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武田信玄 >

第52章

武田信玄-第52章

小说: 武田信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许多将士,在长达二十年来征服信浓的梦想即将实现之际,我要告诉他们,我要与上杉政虎决一死战,因为说不定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上田原去向这五百余名武田得力助手们的英灵致敬了。」
  信玄说完这番话後,闭起了眼睛。
  在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十三年前,天文十七年(一五四八)二月那一场天寒地冻的战役。积雪不深,却很寒冷,这股自西北吹来的寒风甚至比村上义清的军势更令人难受。几乎找不到民家,只好钻进附近一间堆放乾草的小屋,而躲避村上义清狙击队的恐怖偷袭,可以说有二个月没有合眼了。若在当时撤军,则花费牺牲代价所得来的佐久和小县就会发生叛变。诹访的人士都眼睁睁的观望这场战争的结果。晴信在寒风中坚持不肯撤军。而板垣信方和甘利虎泰这两位老家臣之死,宛如夺去了晴信的双臂一样。收到母亲大井氏来信之後,撤离此地已是三月三日了。
  「那时我还年轻,由於不听从信方和虎泰的意见,以致於牺牲他们的性命作为代价,才能全身而退。但上次在上田原的教训,却改变了我对战争的想法。」
  武将们对信玄的话铭感於心。信玄在想念板垣信方和甘利虎泰两人,表现他对部属拥有深厚的情感。他们并且深深体会到如今面临川中岛的战争,信玄誓死奋战的决心。
  在上田原阵亡的甲军有数百名,他们的子弟兵被编到各路队伍去。
  自认是武将之一的虎泰之子甘利左卫门尉,听到信玄这番话後,涕零流泪,久久抬不起头来。
  诸角丰後守於当天派遣家臣到各处寺庙邀集僧侣,并遣快马到古府中去取天文十七年於上田原之役阵亡将士的名册。
  在上田原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等阵亡将士的坟前,做法事的佛堂一切准备就绪。
  不在寺院追悼,而一定要在这古战场阵亡将士的坟前举行,也代表著紧张的气氛,士兵们称此为敌前法事。
  甲军在上田原停止前进,而为板垣信方、甘利虎泰等阵亡者举行追悼会的消息,传到部署在妻女山列阵的上杉政虎的耳中。
  「信玄玩这把戏能骗得了谁?」
  政虎的亲信对他说。
  「信玄可能在拖延时间,一定是面临了这次大战,为了想安抚信浓武士,掌握其向背,而故意在上田原做法事,信浓的武士至今仍有些心存观望,不少人表面上是在帮甲军,其实在对越军示好,他们不想参加战争,而是希望最好在参加行动时,胜负已分,或有人心中在想,等大势抵定,再协助胜算大的一方。信玄打算召集这股游离的势力。」
  「召集这些不可靠的力量,信玄到底打算如何?」
  直江实纲问他时,上杉政虎答说:
  「不久便可分晓了。」
  而未再作答。
  做好法事准备後,首先由善光寺的栗田永寿轩率领三百骑兵报到,接著柴见入道庆俊和浦野民部左卫门各引二百骑前来,室贺入道一叶轩领三百骑运输队,另外在北信浓的豪族中带领十骑、二十骑或百骑来加入武田的军队的也十分众多。
  信玄将这些信浓武士编入原隼人佐的队伍中。
  原隼人佐把作战的规矩教给这些信浓武士。
