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887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887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Number : 9593 

Title :召唤

作者 :泰戈尔

出处《读者》 : 总第 18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印度

Translator :

  她走的时候,夜间黑漆漆的,他们都睡了。

  现在,夜间也是黑漆漆的,我唤她道:“回来,我的宝贝。世界都在沉睡;当星星互相凝视的时候,你来一会儿是没有人知道的。”

  她走的时候,树木正在萌芽,春光刚刚来到。

  现在花已盛开,我唤道:“回来,我的宝贝。孩子们漫不经心地在游戏,把花聚在一块儿,又把它们散开。你如果走来,拿一朵小花去,没有人会发觉的。”

  那些常常在游戏的人,仍然还在那里游戏,生命总是如此地浪费。

  我静听他们的空谈,便唤道:“回来,我的宝贝。妈妈的心里充满着爱,你如果走来,仅仅从她那里接一个小小的吻,没有人会妒忌的。”

 

Number : 9594 

Title :漫画与幽默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88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自毁形象

    一天,警察发现一个独自在大街上徘徊的小女孩。她只有三岁半,金发碧眼,长得非常迷人。但她说不出自己叫什么名字,也弄不清住在什么地方。警察无可奈何地开始翻她的衣兜,希望能找到一点线索。小女孩没有反抗,却嫩声嫩气地说:“别害怕,我没带枪!”

  高 招

    某地的洗车业竞争得很厉害。有个洗车铺贴出了一张告示说,他们为红色车辆提供优惠服务。一个星期后,又变成了蓝色车。再后来,各种颜色的汽车都

  轮了一遍。

  不久以后,当人们开车又路过此地时,看到排着长队的小汽车,却没有提供优惠服务的告示。新的广告牌上是这么写的:“您的妻子打电话来,叫您不要忘记洗汽车。”

  (以上两则刘志勇摘)

  经验之谈

    一个美国陆军高级军官和他的朋友在新兵营附近散步。每次有新兵经过向他敬礼,他回礼的时候都要说上一句:“你也是的。”

  他的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要说你也是的?”

  “因为我也当过新兵。新兵对军官敬礼的时候,一般都不出声地说:‘你这个狗杂种’。”

  贵国产品

    日本旅游者对孟买出租汽车司机说:“你们的出租汽车走得太慢,日本出租汽车走得很快。你们的公共汽车太慢,日本公共汽车很快。”

  不一会儿,到了目的地,车费120卢比。日本人大叫:“你们的计程表走得太快了。”

  “是的,先生,”出租汽车司机说,“这个计程表是日本货。”

  好心不得好报

    珀西眼睛下边青了一块,他母亲很担心。听他说是学校一个叫比利的蛮不讲理的同学打的,就对他说:“你要和他交朋友,拿这块蛋糕去给他,和他握手。”

  两天以后,珀西另一只眼睛下边青了一块。他母亲问他:“这又是怎么回事?”

  “比利还想要蛋糕。”

  公开诱惑

    一个教堂门前草坪上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大书:“如果你对罪恶厌倦了,请进来。”

  下边用红唇膏写着另一行字:“如果不厌倦,请打电话阿曼扎区8894号。”

  措词不同

    红衣主教驾车飞驰,一名警察骑摩托车追上把他拦住。主教问:“我的车开得太快了吗?”

  警察:“不,主教大人。您的车不是开得太快,而是飞得太慢。”

  目击证人

    公诉律师盘诘一个目击证人:“你说你看到枪击,枪击离你多远?”

  “开第一枪的时候,离我大约十英尺。”

  “第二枪呢?”

  “离我大约半英里。”

  (以上六则杨佑方 译)

  间 谍

    乔治是驻都柏林英国大使馆的秘密情报员,但是在名义上,他是大使馆里的档案管理员。有一天,他奉命到凯利城去搜集一项重要的情报。上级对他说,到了那儿,必须跟当地一个姓布朗逊的地下情报员联络,才能展开秘密工作。

  乔治从来没有见过那个情报员,上级告诉他一句联络的暗语:“草是绿的,牛是黄的。”等对方有了正确的反应,才能开始谈正事。

  乔治以观光客的身份到达凯利城,在街头遇到了一个本地人。他说:“我在找一个姓布朗逊的人。”

  “是哪一个布朗逊?”本地人说,“这个城里姓布朗逊的人最多。有一个开杂货店的布朗逊,有一个卖牛肉的布朗逊,有一个布朗逊是出版商,还有一个布朗逊开西药房……我自己也姓布朗逊。”

  这样多的布朗逊使乔治感到为难,但是他总得起一个头。于是他放低声音说:“草是绿的,牛是黄的。”

  “啊,”那个本地人说,“我明白了,你要找的是做间谍的布朗逊。”

  (王小珊摘)

  交 换

    父亲对即将成为自己女婿的年轻人说:

  “如果我给女儿很多嫁妆,那你打算拿什么和我做交换?”

