大得无法想像,读者如果想在目录卡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一张,的确要大费一番手脚,无怪读者会对卡片目录减少兴趣,裹足不前。至于卡片目录还有其他缺点如(1)不能携出馆外以供读者使用;(2)不能与其他图书馆交换;(3 )不能四方广布,披露图书馆的内容,作广告之用;(4)每张卡片,只能注明一书,不能一目涉阅数张;(5)稍欠检点则易于杂乱或遗失,甚至遗失后尚不能察知。
卡片目录的缺点是比较难以解决的。而书本式目录的缺点,由于电脑为图书馆作业所引进,而有图书馆自动化的趋势,特别是编目自动化—用电肺编印目录,即称机读式目录已告成功,已几乎完全克服了书本式目录的缺点,使得书本式目录再度兴起。
书本及卡片两种形式的目录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能说“适合”某一特性。如书本式目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广为流通,凡具备此种特性的目录,均得以书本的形式制成。卡片目录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增减,凡是特别注重此一特性的目录,均得以卡片的形式制成。兹就常见的书本式目录,略区分为两种,一为馆藏目录,二为联合目录,分别说明。
馆藏目录即图书馆藏书目录。馆藏图书目录如善本、普通本线装书、期刊、报纸等均可编制,及馆藏专科(题)目录。所谓善本是指书籍精印难得者,或现已罕有的本子,通常指明末以前的版本称善本,明末以后的版本称普通本线装书,既然此种书籍世间少有,更应印制书目,广为流传,让读者多所利用。更由于此种书籍的收藏范围变动性极小,收藏较不易增加,也正好适合书本式目录,如中央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编的馆藏善本图书目录及线装书目录。也有些图书馆鉴于期刊报纸重要性日增而编印馆藏期刊目录。有时大型图书馆藏书甚多一时不易编印书本式目录,可就藏书中择其要者或特藏分科编印目录,以供读者参考,并供各馆交换之用。如台湾省立台中图书馆图书目录、台北市立图书馆目录等。有些专门图书馆也出版馆藏目录,俾人手一册,查阅方便,得知馆藏,而免徒劳往返。
联合目录是指联合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两个国家以上的图书馆,将其馆藏图书资料的全部或局部,依某种检字的排列,汇编成的目录。此种目录大都采用书本式,亦有少许为卡片式。目录上详载资料的款目和储存地点。它的功用为:(1)联合目录是各馆藏书的总记录,可供查询图书资料收藏的处所,不必翻阅各馆的馆藏目录或分赴各图书馆去查用馆藏卡片目录。如中央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中研院史语所、台湾大学、省立台北图书馆、国防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等8所图书馆均收藏善本书,也各自出版馆藏善本书目,其后,中央图书馆根据这8个馆藏目录,汇编《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 及《人名索引》,只要随手利用这二种联合目录,某善本台湾公藏单位及图书馆是否收藏,便即分晓。又中央图书馆收有该馆及台湾分馆、9所大学图书馆、4所公共图书馆等15 所图书馆馆藏中文图书目录卡片,集中排列成联合目录。将各馆定期汇寄的目片,予以汇集排列,只要到该馆目录中心查寻,便得知某书何馆有收藏,已属方便,其后,中央图书馆又据以编制《图书联合目录》成为书本式目录,读者更加方便,只要一册在手,不必去目录中心也能获知答案。(2)可供馆际互借之用。办理或申请馆际互借是图书馆服务要项之一。但先决条件为熟知各馆馆藏虚实有无,有了联合目录,各馆即可以根据目录,约定互借图书或请求复印。
联合目录也因电脑的运用,而更利印行。例如中央图书馆编《中文期刊联合目录》 收录了171个公私立学校图书馆或机关的图书馆期刊,共计7850种。又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亦用电脑编印《科学期刊联合目录》,共收录台湾学术、研究、生产单位共187个,有关理工农医4类期刊12328种。
我们利用图书馆资料,必须了解各种目录的排列及编制方法,知道了这个方法后,就等于得到了钥匙,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图书馆这个宝库中搜集学问的珍品了。
从前面所说,我们了解了图书馆的类型、功能、组织、服务,也介绍了图书馆资料的整理,分类的基本原则和各种目录卡片的使用法,我们已具备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很快亦图书馆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的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开始在图书馆追寻知识的线索—各类参考书了。

三、参考书的运用
(一)参考书的意义与性质
什么是“参考书”呢?相信经常使用图书馆的人,都会说:参考书是不能借出馆外的书籍。这一个说法,大致上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参考书限在馆内阅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先去了解它的性质。