  「连续打鼓就表示危急或紧急的信号,平常听到这种鼓声时,表示有敌人来袭,整军听令,在作战时,连续的鼓声是冲锋的信号。连续的法螺声是开战的信号,保持长间隔的吹号是停止攻击的信号,此外,还依鼓声和号声来改变阵式,由於内容繁多,不必记住,而攻击的目标及攻击的方法和其他的命令,则由蜈蚣传骑负责传达。」
  原隼人佐如此一番教导後,当天深夜连打大鼓,信浓的将士立即携取武器集合在原隼人佐的旗下。
  「敌人的奸细曾企图进攻内藤公的军阵,立即被发现而击退,请各位多加提防。」
  蜈蚣传骑在马上叫嚷著奔驰而去。
  次日永禄四年(一五六一)八月二十三日,信玄骑马来到板垣信方和甘利虎泰的坟前。虽然在高亢土丘形成的两名将领及五百余名士兵的坟墓及周围的枯草已一概割除,却无法割尽整个上田原上的枯草。抽穗的芒在显示秋天已到。
  甲军依战斗队形排列於坟前,信玄代表甲军到坟前烧香合掌,二十三名僧侣的诵经声,穿越秋野,逐渐传到远方。甲军一万七千名将士在上田原的墓前合掌向阵亡者膜拜。
  法事约一小时结束,僧侣离去後,拆除佛堂的同时,在佛堂的後方立即搭建起一座了望塔,而下方则设置了信玄的本营。
  鼓声响起,起先缓慢,而後称快,接著又缓慢,甲军各队向本营的两侧散开。蜈蚣传骑在各队伍间如箭般穿梭,但鼓声响起後,分开在两侧的军队,朝著本营开始冲锋,骑在马上手持朱缨长枪的武士,如阵风般的向本营冲锋,在本营前分两路转回头,军队的行动灵活,在本营前分开左右的兵团又转了回来冲锋过来,从远方望去,仿佛有两股兵马在本营前不停的环绕。
  信浓武士那团已不知不觉的融入原隼人佐的军团中,虽然开始较为陌生,然而一旦被军团行动牵引後,便不再感到不习惯了。
  法事後,军事操练完毕,给各部队供应酒菜,火堆彻夜不熄。
  甲军的哨兵逮捕了一名越军的哨探,将他押到本营,那是一个其貌不扬四十来岁的男子。
  「杀了我吧!」
  每次向他问话,那男子总这般回答,虽然不知道他的籍贯、姓名,但从说话的口音,可以断定他是越军的人。
  「今天是作法事的日子,饶了他吧!可能肚子饿了,让他吃些东西,如果喜欢喝酒,给他一碗喝。」
  信玄下令道。
  那男子照著信玄的命令,吃了一碗荞麦汤面,喝了一碗酒後,被带到步哨线的地点放走。
  「你这家伙,运气真好。」
  甲军把他放走时说道。
  那男子头也不回的跑了,他连夜跑到妻女山的上杉政虎的阵营,报告在上田原看到的一切。起初他还隐瞒了被捕一事,但却有人看到。
  「听说你被甲军俘虏,为何刚才不说!」
  他受到严厉的斥责以外,也被质问,因为他被怀疑是否成了反间谍。当这话传到上杉政虎的耳中时,政虎下令召见那名男子。
  「如果照实供出,不另追究,这一次你所见到的事情之中,何事最让你印象深刻?」
  那男子思考了片刻,说:
  「对一万七千甲军,每人供应一碗酒,使我佩服。」
  虽然在场的将领们听到这话後都笑了出来,只有上杉政虎一人没笑。因为他正在脑中计算著共需要多少酒。若是一人饮一合,十人则要一升,百人要一斗,千人要一石,一万七千人则需要十七石的酒,而命令在一场大战中的运队去准备这么多酒,表示甲军颇有余力。
  「我再问第二个问题,让你感到最奇怪的是什么?」
  那男子立刻回答:
  「甲军无论大将或士兵都把荞麦和黍米粉用开水调和後,沾著塩巴吃,没看到一个人吃米饭。」
  虽然这一回答也相当可笑,但近侧的将领看到上杉政虎一脸正经,都强忍住笑声。政虎再问第三个问题:
  「依你的看法,甲军的士兵所带一人份的兵粮大约有多少?」
  「每人大约带著有二十天份的粮食,实际上,属下是由於饥饿而前去偷窃粮食时被俘虏。」
  那男子愧疚的说。
