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1867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1867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型,低级而有趣。这种朋友极富娱乐价值,说笑话,他最黄;说故事,他最像;消息,他最灵通;关系,他最广阔;好去处,他都去过;坏主意,他都打过。世界上任何话题他都接得下去,至于怎么接法,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的全部学问,就在不让外行人听出他没学问。至于内行人,世界上有多少内行人呢?所以他马脚在许多客厅和餐厅里跑来跑去,并不怎么露眼。这种人最会说话,餐桌上有了他,一定宾主尽欢,大家喝进去的美酒还不如听进去的美言那么“沁人心脾”。会议上有了他,再空洞的会议也会显得主题正确,内容充沛,没有白开。如果说,第二型的朋友拥有世界上全部的学问,独缺常识,那么这一型的朋友则恰恰相反,拥有世界上全部的常识,独缺学问。照说低级的人而有趣味,岂非低级趣味,你竟能与他同乐,岂非也有低极趣味之嫌?不过人性是广阔的,谁能保证自己毫无此种不良的成分呢?如果要你做鲁滨逊,你会选第三型还是第二型的朋友做“礼拜五”呢?

  第四型,低级而无趣。这种朋友,跟第一型的朋友一样少,或然率相当之低。这种人当然自有一套价值标准,非但不会承认自己低级而无趣,恐怕还自以为又高级又有趣呢?否则,余不欲与之同乐矣。

Number:6376

Title:为他有那样的敌人而爱他

作者:李敖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台湾

Translator:

  有的人吸引人,并不全靠他本人吸引人,有时候,因为他有了受人讨厌的敌人而变得吸引人。

  一个外国的竞选笑话说:一个当选者,道出当选的内幕,原来是:“认识对方的人,都投我的票;认识我的人,都投他的票,认识他的人比较多,所以我当选了!”

  可见真正帮一个人大忙的,有时候不是自己,不是朋友,反倒是敌人。

  《孟子》里说替深水赶鱼进去的,是水獭;替茂林赶鸟进去的,是土;替汤武制造拥护者的,是桀纣。反过来检讨:鱼不一定要去深水,鸟不一定要进茂林,老百姓不一定要拥护汤武,汤武也不一定高明到哪里去。

  真正的原因可能很简单:鱼儿水中游,鸟儿天上飞,只不过盼你不要惹它讨厌,你惹他讨厌,就会有人捡便宜。真正的问题在你,不在他。

Number:6377

Title:永远的门

作者:邵宝健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可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见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的长住人口各自为一人。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有幸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就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的身材,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正。衣饰素雅又不失时髦,风韵犹存。她在西街那家出售鲜花的商店工作。邻居们不清楚,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可想而知,梳理次数极少。背有点驼了。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他回家的时候,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下班回家后,便久久地待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的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傍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

  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拭擦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是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雨蒙蒙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然。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灰蒙蒙的,但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拭擦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Number:6378

Title:英雄一语

作者:邹世华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谁也没有想到,她,一个娇小玲珑、天生丽质的姑娘,面对歹徒冷森森的刀锋,竟会有这样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然而这毕竟是事实。现在她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当歹徒撬开钱柜,即将抢走数额惊人的现金时,她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她被砍了数刀,血肉模糊;但她死死拖住歹徒,直至周围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英雄!的确是英雄!”

  人们异口同声地这样称道她。

  现在英雄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危险,即将苏醒过来了。

  病床前站着不少人:上级机关的领导,本单位的负责人,本市《晚报》的记者,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记者,英雄的家属等等。

  英雄开始扭动,嘴唇一开一合。

  等候在病床前的人们激动起来。英雄马上就会苏醒,就会开口说话!要知道,那将是多么重要的一句话啊!

  “毫无疑问,她一定会问‘国家的钱没有受损失吧?歹徒抓到了吗?’”上级那位领导心里这样想。他很有把握。

  “她一定会问‘国家的钱没有受损失?歹徒抓到了吗?’”那位单位负责人同上级领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经常读报,报上关于这类事情的报道总是这样写的。

  “她一定会说:‘谢谢首长对我的关怀,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晚报》的那位记者这样想。以前他有过类似的采访,虽然没有亲耳聆听到那至关重要的一句话,但人们都是这样告诉他的。

  ……

  终于,英雄的眼睛慢慢睁开了。她看看四周,似乎要把中断了的记忆努力连接起来。

  病床前好静。录像机的镜头对准了英雄,录音机已经按下了键盘。《晚报》记者打开了记录本,大家深情地望着英雄,期待着即将说出的振聋发聩的话

  “镜子,我要镜子。”

  声间不高,但的确是英雄说的。

  众人有些发愣。幸好病床旁边就有镜子,当即有人递了过去。

  英雄有些吃力地把镜子举起来,朝着自己的脸庞上下左右照了一会。

  “没伤着脸……”

  英雄又说了一句,然后甜甜地笑了起来。

  两位领导面面相觑,《晚报》记者手中的笔在空中停下,只有录像机把英雄的笑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Number:6379

Title:眼睛

作者:陈建江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精短小说名篇赏析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有一个姑娘,她五岁那年,得一种什么病,两只眼睛全看不见了。长大以后,有个男人娶她作了妻子。

  男人好心,把家务事全包下,不要妻子动手,还要服侍她。以后,她给他生了个胖儿子,抱在手上沉沉的。母子二人,全在丈夫身上系着。本来挺年轻、英俊的他,而今却老得很快。

  眼睛看不见的女人,常常很感动,有时候躺在床上,摸着丈夫宽宽的脸轮廓,说:“你心真好,我多么想睁开眼睛看看你呀!只要看上一眼,哪怕是立刻就死,也甘心了。”然后就一把一把地抹眼泪。

  丈夫的心酸了,他把女人整个地抱在怀里,搂得紧紧的,安慰她:“甭哭,我明天就出去,跑南京,到上海,倾家荡产也给你治眼睛。”

  眼睛还真治好了,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崭新的世界全涌进去。她呆住了。丈夫和儿子在一旁唤她,她不应。

  男人激动得不行,伸手想拥抱女人,女人却一把推开他,狠狠地说:“干什么你!”

  “我是你丈夫啊!”他说。

  “不,我不认识你!”她瞪大着一双眼睛。……

  晚上,女人闭着眼睛,不看男人。只捧着他的头,把他的轮廓细细地摸了一遍后,才说:“是你,上床吧。”

  女人把儿子拥进怀里。两个又一起滚进男人的怀里。女人微微喘息着,说:“这样才稳妥。”靠眼睛,我还不敢认你哩……

Number:6380

Title:沂蒙红嫂

作者:辛汝忠

出处《读者》:总第125期

Provenance:中国老年

Date:1990。10

Nation:

Translator:

  提起沂蒙山,人们自然要想到红嫂。“红嫂”是中国老一辈的妇女典型代表。在战争年代,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护八路军伤员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一

  山东沂南县马牧池乡内有条小河,叫王家河。小河中游的西岸有一片墓地,有坟茔几百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