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 >

第2章

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第2章

小说: 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杨钰莹的男朋友姓赖,但还不知道叫赖文峰。我问:“赖文峰?谁是赖文峰?”    
      她说:“你还不知道?杨钰莹的男朋友小赖呀。”    
      我心想,这可真是巧了,怎么都爱追我的学生呢?他是小赖的好朋友?那么,他对赖文峰和杨钰莹的事,自然非常清楚了?    
      我的歌手说:“何止清楚呀。他和赖文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人的关系特别好,就是人们说的,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那种肝胆朋友。现在两个人都发达了,他和赖文峰什么都要比个高低,赖文峰买什么车,他也会买一辆。赖文峰有了一个漂亮女歌星做女朋友,他也这么拼命地追我了。”    
      就在那一次,小伙子向她讲起了赖文峰追求杨钰莹的故事。    
      赖文峰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杨钰莹唱歌,顿时被她迷住了,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娶她为妻。那次,杨钰莹要到厦门演出,赖文峰立即跑到主办单位,对人家说:“你们这次活动的全部接待工作,由我包下来。”主办单位的负责人不知他是什么用意,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他又说:“你们放心好了,不需要你们出一分钱,也不需要你们任何回报,我免费赞助你们。条件只有一个,由我负责接待,个别演员的住宿,由我来安排。”    
      远华集团当时在厦门的名声,一般人或许想象不到。赖昌星的名字比硬通货还值钱,赖文峰自然也是大名鼎鼎。主办单位乐得少花一笔钱,自然是同意了。    
      接杨钰莹的那天,赖文峰亲自出马,带了六辆奔驰600豪华轿车。接到杨钰莹后,赖文峰又处心积虑安排了一场人造“车祸”,稀里哗啦,六辆奔驰一家伙全都撞到了一起。杨钰莹见状,自然是花容失色,吃惊不小。赖文峰却从容镇定,立即招来另一辆更豪华的劳斯莱斯,将撞车现场交给手下处理,他自己带着杨钰莹,潇洒而迅速地离开了现场,安排在靠近海边的一家豪华酒店住下来。    
      当天晚上,赖文峰敲开了杨钰莹的门,对她说:“对不起,杨小姐,今天让你受惊了。”    
      杨钰莹说:“当时真是把我吓坏了。对了,那几辆车怎么样了?”    
      赖文峰说:“只不过是几辆车而已,撞坏就撞坏了,我最担心的是怕你吓着了。”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块上好的玉,捧到杨钰莹面前,对她说,“杨小姐,我听说玉贴身可以压惊。今天出了那件事后,我想来想去,只有这种办法能够让我心安一点,请你一定要收下。”    
      话既然说到这种份上,杨钰莹还能说什么?自然是笑纳了。    
      在整个厦门的演出过程中,赖文峰始终陪伴着杨钰莹,对她精心照顾,殷勤备致。杨钰莹对他似乎也颇有好感。从此以后,两人开始了电话间的热线联络。不仅如此,杨钰莹往后在全国各地的一系列演出,赖文峰都不惜成本,全程护驾。    
      有一次在四川某市演出,赖文峰亲自带了一个车队,提前从厦门赶到那座城市。杨钰莹一行刚刚走出机场,赖文峰和他手下的人就迎了上去。主办者派来接杨钰莹的人目瞪口呆,只能眼睁睁看着赖文峰将杨钰莹请进豪华轿车里,然后一长列车队,威风凛凛向市区驶去。另一次在安徽的演出,同样如此。数月来,赖文峰的追星车队奔驰不息,转战千里,终于赢得了杨钰莹的芳心。    
      数以千万计的巨额钱财,打造出一段“纯洁”的“初”恋。谁曾想,厦门远华超级走私案曝光后,缠绵混沌污浊的绯闻会浮出水面……    
      编者后记:    
      关心中国当代歌坛的朋友,大都会为吴颂今、杨钰莹这两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20多年的恩怨扼腕。    
      直到今天,吴颂今对杨钰莹都怀有一种极其复杂的情感。在吴颂今心目中,这位他亲手栽培后走红的歌坛弟子,已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他将她视为一件自己亲手雕琢出来的精美艺术作品。吴颂今为她策划定位的〃甜歌小妹〃艺术形象和为她写的歌一样,都已成为他音乐艺术生涯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印记。他至今相信龃龉的主因不在于杨钰莹,他“希望她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    
      杨钰莹对吴颂今是如何看的呢?我们没能采访到杨钰莹,但我们相信,谁都不可能一辈子为了虚幻的舞台而生活。生活的意义在于真实和真诚。    
      善良的人们希望看到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那一天。


