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3章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3章

小说: 2782-一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几位司令、参谋长这般模样,韦绍坤哈哈大笑起来:“是真的!千真万确。”    
    “给我接朱总司令,我要自己问问。”贺龙从惊讶中清醒过来,迫不及待地要亲自验证这一消息。    
    “晚上7点钟的时候,日本政府通过瑞典、瑞士两个中立国向同盟国发出了乞降照会,千真万确!”朱德在电话那头响亮地说。    
    整个联防军司令部沸腾了!    
    这是一个用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力量换来的胜利!    
    他们蹦呀,跳呀,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来庆祝这前所未有的胜利。    
    太令人激动了,太令人兴奋了!    
    从小的方面讲,他们个人吃了多少苦头?付出了多少牺牲?从爬雪山、过草地,到逼蒋抗日,一路牺牲了多少同志?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到反扫荡,又牺牲了多少同志?付出了8年的牺牲取得回报了,怎能不激动?    
    从大的方面讲,抗日战争是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最高峰,现在取得的胜利也是近一百年来中国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中国将从此结束长达一百多年的外侮历史,怎么能不令人激动?    
    每个人的眼角都噙满了泪水。    
    在这个万民同欢的时刻,贺龙想起了关向应,他要和这位老战友一起分享这一份快乐。    
    这位从湘鄂西时期起就和贺龙患难与共的老搭档、老战友,1940年患了严重的肺病,现已卧床不起,连七大也没能出席,会议精神还是毛主席要贺龙亲自向关向应转达的。    
    贺龙去看望关向应并向他传达七大精神的时候,看到关向应瘦骨嶙峋的样子,眼泪当即就掉下来了。他握着关向应的手,好长时间一句话都没有说出来。    
    那天贺龙是含着眼泪把七大会议精神转达完的。贺龙还高兴地转达了关向应已当选为七大中央委员的消息。关向应听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知道,这是党给他的最高荣誉。但关向应心里却感到很愧疚,说:“我在病床上躺了五年,何功何德当选为中央委员啊?!”说完泪流满面。    
    关向应为党给他这样的关怀感动不已,又为自己的身体这么不争气而懊恼不迭。一个把革命当事业的人,突然为病魔所困,不能继续自己钟爱的事业,也不能再为自己的信仰去奋斗,内心自然是非常痛苦的。    
    贺龙非常理解关向应的心情,哽咽着说:“好好养病,120师的弟兄们还等着你回去呢!”这句半鼓励半安慰的话,让关向应又燃起了希望。    
    那天贺、关都哭了。这两个跟蒋介石斗了近20年、跟日本鬼子打了8年、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子,那天却双双流泪了。    
    8月10日这天,整个中国都沸腾了。但中共中央延安总部此时显得很紧张,中央军委的会议一个一个地开,命令也一道一道地下。10日上午10时,朱德总司令发出了第一号命令,令所有部队向顽敌发起最后攻击,对敢于不缴枪投降的敌人要坚决消灭。    
    共产党反应如此之快,一是与共产党早有准备有关,另外也是与共产党领导人的工作作风有关。同样是日本颁布乞降照会的消息传到了蒋介石那里,决策速度却完全不一样了。    
    蒋本不指望日本这么快就投降的,因为中国战场上日本的进攻能力依然存在,并且中国的半壁江山也被日本拿了去。蒋介石估计,要使以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本投降,最起码要在中国战场上予其以沉重打击。很显然,在中国战场上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时间的。不过,他对美国使用原子弹以及苏联出兵的作用的估计还是保守了点,或者说蒋介石根本就没有想到美国会使用原子弹,也根本没有想到苏联会在美国使用原子弹后迅速出兵,更没有想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在苏联红军面前是这样的不堪一击,败得一塌糊涂。总而言之,蒋介石没想到日本会这么快投降。    
    胜利来得这么快,倒使蒋介石一时手足无措。呆坐了半天后才缓过神来,连忙吩咐何应钦布置一下,立即开个会,着重研究怎么接管敌占区的问题。因为此时蒋介石的主力部队还集中在大西南,运送到全国被日军占领的地区根本就来不及。    
    会开得沉闷而冗长,蒋手下的这些大员们,平日里牛皮吹上天,但一到了关键时刻,需要他们拿主意的时候,却都无话可说。    
    最后还是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解了围,他主张利用国民政府的合法地位,垄断受降的权利,令所有日军和伪军只许向国军投降,凡是共军来受降,要予以还击。也就是说在国军未到来之前,就用日军和伪军做守备队。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蒋介石为拥有白崇禧这样的“当代诸葛亮”而沾沾自喜。抗战初期,在国民党几乎每战必败、大片国土丢失殆尽的时候,蒋介石非常苦恼,找不出一个好办法。后来还是白崇禧提出的“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的想法给蒋介石指明了方向。只可惜呀,这个“小诸葛”跟自己的政敌李宗仁是一路人。不过,他反共是积极的,这一点很可取。现在也管不了什么派系不派系了,都是国民党的人,只要意见管用就行。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贺老总奔赴晋绥前线(2)

