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武田信玄 >

第53章

武田信玄-第53章

小说: 武田信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似乎在提防把势力分散。」
  饭富三郎兵卫与马场民部等信玄的亲近武将似乎也开始了解敌将上杉政虎的心意。
  信玄告知全军将在雨宫布阵。
  雨宫与妻女山的距离约是半里(三公里)远。雨宫位於高亢台地上,其部落的东边是山峰,有山脊一直绵延到妻女山。雨宫部落的周围是菜园。
  信玄在雨宫布阵後,立即召来当地百姓,询问有何路可以从妻女山沿著山脊通往雨宫,而得到的答案是「无路」。
  信玄在地势险要的地点设下多处哨岗後,召集军事会议。
  「妻女山的形势仿佛是向川中岛平原伸出的海岬一般,如果我军兵分二路,从东侧的会田口及西侧的药师山口往上进攻时,敌军会像被切断根部的酸浆一般完全孤立,将会朝向千曲川溃败而逃。」
  拟定此项作战计画的是马场民部。
  「属下认为最好采取使越军孤立的计策。如果包围妻女山时,反而会使我军产生势力薄弱的地方,因此倘使在千曲川对岸布阵,切断越军的物资补给路线时,不出二十日,越军将难耐饥饿而下山,此时即可趁机予以剿灭。」
  内藤修理亮昌丰说。
  作战计画大致上分为这两派,各武将即针对这两种意见而展开议论。
  结果迟迟未有定论。
  武将们时而偷眼窥望信玄,似乎表示大家的意见已被提出,希望信玄决定。
  「这两种计画都无法歼灭敌人。」
  信玄仿佛要抑制在场的武将们似的,他的视线从武将们的脸上扫过。然後望著妻女山的方向,说道:
  「这次战役的目的,在於彻底打击越军,让其永远不能再踏上信浓的领土,要达成此一目的,任何计策均告不足,我打算在雨宫停留三天,静观敌人的动态。如果对方无任何动静时,将放弃妻女山,直接前往海津城,只要和海津城的兵力合并,将有两万兵力,之後,等待政虎下山而予以歼灭。他们必定会下山,因为从今以後,气候日益寒冷,粮食也逐渐匮乏,他们无法长期停留於该座山上。」
  信玄终於宣布结论。
  每当信玄提到「歼灭」这字眼时,武将们仿佛感到心悸一般。信玄坚定的决心,令他们心生畏惧。
  「政虎必定正在等待机会,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机会是什么?虽然我同样也不知道,但我猜想当政虎认为机会来临时,将会下山来而越过千曲川。」
  「他是否打算攻打海津城?」
  原隼人佐询问。
  「不!政虎必定也企图要歼灭甲军,这一次的战役关系著两方今後的兴亡。」
  当信玄端正姿势时,武将们也一齐正襟危坐。
  由於甲军在雨宫布下阵势而不动,使妻女山上的越军心神不宁。因为甲军逼近至此,因此对方不能轻易走下妻女山。此外,也由於甲军在各处设有哨岗,事实上越军的补给路线等於被封锁一般。
  越军召开军事会议。
  柿崎景家提出积极的计策。
  「卑职认为从妻女山奔驰下山,一口气杀进甲军,此乃最为妥当。若要如此做,应该及早采取行动。明晨由我担任前锋,自行奔驰下山,直捣甲军本营,趁敌军混乱时,我军诸队一起下山攻打,相信我方稳操胜算。」
  然而直江实纲等老臣们却说:
  「在甲军动态尚未分明之前,不宜轻举妄动,所谓寡不敌众,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因此需要等到适当的转机才能采取行动。」
  老臣们所考虑的,乃是人数上的差距,他们知道如果正面交锋,势必对越军不利。
