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林氏三兄弟 >

第43章

林氏三兄弟-第43章

小说: 林氏三兄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林彪的祖父林时朗还在,他也极力反对林彪与汪家解除婚约。    
    1924年末,林彪回家过春节。这时,林明卿外出未回。陈氏对林彪说:“男到十五立父志,女到十五婆家去。你现在17岁了,乘放假的机会办终身大事行不行?”    
    林彪连忙推道:“我的书还未读完,这么急急忙忙地把婚事办了,对我,对静宜都没有好处。”    
    儿子不同意结婚,陈氏很难过。有一天,陈氏将林彪叫到厢房问道:“你对娘说句心里话,为什么不喜欢汪家的静宜?”    
    林彪不做声,他觉得母亲问的话不好回答。    
    陈氏训他道:“依我看,汪家静宜除了不识字,其他方面都不错。人家一点不如你,你就不喜欢人家?红罗尺短,好物难全,你上哪去找十全十美的人呢?你就不怕人家挑你的毛病?你已有17岁了,这里与你同龄的小伙子有的已成婚,有的正在筹备婚事,你却对这事一声不吭!你这样做,知道做娘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吗?”    
    林彪仍不做声。    
    陈氏心里很难受。她边流泪边说:“你心里有何想法,跟做娘的谈谈嘛!”    
    林彪还是不做声。    
    陈氏又气又急地问:“你是哑巴吗?!”    
    娘生了大气,林彪才冒出一句话:“我现在没有考虑这件事。”    
    陈氏这才清楚了儿子的心思:他不愿与汪静宜结婚。她毫无办法,只好转身进入房内,坐在椅子上流泪。    
    1925年,林明卿曾催林彪回家结婚,林彪又借故推托了。    
    林彪考入黄埔军校后,眼界更为扩大,接受的新思想比前几年更多,对父母包办的这门亲事更不感兴趣了。军校的教官、同学问他订婚没有,他不是避而不谈,就是说没有订婚。    
    林彪远走高飞,汪家有些急了。老先生几次托人在林明卿、陈氏夫妇面前探听林彪有信回没有,林家打算何时办大事。林明卿是个相当敏感的人,老亲家托人来问的意图,他一听便知。他心里想,媳妇暂时接不成,要把个硬话给人家,免得亲家老担心。他对来人说:“你带个口信给我亲家,我家育容一回来便与静宜成婚。”    
    林家给了肯定的答复,汪友成放心了。    
    1927年,林彪随北伐军到了武汉。战斗的空余,他很思念父母。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他已到了武汉,如有时间,就请假回来一趟。回家日期,要看情况而定。    
    林明卿收到了这封信。    
    对儿子婚事特别关切的陈氏问林明卿:“育容没有说回家多长时间吗?”    
    林明卿说:“没有。”    
    陈氏说:“育容今年20岁了,汪家的静宜也成了大姑娘。这次回来,一定要催他把婚事办了再走。这事不办,是我俩的一块心病,汪家老少也不好做人。”    
    林明卿听后,叹了一口气说:“还不知他回不回。”    
    “他信上不是说要回吗?”    
    “部队的事情很难说。军令如山倒,一说走马上就要走。”    
    “那怎么办呢?”陈氏着急地问。    
    “急没有什么用,”林明卿给陈氏宽心说,“等几天再说吧。”    
    这天晚上,陈氏一夜未合眼。第二天天一亮,陈氏对林明卿说:“我昨夜想了一个计策,把育容骗回来。”    
    “什么计策?”    
    “叫庆佛到武汉去一趟,说我们病重很想念他,要他请假回来看看。”    
    林明卿是个很本分的人,觉得这样做不好。他对陈氏说:“离春节还有半个多月,写封信给他,就说他祖父的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恐怕不久于人世,叫他回来看看。不然,以后看不到。这样,是实际情况,又是实话。育容接到了这封信,会回来的。”    
    陈氏觉得丈夫的话有道理,同意了他的意见。    
    林明卿亲自给林彪写了一封信,林彪很快回信答应春节期间请假回家。随后,林明卿又叫长子林庆佛将林彪的信送给汪友成看,并嘱汪家做好嫁女的准备。    
    汪友成看了林彪信,认为林彪这次回来必办婚事。他这样想也没有错,因为林明卿从不在他面前说假话。他给所有的亲戚通了气,告知女儿汪静宜马上要出嫁。他家的亲戚很看重这位老先生,都提前给汪静宜送了礼。    
    汪静宜也做了出嫁的准备。    
    林彪终于回家了。林明卿高兴地请了许多亲戚朋友来家里欢聚。    
    客人散后,林明卿、陈氏将儿子叫到身边,谈起了他的终身大事。陈氏不住地问道:“育容,你对婚姻大事有何考虑?”    
    林彪最怕父母问这件事。他觉得不好答复,低头不语。    
    林明卿见儿子对婚姻问题不表态,对他说:“育容,你已经满20岁,不是小孩子了。这前后与你同龄的人,现在只有你未结婚。这一两年来,我与你母亲总在为你操心。你这次回来,一定要把婚事办了再走。”    
    陈氏也乘机劝儿子说:“你也要设身处地地为汪家静宜想想。从去年到今年,你岳父总是托人过来问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和你父亲未见你回信,又不知何时回来,觉得不好回人家的话。你从武汉回了信后,你父亲马上告诉了汪家,并通知他家做好嫁姑娘的准备。这一回,你就依了我和你父亲吧。”    
    林彪望望父亲,又看看母亲,对他们说:“父母大人的心情我能理解,汪家那边有想法,我也很同情,但这次我不能办婚事。其原因是,我已投身革命,仗还没有打完。我这次只请了5天假,年一过就要上前线。北伐任重道远,生死未卜,如果匆忙完婚,无论对我还是对静宜,都没有好处。再说,我这次回来,没有带什么钱,家里兄弟姐妹又多,经济也不很宽裕,根本不具备办婚事的条件。至于里与我同龄的人都结了婚的问题,望两位大人不要为这事着急。人各有志,我不能与他们比。如果汪家再托人问这件事,你们就对他家说,过两年,我再回来与静宜成婚。”    
    当时,林彪大哥林庆佛也在场。    
    林庆佛见林彪不愿与汪静宜结婚,便劝父母说:“这件事不要太勉强育容了。他是回家过春节的,只有这么几天假,何必弄得他不愉快呢?他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又在外闯了几年,两位大人要相信他会把这件事处理好的。”    
    林家大离回龙山镇只有8里路,汪家很快知道林彪回来了。农历腊月三十下午,汪友成托人带信给林明卿,要林彪到他家走走。林明卿想到儿子这次不能与静宜成婚,到汪家去走走是应该的。这样,既可使汪家不起疑心。又可让儿子与静宜见面。于是,他回话说,林彪初二到汪家去拜年。    
    林彪感到:不结婚可以找个理由拖过去。这次不到汪家去看看,怎么也说不过去。    
    正月初二早饭后,林彪带着一些食品和布料到汪家看望岳父母。    
    汪友成见林彪来了很高兴,问林彪:“办婚事的日子找人看了没有?”林彪估计岳父要问这件事,心里早准备了应词:“汪伯,我只有五天假。由于时间太仓促,这次办不成婚事。请你和伯母谅解。”    
    汪友成听后,大吃一惊。他不高兴地说:“年前,你父亲带信过来说,你这次回来办婚事,我们家还通知了亲朋好友,人家礼也送了。那怎么办呢?”    
    “汪伯,”林彪向岳父解释道,“我父亲当时不知我回来多少天,故先通知了你们。这事责任在我们家,请你老人家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谅解。”


