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五代十国 >

第112章

五代十国-第112章

小说: 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巨象冲至宋军还有一百步,两百架巨弩齐发。只见青铜弩箭呼啸而出,风声震耳,战象虽是皮硬肉厚,却挡不住强弩。战象中箭受惊,调头欲走,潘美又令再发一百只青铜弩箭。
  不能战象转过身来,二通箭发,战象疯癫败逃。大象受惊交相滥踏,反倒使得身后南汉将士连声叫苦,十万马步军阵势大乱,为躲象踏,四散逃跑。
  忽闻战鼓动地,炮号连天,大将潘美率五千精骑兵,身背弓箭,手舞大枪,蜂拥杀向汉兵。真是个:
  冲天一吼百里恸,双齿锋杀战象凶。
  猛禽发疯误敌我,助得天兵下广东。
  象惊人乱,南汉被宋军杀得大败。单说都督李承渥率五千亲兵正绕道逃走,正巧大将高琼率一支兵马拦住去路,李承渥怒道:“白面小儿,阻拦本督与你无益,快快闪开!”
  高琼喝道:“汝也不问某家是谁,竟敢如此无礼?”
  李承渥问:“你是何人?”
  高琼答道:“某乃高怀德之子,高行周之孙,幽州神枪大将高琼是也!” 
  高琼声如洪钟,惊得李承渥快下战马倒退几步,左右的汉兵个个心惊胆寒。李承渥猛咬后牙槽,怒道:“管你是何出身,先吃我一刀!”
  李承渥挥大刀砍来,高琼托枪相迎。二人马打盘环,十几个回合之后,高琼使枪刺心,如穿云贯日,正刺中李承渥护心镜。也亏李承渥甲胄坚固,人未刺死,但被打下战马。南汉败兵见主将被打下战马,军心大乱,轰然而散。北宋将士涌上李承渥,将其摁住五花大绑。
  莲花峰下活捉李承渥,十万兵马、上百只战象有的射杀而死,有的四散而逃。宋军乘胜前进,南汉皇帝刘继兴是焦虑万分,波斯妃子媚珠见此状况,问道:“陛下因何愁眉惨淡?”
  刘继兴道:“大都督李承渥全军覆没,南唐李煜不发救兵,这可如何低档宋军?”
  媚珠道:“英雄难过美人关,陛下不如将我赠与宋军,我自有妙计刺杀宋军主将。”
  媚珠平日不会武艺,刘继兴惊讶道:“爱妃有何妙计?”
  媚珠道:“主将若死,必然军心大乱。我将剧毒藏于珍珠之中,只要宋将动了色心,便能下慢性剧毒。”
  原来媚珠把慢性剧毒涂在胸前珍珠之上,只要珍珠在宋将的酒水之中泡一下,剧毒就可溶解。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宋军主将一个个毒死,不仅擒刺杀敌将,而且宋军还查不出来凶手。刘继兴心想大战至此,用美人下毒也是无奈之选,只得应允。
  南汉的使节用御撵把波斯美女媚珠送往宋军大营,求和是假,刺杀主将是真。前文曾表媚珠喜欢珍珠,浑身挂带珠串。刺杀宋军主将的剧毒就涂在胸前的珍珠领上,此时只有媚珠一人知道,其余南汉使节皆不知此事。
  南汉使者向大帅潘美通禀之后,潘美征战十几年还从未见过波斯美女,高琼等左右副将也是新鲜好奇。潘美道:“即是献美女求和,先带进中军一见。”
  使者出营八媚珠唤进中军大帐,只见这位波斯美女面带红绸帕,只露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珍珠短衣露腰,灯笼粉裤赤足,一副西域异族打扮。