  年轻人考虑半天之后,才慢条斯理地回答:

  “收据。”□

  (刘文政摘) 

 

Number : 9595 

Title :一个中国记者眼中的以色列

作者 :张刃

出处《读者》 : 总第 188期

Provenance :工人日报

Date :1996。11。23

Nation :

Translator :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以色列是一片神秘而陌生的国土。如果说有一些了解,也不过是阿以冲突、恐怖活动、战火硝烟……

  我随中国记者代表团赴以之前,就有不止一个人叮嘱:注意安全。自己虽一笑置之,却也心存疑虑: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会看到什么景象?毕竟一周前刚刚开放枪禁,恰恰中东和谈前景扑朔迷离……

  访以归来,许多问号释然了,我想应该告诉读者一个我看到的真实的以色列。

  宁静的耶路撒冷

  飞机掠过夜色笼罩的地中海,抵近位于东岸的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

  从舷窗俯视,但见一片灯海。想想这座城市不到40万人口,不及北京的4%,竟如此繁华,不禁令人惊叹。

  都说以色列入境检查极严,我们通关却十分顺利,因为我们执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又是以色列政府邀请的客人。

  以色列外交部的娜法小姐来接机。汽车驶出机场,沿国家一号公路去耶路撒冷。45分钟的路程,已经从沿海平原进入山区。

  娜法说,我们的国家很小,实际控制面积只相当于中国北京、天津两市之和,人口只及北京的一半,从耶路撒冷继续东行一小时就可以出境了。团长老许风趣地说:“你们国小名气大。”

  耶路撒冷散落在七座山丘上,又是片片灯海。街头十分宁静,毫无城市的喧嚣,更无紧张的气氛。稀稀落落的行人,缓缓驶过的汽车,使我们相信这是一座平静的城市,尽可安然入梦。

  150万幼小生灵

  按照日程,代表团首项活动就是游览耶路撒冷老城。在这一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竟汇集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圣地,堪称奇迹。也难怪各教信徒为此争议不休。

  老城极好地保存了原貌,小巷中的店铺、人家,会使人想起国内的古老小镇。即使千年以上被毁的遗迹也原样保存着,只是旁边附有原建筑的图示,告诉游客这座城市曾经有过的辉煌。

  在耶路撒冷,随处可见佩枪的青年男女。我们为之拍照,并无人制止。周围的人们司空见惯,我们很快也就处之泰然了。

  下午参观大屠杀纪念馆。馆前一片茂密的树林,每棵树前都有一块小小的铭牌,以纪念那些曾经给犹太人以帮助的正义者,其中就包括世人皆知的辛德勒先生。这样的纪念树共有5000多棵。犹太人民不会忘记朋友。

  “二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法西斯屠杀,成为这个民族历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纪念馆完全以黑色为基调,充分表现了民族的苦难,给人以沉重感。更为震撼人心的是被残杀儿童纪念馆。前厅橱窗内一幅幅巨大的照片上,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向你微笑,而大厅内却一片黑暗。点点烛光被无数块玻璃折射出无数个亮点。黑暗代表着法西斯,亮点象征着生命,那是150万个幼小生灵啊!空旷中传来低沉、缓慢的解说,周围有人在啜泣,参观者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还有中共党史课

  今天采访以色列最大的私立医院——海达撒医院。这里环境优雅,设备先进,全不见我们印象中医院的那分嘈杂、脏乱。全院800名医生,1100张病床,医患比例居世界前列(以色列全国1。1%的人是医生)。重要的是,这家医院招聘医生,要求不仅能诊治疾病,而且必须能搞科研,因此,他们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并且在医疗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下午采访希伯来大学杜鲁门研究所。著名汉学家希霍尔教授的研究课题是“中国军工企业转产民品”问题,另一位学者帕姆研究的竟是中共党史中“薄一波等61人叛徒案平反”问题。我问:“为什么研究这些?”前者回答:“只研究中以关系课题太窄。中国军转民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后者则在为东语系的200多名学汉语的学生讲授中共党史。在这样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国家,还有许多人学汉语,而且开设中共党史课,这是我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由于犹太民族长期流散世界各地,希伯来文已有1500多年未能使用。以色列建国后,大力推行民族语言、文字,希伯来文成为国家法定公用文字,并经常公布新词表,让公民学习使用。

  总统退休搞科研

  晨起离开耶路撒冷。天上飘落淅沥小雨。

  以色列干旱土地甚多,对绿化极为重视。建国之初,树木不过450万株,40多年坚持不懈的植树活动,已使这个数字变为两亿,增长45倍。据说,在以色列随意攀折花木是犯法的。许多人植树后,假日还专门驱车去看看成活与否、长势如何。

  以色列政府把大笔资金投入教育、科研,谋求长远发展。著名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每年研究课题经费的60%来自政府,40%来自中介机构、大公司和私人捐助。研究所走科研和生产、贸易相结合的道路(当然,科学家不管市场),有专门的中介机构负责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商用。

  这家研究所出了两任国家总统,创始人魏茨曼先生便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统。而第四任总统伊弗雷姆·卡齐尔是著名生物化学家,卸任后仍回到实验室继续他的研究。

  这里的研究人员实行聘任制,长期没有科研成果的一律解聘。获得终身教授资格,条件极严,据说要会六种语言,要有著述,由专门委员会批准。在这里留学的中国研究生说,这里“人人头上一盘石”。许多人每天带几片面包、几根胡萝卜就钻进实验室,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研究所规定,研究生中须有30%来自国外,为的是一方面扩大研究所的影响和知名度,一方面不断“引进”新思维,保持领先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