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

第25章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第25章

小说: 怎样突破读书的困境张春兴编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2:同注l ; 90页,(引用资料名称与注1同,但页码不同。)
  注3:同注I ,(引用资料名称与注l同,页码也相同。)
上述格式中有几点注意事项,应说明于后:
(1)一页上所有的注释均排在同页左边页处,用两吋之直线隔开。横印者注于同页下沿。
(2)脚注用小号字体。
(3)凡引用之新资料均须写出全部项目(如注l)。
(4)连续引用同一资料时使用“同前注”字样;如页码不同则必须标出。
(5)隔其他注释之后再重复引用以前资料时。使用“同注……”字样,如页码不同则必须标出。
(6)这3个脚注都是引证资料出处的。此外对文意补充的脚注可按同样方式撰写。
再看英文资料脚注的写法。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设同页上一共有7个小注,当页左边页处的脚注是这样的:
  1。Fred N。 Kerlinger,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1964;p。218。
  2。Ibid 。(同前注,页码相同不重列,也不重列著者姓氏。)
  3。Ibid ; p。223 (同前注,但页码不同,不重列著者姓氏。)
  4。Kate L 。 Turabian ;A manual for wziters of term papers;these;and dissertation。(3rd e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p。329。
  5。Kerlinger ; loc 。 cit 。(同注l ,页码相同不重列,但须重列著者姓氏。)
  6。Robert A 。 Jackson ; Prediction of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College freshme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logy;46(1955);296…304。
  7。Kerlinger ; op.cit。;p。240(同注I ,但页码不同须列出,也须重列著者姓氏。)
  上述英文脚注格式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1)脚注号码不加括号,正文内的小注也不加括号。
(2)横排时脚注号码用小号字体提高半格,接着名字(或其他字)排印,不留空格。
(3)凡第一次引用的资料,必须写出全部项目(如1 ; 4 ; 6 各注)。
(4)其中Ibid,系拉丁文Ibidem 的缩写,意思是“在同处”,在连续引证同一资料时用之。其中loc 。cit系拉丁文Loco citato二字之缩写,意思是“曾引用的同页上的资料”,必须重复著者姓氏。其中Op。cit.系拉丁文Opere citato两字的缩写,意思是“曾引用过的资料”,只是页码不同,也需重复著者姓氏。
(5)在脚注中写著者姓名时,次序是名在前姓在后,选一点与论文之后参考书目的写法不同,必须注意。
以上所述英文脚注的写法,原只适用于英文撰写的论文,但现在国内有些学者使用中文撰写论文时,也采用这种写法。尤其在中英文资料并列时,脚注的写法不能保持一致,难免显得紊乱。笔者认为,从事学术研究者,像英文脚二注中ibid。;op。cit。; loc; cit。,等拉丁字缩写的惯例,不能不懂,因为这也是参考资料的主要线索之一。如果不懂就不能阅读英文资料。如论文用英文撰写时,自然要采用这些惯例。只是用中文撰写论文而又兼用中英文参考资料时,就不宜中外体例混杂。时而采用“同前注”,时而采用“ibid。 ”,使一些缺乏专门训练但能读通论文内容的读者,感到莫知所以。
因此,在中英文资料混合参证情形下,笔者建议,在第一次出现时均按原文资料全部写出,但在以后重复出现时则一律使用“同前注”或“同注1 ; 12 页”的写法。因为这样写法不但易读易懂,而且也可达到脚注引证的目的。兹举例说明于后:
  注1:房志荣,沈宣仁:学术工作与论文。台北市,现代学苑月刊社,1972 ; 23页。
  注2:同前注
  注3:Fred N 。 Kerlinger ;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1964;p。210。
  注4:同注1 ; 26 页。
  注5:同注3 ; 218 页。

(三)参考书目的写法
参考书目或简称“书目”,也称“参考资料”或“参考文献”。名称虽不同,其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将整篇论文中引用过的参考资料,按必要项目与系统顺序全部列出来,供读者查证参考。参考书目的写法,并没有一致的标准和格式。本文所介绍者,是社会科学的论文中最常用的写法。在举例介绍各种情形下的实际写法之前,请大家先注意以下6项参考书目的撰写原则:
1。六项基本原则
(1)参考书目的范围仅限于论文中引用过的资料,不能多出,也不能少掉。
(2)中英文资料之编排,中文资料排前,按著者姓氏笔划为序;英文资料排后,按著者姓氏字母为序。
(3)同一著者有数种著作被引用时,按各著作出版年代先后为序。如同一著者在同一年内有数种著作被引用时,则按各著作在论文中引用先后在年代之后用括号加注ab (小字母)字样,以示区别(在论文内引证处同)。
(4)如属书籍,参考资料中必列项目为:著者、书名、版次(如有)、出版地点、出版者(书局)、出版年代。如属期刊中的论文,则必列项目为:著者、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代、卷期数、页码。
(5)排印的正式学术论文,其参考资料中有关英文书名、期刊名排斜体字,卷期数排黑体字。因为打字是采用同一字体,故而在习惯上将上列黑体字与斜体字的地方画线表示之。
(6)参考书目的编写,无论采取何种体例,一经决定,必须保持一致。
2。书目编写实例(请注意实例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原则)
l。张春兴(1977):小学男女生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与其教师性别差异的关系。教育心理学报,10 期,21…34 页。(引用资料出自期刊论文之例。)
2。朱岑楼(1972) :从社会个人与文化的关系论中国人性格耻感取向。见李亦园、杨国枢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85…126页。(引用资料出自论文集之例》 
3。李汉松(1988) :《西方心理学史》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引用资料出自专书之例》 
4。Chase ; W。G。&Simon,H。A。(1973);Preception in chess 。Cognitive Psychology ; 4 ; 55…81。引用资料出自期刊论文之例)
5。Doyle; W。(1986)。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C。Wittrock (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pp。329…431;New York;Macmillan。(引用资料出自论文集之例)
6。Maslow ; A。H。(1970) ;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 )。 New York; Harper & Row 。(引用资料出自专书之例) 
7。Devins; G。M。(1981)。Helplessness;depression and mood end…stage renal disease。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McGill University;Montreal(引用资料出自未出版之学位论文之例。中文资料之写法可比照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