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就爱周星弛 >

第17章

就爱周星弛-第17章

小说: 就爱周星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非题(10分)    
    (X)1.中国厨艺训练学院位于广东。(河南嵩山少林寺里)    
    (O)2.陈近南在小宝的右脚刻上清明两个字。(右脚清明,左脚反复,合起来是“反清复明”)    
    (O)3.望夫成龙里阿娣对外自称是石金水的姐姐。    
    (O)4.“黯然销魂手”是史提芬周自创的招式。    
    (X)5.唐伯虎的家传绝学是含笑半步癫。(唐家霸王枪)    
    二、选择题(20分)    
    (B)1.何金银出了什么绝招打败断水流大师兄?    
    (A)电角神拳(B)无敌风火轮(C)隔山打牛(D)六合神功    
    (A)2.赌圣拿什么对抗赌侠的四张A?    
    (A)五只烟(B)五根香蕉(C)一块巧克力(D)半张A    
    (C)3.龙儿和小宝相好之后,过了多少功力给他?    
    (A)三成(B)五成(C)八成(D)全部    
    (C)4.情圣豪宅中那个最先进的马桶号称可以将排泄物直接冲到:(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台湾海峡    
    (C)5.哪一样不是星爷电影中曾经出现过的春药?    
    (A)奇淫合欢散(B)淫贱不能移(C)我爱一条柴    
    (D)6.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小孩,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请问老三叫什么?(A)三毛(B)没毛(C)腋下毛(D)小明    
    (A)7.康熙是雍正的:(A)老爸(B)儿子(C)大姨妈(D)三叔公    
    (B)8.尹天仇教柳飘飘用什么东西让自己眼泛泪光?    
    (A)洋葱(B)哇沙比(C)辣椒(D)药水    
    (D)9.狂犬病特惠套餐共要打几支针?    
    (A)1针(B)7针(C)49针(D)343针    
    (B)10.谁收了山西布政司的五千两?    
    (A)何汝大(B)何夫人(C)杨秀珍(D)宋世杰    
    三、填充题(30分)    
    1.逃学威龙里周星星与达叔相认的正确密码是?    
    Ans:鸡龟骨滚羹    
    2.唐牛是中国厨艺训练学院第几届的毕业生?    
    Ans:105    
    3.被尹天仇奉为经典的是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写的?(猜一书名)    
    Ans:演员的自我修养    
    4.凌凌漆最擅长的武器是?    
    Ans:飞刀    
    5.上海滩赌圣周星祖的外文名字叫做?    
    Ans:今晚打老虎    
    6.多隆在手臂上刻了哪两个字来提醒自己韦小宝被杀之仇?    
    Ans:抱仇    
    7.Leo说:抓鬼要用?打鬼用?    
    Ans:保鲜膜;鸦巧克力    
    8.华安在华太师府的终身代号是?    
    Ans:9527    
    9.紫霞在至尊宝心里留下什么东西?    
    Ans:一滴眼泪    
    四、简答题(15分)    
    1.常欢的脑门受到高空硬物撞击,他的病名和简称?    
    Ans:无定向丧心病狂间歇性全身机能失调    
    2.爆浆濑尿牛丸的成功秘诀是?    
    Ans:好吃、新奇又好玩    
    3.根据大清例律,偷看公文、诬告如何处置?    
    Ans:挖出双眼(用汤匙挖);割舌    
    五、计算题(5分)    
    1.有一个农场,鸡的数目是鸭的4倍,但是鸭又比猪少9只,鸭和猪的数目是67只,农场所有动物的脚加起来一共多少只?    
    Ans:442    
    六、申论题(20分)    
    1.折凳的奥妙之处何在?    
    Ans:它可以藏在民居之中,随手可得,又可以坐着它来隐藏杀机,就算被警察抓也告不了你,实在不愧为七种武器之首。


