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2章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2章

小说: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后,熊向晖便被委派为胡宗南的助手——侍从副官、机要秘书。    
    “向晖啊,和筱华(谢筱华,熊之恋人)处得怎么样了?”胡宗南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站在熊向晖面前,亲切地问道。    
    熊向晖感到非常惊讶,胡先生居然关心到自己的感情生活了!他很快镇定下来,低头小声回答:“先生日理万机,我那点小事哪敢劳先生操心。”    
    “谁说是小事?终身大事!我其他事不干,也要给你把这件事办好。筱华是个好孩子,好好处吧。”他在熊向晖面前绕了半个圈儿,拍了拍熊向晖的肩膀说:“好吧,你去吧。”    
    熊向晖连声道谢,微笑着转身走了。    
    胡宗南满意地看着熊向晖的背影,自己众多的秘书、参谋里,只有熊向晖与众不同,既聪明能干,又不失风度,从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交待的事情却又完成得漂漂亮亮。仅仅就当时胡宗南面试熊向晖的过程,就足以让他回味很久。    
    那是1937年冬,在清华大学就读的熊向晖以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成员的身份,到武汉胡宗南任军长的国民党第1军从军,第一关就是胡宗南本人的面试。    
    胡宗南问每个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到本军来”。有的回答“久仰胡将军的大名”,有的回答“第1军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但轮到熊向晖时,他既不起立,也不敬礼,端坐在座位上大声回答:“来革命!”    
    胡宗南一愣。当时“革命”一词在国民党的词典里早已消失。今天这位青年说来革命,倒使他耳目一新。    
    “你来革命?”胡宗南瞪大眼睛问。    
    “当然。你们的军队叫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当然要革命了。”    
    “怎么样才叫革命?”    
    “抗日!抗日就是革命。”    
    “哦,抗日就是革命?”胡宗南越来越感兴趣,他摸着没有胡子的下巴,饶有兴趣地问,“那不抗日、假抗日呢?”    
    熊向晖反应极其敏捷:“不抗日就是不革命,假抗日就是假革命,反抗日就是反革命。”    
    胡宗南被熊向晖的才思敏捷和与众不同吸引了。当场决定将熊向晖留在自己身边工作。    
    而事实上,熊向晖是周恩来派到胡宗南第1军来参加地下工作的,他早在清华大学期间就秘密入党了。当时周恩来派熊向晖来胡宗南部,是出于“下闲棋、布冷子”的目的,但熊向晖利用自己的机智和才能博得了胡宗南的信任,迅速成为胡宗南的侍卫副官兼机要秘书,接触到了大量的军事机密。1943年7月胡宗南闪击延安的情报就是熊向晖报告给党组织的。    
    但胡宗南对此一无所知,仍然对这位青年很是欣赏。    
    范汉杰来了,一身笔挺的军装,精神状态也不错。    
    对刚刚到任的这位副手,胡宗南还是很客气的,连忙示意让他坐下,还亲自倒了一杯水。    
    “委座交待新任务了。”胡宗南不紧不慢,边喝着茶边说道:“委座命我部调出一部分兵力到中共陕甘宁边区的南线一带,也就是中共的关中军分区一线。命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部署,伺机夺取中共的关中军分区。”    
    胡宗南话毕,范汉杰颇为惊愕。眼下还是国共合作时期,并且抗战也即将取得胜利,怎么在这个时候又搞起磨擦来了?    
    胡宗南慢慢地喝茶,实际上在静观范汉杰的神色。但范汉杰很快镇定下来,他非常清楚蒋介石的意图何在。既然蒋介石的命令下来了,作为下属,也只能唯命是从。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爷台山狼烟四起(2)

