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783-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

第33章

2783-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33章

小说: 2783-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高山铺地区,再次被我歼灭。想不到它又被重建,恢复了军的番号,成为绥靖部队,驻守郑州。    
    10月22日凌晨3时,我右翼第一纵队旅长杨俊生率领的第1旅第2团,攻占了郑州东北3公里处的祭伯城,豫皖苏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占领了开封、郑州间的中牟县城,九纵26、27旅主力分别进入预定阵地。郑州之敌发觉被我主力包围,不敢固守,于22日6时倾巢弃城北逃。    
    至22日17时,郑州逃敌全部被歼,郑州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接着,10月24日夜,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密切配合,同时向黄河铁桥南北桥头堡垒攻击,全歼守敌,郑州战役胜利结束。    
    “郑州的得失,常常决定中原战局的成败。”    
    郑州战役的胜利后,开封的守敌不战而逃。陇海路上串珠般的三大名城——洛阳、郑州、开封全部获得解放,影响极大。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淮海战役的枪声打响了(1)

    河南开封城外,有几支铁流在默默行进。邓小平和陈毅乘坐一辆中型吉普车,率领着中原野战军的几路纵队由西向东,向徐州方向转战。    
    郑州战役后,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华东野战军开始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行动,即集中7个纵队担任割裂、围歼新安镇、阿湖地区的黄百韬兵团;以6个纵队从东、北两面紧逼徐州,阻击可能由徐州东援之敌;中原野战军主力在郑州作战后,迅速东进,举行徐蚌作战,斩断敌人交通中枢津浦路徐蚌段,以孤立徐州之敌。    
    10月26日,邓小平、陈毅率领中原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四、第九4个纵队从郑州出发,沿陇海路东进,奔赴淮海前线。    
    当部队经过开封,进至商丘东南地区时,传来了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完全解放的消息。陈毅和邓小平来到古都汴梁,登上城头。    
    向东望去,在铜山、两淮、海州的上空,已不是一股一股初起的乌云,也不是频催山雨的风,而是绵延千里广漠无垠的密云正在凝聚,只待天风吹来,倾盆大雨就将下降。天风海雨逼人!    
    向后看去,开封府金碧辉煌的大相国寺,残垣破壁的灰色城墙,满是污水的护城河,都隐没在落日余晖里。    
    天色渐暗,战士们心里却在展现着一幅壮丽的图画。他们知道,一场空前绝后的大决战,就将在古战场上展开。为了迎接这场大战,此刻,从中原大地到淮北平原,几十路大军正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前进,几十万人马在昼夜不停地奔驰。    
    在豫西,刘伯承司令员正率领着王近山、陈再道等中野的两个纵队和20旅、豫皖苏军区的队伍,与国民党白崇禧桂系的几个兵团在中原战场上周旋,拖着他们的鼻子向西牵。    
    粟裕代司令员,谭震林副政委正率领着华野的韦国清、王建安、滕海清、孙继先、叶飞、陶勇、王必成、宋时轮、成钧、张仁初、聂凤智、胡炳云、谢振华、周志坚、曾生等十几个纵队从鲁西南到东海岸,在600公里宽的土地上铺开,浩浩荡药地向南推进,准备包围黄百韬兵团,展开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    
    中野的杨勇、陈锡联、陈赓、秦基伟等4个纵队正在紧追着东撤的邱清泉、孙元良兵团,挥戈东进。    
    陈毅健壮的身躯靠在车座椅背上,望着窗外奔腾的铁流,感慨万千,眯缝着眼睛,嘴里轻轻地吟诵着诗句: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    
    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员,    
    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     
    吉普车,美蒋运输来。闪闪电灯红似火,    
    ……     
    “好诗!”邓小平笑了,“陈司令员,你应该当诗人,古词、新诗、民风熔为一炉,别具风格。”    
    陈毅谦恭地说:“过奖了,将军诗人古来有之,岳飞的《满江红》气势磅礴,曹操的《蒿里行》把汉末动乱年代人民的苦难描述得淋漓尽致。”    
    邓小平说:“我不懂诗,可是我更喜欢曹操的《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求贤如渴。只可惜,中国历代皇帝只爱诗词歌赋,不爱科学。”    
    陈毅有所同感:“是呀,这就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落后于世界之林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是属于人民的,一旦我们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这个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古国就会兴旺起来!”    
    邓小平满腔热情地说:“这个日子不会太遥远了,从当年我们一起在巴黎公社旗帜下宣誓,到现在这场决战,中国革命已经走过了艰难的历程,我相信这场淮海大战就是新中国的奠基之战。”    
    陈毅越发感慨:“‘三十功名尘于土’,我们已经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每一步都要用血的代价去换取。”    
    邓小平一阵沉默,望着车窗外茫茫夜色若有所思地说:“是呀,我在动员会上说过,破釜沉舟,在所不惜。为了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中原野战军付出最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谈古论今,吉普车载着笑语在月夜里飞驰。突然,车灯前猛然闪出几个战士招手拦车。驾驶员将车猛地刹住,伸出头来,冲着拦车的战士发起火来:“干什么?也不看看是谁的车?”    
    陈毅和邓小平一起走下车来,和蔼地询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有事吗?”    
    原来,战士们看到灯亮,还当是来了辆大卡车呢,这时才看清是辆中吉普,坐有两位首长,心里不免后悔,显得十分不安。停了一会,有位班长胆子稍大点,上前敬礼,说道:“首长,打扰了,我们只看到灯亮,不知是首长的车子,我们连长打开封时负了伤,但他坚持要和我们一起行军,路上晕过去几次,我们几个照顾连长掉了队,怕追不上队伍,这才……没想到耽误了首长……”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淮海战役的枪声打响了(2)

