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122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丰富和人们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至于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五十年不行,会要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也许只要几十年,例如有些人所设想的五十年,就能做到。果然这样,谢天谢地,岂不甚好。但是我劝同志们宁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因而把时间想得长一点。”“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对当前我们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2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革命胜利以后,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    
    1954年9月,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的伟大国家”。根据毛泽东的思想,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3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哪些指导意义?    
    4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试分析《论十大关系》报告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5试析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    
    6关于“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在党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的材料:    
    材料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党在这十年中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2    
    “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主要是指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大跃进’和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到庐山会议‘反右倾’再到八届十中全会以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倾错误。”    
    ——摘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3    
    “‘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那个时候,党和群众心连心,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比较高,社会风尚好,广大干部群众精神振作。所以,尽管遇到困难,还是能够比较顺利地渡过。经济上发生过问题,但总的说还是有发展。充分肯定成绩,同时也要讲到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庐山会议的错误。总的说来,我们还是经验不够,自然也有胜利之后不谨慎。”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当时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向。    
    (2)根据材料2指出当时党的指导思想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3指出对十年探索的总体评价。    
    一、选择题Ⅰ    
    1B【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四个现代化”提出的过程及其不同内容。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首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注意两次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内容不同。    
    2D【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掌握建国后毛泽东的几篇重要讲话和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以及提出的新的思想方法,知道一些著名论断的出处。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    
    3C【解析】1954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首次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4B【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掌握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开始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揭示了苏联模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等。    
    5B【解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A    
    7C【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完成,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这期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D    
    9D【解析】社会的主要任务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认清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可以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是D。    
    10B11A    
    12B【解析】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实际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坚持从本国的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这样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C明显不正确,A、D说法正确但不是根本思想。    
    13C    
    14C【解析】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3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    
    15B【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问题。A是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观点,C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是旧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6A17A18A19B20B21B22B23B    
    二、选择题Ⅱ    
    1ABCD【解析】本题还是考查学生对《论十大关系》主要内容和观点的掌握。四个选项全是。    
    2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主要观点和思想的掌握。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对国内或党内经验的总结。    
    3AD【解析】此题要求学生掌握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这是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    
    4AB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关系问题。此问题的提出是由于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作了全盘否定,对此中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选项D不属于这一内容。    
    5ABC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当时阶级斗争形势的认识和判断。选项ABCD都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提出的。    
    6ABCD【解析】这个是毛泽东在《1957年夏季的形势》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整风运动的目标和方向而提出的。    
    7ABCD    
    8BC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A虽然是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的,但却不是毛泽东提出的,而是刘少奇、周恩来等提出的,毛泽东本人对此并未首肯。正确的答案是B、C、D。    
    9ABCD10ABCD11ABD    
    12ABCD【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提出的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是非的六条标准。    
    13ABCD14ABCD15ABCD16BCD17ABCD18ABC19BC20AD21BCD22ABCD23ABCD    
    三、分析题    
    1【答案要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毛泽东在此问题上的独创性贡献在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与“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思想,为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历史的线索,它使我们认识到:第一,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人为地跨越这个阶段,妄想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只会陷入“左”的空想的泥潭。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第三,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2【答案要点】(1)革命本身不是目的。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道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非常重视革命对生产力的解放作用,并明确地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规定为革命的目的,把革命最终归结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现代化运动。    
    (2)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毛泽东对实现中国工业化问题高度重视,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思想。这个思想是以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    
    (3)建国前后,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和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毛泽东开始把工业化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有了坚强的政治基础。中国社会现代化也逐渐成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中心内容。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把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技术革命方面来,以便逐步实现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4)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