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329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329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流涌注,惨不忍睹。

    “由其诸恶业,各受辛异熟,是故诸众生,于他世了知。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如是未观作,自业感恶趣。”

    以诸恶业,决定会别别感受痛苦的异熟,所以众生在他世才知道果报的严厉。就像一块铁生锈,最初虽不明显,但铁锈一旦扩散开来,就会把铁完全侵蚀毁坏。同样,不观察而造恶业,将因自业成熟而不得不感生恶趣。”比如:盗用常住财物,相续中因此生起罪业染污,如果不励力忏悔,这个罪垢一直增长,最后会把相续完全毁坏,根身器界完全变成地狱的苦相。论中将这个过程比喻为“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

    以上都是告诫行人应知果慎因。如果造某种业时,暂时似乎安乐,而业果成熟时却须泪流满面地受苦,这种业应当禁止不造。比如:平民与王妃私通,暂时似乎快乐,但最后却须哭着接受酷刑的惩罚,毁坏自己的身体与寿命。

    丙八、引古德教授说明修行业果之合理

    康垅巴谓朴穷瓦云:“善知识说,惟有业果是极紧要,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我念惟此极难修持。”朴穷瓦亦云:“实尔。”

    康垅巴对朴穷瓦说:“善知识仲敦巴曾说,唯有业果极为紧要,可是现今人们对业果的讲说、听闻和修习都不是那么重视,但我认为单单这个业果也是极难修持的。”朴穷瓦也说:“确实如此。”

    “讲闻修习皆非贵重”:比如,现在宣说业因果时,许多人认为这里没有一个可修持的甚深之法,所以不论听闻或修习,都不见人们重视此法。

    又敦巴云:“觉沃瓦 心莫宽大,此缘起微细。”

    仲敦巴仁波切说:“仁者,你的心不要太粗大,这个缘起是很微细的。”这也告诉我们,取舍因果务必小心谨慎。心粗大,就不能细致地把握,依靠小的方面容易造成大过患。莲花生大士也教诫说:“见解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要比面粉细。”如果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放逸而行,也是业果愚的表现,说明对细微业果不重视。

    朴穷瓦云:“我至老时,依附贤愚。”

    朴穷瓦说:“到了年老时,我是依附《贤愚因缘经》而修行的。”

    霞惹瓦云:“随有何过,佛不报怨,是方所恶、宅舍所感,皆说是由作如此业,于此中生。”

    霞惹瓦说:“不论有何种过患,佛从不抱怨这是因地方所导致的过失,或是因舍宅所感召的过失。佛都是说:这是由于造作如是业,所以从中产生如是果。”意思是,佛陀唯说业果。既然佛都处处以业果来说明、决定,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平时看待一切现象、希求一切乐果,也应唯一缘业果来思惟、抉择、修持。

    理论:业果(有法)理应按照古德教言而取舍,因为你必须取舍因果,而古德教言又是对业果获得定解的词句之故。

    比喻:世间耕种等方法,必须遵循老人们所传的经验。

    以上总示宣说完毕。

    乙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分八:一、罪业不可放置,须励力忏悔 二、堕罪还出 三、以四力忏悔罪业 四、有关恶净之理的难答 五、最初即须精勤防护令不犯 六、凡所了知的,须以不放逸修行之比喻 七、凡所了知的须实修之义 八、赞叹正见、教诫珍惜业果之法

    丙一、罪业不可放置,须励力修忏悔

    第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者。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盛等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须励力修大悲大师所说还出方便。

    如是虽然努力想使恶业不染污相续,但由于放逸、烦恼炽盛等种种原因,假使有所违犯,也决定不能放置不管,而必须努力修持大悲大师所说的罪业还出方便。

    “还出方便”,即出罪方便。此处称佛为“大悲大师”,是因为佛悲悯犯罪众生而指点众多出苦方便的缘故。“大师所说”,即《地藏十轮经》《正法念住经》《金光明经》等中所说。

    理证:罪堕(有法)必须忏悔,因为不可不思而放置的缘故。

    “对罪业不可不思而放置”成立,因为放置罪业将产生不悦意果报,对产生功德有损害以及会障碍僧众作羯磨等,而忏悔则能产生相应的种种功德的缘故。

    比喻:中毒或得病须以医药及时治疗遣除。

    以下,对上述忏悔的必要性再稍加阐述:

    首先,须了知目前我们相续中业力的状况。从时间上来看,不只是这一世,从无始以来到今生,其间有无量生世,我们每一世都造过许多罪业。《地藏经》中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所以,合计我们往昔所造一切罪业,如果罪业有体相,则尽虚空界也不能容受。从种类上来看,我们对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违犯,造罪种类也是无量无边。从业的规律来看,已造业不失坏。如果未以对治力忏悔,这些业始终都会存在我们相续中。因此,我们的相续确实是危机四伏,如同埋伏了无数个等待引爆的核弹头。

    这些黑业会造成何种影响呢?可以说是过患无穷。具体来说,这些业将会形成报障,业力一旦成熟,造业者就会堕入三恶趣中,千百万年感受深重痛苦,这是异熟果。而且,如果不忏除相续中的黑业习气,异熟苦果将会一再地反复现行,又因杀生、不与取等黑业,而会现前短命、多病、贫穷等等厄运,这就是造作和领受等流果。从增上果来说,众生相续中的黑业力,会感召器世界的灾难。所以,如果不励力忏悔,我们的根身、器界、造作、感受,决定无法避免灾难性的结局。因此,目前最要紧的,就是修忏悔法。平常皮肤上扎入一根刺,我们都会赶紧将它挑除,而过患比前者严重千百万倍的黑业正在相续中逐渐增上,我们为什么反而置之不理、毫不在乎呢?再不好好忏悔,最后确实只有泪流满面地自食苦果。

