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124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旧知识分子存在着如何适应新社会需要的问题    
    D为知识分子“脱帽”    
    9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最大的权利是()    
    A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B民主监督、民主协商    
    C进行参政议政D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权利    
    10陈云在1957年提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A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    
    B经济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C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D商品生产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毛泽东认为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的一种“大仁政”是()    
    A以农业为基础B发展科学教育    
    C建设现代化国防D优先发展重工业    
    12中国共产党在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时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是()    
    A以教育为基础,以科学为先导B以工业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导    
    C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D以科技为主导,以工业为基础    
    13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的因素是()    
    A教育B科学C技术D制度    
    14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D“两个霸权”的思想    
    15毛泽东认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无产阶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    
    A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B执政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的问题    
    C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问题D党内民主与党的监督问题    
    16“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最初是由哪位领导人提出的()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17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的观点是由下列哪一位领导人提出的()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邓小平    
    18周恩来提出“向科学进军”的任务是在()    
    A1951年《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中    
    B1956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报告中    
    C1956年党的八大上的报告中    
    D1962年广州的科技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1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B国内各个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也反对民族分裂的倾向    
    2060年代提出实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主张的是()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    
    21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国家主权和安全第一D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2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在科学艺术领域内实行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推陈出新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3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重要思想的是()    
    A陈云B周恩来C刘少奇D毛泽东    
    24毛泽东正式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    
    A《论十大关系》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不要四面出击》    
    25毛泽东提倡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鞍钢宪法”)是()    
    A兼顾国家、生产单位、生产个人的利益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D“两参一改三结合”    
    2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的首要的经济关系是()    
    A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D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关系    
    27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是()    
    A人民当家作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集中制    
    28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是在()    
    A中共八大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七大    
    2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    
    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克服官僚主义    
    B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    
    C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D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0在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属于()    
    A资产阶级B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    
    31在中共八大前后,提出“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思想的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3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331963年,周恩来曾经指出,领导机关最容易犯的一种政治病症就是()    
    A宗派主义B主观主义C官僚主义D教条主义    
    34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上指出:“官僚主义是过去人类历史上长时期剥削阶级统治的遗留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也必须是一个长时期的斗争。”()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D中共九大    
    35提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的是()    
    A江泽民B邓小平C毛泽东D周恩来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就知识分子问题主要谈及的问题有()    
    A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问题B我国知识分子的情况    
    C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D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结合的问题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为什么人”的问题,他提出文艺服务对象应该包括()    
    A小资产阶级B农民C兵士D工人    
    3毛泽东概括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张包括()    
    A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B以重工业为中心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C尽可能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人民内部的矛盾    
    D为了使我国变为工业国必须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方面提出的方针有()    
    A“古为今用”B“洋为中用”C“中体西用”D“百花齐放”    
    5新中国建立时制定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B“平等互惠”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的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7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必须保持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作风是()    
    A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B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C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D艰苦奋斗的作风    
    8毛泽东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具备的条件有()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B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C必须是能够团结绝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    
    D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    
    9符合“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观点的说法有()    
    A这是为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而提出的经济观点    
    B确立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从国家的财力物力出发    
    C以国家可能运用的财力物力制约建设规模    
    D目的是防止经济建设中的冒进和保守    
    1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    
    A中国工业化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B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    
    C正确处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D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1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    
    A国防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路,为经济建设服务    
    B兼顾国防建设,必须实现国防现代化    
    C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D用加快发展经济建设的办法,来实现国防的现代化    
    12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有()    
    A“爱国一家”B“爱国不分先后”    
    C“以诚相见”D“来去自由”    
    13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的主张,其中有关“四目”的内容是()    
    A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B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D双方互信,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之事    
    14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的主要关系有()    
    A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B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15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是指()    
    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    
    B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    
    C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D在分配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补充一定的其他分配形式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内容和主要特点是()    
    A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