  这位波斯美女肉欲丰满,裸露迷人,难得一见。满营将官收荆州、取蜀川,如今南下两广,猛然一见波斯美女,众将官看得目瞪口呆。主帅潘美也是第一回见,当营便令媚珠为众将献舞。
  媚珠挠首弄姿,便跳起波斯舞。在帐中挑了两圈,媚珠边舞边拿起酒壶为众人斟酒,媚珠第一个就看到帅椅所做之人,虽然不知潘美姓名,但只此人便是宋军的主帅。
  媚珠躬身斟满一杯酒,正巧胸前悬挂的珍珠串也垂了下来,最下面一颗珍珠垂到酒杯之中。这颗珍珠上面涂抹过慢性剧毒,浸泡酒中即可溶解。媚珠顺势为潘美敬酒,那可有毒珍珠自然又带出酒杯。
  这下毒的动作只在一眨眼的工夫, 媚珠做的也是干净利索,潘美接过酒杯,端至嘴边正要饮下。只觉手腕一痛,“唉呀!”潘美丢掉酒杯,见有一根筷子打来。
  潘美捡起筷子问道:“何人所发暗器?”
  只见大将高琼一脚踹翻桌案,拔出腰中宝剑对媚珠怒道:“小贱人!休害元帅!”
  原来媚珠斟酒之时,那可粘毒珍珠泡进酒中,正巧被坐在一侧高琼看到。高琼自幼熟读兵书,见媚珠献舞心理就猜想莫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突见珍珠串垂进酒杯,潘美是当局者迷,高琼却是旁观者清,顺势将手中的筷子打向潘美的手腕。
  霎那间,潘美吓了一惊,心想高琼莫不是喝多了,正要询问,忽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潘美低头再看三在地上的酒,竟有灰白的烟气飘起。
  潘美大怒:“好贱人,安敢行刺!” 高琼一跃而出遂揪住媚珠的头发。
  媚珠不会武功,以为下毒之计神不知、鬼不觉,就能刺杀宋军主将。没想到毒计败露,头发揪的又痛,慌乱之下嘴里有波斯语嗷嗷乱喊。高琼二话没说便将媚珠一剑捅死。
  潘美见刘继兴并无诚心归降,号令三军南下连克英德、南雄。宋军不日便到广州,南汉主刘继兴急的不知所措,
  宫中有个大太监名叫乐范,向刘继兴奏道:“奴才闻听南洋有诸多岛屿,可先到南洋避乱。宋军由北而来,一时造不出渡海的战船。待个三年五载,陛下在率水军杀回两广,为时不晚。”
  刘继兴听信乐范谗言,立刻派人召集巨舰十八艘,把朝中的美妃、金宝塞满其中。
  十八艘大船将美女、珠宝装载已毕,飞骑探马来报,潘美率宋军离广州十里扎营。刘继兴闻听此报,哈哈大笑:“美女、珠宝皆已装船,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刘继兴遂传旨出海,小太监下去传旨。不一会儿,那小太监又急急忙忙返回,面带惊恐,满头大汗,跪地言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好!”正是:
  海崖尽头命难求,欲乘巨舰汪洋游。
  九州版图当一统,逃至何方是尽头?
  欲知太监所报何事不好,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章:周宋统一 第九十二回:薛居正笔落《五代史》 李后主命终《虞美人》(全本终)