    陈毅的目光朝战士肩上扫去,见他肩上趴着一位伤员。连忙说:“同志,没关系,请伤员上车吧。”    
    负伤的连长苏醒了,猛地从战士身上跳下来,吼道:“谁让你们背我,快!往前进!不知道吗?进攻的队伍是不允许停下来背伤员的,让孙元良跑了那才是罪过!”    
    邓小平赞赏地看着这位连长,打断他的话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同志,对新同志说话,要注意态度啊!”    
    连长听着这说话的人是四川口音,一下子认出了站在面前的是邓小平政委,赶忙立正,敬礼:“邓政委,三纵7团6连连长高玉娃向您报到!”    
    “邓政委!”几个战士瞠目结舌,立正,敬礼:“首长,我们错了!”    
    邓小平微笑着向战士们打个招呼:“你认识我?”    
    高玉娃说:“首长,我是高玉娃呀!您忘了,去年在大别山,是您和刘司令员救了我。”    
    陈毅打趣地说:“啊,你们是老相识了。”    
    “高玉娃……”邓小平一时回忆不起来。    
    高玉娃连忙解释:“首长,去年夏天在大别山,我也是负伤掉了队,是卫生员扶着我走到个山口上,正碰上您和刘司令员。当时,是您让参谋给我倒水喝,刘司令员还把你们的几包八封丹留给我。开始,我也不知道是您和刘司令员,还特地让卫生员去打听您所在部队的番号,想回去给我们团长报告,给您写表扬信呢!等后来我知道了真情,可急坏了,山里的药那么珍贵,我怎么能把首长的药给吃了呢?剩下的两包我一直收着,指望哪天还给您,没想到今天……”说着,高玉娃流着泪水从兜里掏出两包八封丹捧了过去。    
    邓小平听着高玉娃的叙说,沉吟着,他想起了大别山的艰辛生活。    
    陈毅深情地说:“你们在大别山折腾得够苦的,同志,这八封丹你留下来作个纪念吧,让后代人都记住你们大别山的艰难日子。”    
    邓小平把陈毅介绍给战士们:“认识一下吧,这是陈毅司令员!”    
    “陈司令员!”战士们惊喜地喊了起来。    
    邓小平、陈毅和战士们一一握手告别。陈毅拉着高玉娃的手,要他上车坐上一段路,可高玉娃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耽误首长了,带着战士抢在车子前面,风一般地去追赶队伍。    
    和士兵的会见给邓小平带来了愉快,但随着车轮滚滚的声音,他的心思又回到了眼前的战争中来。自接到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下达的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命令后,中野上下像点着了一把火,等待了许久的决战终于到来了。谁都知道这场决战关系到中国的命运。作为中原局书记的邓小平自然知道这次决战的分量,知道担负在他肩上的重任。开完动员大会后,中野兵分两路,一路由刘伯承率领去豫西,一路则由他和陈毅率领东进,牵制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几日来,战斗的进展是神速的,郑州、开封相继解放。但是,并未和敌主力兵团交上火。邱清泉、孙元良已从这两座城池撤走,显然,敌军也在收缩兵力,企图猥集徐州。眼下,对于中野这几个纵队来说,能否尽快地追上敌主力兵团,狠狠地打击他们一下,造成兵逼徐州的态势,声西击东,把徐州刘峙集团的注意力吸引到西线战场上来,从而隐蔽华野围歼黄百韬的作战企图,保证华野完成第一战役首歼黄百韬的作战计划,这是邓小平现在思虑的主要问题。    
    天色微亮,参谋前来报告:“邓政委,陈毅司令员,我们的先头部队已经和刘汝明的181师接上火了!”    
    淮海战役的第一枪终于打响了!    
    邓小平一挥手:“告诉先头部队,要全歼181师。通知各纵队,凡是和敌人接上火的,都要不惜一切代价狠狠地打!我们这里打得越热闹越好!”    
    陈毅从皮包里掏出地图,仔细地看了看,说:“刘汝明的181师在商丘,离徐州不远了,打听一下,华野粟裕同志到了哪里?”    
    邓小平补充道:“据西线战况,敌人正在收缩兵力,即转告粟裕同志,要他放心地去对付黄百韬兵团。”    
    “是!”参谋响亮地回答。    
    邓小平对司机说:“去商丘!”    
    


第三部分:淮海大决战 中原逐鹿总结局牵住黄维的鼻子

    当陈毅、邓小平率领中原野战军主力第一、第三、第四、第九纵队东进之际,刘伯承、李达则指挥第二、第六两个纵队和江汉军区、桐柏军区部队在西线把黄维、张轸两兵团拉进这两座大山区去,同白崇禧的部队进行捉迷藏式的战斗,揪住敌人的尾巴,并寻机歼灭弱敌。    
    10月22日,刘伯承、李达飞电报告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     
    (一)白(崇禧)敌企图在随枣桐唐间地区围歼我二纵、六纵及桐柏、江汉主力,从18日起即以3兵团由应城地区沿随枣公路及以北地区西进,昨(21)日进到随枣间之随阳店、厉山之线及以北地区,今(22)日继向枣阳及其西北前进。12兵团由沙河店、牛蹄、贾楼经泌唐向平氏、湖阳进犯,该军主力昨(21)日己进到唐河、泌阳之线。13绥区第2军、第1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