第九章  审死官第40节 没水平的水平

    《审死官》海报    
    周星驰——没水平的水平    
    南方朔(文化评论家)    
    我一直喜欢周星驰的电影,但因害怕被那些开口闭口西方电影大师的文化界朋友见笑,总是不太敢张扬。在我们社会里,喜欢周星驰,好像就等于是“没水平”的代号。    
    因此,最近得知原来还有那么多有名气的人也喜欢周星驰,自己也就变得好像更加理直气壮起来,更乐于将这个“理”说清楚、讲明白。    
    而要说周星驰,势不可免的必须先说引“闹剧”(Farce)这种文学艺术的表现类型。因为周星驰确是一流的“闹剧”笑匠。    
    古代罗马人有一道菜肴叫“杂拌”(farce),它是把切碎的菜糜、肉末、面包屑和其它填料拌合,而后塞进家禽、鱼类,甚或某些蔬菜里蒸烤食用。这道菜肴五花八门,自然被绝大多数的人喜欢。及至中世纪,这道菜肴的名称被借用到表演艺术上,一种杂拌了正式歌曲、小调、舞蹈、对白的小型滑稽剧开始出现,它即称“闹剧”,而后歌曲和舞蹈被取消,无论舞台或电影,那种今天的“闹剧”终告确定。    
    因此,“闹剧”是喜剧里的最极端形式。它东拉西扯、拼拼凑凑、不断的插科打诨;而在情节上,则又以离谱取胜,无厘头式的脱线常是它的特性,它会让看的人或者微笑、或者大笑狂笑、笑成一团。但知识分子则难免要斥之为无稽之谈,甚或没水平的胡闹。    
    而喜欢眼泪、厌恶笑容,无论东方西方,的确是个其源有自的古老偏见了。就以希腊悲剧而言吧,它说人性的缺失、宿命、价值的冲突、人类的局限,在悲怜惨恻里,知识分子相信它有助于人的净化和洗涤。至于喜剧,从苏格拉底开始,即斥之为不正经。柏拉图甚至还认为公民不应看喜剧,它只适合奴隶和被雇的外邦人观看。    
    但喜剧,尤其是最独特的闹剧,真的那么不堪吗?这或许要等到巴赫金出来加以肯定,喜闹剧才有了比较正面的地位。    
    其实,悲剧固然重要,喜闹剧的重要性并不会更低。喜闹剧可以纯供消遣,但它可用来嘲讽、警示,在嬉笑怒骂中同样对世界提出具有正面意义的见解。但为何喜闹剧从它一开始即遇到敌视和排斥呢?合理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它很“危险”。悲剧是一种借着显示沉重,让人把一切疑惑往深沉之处转移的表现方式,但喜闹剧则否。它目无法纪,不敬权威,总是在日常生活里揭露体制矛盾的破绽,而后在集体的大笑狂欢里,把世界翻转了过来。这种无政府式的轻蔑,有着巨大的颠覆性。于是,掌握着价值秩序的人,遂以道德为理由加以歧视,要非法化它的地位。在这种文化偏见的长期浸淫下,喜剧,尤其是其中的闹剧,遂被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所轻视,但就像近代许多研究者所说的,悲剧容易,喜剧难。悲剧有着清楚的定义、章法,但喜剧则否。它难被定义,而且有关笑的逻辑,人们其实也不是掌握得很清楚。    
    因而喜闹剧里遂格外需要一些特殊的才华。    
    而周星驰无疑是当代首屈一指的闹剧巨匠,在我的评价里,甚至认为他比起金凯瑞,已不只是领先一筹而已。    
    周星驰长得一副白面小生的模样,他不像劳莱、哈台、王哥、柳哥那些天生就有喜感的人物。因此,他的闹剧,主要依靠的必须是电影的情节、对话,各种桥段的狂想和拼凑戏拟。在层次上,它比起以插科打诨为基调的闹剧又高出许多。    
    就以我最喜欢的《审死官》为例,在广东的民间故事里,有关恶讼师与善讼师的故事甚多。这部电影说的即是恶讼师变成善讼师,结果善有善报,最后得以子孙满堂的故事。但尽管主旨那么陈旧迂腐,但周星驰和梅艳芳演来,却将它完全地翻造了一次。    