第三部分 林彪——葬身异国的军事家第70节 父母劝婚终未成(2)

    汪友成心里颇为不快。    
    过了好半天,汪友成才开口说话:“育容,我与你父亲是多年的老朋友。我看到你的父母至诚忠厚,才将我家静宜说给你。我们一不图钱,二不图官,只图有个好人家。现在与静宜年龄差不多的姑娘都出嫁了,惟她未嫁。俗话说,姑娘成人不出嫁,人家看笑话。她这么大还呆在家里,我和你伯母很不好做人。你是个读书人,知书达礼,千万不要使我们做大人的为难,也不要误了静宜的青春。”    
    林彪见岳父的话说得甚重,感到很难为情。他当即表态说:“汪伯,待北伐胜利后,我一定回来与静宜完婚。”    
    汪友成见女婿的态表得很坚决,相信了林彪的话。本分老实的汪友成,未识破林彪的这番话是言不由衷的应酬话。    
    林彪到汪家时,没有直接与汪静宜见面。汪静宜有点腼腆。林彪进入她家后,她坐在房里不敢出门。她通过门缝,看清了林彪的面貌。她见林彪一身戎装,而且十分威武,心里很喜欢。她以为,林彪上了门,就是锅里馒头嘴边食,不会有变化。    
    林彪在汪家吃完中饭就回家里去了。正月初三,他按期返回部队。    
    自此以后,林彪就未回过家。    
    汪静宜在家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遗憾的是,她天天无望,年年落空。    
    汪友成几次亲自到林家去打听林彪有信回没有,什么时候回来,林明卿总是说:不要急,他会回来的。可是,林彪又总未回来,使汪家颇为失望。    
    林彪一走不回家,汪静宜就成了林明卿、陈氏的一块心病。他们总感到,儿子未按约将媳妇娶回来,对不起汪家。逢年过节,林明卿就叫长子林庆佛代表林彪买些副食、猪肉、布料到回龙山去看望汪静宜的父母。    
    1937年初,林明卿得知林彪在延安。他想:儿子不回来,汪静宜就来不了家。人家女孩子过了30岁还未接过来,太令汪家人难堪了。林明卿与陈氏商量决定,写一封信给林彪,告知马上派人将汪静宜送到延安来结婚。    
    林彪收到了林明卿的信。他感到,他与汪静宜的婚约全系父母包办,双方一点感情基础也没有,无论如何也不与汪静宜结婚。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尽快在延安抗大找一个有文化,又漂亮的姑娘成家。    
    在部属的撮合下,林彪匆忙与抗大学生、陕西延川县姑娘刘新民(也叫张梅)结了婚。刘新民长得十分漂亮,在抗大有“校花”之称。林彪虽然在抗大找到了一位“美女”,并未找到“知音”。婚后,他们因性格不合,时常发生争吵。    
    因种种原因,林明卿未将汪静宜送到延安。林彪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未将自己已婚的情况告诉家里。因此,汪家的人一直不知林彪在哪里,在外情况如何。直到平型关大捷,汪静宜才知道林彪在共产党军队里做了大官,但不知道他已结婚。她总认为,林彪一定会回来娶她的。她经常在门前站着望远处的大路,看有没有军人朝她家里走来。她望一次,失望一次。尽管总是失望,她还是站在门口望。    
    1938年春,汪静宜很痛苦了一阵,原因是林彪给父亲林明卿写了一封信,并寄回一张他与刘新民结婚的合影照片。照片上,两人都穿军装,背上还各带一个斗笠。    
    对汪静宜,林彪在信中一字未提。林明卿收到信和照片,又惊又喜。惊的是:儿子已在家里订了婚,在没有与人家解除婚约的情况下,突然在外与另外的女人结了婚,太违常理。他觉得不好向乡亲们讲,也不好对汪家交待。喜的是:儿子成了家,他和陈氏了了一件大事,今后再不操这个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