    范汉杰看着胡宗南,细声地说:“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动作?”    
    “我的意见就是按委座的意见,把在河南和黄河沿线的部队回调一些,另外从西安再调几个师去,布置在淳化、耀县、同官(今铜川)、旬邑一线。”胡宗南边说边起身侧向墙上的地图,在淳化、耀县、同官等地划了一条长长的红线,“等我们完成部署,就等着委座下命令。具体进攻的时间现在还不能确定。”    
    “既然委座都有明确的指示,那就这么办吧。”范汉杰刚来,情况不熟悉,也不便发表个人意见。    
    接下来的几天,胡宗南命远在河南和黄河沿线抗日的军队,共计6个师连夜回调,另加西安的3个师,共9个师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便云集在关中一带,虎视眈眈地盯着关中军分区。    
    胡宗南坐镇西安,跃跃欲试。自从上次闪击延安失败后,他一直非常愧疚,并且一直在找机会弥补,要给他的蒋校长一个满意的交代,也好将功赎过吧。这次他已下了决心,校长一声令下,就是赴汤蹈火也要完成任务!     
    七大结束后,贺龙一直在考虑对日反攻作战的问题,已于7月初命358旅开赴吕梁军区。    
    从7月18号开始,当贺龙还考虑联防军下一步行动时,就不断接到驻守关中军分区的警备第1旅的敌情报告。报告说近几日国民党军活动频繁,陆续调来几支部队,在淳化县的爷台山附近集结。    
    “胡宗南又要行动了!”贺龙一只手端着烟锅叭嗒叭嗒地吸着,另一只手拿着警备第1旅发来的电文,对李井泉、张经武等人说。    
    李井泉把电文接过来,看过后又递给张经武。    
    “得赶快向中央报告,爷台山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关中门户啊!”贺龙一手端着烟锅一手叉着腰,在屋里来回走动着说,“蒋介石终于憋不住了,上次搞得他灰头土脸,这次他是来报仇的。势头可能会比较猛,得要高锦纯警惕点。”    
    贺龙一面命警1旅旅长高锦纯密切注意敌情,随时报告,一面立即向中央军委作了汇报。对陕甘宁边区的敌情,贺龙历来都不曾有马虎。他的任务就是给党中央和边区人民站岗放哨。记得三年前中央任命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司令的时候,毛主席就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脑壳都交给你啦!”    
    接着两天,又陆续接到高锦纯的报告,国民党军队天天在增加,大概有八九个师之众,集结在淳化、耀县、同官(今铜川)、旬邑一线。贺龙马上又向军委作了汇报,毛泽东指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贺龙向警1旅旅长高锦纯和政治委员张德生下令,加强戒备,做好战斗准备。    
    7月21日天还没亮,人们还处于熟睡之中的时候,爷台山南面突然枪声大作,打破了爷台山的宁静。胡宗南得到蒋介石的命令后,向爷台山发起了进攻。    
    早已高度戒备的警1旅守军立即投入战斗。贺龙根据中央指示,电令高锦纯死守阵地,寸步不让。    
    爷台山在咸阳市淳化县东24公里处,地形险要,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号称“关中门户”。抗战时期国共两军即以爷台山为界分区设防。双方守军面对面相安无事地度过了8个春秋。随着胡宗南的一声令下,双方终于真刀实枪地干上了。    
    守备爷台山的警1旅战士早就看不惯国民党兵的骄横霸道,一直想教训教训他们而苦于没有机会。今天机会来了,同志们都铆足了劲,打得特别猛。同时投入战斗的还有关中分区保安纵队和新4旅的一部分兵力。他们利用有利地形,先后打退了胡军的几次进攻,战斗一直打到23号,胡军仍毫无进展。    
    自战斗打响时起,胡宗南一直关注着部队的进展情况,只想一举拿下爷台山向蒋介石报喜,但三天过去了仍毫无进展,这让他着急起来。    
    “既然暂编59师和骑兵第2师还不够用,那就把预备第3师也压上去。我就不信,小小一个爷台山拿不下来?”胡宗南对盛文等人说。    
    国民党骑兵第3师压上来后,爷台山我军守军压力陡增。虽然阵地还在,但伤亡渐大。一直坚持坚守阵地的贺龙有点拿不定主意了。关于是撤是守的问题,特意找副司令员李井泉、参谋长张经武和副参谋长李夫克来商量。    
    贺龙说:“我军的作战指导思想一直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现在爷台山阵地是守住了,但伤亡太大,这不是我们的目的。跟敌人拼消耗我们拼不起,我看还是以司令部的名义,跟军委请示一下,撤离爷台山,另调358旅回援,等条件都具备后再考虑反攻,把阵地再给拿下来。尽量避免损失。”    
    其他几位认为可行。    
    军委立即同意了贺龙等的提议。同时,毛泽东还指示贺龙,与徐向前、关向应等人一起通电全国,宣告事情真相。还要请公正的调查组来爷台山调查事情真相,要让蒋介石在政治上被动。    
    对毛泽东的这一指示,贺龙深为佩服:“主席就是主席,我们只能考虑到军事,他却能考虑到政治。军事撤退,政治进攻。要让他老蒋措手不及。”    
    接下来,我军358旅一边急行军驰援爷台山,爷台山守军一边主动撤离,放弃了大小40多个村庄。胡宗南部队占领了纵深10公里、正面宽50公里的地方。    
    胡宗南向蒋介石报喜的电报和贺龙等向蒋介石、胡宗南抗议的电报几乎是同时发出去的。蒋介石一边拿着胡宗南的报喜电,一边拿着贺龙等的抗议电。贺龙电文犀利的措辞让蒋介石觉得不是滋味。7月28日,就在胡宗南占领爷台山的第二天,新闻界就开始炒作爷台山战斗了。    
    在爷台山战斗被舆论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以张宗逊为司令员、习仲勋为政治委员的爷台山反击战临时指挥部成立,各参战部队集结于马栏地区,各种反攻准备工作在既紧张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反攻作战于8月8日黄昏时开始,于午夜正式打响。战至10日上午,我军收复主动撤出的全部失地。并且歼灭国民党军5个连及1个营部,毙伤敌100余名,俘敌营长以下36名,缴获轻重机枪19挺及大批弹药。这批缴获的武器及爷台山上残留的印有“Made in America”(美国制造)字样的弹壳,向8月12日来到爷台山进行调查的美军调查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美军调查组在爷台山转了一圈,一句话没说,就悻悻而归了。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贺老总奔赴晋绥前线(1)

    1945年8月10日的晚上,贺龙是怎么也不会忘记的。在他刚刚接到张宗逊收复爷台山的报告,正向李井泉、张经武、李夫克等人夸张宗逊如何能打仗的时候,警卫员韦绍坤又跑来报告:朱总司令来电话,日本佬发了乞降照会,准备无条件投降了。    
    “真的?”贺龙惊讶得瞪大了眼睛。    
    这无疑是一条爆炸性的消息,比爷台山的捷报更令人激动。当时所有人都盯着韦绍坤一动不动,要他把朱总司令的原话讲出来。    
    虽然日本投降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但当这个消息真正传来时,大家还是感到很突然。既相信,又不敢相信,人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韦绍坤,这个普通的警卫员,此时此刻成了整个联防军司令部的中心了。    
    看着几位司令、参谋长这般模样,韦绍坤哈哈大笑起来:“是真的!千真万确。”    
    “给我接朱总司令,我要自己问问。”贺龙从惊讶中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