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 >

第4章

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第4章

小说: 我给签约弟子杨钰莹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钰莹1989:推不出去的“甜甜小妹”    
      吴颂今自述:    
      第二天上午,我带着杨岗丽去见编辑部的领导。杨岗丽要来这件事,我和编辑室主任马老师以及编辑部陈主任都汇报过,他们对杨岗丽也都非常感兴趣。我把杨岗丽带进陈主任的办公室,向他介绍说,陈主任,这就是我向你提起过的杨岗丽。又向杨岗丽介绍说,这是我们编辑部的陈主任,公司业务部门的领导。杨岗丽叫了一声陈主任好,靠墙站着,看上去有点胆怯的样子。陈主任让她坐下,闲聊了几句。    
      见面之后,我将杨岗丽带出来,交给在下面等着的她姨父杨坚,转身又进了办公室。我还没来得及开口,陈主任先说了,他说老吴你说这个女孩长得怎么怎么漂亮,好像没你说的那么漂亮嘛,个头也太矮。我一听,心中暗自一凉。这话已经非常明白了,他没有看上杨岗丽。    
      我最期望的结果,就这样黄了。    
      当天下午,我带着她赶到赤岗珠影厂去给白天鹅录音。    
      白天鹅影音公司是一家省港合作的企业,由香港老板梁先生承包经营。白天鹅公司有一位女音乐制作人李老师,是我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学妹,比我低一届的作曲系高才生。以前听李老师告诉我,梁老板特别欣赏美女,他旗下当时签有三名歌手,都是清一色的靓丽女星。在我的眼里,杨岗丽是比其他人都出色的美少女。我想,将这样一个美女推荐给梁老板,成功率一定极高。    
      我为杨岗丽争取到的第二个机会,就是李老师制作的《舞厅名曲大汇唱》,这盒带子里收录了20多段甜歌,是连唱的形式。她原准备由公司签约的三位美女歌手来唱的,我找到李老师,竭力向她推荐杨岗丽,她给我面子,同意了。    
      我带着杨岗丽以及她的姐姐、姨父,赶到设在珠影的白天鹅公司录音棚。到达之后,我们立即进棚。李老师负责掌控录音,我在一旁看着。我原以为,上次录音不理想,是因为准备不足,她挨了冻的缘故。这次我事前做了准备,带上了我女儿的一件衣服,进棚之前就让她穿上了。可我没想到,这次录音比上次更不顺。这次录音,杨岗丽的毛病和上次还是一样。音准不好,声音发抖是她的两大主要毛病。李老师可不会像我那样耐心地启发她、鼓励她,遇到问题的时候,她会直接不客气地问道:怎么回事?这里明明是“拉”,你怎么唱得像“索”?    
      杨岗丽从来没有受过如此严厉的挑剔,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她知道自己和李老师是说不上话的,就冲着我撒娇,扭一扭身子,说:吴老师,我好累哟,能不能先休息一下?    
      在别人的地盘,根本轮不到我说话,我只好不出一言,看了一眼李老师。人家任务在身,要赶时间,哪里容她休息?当然不让。又唱了几句,还是不行。李老师又一次向她严厉指出,你是怎么回事啊?究竟会不会唱!这时,杨岗丽的小姐脾气一下子来了。当即跺了跺脚,一扭身子说:“我唱不了,不唱了。”说着就摘下耳机,从演播室里走了出来。一屁股坐在外面休息室的沙发上,拿着手上的手帕在自己脸上一下又一下地扇着。    
      我顿时急了,走到外面的休息室,强按着心中的怒气,对她说:“岗岗,你怎么能这样?你知道吗?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如果好好地把握住,可能会改变你一生的命运。对于你来说,这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次机会,你现在不珍惜,下一次什么时候有机会,就很难说了。”    
      她的姨父也跟出来,劈头盖脸将她狠狠地骂了一顿。杨岗丽再一次走进了隔音室,李老师这边又有麻烦了。毕竟,杨岗丽这样甩门而出,已经表示了对她的不尊重。她已经想要放弃了,就算自己掏钱陪一些棚费,再挨老板一次骂,也不肯受这种气。我只好做李老师的工作,对她说好话。她毕竟还是买了我这个师兄的账,总算是将歌录完了。    
      别人虽然不看好,可我对杨岗丽是有信心的。第二天中午,我再一次带着她到了珠影。这次当然不是来录音,而是将她带给梁老板看一看。吃完饭后,梁老板送我们离开,杨岗丽在前面走,我在后面和梁老板聊天,问他感觉如何。他说:“你说她如何如何漂亮,我不觉得呀。”我连忙说,她当然不能跟那些已经成名的人相比。从小地方来的,没见过大世面,见了人还害羞还胆怯,家庭经济又很一般,也没什么好衣服穿,再加上自己不自信,自然就这样了。如果是好好地包装一下,感觉肯定不一样。梁老板说,你说的这些也有道理。不过,一个歌星,最重要的是一双眼睛,这个小姐的眼睛灰蒙蒙的,一点神都没有。    
      接着,我就带她去见王总。王总是上海人,脾气很好,亲切温和,见人一团和气。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杨岗丽,并且亲切地和她聊天,聊了些闲话,又听了杨岗丽在我们公司以及白天鹅公司的录音。出门的时候,也是客客气气的,还和杨岗丽说笑话。当时我觉得或许有点戏吧。谁知道回来后再给他打电话,他非常客气地说,我们暂时不考虑了,以后再说吧。这就等于拒绝了。    
      我对这三家公司是挺有把握的,没料到三家都碰了钉子。那时,我心里还不是太着急,广州还有别的公司,那些公司没有这三家名气大,但只要能签上一家,也就可以立住足了。    
      接下来,我带她去见广州音像出版社的陈社长。陈社长十分热心,见面那天,还特别约来了一位香港的程老板。我们在沙河顶的一间餐厅吃了一餐饭,由那位香港老板请客。    
      当时,广州还有一间台湾人开的唱片公司,名字很特别,叫“冬木古雨”。这间公司的老板黄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台湾音乐人,他在甜歌以及闽南歌制作方面颇有建树。因为大家都是同行,彼此间有一些交流。    
      听说他的出版重点,主要是甜歌一类的唱片磁带。黄先生想通过自己发掘新人加以包装,培养自己的歌坛明星。因此在几家国内公司没有结果之后,我就将这间公司列为首选目标。    
      冬木古雨在五星级的花园酒店包了一间套房,作为公司的接待室。我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带着杨岗丽赶到了那里。寒暄几句之后,他说:“我们到下面的卡拉OK去唱唱歌吧。”    
      我心里暗喜,深知这是杨岗丽的一次好机会。以前几家公司听的都是她在专业录音棚里录的歌,那里的设备太先进,有什么毛病,全部都暴露无遗。卡拉OK属于一遍过的即兴演唱,混响又开得大,声音以及演唱方面的缺点,可以掩盖不少。我们坐下后,黄先生拿过放在桌面的点歌单,让杨岗丽点歌。杨岗丽点了两首歌,一首是台湾歌曲《我的小妹》,另一首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她在台上唱的时候,我注意黄先生的表情。黄先生倒是饶有兴味地看着她,面带着微笑,至于是否欣赏,我还真的没底。她唱歌时,旁边一张台有位顾客从台上的小花瓶里抽出一朵小红花,走上台去送给了她。我想,他可能觉得杨岗丽唱得不错,才会这样做的吧。    
      这次见面,同样是没有结果。    
    


