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边关 >

第47章

边关-第47章

小说: 边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命最后时刻,我记得是半夜三点十五,大家把一套崭新的海关制服穿在他的身上。我觉得锁子的一生,无论是他的人格,包括他对工作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记得有一次下班了,又是下雨天,企业有一批货需要海关查验。他作为科长,这个货也可以安排第二天查验,因为当时没人了。但是锁子跟我说,咱们一起去吧。我们俩还有一个关员冒着雨去了那家企业,等我们验完货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他时刻为企业着想,如果那批货第二天验,企业就要耽误一天,造成经济损失。    
    锁子不管怎么说,都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还有一位杨学锁在查验科时的同事说:我和锁子一起工作了半年多的时间。那时他的病情已经确诊了,而且很严重。关党组征求他的意见,看下一步工作怎么安排。他自己提出来要上班,并且提出想回到他原来工作的铁路现场,在一线做具体的货运监管工作。    
    当时关里人事部门征求我们的意见,我确实很担心,因为我知道我们查验科的现场覆盖面特别广,监管场特别多,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怕他的身体适应不了。后来我跟他取得了联系,想听听他的想法。那么艰苦的一个岗位,有许多别的岗位可能更适合他。当时他跟我讲,我觉得我能坚持,我的身体没问题,我不想闲着,我想工作。我本来跟他取得联系是想劝他去一个更轻松、更合适的岗位,但听他这么一讲之后,我就跟关里说,我同意他过来。    
    现场监管的场地不在我们楼内,而在铁路口岸上,每天要进行外出监管、巡视。在我们工作安排上,尽可能的让他在室内做一些内勤的管理工作,但是因为现场的工作人员比较少,查验组经常派不出人去,货主等着,有时候很着急,这时候他就主动抢着说,我去查验一下吧。他的身体其实很虚弱,半个小时需要去一趟卫生间,化疗也很痛苦,但是他经常这样外出查验,巡视监管,他都不觉得自己是个病人,抢着去做这些工作。    
    海关下午五点钟下班,可是在监管现场的关员由于工作任务多,经常回不来,不能正常下班。这个时候我们查验科的科长,都一直坚持着要等关员回来才一起下班,常年形成了惯例,所以经常晚回家。他作为一个副科长,又身患重病,我们大家都让他早一点回去休息,他却要坚持等到外出监管的最后一个关员回来,然后才肯回家。    
    我觉得杨学锁同志入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实现了他的人生追求,绝不是偶然的。他在平常所做的这些已经达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    
    查验科科长接着说:2000年9月份,由于身体原因,杨学锁被关里从通辽办事处调回了总关,安排到查验科任副科长。当时我俩是对桌,他对生活的那种热爱和对工作的敬业,深深打动了我。    
    他从北京看病回来以后,每个季度还要回北京去复查一次,而且每天都要上我们满洲里的医院灌一次药,每天都要灌。灌药是非常痛苦的,而且他的病也非常疼。每天上班的时候,我都感觉到他不好意思吱声,有时候就龇牙咧嘴,是一种痛苦难忍的状态。我就跟他讲,杨科长你休息休息吧,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大家都能够理解,谁也不会和你攀比的。你可以晚点来,早点走,有什么情况,你自己调节一下。    
    他却一直坚守岗位,从来不迟到早退,即便是疼痛难忍的时候,也从不轻易离岗。尤其是当时我们要实行现场24小时巡查监管,我们夜间要经常的一宿不睡觉,对我们铁路的19个监管现场进行巡查监管。当时他作为副科长,也带领大家进行巡查工作。当时我就跟他讲,看你这种情况,就不要领大家去监管了,由我们来组织安排就行了。但是他都不同意,他总说我没事,没问题,疼痛一忍就过去了。他从来没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第四部分第八章 草原上的心灵篝火(5)