  「转机这二字说得妙极了!」
  上杉政虎赞扬这两位老臣,他的语气仿佛是在批评别人的战争一般。
  「不过只是空等转机是无法作战的,有无更好的主意?」
  甘糟近江守虽是这么说,但是他本人也束手无策。
  「既然想不出良策,勉强苦思也是徒劳无功。遇此情势时,最好饮酒、充分睡眠来养精蓄锐,相信武田军也下敢上山来。」
  政虎说完之後,立即利用军事会议设下酒宴。
  甲军留在雨宫按兵不动,而越军也一直据守妻女山。虽然双方频频派出哨探去刺探军情,但是并没有得到新的情报。
  永禄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天亮前,驹泽七郎出现在信玄的本营。
  「属下有紧急情报要报告侯爷!」
  这声音吵醒了信玄。
  驹泽七郎单膝跪在信玄面前说:
  「派往攻打海津城的越军信浓众和饭森摄津守、辛崎左马助等两千军队中的部分军马有移动迹象,据推测,可能要返回妻女山。」
  信玄回答说好极了。
  「我们首先收拾这只小老鼠,相信越後的那只光头大老鼠将会下山来搭救。」
  信玄说完之後,派这蚣娱传骑通知各队进击,这是由於害怕击鼓时会被敌人察觉所采取的措施。
  假如比平时早些生火炊饭,也会被察觉我军的移动。
  为了因应这种情况,甲军平时即准备携带用的乾饭,只要在乾饭中加水,立即可以食用。这是非常时期的粮食,士兵们在乾饭中加水,并且放入味啥,用筷子搅拌後,便匆忙咽下。
  天色已经亮了。
  突然间,军鼓声在拂晓的天空中响起,那是急促的鼓声。甲军一万七千整顿队伍开始前进。方向并非朝著妻女山,而是朝向千曲川。
  当妻女山那一方以为甲军来攻而正准备应战时,甲军从妻女山前面渡过千曲川。
  渡过千曲川的甲军,为了要捕捉越军的信浓众及饭森队、辛崎队而急忙前去。
  当信浓众、饭森队、辛崎队闻知甲军渡过千曲川时,自觉面临危机而拚死向妻女山撤退。
  当甲军一万七千来到川中岛时,信浓众、饭森队与辛崎队已经来到了妻女山山麓的寺尾。甲、越两军并无发生任何冲突,越军支队走向妻女山,而甲军本队进入海津城。
  当两军彼此和己队会合时,太阳已经高挂天空了。
  20—川中岛大会战前夕
  进入海津城後,信玄立即召见山本勘助。
  「勘助,关於雾之事,调查如何?」
  山本勘助听到这句话後,便了解信玄要说些什么。
  「臣属已经找到比农民善右卫门更擅长预测天候的人。」
  勘助胸有成竹地说。
  「把那人给叫来。」
  「这个嘛……」
  勘助以略带困扰的神情望著信玄和在他旁边的饭富三郎兵卫。
  「那男子名叫权藏,一副痴呆像,外表邋遢,耕作能力只有常人的一半,而且沉默寡言。喜欢观察天空、河流,只要有空,便会跑到千曲川的河滩上去观赏天空与流水。此人擅长预测天气,问他明日天气为何,他会回答下雨、刮风,或是清晨晴朗但傍晚下雨等,可以说是铁口直断,屡试不爽。」
  信玄以充满兴趣的表情在聆听,他的眼睛似乎比平常睁得更圆。
  「你是否曾经试过权藏预测天气的手段?」
  「简直百发百中,分毫不差。」
  勘助得意洋洋地说著。
  「你有没有把权藏带回城裏来?」
  饭富三郎兵卫代替信玄问话。由於上次擅长预测天气的农民善右卫门被上杉政虎那一方带走,因此不希望这次也发生同样事件。
  「曾经把他带回城内住两、三天,但可能他对环境不习惯,问他的话他都不肯作答,因此我把他带回去,并且严加监视。权藏似乎要在自己习惯的环境下,才具有预测天气的能力。」
  「办得好,但要小心为是。」
  关於监视方面,信玄另外交代饭富三郎兵卫。