    从修道来说,我们虽想获得成就,但是不忏除业障,地道功德丝毫也不可能现前。大恩上师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自续佛性如晶镜,忽然障尘极遮蔽。”所以,对末法时代障重凡夫来说,首先不修忏悔,恐怕无法成就。从寻求安乐来说,黑业能障人天增上生安乐和三乘决定胜解脱,所以欲求安乐,当前最重要的,是破除与安乐相违的业障。从圣教来说,我们都希望圣教兴盛,但是若不共同努力忏除业障,圣教也不可能兴盛广大,而且会逐渐衰微。

    有人担心:相续中罪业充满,能否忏除呢?决定能忏除!因为罪业毕竟不是实有的法,它只是由忽尔的迷乱习气暂时造成的有为法,如果能以具足四种对治力忏悔,决定能够清净,所以对此应有信心。比如:以前指鬘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后来,他依靠忏悔而清净业障,现生便证得阿罗汉果。未生怨王杀父,造了五无间罪,后来也以忏悔而清净罪业,如拍皮球弹起一般,很快就出离地狱、获得解脱。

    古德说:罪业本无功德,但以忏悔可以清净,就是它的功德。我们如果能再再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都能清净。至心忏悔一次,也能清净千劫之中所造的罪业。《金光经》说:“何人千劫中,若造严重罪,一次极力忏,诸罪得清净。”《弥勒狮吼请问经》也说:“无知所造罪,一切当忏悔,智者若忏罪,不与业同住。”《毗奈耶经》说:“何者造罪业,善业可遮彼,如离云日月,照耀此世间。”《地藏十轮经》说:“于我法中,有二种人,名无所犯。一者,禀性专精,本来不犯;二者,犯已惭愧,发露忏悔。此二种人,于我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佛说在我的教法中有两种人,名为无所犯。一种是本来不犯之人,另一种是犯后惭愧、发露忏悔之人。这两种人在我的教法中,名为勇健得清净者。)

    丙二、堕罪 还出

    此复堕罪还出之理,应如三种律仪别说。

    堕罪还出之理,应当按小乘别解脱律仪、菩萨乘律仪、密乘三昧耶律仪之中别别所说来了解。这些内容分别见于小乘、菩萨乘、密乘的戒律经续,主要有六个方面:一、依靠何者为忏悔对境;二、何种人必须忏悔;三、所忏的罪业;四、以何种方法忏悔;五、忏悔的功德;六、不忏悔的过患。对此,须从大小乘经论中一一寻求了解。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的简要归纳,在中士道和上士道中将会宣说。

    丙三、以四力忏悔罪业分二:一、略说 二、别别广说四力

    丁一、略说

    诸恶还出者,应由四力。《开示四法经》云:“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覆诸恶已作增长。何等为四?谓能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及依止力。”

    《开示四法经》中,佛对弥勒菩萨说:“慈氏,假使诸菩萨成就四法 ,便能映覆已造的恶业增长。哪四法呢?就是能破坏现行力、能对治现行力、能遮止罪恶力、依止力。”

    作已增长业者,是顺定受,若能映此,况不定业。

    如前经所说,作已增长业是顺定受业,以四力忏悔都能映覆,何况是对轻微的不定业,自然更能映覆。以重例轻便知。

    理证:忏悔罪业者,必须以四力净除罪业,因为依靠四力尚可映覆顺定受业,不定业更不必言的缘故。

    比喻:以象、马、车、步等四兵,可以胜伏劲敌。

    丁二、别别广说四力分四:一、能破坏现行力修持之理 二、能对治现行力修持之理 三、能遮止罪恶力 四、依止力

    戊一、能破坏现行力修持之理

    此中初力者,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

    这一段说明初力——能破坏现行力的体性、因和忏悔仪轨。

    能破坏现行力的体性,即:对往昔无始以来所作的不善业,多起追悔。所以,初力的体性,是对罪业追悔的善心所。

    能破坏现行力的因,即:反复修习感现异熟、等流、增上三果的道理。本论着重强调,多思惟异熟能引起追悔心。如果广说,就是再再思惟所造罪业别别的因、体性、果报这三者的过患。比如:《付法藏因缘传》中,有一位比丘,当嫂嫂到寺院给他送饮食时,他**炽猛,犯了淫戒。不久,他便后悔而生起很大的羞耻心。他说:“我真是愚痴,造了这样的恶业。我现在决定不是沙门释子!”说完便把衣钵放在三奇杖上,四处游行,而且大声说:“我是罪人,不应再穿佛法染色衣!我已造了重罪,决定堕入地狱!我要到何处才能获得救护呀!”

    应当像这样观想自己所造罪业,就像健康的人中毒一样。自己已经造下这样的罪业,就应深深惭愧羞耻,并且反复思惟将来决定堕入恶趣,应自问:对八热地狱等果报忍受得了吗?领受等流果、造作等流果会是何种果报?这样反复思惟,直到茶饭不思、心惊肉跳、无法安住。应当这样发起猛利的追悔心和恐惧心。

    比如:阿阇世王(未生怨王)为夺取王位,害死了亲生父亲。在他成为国王后不久,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