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五代十国 >

第111章

五代十国-第111章

小说: 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仁肇来至宫门,里面传出阵阵鼓舞笙乐。林仁肇便问守门的太监:“劳烦公公通禀一声,林仁肇有十万火急的军情。”
  小公公道:“皇上在里面观赏歌舞,林将军要是进去,要等皇上看罢歌舞再报军情,以免惊动了万岁的兴。”
  “好吧,多谢小公公。”林仁肇道。
  小太监把林仁肇引到殿内,这个殿中新筑了一个高有六尺镶金莲花台,莲花台上有个宫娥用布帛纏足,双脚如同弯月,正在翩翩起舞,一派歌舞升平。后主李煜和小周后正在龙凤宝座上观看歌舞。这个小周后便是周女英,史上把已故去的姐姐周娥皇称为大周后,把妹妹周女英成为小周后。
  有太监给林仁肇搬了个椅子,林仁肇就坐在一侧也看歌舞。等歌舞过后,林仁肇起身要奏报军情,忽听大太监喊道:“皇上有旨,传舞女窅(yao)娘上面君。”
  这个名叫窅娘的女子便是适才缠足跳舞的舞女,李煜传旨把窅娘叫到近前,命太监赐坐。只见李煜用双手捧起窅娘的双脚,抱着舞女的双脚是摸了又摸,揉了又揉,才冒出一句话:“爱姬缠足为朕起舞,双足受苦了。”
  这么会疼人的皇帝让哪个宫娥看了都是羡慕的不得了,但一同观舞的文武大臣看了,心里是想笑,又谁都不敢笑,没见过这样的天子。林仁肇无有插话的时间。眼看天色将晚,只得等到次日再奏报。
  到了次日早朝,文武百官上了金銮殿议事,等了一个时辰也不见南唐李煜上朝。众人不知是何缘故,便请宰相冯延鲁去问问究竟。
  少顷,冯延鲁回至殿前,大将军林仁肇第一个问道:“相国大人,国主几时可以早朝?”
  冯延鲁道:“诸位公卿有所不知,昨日国主看窅娘金莲缠足,龙心大悦。今早降旨后宫上至皇后,下至宫女全部缠足,所有妃嫔由陛下亲自缠足,故而不能早朝。”
  林仁肇听罢此言,憋不住心中怒火,问道:“现有军机大事,应朝政为先,缠足为后。”
  冯延鲁做事一贯顺着皇帝的心意,劝道:“林将军差矣,女子缠足也是教化民风,推崇礼数。”
  林仁肇闻听此言,怒从心头起,指着冯延鲁骂道:“你放屁!天子不上朝,给女人捧臭脚,算你娘什么教化民风?”
  林仁肇武将出身难免粗口,冯延鲁文人出身,哪里听过这般难听的字眼。对林仁肇一抱拳,言道:“将军有胆量,但是天子不见,老夫也奈何不得。”
  林仁肇道:“林某为国家大计,愿以死相谏。”满朝文武见林仁肇血贯瞳仁,气撞顶梁,闯宫死谏,谁也不敢阻拦。
  后主李煜正在后宫给一群妃嫔缠足,一个小太监急忙来报:“林仁肇闯宫死谏!”
