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

第14章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第14章

小说: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目因应用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编制,兹分别说明如下:
(1)书目的书目    汇编古今书目于一起的书目,或称书目总录。如严灵峰编《书目类编》 ,收编中日两国古籍书目等约200种。
(2)国家书目    汇集全国所出版的书籍而编制的书目。我国古代的历史艺文志可看作为当时的国家书目。
(3) 普通书目    是一切图书的总记录,收录不限于时代、地域、种类及作者的书籍,汇编成册。如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乾隆以前,我国古籍尚未佚失者均予收罗,著录书籍10231种。
(4)专(学)科书目   专载某一学科或某一类或某一问题的书籍的书目,有时也包括论文、小册子、杂件等该类所有一切的著述,为研究专门学术的重要书目,如张伟仁编《中国法制史书目》,孙楷第编《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清朱彝尊编《经义考》等,这类书目的出版,数量最为庞大。
(5)个人著作书目   是有关某人所著书籍或关于某人的图书记录。如中央研究院编,中央研究院院士及研究人员著作目录,胡文楷编《历代妇女著作考》。又各学校教职员著作目录,也属此种书目。
(6)选书书目   为各专家所选定或推荐认为最有价值的图书汇编成目,作为图书馆选购或个人选读的标准。如清张之洞编《书目答问》 。
(7)营业书目   出版者所发行,载其所出版或经售的书籍。
(8) 善本书目   记载善本孤本书籍的版刻与授受的源流,收藏印记的书目。如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
(9)版刻书目   披载古籍各版情况的书目。如杨立谈旅《四库目略》 .
(10)译书书目  汇编翻译图书,如西文译为中文,或中文译为西文图书的书目。如中央图书馆编《中译外文图书目录》 ,王尔敏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 。
(11)联含书目  合一地或全国图书馆所藏的书籍而类编的书目。如国科会科学技术资料中心编,台湾地区西文科技图书联合目录。
(12)图书馆书目  各图书馆馆藏目录。
(13)儿童书目  专载儿童读物的书目。如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编,儿童图书目录。
(14)禁伪书目  载政府查禁及后人考证为伪书的书目。如张心澄编《伪书通考》 。
(15)非书资料书目  收录图书以外的资料,如书画,影片、幻灯、录音(像)带、图片等汇编成目。如《故宫书画录》;省立台中图书馆编《非书资料目录》 。
此外,还有书目期刊,以报导新书出版消息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如台湾地区出版图书目录。书目期刊的主要任务,在能及时向读者或图书文献机构完整地报道或评介新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图书资料。
书目乃基于编辑者的目的,有系统的记录群书,以方便查检,有助于对前人治学能有鸟瞰式的了解,帮助我们搜集资料。在学问的渊海中,书目有如航海时所用的航海图,能够指导方向,带领人们到达他们要去的地方。书目也是人类知识与学术文化的“财产总目录”,是“保存记录”及“便于查考”的总帐。彭歌先生曾说这些书目“譬如我们结交一位朋友之后,不仅知道了他的尊姓大名,而且看了他的身份证,了解了他的身世,知道了他的通讯地址。虽然它的‘内容’你还不甚了解,但若要‘登门求教’己不怕请益无门了”。
2。索引   又名引得、通检,其性质与书目相似,也是提供学术研究或线索的工具,但又有点不同。索引是将书报期刊中所提到人名,地名、物名、事名、书名、篇名或其他主题的名称、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可供研究的重要线索等,逐一摘引,作成条(款)目,依照一定的排列方法序列,并注明其在书报中的出处,(如刊名、册数卷期、出版年月)及所在的页次。有些索引是附在书刊本身的后面,有些索引是单独成册的参考书。
近年来,期刊己成为知识记录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期刊出版时间远较书籍为快,资料较为新颖。同时,许多偏狭的题材因资料不多,未能写成书籍,但却能以期刊论文的方式写成。所以,在研究某些问题时,期刊论文的用处,往往凌驾书籍之上。但是期刊论文的数目较书籍更加庞大,要使用所需要的论文,就非要借助索引不可了。
索引的种类很多,主要的有:
(1)逐字索引    把一种书的原文,逐节逐句地按照笔划或类目编成索引,以备读者检索原书之用。如《十三经素引》 ,将十三经全文逐句分割,下注该句出自何经何篇何章。
(2)书名类目索引   将一部书的类目,或群书(如总集、丛书,类书)的书名、类目,或按笔划,或根据内容性质,编成索引。如《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 ,将20种艺文志、经籍志的人名或书名,下注其书名或人名、艺文志简称,及其卷数、页数。又如《太平御览索引》 ,《册府元龟引得》 等。
(3)篇名索引   将一书或群书的篇目,按笔划或内容性质编成索引。由于期刊的发达,学术论文发表日益增多,把期刊论文分类集中编成索引,也属这一类。报纸上的文章也可与期刊论文相同处理,也属这一类。如王重民主编《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收录清代学者文集440种,把这些文集里的文章篇目逐一编成索引。中央图书馆编,期刊论文索引,自500余种中文期刊中,将其论文汇集成一索引。政治大学社会科学资料中心编,中文报纸论文分类索引,自l6至20 种报纸中将有关文章编成索引。
