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大师读心经+弘一法师+着 >

第5章

大师读心经+弘一法师+着-第5章

小说: 大师读心经+弘一法师+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圣六凡,次第接引。忽然自悟,见自本性,超过诸佛位,一直超入如来地圆顿之位,不立名字。若不见性,向外驰求,终不成就。
    悟,有年有月有日有时,因甚么事,发明此事?学道先须有悟,由若不如此,离文字外,行住坐卧,火急自究。一旦顿悟,同修同学,同悟同证,同契同道,诸善上人,同归一处。若自学解,就人驰求,各执外道邪见,生死各路,随业受报,不可共语。





    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17)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2:06 本章字数:874


    岂不见须菩提,尘沙劫前修行,直至释迦会下,只得解空。第一方等会中,《金刚经》请问“四句偈”,廓然顿悟,涕泪悲泣,自叹云:“前所慧眼,未曾闻此经。”三世诸佛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
    要识此经么?西瞿耶尼①,北郁单越②。
    【是大神咒】
    此咒亦是众生具足心咒,亦是众生心地法门。得此法门,有大神通,拘邪立正,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江为酥酪。一毫端上,显宝王刹,一微尘里,转大法轮。信手拈来,亦能杀人,亦能活人。此神咒,举心动念,外道魂惊。反真归源,魔宫震动。如来秘密神咒!
    要识此咒么?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是大明咒】
    心光发现!此咒照天照地,烁破乾坤。此咒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光明洞耀,普照十方,包含法界。大光明藏过于日月,无处不照,是大明咒。
    要识此咒么?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
    【是无上咒】
    此咒最上,更无过者,是诸咒之王。此咒第一,将别神咒过于此咒,终不能及。一切万法,无不出于心咒。无能越者,是无上咒。
    要见此咒么?杖林山下竹根鞭。
    【是无等等咒】
    此咒无边际,不可比。况将诸咒,比并此咒,终不能得。此咒世间稀有,说此难信之咒,须是亲见此咒。为人自肯,不可说,不可说。
    要见此咒么?麻三斤①,两脚骆驼藏北斗。
    【能除一切苦】
    佛意慈愍众生,堕在娑婆,流浪经劫,受苦无穷,种种方便,救度众生,同归极乐。世尊自叹云:“吾过去劫中,曾作大身,积骨如须弥,吃娘乳如大海水,未说种种身。”佛大慈悲,出现于世,救度群迷同出火宅,为众生贪著五欲,无有出期。若有人谛信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念兹在兹,忽然见性,自知当作佛,是心是佛。求出火宅,永免轮回,更不受生。自信一去不回头,直待弥勒下生,随机利物,应现种种相,种种方便,化度群生。从上诸圣,久受勤苦,方得见自本性。心心念念,处处逢渠,且道末后向甚么处去?





    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18)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2:08 本章字数:736


    会么?处处逢归路,时时复故乡。古今成现事,何必待商量。
    【真实不虚】
    一切诸佛,说此神咒,度脱有情,真实不虚。不异语、不诳语①,“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唯此无相之相,是真实之相。大千俱坏,此相不坏。为甚不坏?为同大千。坏与不坏主元在,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这皮袋。皮袋定坏,此主不坏。古云:“古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经云:“我有无价宝珠,系在衣里。日夜推究,忽然而见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然虽如此,见道易,守道难。
    要见此珠么?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此句结前,多种方便。语言总归于一,具大总持,同归一心之法。
    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迷者呼为情识,死后受轮回。悟者为秘密神咒,得无生法。如来有密语,迦叶有密藏。悟此神咒,若人专心受持,功行圆满。常持此咒,鬼神远离,诸天寂听常欢喜。
    要见此咒么?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与内外。且道在什么处?
    会么?上大人,丘乙已,谛听谛听!
    【即说咒曰】
    重举四揭谛,维护持经人,不离其侧。四揭谛顺念逆念,世间一切,所求无不果遂。
    会么?雨过莓苔润,春来草自生。
    【揭谛揭谛】
    反观自己顿空,空中更空。不见有空,万缘顿息。过去所作一切善恶,幻化五蕴荡然净尽。尘劳妄念一时顿除,太虚之中丝毫不挂。“揭谛”者,人空。又“揭谛”者,法空。人法俱空,二空全忘。故曰“揭谛、揭谛”。
    会么?不劳悬石镜,天晓自分明。