  
    第五章:周宋统一
  

刘继兴得知潘美率宋军杀来,暗自庆幸已追备好十八艘大船逃走。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跑到宫中对刘继兴奏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好!”
刘继兴见小太监满头是汗,气喘吁吁,便知事发不妙,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小太监哆哆嗦嗦答道:“内侍总管太监乐范率大船已经出海。”
刘继兴吓得瘫倒龙椅,口中不住哀道:“宦官负朕!”一时心理没了主张。
大太监乐范是个贪财之人,干预朝政,把持朝纲。得知北宋的兵马即将杀到广州,南汉亡国在即,心中暗想宋军讨伐的是南汉皇帝,刘继兴逃到南洋宋军就追到南洋;若是自己摔满船的美女珠宝逃走。宋军抓住皇帝,就无心再追自己了。乐范心中诡计想好,还没等刘继兴等船,便假传圣旨率领十八条巨船载着已经上船的美女与珠宝提前逃走。
刘继兴万念俱焚,想再派人追回,已无能出海的巨船;想抵抗宋军,南唐不发救兵,自己贻误战机,大势已去。
宫中还有个太监名叫龚澄枢,也是个哄骗皇帝的祸害,不思如何退敌,反而在宫中商量:“北兵此来,主要贪图我国的财宝,不如把城内库藏一把火都烧掉,敌人占据空城,必不能久驻,肯定很快就回军撤走。”于是,哄着刘继兴找来一帮军士,纵火焚库府宫殿,一燃而尽。
潘美率宋军攻入城中,南汉主刘继兴才玩火梦醒,只得率众臣投降。大将高琼请斩昏君,潘美道:“皇恩浩荡,姑且押下刘继兴,以显大宋仁义。”遂将刘继兴宗室及高官九十七人,又下令杀龚澄枢等宦官一百多人。南汉六十州二百四十县,十日之内纷纷向北宋请降。
南汉主押至京师,赵匡胤贬其为侯, 刘继兴保得一命,谢恩退朝。偏巧太史令薛居正求见。薛居正年近七旬,两腿已不能下跪,赵匡胤劝道:“老相国年迈,面君无须大礼,赐坐说话。”
薛居正道:“老臣今年岁已高,难当重任。鸟死返乡,狐死首丘。恳请陛下,准老臣辞去官职,还乡故里。”
赵匡胤道:“朕闻相国在前朝为官,曾监修史书。朕欲为梁、唐、晋、汉、周五朝修著一部史书。教化皇子,借以为鉴。欲请老相国主持监修,卿看如何?”
薛居正一捋白须,抱拳言道:“梁、唐、晋、汉、周五朝连年征战,编撰成为一部史书,老臣心有余,只恐力不足。”
赵匡胤道:“国不可一日无史,君不可一朝无鉴。朕命翰林学士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主修史官,老爱卿为监修,驳正违失,审读查阅。还望爱卿担此大任。”
薛居正专于修史,闻听此言,不由得感激涕零,奏道:“修国史乃正朝纲,利国家之大事。陛下圣明,老臣定当不辞劳苦,修筑五朝史书。”
春来秋去,斗转星移,编修史书,不做细说。一年六个月之后,薛居正上朝奏道:“陛下当年命老臣编修梁、唐、晋、汉、周五朝国史。老臣历时一年六个月监修史书,如今五国史书已成,请皇上御览。”
赵匡胤大喜:“老相国若不上奏,朕几乎忘却此事,快快呈上。”
一起编著的翰林学士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各抱书卷,呈上御案。赵匡胤打开札记索引,细细览读。
薛居正见赵匡胤翻阅书卷爱不释手,走道:“陛下兴文教,重政史,这五朝史书还请陛下赐名。”
赵匡胤道:“梁、唐、晋、汉、周五朝更替,世代沿袭,朕赐名为《五代史》。” 
《五代史》从宋太祖公元973年四月,至次年闰十月甲子日著成呈上,前后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薛居正、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史官,不辱君命,勤于研修,才著成此书,五代各朝均有实录,共计一百五十卷。
江南诸州皆已归宋,唯有南唐占据江东。南唐后主李煜不问朝政,不知军情,丞相冯延鲁又为李煜引荐了四位诗词高士,这四人是:江梦孙、刁言能、胡则、毛炳。
小周后问冯延鲁道:“举荐四位高士,有何才学?”
冯延鲁道:“江梦孙诗有仙境,词通山水,人称灵圣人;刁言能诗词绚丽,文笔壮阔,绰号万里雕;胡则点字成金,曲赋精湛,人称胡之乎;毛炳酒后能诗,醒来载舞,绰号病酒仙。四位诗人,皆是文坛怪才”李煜与小周后大喜,即可传诏命四位怪才进见。
江梦孙、刁彦能、胡则、毛炳四人上殿,个个长得迂腐穷酸,还有些桀骜不驯。四个诗人分坐两侧,李煜摆下酒宴款待。江梦孙道:“鄙人献诗一首,为国主助兴。”作诗曰:
江南细雨落绿翠,歌舞升平兴不寐。
绽开紫红千千朵,企盼吾主万万岁!
李煜听了大喜:“快为江先生看赏!”
小太监端过一盘金银,江梦孙谢恩收下。刁言能看了李煜赏赐厚重,赶忙言道:“在下也善诗词,愿为周娘娘献诗一首。”
小周后听了心中欢喜,命其诵来。刁言能诗曰:
仙女九天降吉祥,母仪四海幸皇纲。
汉宫飞燕羞无色,王母娘娘几分像。
小周后听刁言能把自己比作王母娘娘,更是大喜,又命太监重伤。
胡则见前两位诗友都得了重赏,羡慕不已,赶忙咬文嚼字也做起诗来,诗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