  李煜闻听此言,不得已才准召见林仁肇。林仁肇奏道:“北宋又连年出兵,今又讨伐南汉,使得淮南戍守薄弱。宋军往返数千里,师旅疲弊,此时正是可乘之势。若率兵数万出寿春,渡淮河,能收复淮南,形势比对我南唐有利。”
  李煜二眉紧锁,踌躇不决,林仁肇进而劝道:“水不止可滔天,火不灭则燎原。出兵救南汉迫在燃眉,臣愿以九族担保。”
  李煜狠了狠心,答道:“爱卿用心良苦,朕已有出兵主张。”
  林仁肇说动后主动兵,欣喜万分,正欲大谈出兵之事,有太监来报,出使北宋的大臣张洎(ji)还朝。李煜遂令张洎来见。
  前文曾表张洎擅长诗词,是后主李煜的宠臣之一,李煜一见张洎便问出使之事。
  张洎答道:“宋天子不仅颁诏了皇后的封号宝册,还赠黄金一千两,白银五万两,绫绡绸缎五十车尾贺礼。”
  张洎说到此处,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林仁肇,对李煜言道:“另有一事,臣不便说,只恐人多耳杂。”
  李煜便令林仁肇先回府第,又退下左右的宫女、太监。张洎见四处无人,言道:“臣道开封之时,城中多有人传言大将军林仁肇勾结北宋。待臣朝见赵匡胤时,大宋宫室之中,竟悬挂林仁肇画像。”
  “啊!”李煜急问:“爱卿果真看清?真是林仁肇画像。”
  张洎道:“臣对天发誓,所见确是林仁肇画像。”
  李煜对张洎是百般信任,再回想林仁肇闯宫死谏,自语道:“难道林仁肇讨要兵权,真是要勾结反叛?”
  张洎道:“人心隔肚皮,忠奸两不知。林仁肇一旦造反,后患无穷,孰重孰轻,望国主三思。”
  李煜长叹一声,降下旨意,命张洎携天子诏书,赐林仁肇鸠毒自尽。
  张洎奉后主李煜诏书,在林仁肇府上赐鸠毒。张洎读诏曰:
  “南都留守、兵马督招讨、水军都督林仁肇,图谋不轨,卖主求荣,勾结赵宋,意欲谋反。当初背闽归唐,如今又欲卖唐降宋。念昔日军功,罢免官职,赐御酒自裁。钦此!”  
  林仁肇得听的圣旨如五雷轰顶,跪地高呼:“仁肇何罪?天眼何在!”
  张洎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林将军饮罢上路酒,在下为你送行。”
  林仁肇接过毒酒,失声哭道:“水不止可滔天,火不熄则燎原。祈望国主早日出兵!仁肇只恨不能亲临大战之日。”言罢,林仁肇将毒酒一饮而尽。
  张洎见林仁肇已将毒酒饮下,拂袖而走。林仁肇顿时药力发作,手扣哽嗓,声声叫苦。一个家丁闻声赶忙入室,惊问:“老爷为何这般痛苦?”
  林仁肇道:“我命将终,速告知潘佑先生。”言罢即亡。这真是:
  后主词赋非平常,从政懦弱误忠良。
  英雄泪下寻功业,美人脚上待灭亡。
  林仁肇死前疾呼潘佑大名,不知潘佑何许人也?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章:周宋统一 第九十一回:潘仲询大破天竺象   高君保智除波斯女