    10日下午,蒋介石发了两道命令:第一道,命令各战区将士加紧努力作战,一切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第二道,命沦陷区的伪军维持治安,日军只准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接到命令的傅作义、阎锡山迅速行动起来。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的部队驻扎在绥远西部的五原、临河一带,现在东出河套,直指包头、归绥(今呼和浩特),阎锡山从晋西南迅速调兵抢占太原。    
    11日,蒋介石下达第三道命令:令第18集团军原地驻防待命。    
    不过这道命令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第18集团军的首长们对它的回应是,对本部队连续下了6条命令及由朱德、彭德怀联名给蒋介石发出了一份抗议电。    
    “……我们认为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并且错得很厉害,使我们不得不向你表示:坚决地拒绝这个命令。因为你给我们的这个命令,不但不公道,而且违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仅仅有利于日本侵略者和背叛祖国的汉奸们。”蒋介石越看越生气,把电报重重地摔在地板上,怒不可遏地大骂“娘希匹”,手里的拐杖把地板戳得“咚咚”响。    
    而此时的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一个干部大会上,正激情飞扬地发表演讲。    
    毛泽东双手叉腰,用他那浓重的湖南乡音讲着话,说到激动处,还不时地挥动着手臂。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中央领导在前排坐了一排。另外,还有从前线回来参加七大没有回去的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陈赓、薄一波、肖劲光、聂荣臻等人。    
    毛泽东说:“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他的政策是袖手旁观,等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果然胜利被等来了,这位‘委员长’现在要‘下山’了。”“要下山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了。”    
    毛泽东继续说:“当全国规模的内战还没有爆发的时候,人民中间和我们党内的许多同志中间,对于这个问题都还不是认识得很清楚。”“蒋介石要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反动方针,我党曾经及时地指明了这一点。”“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人民靠我们去组织。中国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    
    所有的干部都在认真地听,有的还拿着笔飞快地记。毛泽东的讲话任何时候都富有激情,看问题一针见血,并且幽默风趣。对于广大工农干部来说,听毛泽东讲话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这天贺龙也在。当毛泽东讲到“帝国主义者就会吓人的那一套,殖民地有许多人也就是怕吓。他们以为所有殖民地的人都怕吓,但是不知道中国有这么一些人是不怕那一套的”时,贺龙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心想:我们共产党人就是不怕那一套的人。    
    这次演讲结束后,中央又连续开了两天会。会议开得非常紧张,连饭都是在会场吃的。    
    中央交给贺龙一个艰巨的任务:统率晋绥部队,立即向日军和日伪军发起进攻;迫其缴械投降;占领太原,控制山西和绥蒙。此时,中央军委已决定把晋绥军区和晋绥野战军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中调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由贺龙、李井泉统一指挥,担负向晋绥地区日伪军大反攻的任务。    
    8月15日晚开完会回来,贺龙心里沉甸甸的。他没有回家,直奔联防军司令部,召开了部分处、科长会议,决定次日就出发去山西前线。    
    8月16日,来不及和妻子薛明多呆一段时间,贺龙便同联防军参谋长张经武、晋绥分局代理书记、晋绥军区政委林枫及司令部工作人员,登车出发了。


第一部分:昭和天皇颁诏投降 国共两党交锋渐起风雨无阻夺取文水(1)

    此时的贺龙踌躇满志,从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向山西方向一路急驰而去。    
    八月的黄土高原并不显得荒凉。一些山坡上种的不少树木,远远望去还是郁郁葱葱。玉米早已经熟透,金黄的颜色打扮着一面面山坡。山谷里的小麦再过十天半月就可以收割了。牧羊的老乡们挥舞着羊鞭,吆喝羊群的声音和着信天游的曲调隐约可闻。    
    贺龙望着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坡,不禁佩服起大自然的伟大来。黄土高原是很贫瘠,但黄土高原也很雄壮。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那伸入云霄的高峰,对生在湖南山区的贺龙来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陕北的大山有诗的意境,也有海的胸怀,所以这里能创造出豪放的陕北民歌,也能够容纳这一群“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共产党人。    
    贺龙一边感慨,一边又回想起了近十天里所发生的事情。    
    8月6日,人类第一次核攻击在广岛爆发。    
    8月8日,苏联红军分四路进军中国东北。    
    8月9日,人类第二次核攻击在长崎爆发。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8月10日,日本乞降。    
    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对日宣战。    
    8月13~15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    
    8月15日,日本投降。    
    ……    
    一连串将永远载入历史史册的事件,就在短短的十来天里发生了。并且,中国历史的走向也在发生转变。    
    不过在这个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人总能够高屋建瓴,运筹帷幄。贺龙作为高级指挥员,更亲身体会到了时局变化之快和任务之紧迫。    
    8月11日9时;贺龙接到朱德的第3号命令;为配合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进入内蒙及绥、察、热等地作战,并准备接受侵蒙日军投降,贺龙所部由绥远就地向北行动。10时半又接到朱总司令第4号命令,为实施肃清同蒲沿线及汾河流域之日伪军,并准备接受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