(4)人名索引   把一种书或几种书中的人名辑出,编成索引,注明原书的卷数或页数。如《二十五史人名索引》 ,将开明版二十五史中的人物分别标出各史名称的简称、卷数及页数、栏数。
(5)新闻索引   将报纸上所载新闻,有关人地时事等编成索引。如郭荣赵主编《新闻纪要与新闻索引》 ,收录20种报纸等,将每则新闻,记其日期、事实摘要、报名代宇、版次等。又如《美国纽约时报索引》 ,每半月出刊一次,每年有汇编本。
3。摘要  摘要与索引的著录事项大致相同,但是摘要进而将原著论文的主题内容,加以简洁而正确的记述,使读者仅阅读这简短的内容,即可充分得知原著的大意。摘要的功用在于节省阅读全部原文的时间。固然一个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搜集有关文献,一一阅读,但在时间与经济上,均有困难之处,一个浓缩原著论文的摘要,对他自有莫大方便。一方面可供作选读资料的指径,一方面原论文分别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摘要的出版,而使相关的论题集中一处,一方面资料性的摘要,包括原著论文主要论点、其体的研究方法、强调事实、结论等,有时可以代替原著论文,即阅读摘要后,就不需要去阅读全文。再者,全世界科技方面的资料,使用的语文超过50种以上,而大多数的人平均通晓一种半的语文,若摘要以英文为主,将他种语文撰写的论文,作成英文摘要,也解决了语文上的困难。摘要较索引,除指示资料的出处外,更进一步提供了该资料的主要内容。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编《教育论文摘要》 ,国科会科学资料中心编《科学技术论文摘要》 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出版事业的突飞猛进,形形色色的资料愈来愈多,发生了所谓“资讯爆炸”,面对这些不同文字、不同类型排山倒海而来的文献资料,不免有“吾生也有涯,而知又无涯”之叹。为了控制、检索、处理及运用这些文献,遂有“书目控制”的发展,意以书目、索引、摘要三者作为掌握出版物的一种工具,使专家学者了解有哪些已出版的文献,并借以充分利用文献。其中以书目为书目控制中最普遍的形式,索引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摘要则是从书目及索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文献,如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报告、专利说明书等。自电脑技术的进步以还,由于书目、素引、摘要三者,非常适合电脑的编制,更便于“资料的储存与检索”,使得我们可资利用的这三种工具,增加了电脑资料,使我们对资料的查寻更为迅速确实,甚至通过“国际百科”; 还可立即获得国外“资料库”所建档的资料。
(三)资料性参考书
当我们阅读图书时,难免遇到不懂的字词,或想知某人的生卒年,小传,或某地理状况等,要查寻这些简单的事实,若是翻阅许多书,往往费时费力,甚至不知如何着手或徒劳而无功,于是就有以“检查事实为目的”的参考工具书产生,这类书籍直接提供该项问题的解答,为资料性参考书。这种类型的参考书种类繁多,兹分别说明如下。
1。字典、辞典   这类是最通用的参考书。字典只收单字,主要解决单字的形体、读音和涵义的问题。辞(词)典兼收单字和复词,主要解决辞汇的问题。字典的来源是古代的字书,属“小学”一类的书籍,辞典又是从宇典发展而成的。由于字辞典的出版最为丰富,利用时不得不加以选择。一般注意下列各点:(l)字汇.共收多少字?选取标准及范围如何分有无俗字、古字及冷僻字?有无成语?适合哪一类的读者?(2)字的解释:是否详备字的形体结构、字音、字义及其用法?词藻解说是否附载出典与引例?字辞的排列方法?(3)图表:名词之后有无配合插图及表?(4)附录:正文后有无附列参考资料,如大事年表、行政区域表、度量衡币制表等。
一般字典或辞典又可按其内容不同分为:
(1) 普通字典及辞典    收录的字辞,不限于某一方面,范围广泛,形音义及用法详备,适于一般的运用,如《康熙字典》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 、《辞海》 、《辞源》 、《 文大辞典》等。
(2)特殊字典及辞典    普通字典收载文字的形音义等,而特殊字典专释文字的某一方面,详该部分而省略其余,故有特殊的功用。如字源及书法形体字典、音韵字典、虚字字典,歧字字典、成语、谚语、格言、俗语、歇后语等特殊语类辞典等类。
(3)语文字典及辞典   从一特殊立场或观点来处理语文,扩展语文的使用范围,如习惯语、同义字、反义字、简字、俚语方言、读音、韵文字典等,或以我国文字注释外国文字,或以外国语文注释我国文字,以及我国境内各种方言互为注释的字典。如林语堂编《当代汉英词典》 ,吴炳钟编《 陆简明英汉辞典》;蔡培火编《国语闽南语对照常用辞典》等。
(4)专科辞典   为各学科的辞典。就广义来说,各学科名词对照表亦可入此类。专科辞典数量繁多,图书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文学、史地等类,均有其专门的辞典。普通辞典虽亦收录各学科的名词,唯不如专科辞典精详。故专科辞典可补普通辞典的不足,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如《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 、《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 、《中正科技大辞典》等。
英文的字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大字典,收录字数在40万以上者,如《韦氏第三版国际大字典》 ,另一类为节本字典,字数在40万以下,通常为10万到20万字左右,选择常用者为主,将不合时宜陈旧字汇削减。较注意科技名词,同义及反义字,而对语源较少注意,如《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