  
    第五章:周宋统一
  

  
  后主李煜词赋之才古今少有,李煜重用的臣子也多是擅工文辞的文人。林仁肇平日与多数臣子是秀才遇见兵,有理数不清。但文官之中也有明大义之人,最为中正的便是中书舍人、散骑常侍潘佑。
  潘佑得知林仁肇被赐死,心中惊异万分,即刻往宫中进见国主。
  张洎赐死了林仁肇,回到宫中复命。李煜得知林仁肇已死,长舒一口气,叹道:“奸党被诛,全是张卿之功,朕当重赏。”
  张洎满面喜悦,正磕头谢恩,偏巧潘佑入宫求见。潘佑伏地问道:“敢问国主,林仁肇法犯何律,罪该哪条,竟被毒药赐死?”
  李煜诗词歌赋出口成章,论起春秋大义,功过是非,嘴里嘟嘟囔囔,无言以对。张洎把话接过,言道:“林仁肇画像悬于大宋宫室,必与赵匡胤有所勾结,所以赐鸠毒自裁。”
  潘佑心中震怒,暗想国主不识诡计,臣子难道还能忠奸不明?潘佑不理张洎,对李煜奏道:“臣请陛下,即刻选定新任兵马都督,速救南汉之急。”
  李煜自幼在宫中无忧无虑,且过今日不思明日,敷衍答道:“另择统帅,事关重大,待明日早朝再议。”潘佑无奈,只得次日早朝。
  李煜日吟诗词,夜观缠足,久不早朝。潘佑急国家之患,一连上了七道奏章,偏偏李煜大赞奏章词句精彩,却无心所奏之事。潘佑忧愤至极,拟下第八道奏章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堙堙(yin),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已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源自《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
  李后主生性优柔,看罢这本奏章,竟将奏章怒摔桌案之上。
  偏巧冯延鲁、张洎两个臣子正在一旁陪后主赏诗,见李煜大怒,冯延鲁赶忙取过奏章,张洎也凑上跟前,二臣读罢,张洎道:“这还了得,言词激讦,诋毁朝纲,真是个无君无父,疯癫狂生,请治潘佑欺君之罪。”
  冯延鲁赶忙附和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潘佑诽谤中伤,欺君罔上,不可轻饶!”
  这儿人左右挑拨,使得李煜龙眼大怒,降旨罢免潘佑官职,发配饶州。
  次日,潘佑饮恨自刭,终年三十六。正是:
  国主不成贤,忠良枉哭天。空等北伐帅,坐待南征年。
  河北烟云涌,江南花月甜。分久终一统,掐指算几天?
  话说北宋大将潘美率八万人马进兵韶州,南汉大都督李承渥在莲花峰下摆下一个猛兽阵。两军阵前,南汉军前足有大象一百头,一字排开。象背之上坐着五个弓弩手,轻骑兵左右压阵,山坡之上步兵摇举战旗。
  这些战象全是天竺、暹罗进贡而来,编为象军。潘美见了这些大象也不敢近前,远远望去阵前有一上将银白甲乌黑袍,跨马提刀,正是南汉大都督李承渥。
  李承渥见宋军将士无人敢近前对话,便命传令兵摇大红“令”字旗阵前传令。只闻牛角号长鸣,象兵驱逐战象,呼嚎杀来。
  战象吼声惊天动地,轰鸣刺耳。宋军战马吓或是四蹄倒退,或是原地打转。潘美高声传令:“乱箭射之!”
  只见千万只弓箭,如乱雨射出,战象上的士兵拿盾牌抵挡,战象皮厚箭不能伤。潘美一看,心中大惊,暗想若是百头大象拉成一线,踏平八万宋军不在话下。心想至此,潘美遂令退兵二十里扎营。
  潘美在莲花峰被挡十五天,无计可破战象。大帅潘美正在中军大帐与左右副将整愁眉不展,中军官来报:“启禀大帅,大将军高琼押粮到营。”
  “快快有请!”潘美遂领众副将出帐迎接。
  高琼乃是后周大将高怀德之子,字君保,年纪在二十多岁,长得面色银白,眉插双鬓,目若朗星,颔下无须,身长八尺有余。头上板银盔,身着紫金掩心甲。潘美本是北宋开国美将,高琼美俊比潘美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琼躬身施礼,潘美扶起高琼喜道:“少将军远道押粮,快往帐中。”
  高琼随潘美来至中军大帐,潘美道:“近来南汉调动了一百头战象,闻角号而进,弩箭雕翎都奈何不得。”
  高琼虽是武将,但极通兵书战策,对潘美道:“末将到有一计,尚不曾试过射象。造两百架巨弩机,或许能射穿巨象。”
  原来高琼向潘美举荐造大型弩机,长有一米半,宽有两米,牛筋硬弦,镔铁弩架,弩箭全是青铜打制。这种巨弩机两个人抬着都很吃力,皆是用四轮木车承担。潘美依照高琼所说,绘图打造。
  不到一月,两百架巨弩机打造而成,潘美、高琼亲手试射巨弩机。士卒将青铜弩箭架在弩机上,潘美按动弩簧,只听“嘭…!¬;¬;”弩箭发出,弩簧响声回响于耳。一百五十步之远射穿梧桐树,潘美大喜:“妙哉!如此强弩,何愁巨象不伤!”众人皆是赞叹不绝。
  潘美命人道莲花峰下战书,北宋、南汉两军再开战阵。李承渥一看宋军阵势,同一月之前相似,心中无所顾忌,下令鸣号角。
  号声响起,一百头战象呼号而出,直奔宋军冲来。“嗒!嗒!嗒!”宋军三声号炮打响,只见前面盾牌后面的巨弩机推至阵前,四个兵卒推一架巨弩机。巨象高出数米,宽有丈余,无须瞄准便对好象身。
  巨象冲至宋军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