    正文 大颠禅师注心经(19)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2:10 本章字数:911


    【波罗揭谛】
    到空无所空,生死永断,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罗揭谛”。
    会么?月上中峰顶,还应过别山。
    【波罗僧揭谛】
    此是诸佛清净境界。五欲尘劳,污染不得。混融魔界,异类中行,龙蛇混杂,凡圣同居。逆行顺行,圣贤莫测,反本其源,归根得旨。故曰“波罗僧揭谛”。
    会么?自从泥牛斗入海,直到如今不见踪。
    【菩提萨婆诃】
    “菩提”是初,“萨婆诃”是末。
    发菩提心,勇猛修行,日夜为道,行头陀行,精进苦行,渐渐修进,永无退转。久守勤苦,忽然悟道,达本性空,即是菩提。超出三界,了无所了,得无所得,荡然清净,极乐之所,善说无穷,故曰“萨婆诃”。
    看读至此,廓然顿悟!涕泪悲泣,喜极则悲。若能如此,欲报佛恩,广开印施,续佛慧命。若不醒悟,不遇知音者,徒劳话岁寒。
    更有末后一句,未敢分付!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大颠和尚解心经全文完
    【大颠禅师】
    大颠禅师(732~824),俗姓陈,讳宝通,祖籍河南颖川。
    唐开元末年,大颠出生于潮州(今潮阳市)。幼年时即志慕云林。大历中,与信丰人药山、惟俨同到潮阳城西郊的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不久与师弟惟俨同游南岳衡山,参拜石头和尚,悟禅机。贞元初前往龙川罗浮瀑布严禅居。到了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大颠才移居潮阳,带领门人善觉、玄应、智高等在潮阳县动山开辟白牛岩。后因远近各地前来求为门徒的人越来越多,白牛岩太浅窄,容纳不下众多徒众,便在贞元七年(791年)到距离潮阳县城25公里的幽岭下,新建灵山寺,弘扬曹溪六世禅风,弟子千余人,自号大颠和尚。
    长庆四年(824年),大颠圆寂。他的墓塔就在灵山寺左边。
    大颠著作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义释》及《金刚经释义》,又曾自写《金刚经》一千五百卷,《法华》、《维摩诘经》各三十部,藏之山中。《金刚经释义》及自写经已无存。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有日本续藏经本和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正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弘一法师)(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2:12 本章字数:65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民国'弘一法师
    李叔同乃一大才子,也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刀两断。李叔同已死,弘一法师方生。弘一法师的文章淡泊宁静,涵咏深长,一如弘一法师为人。弘一法师这篇《心经》讲录条理分明,让人很容易理清《心经》的大意,为初学者必读课之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
    '民国'弘一法师讲述
    自今日始,讲三日,先说此次讲经之方法。心经虽仅二百余字,摄全部佛法。讲非数日、一二月,至少需一年。今讲三日,岂能尽。仅说简略大意,及用通俗的浅显讲法。
    一、令粗解法者及未学法者,皆稍得利益。
    二、又对常人(已信佛法)仅谓心经为空者,加以纠正。
    三、又对常人(未信佛法)谓佛法为消极者,加以辨正。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前七字为别题,后一字为总题。
    “般若”,梵语也,译为智慧。
     常人之小智小慧 
     学者之俗智俗慧 非“般若”智慧
     二乘之空智空慧 
     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之大智大慧。
     小智慧小聪明,亦云有智慧,与佛法相远。
     俗智慧研学问,上等人甚好,亦云有智慧,但与佛法无涉。
     空智慧小乘人。





    正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弘一法师)(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2:13 本章字数:800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
    若以渡河为喻:
    动身处——此岸;
    欲到处——彼岸;
    以舟渡河竟——到彼岸。
    约法言之——
     此岸……轮回生死须依般若舟,乃能渡到彼岸。
    ↓彼岸……圆满佛果而离苦得乐。
    “心”,有数释,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 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经”,梵语修多罗,此翻契经。契为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
    经者,织物之直线也,与横线之纬对。
    此外尚有种种解释。
    此经有数译,今常诵者,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
    已略释经题竟。于讲正文之前,先应注意者。
    研习心经者最应注意不可著空见。因常人闻说空义,误以为著空之见。此乃大误,且极危险。经云:“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因起有见者,著有而修善业,犹报在人天。若著空见者,拨无因果则直趣泥犁。故断不可著空见也。
    若再进而言之,空见既不可著,有见亦非尽善。应“不著有”“亦不著空”乃为宜也。
    若著有者,执人我皆实有。既分人我,则有彼此。不能大公无私,不能有无我之伟大精神,故不可著有。须忘人我,乃能成就利生之大事业。
    若著空,如前所说拨无因果且不谈。即二乘人仅得空慧而著偏空者,亦不能作利生事业也。





    正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弘一法师)(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7…14 8:22:15 本章字数:869


     真空(非偏空,偏空不真。)
    故佛经云 
     妙有(非实有,实有不妙。)
    真空者,即有之空,虽不妨假说有人我,但不执著其相。
    妙有者,即空之有,虽不执著其相,亦不妨假说有人我。
    如是终日度生,实无所度。虽无所度,而又决非弃舍不为。若解此意,则常人所谓利益众生者,能力薄弱、范围小、时不久、不彻底。若欲能力不薄弱、范围大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