    例如,他最擅于搞那种夸张式的无厘头讽刺搞笑。不但对白如此,情节亦复如此。“无厘头”(nonsense)乃是一种任意的联想、拼凑、东拉西扯。想到哪里就扯到哪里。但“无厘头”就真的没有意义吗?它经常具有“无意义之意义”。举例而言,“艾丽斯梦游仙境”即是一部典型的无厘头文学创作。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里,普遍都有它的微言大义在其中。    
    例如,将漫画语言借用到电影中乃是周星驰搞笑最典型的手法。“审死官”到了最后,男主角带着子女去扫墓,大家替坟头换了位,就是典型的漫画手法。    
    再例如,故意从外国电影里借用一些桥段来增加趣味,也是周星驰的惯技。“审死官”里讼师入狱装疯被送回来,就学《沉默的羔羊》里的桥段。它和《国产凌凌漆》里大量借用007电影的桥段一样,都在增加趣味,而且显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而《审死官》里,那几场法庭上的胡闹戏,当然是最大重点。它集胡闹、瞎掰、东拉西扯等特点于一炉,但就在荒唐胡闹里,把对官僚贪腐及官官相护之事做了尖锐的嘲讽。这些法庭戏当然没什么正经,但就在不正经的夸张搞笑里,它却显然收到了比正经法庭戏还好的效果。    
    周星驰的电影,他那种东拉西扯的夸张、胡闹、搞笑,让人叹为观止。而它不是以丑角的方式来达成这样的效果,却是一本正经,好像“真实地”在演出这样的角色,这也就是所谓的“冷面笑匠”——以假正经的方式搞笑,它使得搞笑的效果更佳。    
    《审死官》乃是周星驰式的闹剧开创之作,奠定了他的基本风格,后来的《唐伯虎点秋香》、《武状元苏乞儿》、《破坏之王》、《鹿鼎记》、《国产凌凌漆》……莫不延续这样的模式发展。就以《唐伯虎点秋香》为例,它扯得更厉害了,文人唐伯虎还兼成了武林第一高手“唐家霸王枪”的传人,搞笑扯上武侠,而后在细节处添加种种漫画式、无厘头的笑闹。而这些笑闹又多半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众文化里去找原材料,这种搞笑方式因而能够老妪雏子皆可理解。    
    曾经有电影圈的朋友告诉我,港台两地拍电影的习惯极为不同,香港的大众电影经常只有故事大纲或不完整的剧本,拍摄时会根据临场的感觉与互动,即兴式的加油添醋,工作人员里无论职位高低,只要有好的点子皆可提出,用以增加趣味和效果,点子被采用,也立即现场打赏。这种习惯使得像周星驰这种电影,充满了许多扯淡式的段落,非常即兴,而且通俗。而台湾拍电影,则一定剧本完整,一切照本宣科,加上台湾的文化包袱沉重,着重写实。如果我们不健忘,当会记得以前就有过许多次电影是否曲解历史,电影的服装是否正确等笔墨官司。在这样的习惯下,一切都太拘谨,搞笑乱扯的无厘头搞法,当然也就没有存在的空间。香港在文化上过去属于边陲地带,受到的约束较小,可以胡思乱想,想要孙悟空打关公,就孙悟空打关公,而或许就在这胡思乱想的空间里,才产生出像周星驰这样的东方式搞笑闹剧!    
    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喜剧演员之一费尔斯(W。C。Fields)曾说过:“戏剧里最好玩的事,乃是你永远不会知道人们为什么会大笑。我知道搞笑,但若是问为什么,这时候就像水里抓泥鳅,根本抓不着。”因此,搞闹剧,让人发笑,那种直观式的才华是种非常重要的元素,而周星驰在广东庶民文化和近代大众文化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