    在座谈会上,杨学锁的生前同事和战友都抢着发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泪水涌满了他们的眼眶,也湿润了我们的眼睑。我们还见到了一篇纪念杨学锁的文章。从文章的语气看,很像是杨学锁的妻子写的。后来一了解,并非如此。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学锁,还记不记得,你总是说我太脆弱,太多愁善感。的确,在你面前,我是个娇弱、爱幻想的人。我总把你喻为参天大树,我是只小小鸟,你的绿荫里有我的小草,高兴时我歌、我舞,疲倦了我依你而息,受了委屈,我向你哭诉。    
    你走后,悲哀总是笼罩着我,我更加郁郁寡欢了。多少次,我吞咽下眼泪,只因为害怕父亲和母亲的白发在天际里,害怕他们的眼泪更加浑浊。有时,我真想放纵一下自己的情感,大哭一场。然而我不能,因为我们的女儿还正在成长,你走后,我就是她的全部。每当晚上,你是否听得见,总有个声音,在叩打你的房门,那是女儿梦中为你流出的泪,滴落的黄泉。    
    学锁,你我有缘,只是缘分太浅,有时我觉得缘分太浅,还不如无缘的好。在我们有缘的日子里,你给我的时间,是何其的少。你总是没日没夜的想着你的工作,有时赶上查私任务,你干脆就不回来,好像海关才是你的家。    
    学锁,你做的一切我都理解,你做工作喜欢挑重担子,我理解。一遇到荣誉你就躲,我理解。通辽办事处刚成立,你就张罗着过去,协助开展业务,和我一分居就是几年,我也理解。可我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那么犟,那么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宁可忍着疼痛,工作几载,直到病源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才去真正看了一回医生。这回可好,癌症晚期,我的最后一根神经都快断了,你却好像没事人一样,还冲我笑。领导不让你上班,你却要继续工作,直到癌细胞扩散,连手术都无能为力之时,你才不得不躺在病床上。    
    我知道,你是真的没有气力了,否则我永远也阻止不了你工作。”    
    很幸运,我们采访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小刘。小刘看上去很年轻,当我们想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时,她的真诚令人动情。她说:“我认为,对生者的讴歌比对死者的讴歌更有价值。但是很遗憾,我入关很晚,没有机会在他生前的时候,对他进行直接的采访。他去世之后,别人对我讲起来的时候,我才觉得很感动,但不管怎么说,人都已经去了,都是往事了。就是因为对他接触的不多,而很多方面宣传又都讲到了,我才想到应该换换思路。从个人价值、个人生存的价值角度讲,杨学锁的事是很典型的,他活得很有意义。如果从大的方面讲,他实际代表的是一批人。因为满洲里海关,气侯条件等方面都挺恶劣的,这里有很多人,都是鞠躬尽瘁、默默无闻的,只不过杨学锁这个鞠躬尽瘁的生命太短暂了。还有很多人在继续着他的工作。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过去了很多年,还有很多年;走过了很多人,还有很多人。其实这个事业是无限的。    
    在写这篇稿子时,我想还是从女性,从母亲的角度写可能更好一点。因为海关人一提起杨学锁,觉得真的是从他身上受益匪浅的。但是从家庭和妻子的角度讲,可能他们就觉得很委屈了,因为他妻子跟他生活了这么多年,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了他。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海关,家庭就顾不上了。我后来走访了一些他生前的友人,了解到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从他妻子的角度来写,可能这种感情更真挚一些,也更深切一些。他在生活、爱情、婚姻方面,可能还留有部分的遗憾,但是没办法,他都填补给了海关事业了。”    
    听了她的话,我们沉默了很久。    
    在杨学锁短暂的一生中,他留给海关事业的精神财富是那么巨大,而留给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空间又是那么的狭小。崇高和卑微,伟大和渺小,这些人类通行了千百年来的道德尺度在杨学锁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第四部分第八章 草原上的心灵篝火(6)

    5。 潜伏哨设在走私分子的眼皮底下,却让他们看不见,也摸不着    
    满洲里关区地处中蒙边境的大草原上。这里地域辽阔,边境线比较漫长,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方便的走私条件。如果把守不严,给走私分子留下可乘之机的话,这里就有可能成为欧洲向中国走私的一个陆路通道。为了反走私,满洲里海关专门成立了调查局。调查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深入到草原边境一线,和地方的边防大队以及解放军边防部队密切配合,形成打击边境走私的强劲力量。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要上面有情报,或者他们得到了信息,就要深入到边防连队一线,和有关部门组成一个协查组,在边境线潜伏。    
    我们在阿日哈沙特口岸采访期间,见到了调查局副科长丁阳成。此时正是这里开关的日子。阿日哈沙特口岸是个季节性口岸,一年当中开关的时间有限。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这次开关有些正常货物无法进境,这就有可能使得很多货主采取非法手段,通过口岸两侧的边境线将货物走私入境。这样就给调查局的打私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按照丁阳成的说法,一般的走私分子,他们在白天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知道边防部队在边防线上有很多潜伏哨、观察哨。如果白天行动的话,很容易暴露目标。只有在夜晚的时候,有黑暗作掩护,他们才容易躲过潜伏哨的眼睛。而对于海关调查局和边防部队来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以防为主,把走私分子震慑在国门之外、国境之外,这样才能保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边境地区人们的生活安宁。因此,夜间的潜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大草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傍晚时还是夕阳西照,清风和煦,入夜后就成了狂风大作,沙土飞扬。若是天气寒冷一些,风暴中还免不了夹杂着雪粒,打在人的脸上生疼。到了夏天,虽说免受风雪之苦了,可蚊虫的叮咬、汗水的浸沤,也能让人“体无完肤”。丁阳成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不太适应,但是经过逐渐的摸索和锻炼,克服自然环境困难的能力逐渐提高了,和边防部队磨合的也越来越默契了。    
    1997年11月上旬,大雪已经封山,海关调查局工作人员到这里的边防连队蹲点,在边境线上开展打击走私的专项斗争。这个边防连队,管辖的边境线总长度有35公里左右。它有一代号,叫做“625”。侦察员和边防战士们晚上潜伏,白天巡逻,已经连续三四天了。这时从海关总署调查局突然转来了有关部门的情报,说“625”这块有走私情况。丁阳成一看表,距走私接头时间只剩4个小时了。时间不等人,大家顾不上吃饭,匆匆忙忙爬上汽车就出发了。到了预定地点,只见对面的山头上有灯光一闪一闪的,原来蒙方走私分子已经到位了,他们直接向中方走私分子发射灯光信号。大家立即下车,然后分成几组步行接近走私地点。当他们进入到离走私分子只有50米的地方,悄悄潜伏下来。不用说,这一仗非常漂亮,不但把中方走私人员直接抓获,而且还在他们的车上缴获了一大笔购买走私车的货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