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123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便逐步实现我国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4)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3【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应该处理的矛盾问题,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主要内容是:    
    ①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它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依据这一方针,党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辉煌成就。今天,党继续贯彻这一方针,建立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从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揭示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十种关系。十种关系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回答,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其现实意义在于:    
    ①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根据这一学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这就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革,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4【答案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关系:在农、轻、重的关系上,适当加大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以更好地促进重工业的发展,以避免苏联过于片面发展重工业所带来的弊端;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重视沿海工业的已有基础,充分利用和发展;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通过发展经济带动国防建设;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三方都要兼顾,特别是注意不能像苏联那样让农民太苦;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注意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另外,毛泽东还提出了在政治方面,我们不搞苏联那样的一党制,而是实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    
    (3)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在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它表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思想和许多方针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答案要点】(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同以往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相比,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即不具有对抗性,不需要改变社会制度。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改革得到不断的解决,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专政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必须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的、大量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的报告中提出的上述新思想、新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答案要点】(1)材料1说明,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的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主要是指1956年八大一次会议前后一年多的探索、1959年庐山会议以前八九个月的探索和1960年冬天以后五年调整的探索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这些都为毛泽东思想的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起步阶段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材料2说明,这时党的指导思想有另一个发展趋向即错误的趋向,这就是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的东西,由于它们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自然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材料3说明,在这个十年中,尽管有过曲折,犯过“左”倾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经济上发生过问题,但总的说还是有发展的。因此,成就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尽管在探索过程中,正确与错误的发展趋向同时共存,但正确的趋向占主导地位。    
    


第三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本章无新增知识点。    
    二、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1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2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建设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实行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尤其要注意“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    
    4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该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监督。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5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本章历年考的很少,而且都是选择题,重点方向是一些基本的方针政策,如1996年文科第19题: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2002年理科第23题: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2002年文科第24题: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2003年文理科合卷第24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本章2005年没有命题。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过去出题以选择题居多。本章2006年出题的可能性非常大,同学们在复习中千万要注意全面复习、重点把握。    
    本章除了出选择题的可能性外,出分析题的可能性也很大。本章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可以同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联系起来命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可以同时政联系起来命题。总之,这一章考点非常多,是2006年考研政治的重点一章。但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执政党建设的方针政策是什么,注意选择题就够了。人大制度和文化建设方针是重点。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对待中外文化的正确主张是()    
    A中国文化本位论B中体西用    
    C全盘西化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最早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是()    
    A周恩来B毛泽东C刘少奇D陈云    
    31956年11月1日,中国人民政府发表的针对苏联在10月30的宣言的声明的主要内容是()    
    A宣布废除“一边倒”政策    
    B宣布和平共处原则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C中苏“蜜月”关系结束    
    D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适用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    
    4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思想政治工作B组织作风建设    
    C思想作风建设D组织制度建设    
    5在下面哪篇文章里,毛泽东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A《关于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B《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改造我们的学习》D《反对党八股》    
    6毛泽东提出“降低军政费用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的文章是()    
    A《为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B《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    
    C《论十大关系》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文章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唯物主义经验》    
    8下面是毛泽东提出的思想有()    
    A“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B“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旧知识分子存在着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    
    D为知识分子“脱帽”    
    9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是()    
    A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B民主监督、民主协商    
    C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