  「好!你可以回到家乡去。一旦被甲军逮捕之後,以後一定还有更多别扭的事情。」
  政虎把路费送给那男子,放他回乡去了。
  到了八月二十四日的早上,信玄的本营得到了新的情报。
  「据守妻女山的越军在那裏设立本营,派兵到矢代(现在的屋代),并管制交通。」
  「在妻女山上的越军已经完成了四面八方要道的部署,准备甲军来袭时,一举歼灭。」
  「越军正从雨宫、塩崎、稻荷川沿途构筑阵地,准备迎战甲军,似乎想坚决阻止我军进入海津城。」
  信玄只是聆听,并不作明白指示。在旁边的饭富三郎兵卫和马场民部二人,交互使著眼色。马场民部先开口。
  「敌人此刻尽得地利,当对方设陷阱在等待时,何必去自投罗网。属下认为目前应该从上田经过傍阳,通过地藏峠再前往海津城,才是明智之计。」
  「没错。确实是明智之计,但并非最好的计策。我自从和长尾景虎交战以来,这八年间,一直在回避决战,因此被人误会,以为我畏惧敌人而始终在逃避。但这次不同,这次的目的是要逮捕并歼灭敌人。敌方有一万三千,我方连海津城在内,共有两万人,因此,我方绝对有利,应该是战无不克的。」
  信玄瞪大眼睛肯定的说。
  「这一回一定不让上杉政虎再踏上越後的土地了。」
  马场民部看信玄心意已决。不再强调自己的意见,他想正如信玄所说「是明智之举,但非最好的计策」。一万七千名大军,在傍晚的山径上行走,其实并不是一件风光的事。
  「要不要召开军事会议?」
  饭富三郎兵卫问道。
  「不必了,我们继续前进。在雨宫布下阵势和妻女山对峙,相信敌人也会因我方的接近,而采取适当对策。与其先拟定对策,不如随机应变。不过目前我方最重要的是了解敌情,因此,得多派些哨探。」
  经过信玄的裁定,甲军向雨宫进军。
  来到山田里(现在的上山田温泉)附近时,为了窥探越军动向而事先潜入敌阵的驹泽七郎,派使者前来报告上杉政虎在妻女山本营中的情况。
  「政虎公在军营中作诗自娱,往往在深夜裏听到政虎公吟诗之声。」
  驹泽七郎是仅次於山本勘助的有名间谍,尤其深知越後的情形。而驹泽七郎所以把政虎在本营中的动静,用此种方式报告,是意图刺探敌将心理,并告知信玄。这便是他与其他间谍不同之处。
  信玄听完驹泽七郎的报告後说:
  「政虎这种作法到底想瞒过谁?其实政虎心中不但无心作诗,而是正在苦思如何迎击时刻逼进的大军吧!」
  「政虎是否会来攻击我方?」
  饭富三郎兵卫问信玄。
  「我倒希望他这么做,但是政虎可能不会。」
  「这么说政虎不一定有计策?」
  「他会有什么计策呢?」
  这一次,信玄反而问饭富三郎兵卫,当三郎兵卫回答不出时,信玄命令侍童摊开地图说:
  「问题在於山、河川以及在其下的狭窄土地。如果想要利用此地形来获胜,需要利用山川形势。如今敌人据山防守,假如我军背水布阵,敌人可能会下山来。但是万一敌人轻率下山,他们会落败。由於越军一万三千之中,有两千兵力前往攻打海津城,因此留在妻女山上的只有一万一千人,而我军的兵力是一万七千,且其中有许多熟悉地利的信浓武士,万一交战,我军必胜,敌人必败,但政虎不可能明知会败而作战。」
  信玄继续进兵。
  闻知甲军大军即将来到,设在矢代(屋代)一带的越军岗哨迅速撤走。根据情报,正在塩崎兴筑阵地的越军也撤到妻女山去了。
  「敌军似乎在提防把势力分散。」
  饭富三郎兵卫与马场民部等信玄的亲近武将似乎也开始了解敌将上杉政虎的心意。
  信玄告知全军将在雨宫布阵。
  雨宫与妻女山的距离约是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