培育成材篇杨钰莹的第一份“三年”合约

    杨钰莹的第一份“三年”合约    
      吴颂今自述:    
      1990年8月,我出差路过南昌。杨岗丽的母亲熊永红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一定要请我去她家吃饭。    
      两年来,我给杨岗丽介绍的演唱有了几笔收入,总数是2350元。这个数字如果是以今天的币值来计算,是一笔小钱。可在90年代初,这笔钱却不是个小数目。我从这几笔钱中提成了30%,总数是735元。连支付她第一次来广州的路费,以及三个人吃住都不够。尽管我费力又倒贴,毕竟拿了提成。如果没有一个文字的约定,这钱我就拿得不明不白。而且,如果要继续帮助杨岗丽,仅仅只是一个口头协定是不行的,许多事说不清楚。    
      正因为有这一考虑,我便在电话中对熊永红说,如果岗岗继续跟着我的话,我觉得我们之间,应该签一个正式的合约,这样才名正言顺。熊永红一口答应说,吴老师,这是应该的。你帮了岗岗那么多,别说拿30%,就是拿50%或60%,我也没话说。    
      那天下午,我特意拉上了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发行公司吴经理,请他这位有商业头脑的老朋友帮忙参考,顺便作个见证。    
      这是多年后我再一次去杨家。我们进去后,发现屋里有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看上去相貌堂堂,很壮实,但脸色不太好。熊永红向我介绍那个男人说,这是老方。后来杨岗丽又介绍了一次,说是方伯伯。她们俩都没有特别介绍老方和这个家庭的关系,我有些诧异,不知道这个老方是何许人也。直到后来闲聊的时候,我才渐渐弄明白,熊永红再婚了,他是杨岗丽的后父。    
      熊永红为我们倒上茶,客气了几句,然后提着篮子出门买菜去了。按照熊永红的意思,上次拜师只是口头上说说。这次置了酒菜,请了中间人,是正式拜师了。餐桌上,吴经理和老方还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要杨岗丽向我敬拜师酒。拜师酒喝过,我顿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比以前重了很多。我说,岗岗既然跟着我去发展,有些话,我就得说在前面。岗岗的天资不错,只要好好培养,一定可以成才。不过,她身上也有不少缺点甚至是毛病,比如不太听话,怕吃苦,任性等,跟了我以后,这些毛病,一定要改。她后父对她说,你快向吴老师保证,以后一定跟吴老师好好学,改正所有的毛病缺点。我说,仅仅保证还不行,我觉得我们应该签一个合约,在上面写清楚“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不因生活等问题影响演唱录音”。老方说这个好,她如果再不听话,你就拿合约给她看。我说,按照国外的惯例,我就属于岗岗的经纪人,需要对岗岗进行一些投资。这笔钱先由我垫付,待岗岗将来赚了钱,我从岗岗今后的演艺收入中提取30%,作为我为岗岗推荐、包装、宣传以及提供其他工作条件的费用和酬劳。30%这个数字,也不是我个人的创造发明,港台以及国外的经纪人,最低大致都有这样一个比例。    
      熊永红说,吴老师,这个没有问题,只要为岗岗好,我们都没有意见,全力支持。我说既然你们没有意见,那我们吃完饭后,就弄一个书面的东西,大家在上面签个字。    
      吃完饭,我和杨岗丽一起进了她的房间,她从抽屉里翻出一张南昌市光华印刷厂印的信笺纸。有关条款,我们在餐桌上基本都已经商量过了,我稍稍斟酌文字,就在纸上写起来:    
      师生合约    
      一、为帮助杨岗丽在我国歌坛早日成材,经双方协议,特定立如下合约:    
      二、吴颂今全力为杨的提高而努力。    
      (1)辅导提高杨的演唱水平和技巧。(2)根据杨的演唱特点,为杨创作歌曲。(3)帮助杨确立演唱风格,选择曲目。(4)作为经纪人,与音像单位签约,安排和联系录音、录像事宜。    
      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