  「从明天起,把权藏朝晚所做的天气预报通报给我。」
  信玄吩咐勘助後,又说:
  「只挑一人我不太放心,最好多找几个这方面的人才,我想只要是当地的百姓,至少能预料最後这段话信玄自言自语著。」
  信玄放眼望著川中岛的平原。
  从海津城看去,田裏的稻米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成,可以望见农人们正将稻米装在马背上运走。农民们对战争颇为敏感,认为万一被卷入战火,不但房舍将被烧毁,连性命也是难保。虽然农民们觉察到战争的迹象,而早已逃离川中岛,但是为了收割,他们只好战战兢兢地回来。农民不忍将辛苦一年所换来的稻穗放弃,他们埋首拚命地赶著收割。
  永禄四年(一五六一)九月七日的傍晚,山本勘助前来向信玄报告天气的事。
  「根据权藏的说法,将从明天九月八日的黄昏开始下雨,九月九日放晴,并且从九月九日夜半到十日天明会起一场浓雾。」
  勘助的表情颇为紧张,因为权藏第一次提及雾的事。
  「过去只能预测明日的天气,为何现在能知那么远的事?」
  「属下曾经问过权藏,但也只是如此作答,并末说明理由。」
  「我想亲自问他去!」
  信玄将要站起身来。饭富三郎兵卫劝阻他,他表示大事当前,不宜轻举妄动。
  「主公出城的时机,只有在作战的时候。」
  三郎兵卫说。
  「何足以惧,连近在咫尺的千曲川都不敢出去,岂能算是布下阵势。如果我说要出去巡视阵营,你们该不会阻止吧?」
  信玄领二十骑出城而去。
  山本勘助担任向导,出城走了一段距离,便来到权藏所住的部落,围绕在部落四周的是开始成熟的柿子。
  来到这裏时,便能望见在部落周围负责防卫的甲军士兵。有些士兵看到信玄等一行人来到时,便向他们行礼致敬。枪尖在秋阳下闪闪发光。
  信玄环顾左右,在部落中几乎不见人影,因为部落居民们发觉即将爆发战争,皆已逃走。然而,既然已经逃走,还会回来割稻,可见他们只逃到一、二里远的地方,他们可能以为逃到那裏便可安然无事。
  (好像是由农民来决定战场似的。)
  信玄对农民敏感的直觉,心生畏惧。
  来到部落中央时,信玄勒住了马,因为他发现前方隐藏了一股异常的气氛。从那裏开始,道路变得狭窄,两旁民舍接近道路。如果那民房内隐藏敌人而开枪射击的话,简直是走投无路。
  由於信玄勒住了马,臣属们立即围在信玄的四周,他们与信玄一样,似乎觉察到一股不寻常的气氛。
  饭富三郎兵卫先让三骑人马走在前头。当那三骑跟在山本勘助的马後而开始奔驰时,突然响起轰然枪声,子弹从信玄头上飞过。
  替信玄守卫的武士们,将开枪的民房团团包围。
  「这么做是枉然,敌人必定已经离开那屋子。」
  信玄说完之後,拨转马首,启驾回程。随後接到权藏被杀的消息。
  「施以严密戒备,尚且如此。」
  饭富三郎兵卫感到万分的遗憾。
  「既然敌人的奸细如此靠近,那么我们的行动更要小心,我方的任何动静,可能都瞒不过敌人耳目。」
  信玄如此说。
  「乾脆一把火把这附近的部落烧光,如此一来,敌人便无容身之处了。」
  虽然诸角丰後守如此建议,但信玄不允许。
  「这里是属於我方的领土,无论如何,不能在自己领土上纵火。」
  从九月八日的黄昏起,天空开始下起雨来。虽然雨量不少,但是到了九月九日早晨,雨已经歇了。
  永禄四年九月九日(阳历十月二十八日)天气晴朗,虽然白天处处云生,但是当日头偏西时,云层逐渐变淡,到了傍晚,便告消失。
  信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