培育成材篇杨钰莹最早的歌声

    吴颂今把杨岗丽点化成童星    
      ——广播里杨钰莹最早的歌声    
      吴颂今自述:    
      1980年元月,我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被分回了以前工作的江西省音乐家协会《心声》歌刊编辑部。上班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我有些迫不及待地跑到南昌市少年宫,去看余贞一老师给小伙伴合唱团的小朋友上课。    
      站在孩子们面前,余老师介绍说,这就是你们爱唱的《井冈山下种南瓜》的曲作者颂今老师。现在,我请几位同学出来,唱歌给吴老师听听。接着,他开始点名,被点到的学生从台阶上站起来,走到我们面前。余老师拉起手风琴,学生们开始一个个地轮着唱歌。被点到的学生中有一个小姑娘,名叫杨岗丽,就是后来的杨钰莹。    
      每个孩子唱完歌,我都会对他们说一番鼓励的话。轮到杨岗丽时,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一对大眼睛扑闪扑闪的,明亮有神,梳着妹妹头,显得有几分调皮,一副逗人喜爱的模样。别的孩子见了陌生人,似乎都有一些羞怯,有一些惧怕,她却非常从容自如,一点怯意都没有。余老师拉完过门,她开始大方地唱起来,声音甜美自然,如流动的清泉一般悦耳。    
      从那时开始,几乎每个星期天,我都会去少年宫辅导孩子们唱歌。    
      那年春天,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准备录制一台“六一”儿童节的专题音乐节目,选定了我的新作《小春笋》。接受这个任务之后,我找到余贞一老师商量。余老师拿到《小春笋》,立即选中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杨岗丽。我和余老师一起,在少年宫教杨岗丽和另一个小演员合唱这首歌。3月29日,我带着杨岗丽她们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录音。    
      几天后,电台通知我,这个节目通过了审查,希望我再写一首独唱歌曲。因为5月初要参加全国广播电台的节目交换,因此,录音必须在4月底以前完成。接到这个任务,我与老搭档词作家千红突击写出了《雷锋叔叔您好》,然后就去找余贞一老师。余老师感到有点为难,时间太紧了,只有两个星期天,排练时间根本不够。我说,只有一个办法,由我先教会孩子唱,然后再利用少年宫上课的时间排练。我们选定的小歌手就是杨岗丽。    
      杨岗丽当时就读的学校,正是余老师曾经任教的抚河区珠市小学。当天下午,我赶到学校,发现学校里没有孩子,心里一下就急了起来。问了几个人,才知道学校的老师们要集中政治学习,所以孩子们不用上学。我心想,这个下午正好可以利用,无论如何不能放过。余老师的妻子正好是珠市小学的音乐教师,她帮我问到了杨岗丽家的具体地址。    
      穿过曲曲弯弯的小巷,费了好大劲,我才找到杨岗丽的家。杨岗丽看到我颇有些惊讶,调皮地问:“吴老师,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我走近她,摸了摸她的头,告诉她省电台录音的事。我领着她准备进屋,老婆婆从里面搬了一张矮小的竹靠椅摆在天井里,说:“屋里太挤,就坐这里吧。”    
      我坐了下来。杨岗丽十分乖巧,立即就偎到了我的身边,我伸出一只手扶着她的肩,开始一句一句地教她唱《雷锋叔叔您好》。伴着她稚嫩的歌声,小竹椅也唱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小丫头天分确实是很好,我只是教了三遍,她就会了。    
      三天后是少年宫合唱团活动的日子,其他的孩子跟着余老师一起练合唱,我则单独教杨岗丽练独唱。两个小时后,合唱团其他小朋友结束了他们这天在少年宫的活动。一些孩子们就围到杨岗丽身边看她练唱。    
      4月12日,由少年宫的小钟老师给杨岗丽合了一次伴奏,然后就是安排录音的时间。我原打算利用政治学习的下午去录音,可电台也要政治学习,没有办法,只好将录音时间安排在4月14日。    
      这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后,她演唱的歌第一次在广播电台播放。杨岗丽那童稚烂漫的歌声,通过电波传遍了祖国的天空大地,歌坛小星星发出了她小莺初啼的第一声。    
    


培育成材篇杨钰莹最早的知音

    海南卡车司机:杨钰莹最早的知音    
      吴颂今自述:    
      1988年8月,我的工作关系已经正式调往广州,妻子调广州的工作单位也已经联系好了。这两件事办妥,我就赶回南昌搬家。    
      家搬走以后,再来南昌,机会就不多了。离开之前给杨岗丽上最后一次课,是我计划内的事。    
      我给南昌师范传达室打电话。首先自然是找珊珊老师,对方回答说,学校已经放假了,珊珊老师家不在校内,没法找到她。我又请他们帮忙传一下杨坚。我告诉杨坚,因为明天就要离开,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南昌,所以想离开之前,再给岗岗上一课。我告诉他,明天上午要装车,希望岗岗早点来我家,否则,钢琴装车了,就不好上课了。    
      第二天早晨,没有等到她,倒是等到了音协的一个通知。原单位省音协的一些领导知道我要走,中午安排了一餐送别宴。杨岗丽没有到,卡车已经来了,只好开始装车。    
      上午11点多,所有东西都已经装到了车上。我心里一直惦着杨岗丽,将音协领导请我吃饭的事竟给忘了。直到12点过了,杨岗丽才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    
      我问她你怎么现在才来?她一边支自行车一边说,上午有课,刚刚才下课赶来的。那时已经是暑假,她为什么要上课,我搞不懂,也没时间问。我对她说,既然来了,我们就抓紧时间上课吧。    
      家已经搬空,房间里连张椅子都没有,尤其重要的是,我要辅导她发音,最好得有一架钢琴。我想起我家对面那幢楼里一位同事的妻子曾老师也是教音乐的,家里有钢琴。她有一个女儿,也喜欢唱歌,曾多次要求我指点一下,可我总是来去匆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这次要给杨岗丽上课,正好可以顺便了结这件事。    
      我在同事家给两个女孩上课,两个司机就坐在她家客厅里等着。时间已经过了中午,这两个司机还需要我招待他们吃饭的,我完全顾不上了,一到钢琴前就忘记了一切。我先辅导杨岗丽,她唱歌,邻居曾老师帮她弹伴奏,我在一旁听。唱完之后,我开始指出她演唱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她那些不足之处。    
      一个多小时后,最后一课终于完结。我送杨岗丽离开,再匆匆教完了邻居同事的女儿,突然感到肚子饿了。一看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我不得不向那两个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