就图书的用途来分,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供人阅读浏览的,另一种是供人查检某项事实和资料之用的。而后者也就是所谓的参考书。不过参考书的范围,也有广狭之分。就广义来说,任何提供专门知识的书籍都是参考书,如一部莎士比亚的剧本,其目的是为了连续阅读,供人欣赏,但若仅仅查阅文中的片段文字,在使用上就成为一部参考书了。就狭义而论,参考书是指专门搜集某一方面的事实,利用最容易查检的方式整理编排,便于读者查找资料,解答某项疑难问题的著作,依照美国图书馆词汇解释:“凡依照其排列与体裁,旨在供备搜求特定资料之用,而非为自始至终阅读者。”本文采用狭义的说法,所讨论的也就是指这一方面的书籍而言,也就是我们习称的工具书。若进一步分析,参考书与一般书有5点不同的地方,现说明如下:
1。基本性质上的不同   历来学术两字连称,“学”指个人研究的心得和见解;“术”指治学的方法和门径。论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参考书也就是指治学的利器。在性质上,这是和一般图书不同的。
2。编纂的方法不同  普通图书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各或有不同,大都按照其题材的发展,由远而近,由浅而深,分篇章、订节目,而参考书则有一特定而方便的次序,分别部属,成一完整的系统。在资料排列上,就中文参考书来说,或照笔划,或用部首,或依号码、或按韵目,或分类序列,或以年月为次,或以地域分编,均有一定的方式。再就西文参考书来说,或依字母顺序,或照科目主题,或编列成表,或以年代地域,亦有习惯上通用的方式。这与普通图书的编排,是大不相同的。
3。主要内容的不同  普通书的内容繁简不一,有的是专门著述,有的是综论一般,悉凭著者所好。但普通书大都局限于书名的论述范围,不脱离所欲讨论的主题。参考书的目的要解答很多问题,所以在搜集材料方面,旁征博引,兼容并收,一般仅有搜辑集成,而无论断。目的只求切实可用供人参考检查,致内容广泛,对于一般或某一专科的知识,均力求应有尽有。故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叙述方面也不得不求简单明了,避免长篇大论,以免使用不便。普通书则为求读者清楚明了起见,常不厌其烦的详加阐释。这也是普通书与参考书基本不同之处。
4。阅读方式的不同  一般图书,精读者需字字咀嚼,略读者亦须首尾浏览,或抽览其中某篇某章,态度尽可从容玩味。而参考书并不需要自始至终地全部阅读,仅供查检资料,搜求答案,用在一时,故求它能很快地解答问题。
5。使用方法上的不同  学问是从阅读专门性著作或一般著作中得来的。但在研究中遇有疑难,则非查检参考书不可。因之,参考书有备于提供线索,引伸考证,查明事实,了解背景之用,这也可以说是根底与线索的不同。
由上所说,可知参考书乃为求解答问题、体例不同、内容广泛、部分阅读的治学的工具。为研究学问,查找资料所必需。这种工具大家都会用到,所以图书馆也都不外借,往往集中,另辟一室供人阅览,这就是参考室,在小型图书馆或室,参考书也会集中另置放一个角落,与其他一般图书分开,供人馆内阅览及查检之需。
由于图书典籍,浩如烟海,尽一生之力以研究,也难遍读周知。况且今日治学,以腹为苟,也不可能,研究一学一科,查寻一事一物,势愿求周详完备,要周详完备,就得查参考书,假若没有各种参考书,势将无从着手。只要我们遇有难题,就知道翻阅哪种参考书,在治学上就能节省精力时间,甚至可以触类旁通,引人入胜。
(二)指引性参考书
参考书的种类繁多,各家分类也略有不同。若以收编的范围及编制的目的不同,可区分为两大类型。一为指引性参考书,一为资料性参考书。指引性参考书,通常并不给予读者确定的答案,也不会提及读者所要研究题材的内容,但它提供资料所在的线索,引导读者到可以获得答案,或找这类题材内容的图书及期刊论文。这一型的参考书,主要的是书目、索引和摘要。由于古今中外图书资料出版数量非常庞大,我们要了解以住研究的成果,若没有指引性的参考书,去寻找资料,真比大海捞针还难,所以这类型的参考书也是“书目控制”的工具。
1。书目   书目是图书目录的简称。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书目,只记载书籍的名称、著作者、卷册、版本,出版或印行者、出版地、出版时间、页数等项目。另一种是附有解题或提要的书目,除去记录书名、作者等项外,还扼要地介绍书的内容和作者生平;更详细的还包括版本的考证、存佚完缺的情况、收藏经过,以及对书的内容评论等。
书目是指示读书门径、提供研究资料线索的重要工具之一。古代书目的作用,一是告诉我们古代有哪些书,要想寻求某种资料,应该到哪些书中去找,二是通过提要、评论考证和分类,还可以了解古代学术思想的渊源流别和发展动态。现代书目的功用,因分类排列的方式与记载的事项,可提供有关某一论题或范围的图书有哪些,根据所记载的项目,可以选购或借阅,帮助我们检寻图书,搜集材料,提示了往昔研究的成果。读书治学,必须学会使用书目这一类工具书。
书目因应用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编制,兹分别说明如下:
(1)书目的书目    汇编古今书目于一起的书目,或称书目总录。如严灵峰编《书目类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