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

第52章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第52章

小说: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的话不要发笑吧!那种阴暗的心境显然对他是不适宜,但其中也还有些严肃的,值得想一想的事情在。原谅那些不快活的人对别人稍微有点过火吧,原谅他们有时对别人不太注意,有时对别人又过分苛刻吧!他们太爱人,因而才发现人的不可爱处。他们因为太喜欢朋友,反而不能找到朋友。
  朋友是不难找到的。如果你不只是专门期待着,你将发现在凡有人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朋友。比如出门,你只要先向你对面那个同车的,或同船的人打招呼,他又对你没有成见,岂会不愿意和你谈谈天。如果他随着拿出了他的纸烟,你怎么又会吝啬得不打开你的罐头。何况现在大家都不是在一次为自己的旅行中。我们正在一条长路上行进,如同一次出征,同行者和我们可以拿出互相保证的是彼此的生命,对于任何患难我们都将要共同担当。我们也如同往一个圣地去朝香顶礼,同行者和我们所共同的是一个最高的,最坚定的信仰,一个最美好的,最伟大的理想。世界上哪有一种旁的朋友比这样的同伴更可贵!我们通常和什么人之所以能做朋友是因为他和我之间有一种共同爱好的东西。一本书,或者一种特殊的趣味。最好的朋友之间所共同的应该是一个事业,一个理想。对这样的朋友,更确切一点,我们就称他为同志。
  爱我们的同志吧!珍惜我们彼此间的情感。当大家彼此都不太有钱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不豪爽。如要责备,不如责备自己,看自己有什么能对他尽力的地方还没有尽力。如果他这一向精神不大好,不要过分要求他对你热烈。我欣赏古人那种“淡淡如水”的友情的境界。当然我们相交也可以随便一点,吵吵嘴再和好,和好了又吵吵嘴,但那次数也不可太多,或者口气太过分,以至到损伤人的程度。我自己既然有些独特的癖性,为什么我的朋友又不能够有?让我们不要为任何一点小意气,一点神经过敏,失掉一个十年的朋友吧!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里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不要随便失掉一个初认识的同志的友情,因为比较深的相互了解还得经历一段时间。一点点友情,即使它细小如同沙粒,也不要让它从我们手里漏掉。有它,我们将活得更有生气,工作得更有信心。如果你偶然受伤或摔跤,就可以直接从它懂得这一点点痛苦的意义。它将使我们从疲劳中振作起来。当我们软弱的时候,将依靠它的扶持而重新变得坚强。
  关心我们每一个同志吧。那都是朋友。不要嘲笑他们,过分挑剔他们的短处。你看,他也许喜欢多说几句话;他也许容易为一点小事就惊叫了起来;他也许太容易发脾气;他也许太容易流眼泪;他也许偶然会对人撒一个小谎;他也许有点古板;他也许有点笨拙……那都算得什么呢!那些毛病也许我自己都有。我既能原谅自己,为什么对朋友又如此不信任呢?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今天他们有同我生疏一点的,明天他们就要同我熟悉起来。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
  我们不是寂寞的。
  选自1942年4月5日《解放日报》 


黑 夜 颂 
作者:贾植芳
  贾植芳(1916—),山西襄汾人。当代作家、学者。著有《人生赋》、《热力》、《我的朋友们》等。
  
  我的精神,每每在深夜中最振奋,能一直熬到天亮,我才甜然的去睡;因之,以我惯于黑夜的生活,和对于黑夜的感觉,我真想综结起来,写一本《黑夜的经验》,那么一本小书,想来也颇有点意思的。
  真的深夜里,富于一种发现与创造的美,一种精神力,只有在黑夜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就因此,我对黑夜的感觉是庄严和神圣的,在艰苦恐惧中充满一种抵抗的作战的欢乐。往往能完成许多出乎意料的工作,而且这工作完成得犀快和精美,也很完善和奇出。
  先是,黑夜降临了,忧郁的黄昏已去,你在一个孤寂的斗室内,心情有点彷徨的踱着,一边吸着廉价的纸烟,仿佛面对着一个讨厌的客人似的不快,你用纸烟来安慰自己解放自己。渐渐的窗外一切嘈杂的声音安静了,你的嘴喉也被尼古丁弄得辣而苦,甚至失去感触的能力,你的情绪,也就从彷徨里走了出来,黑夜的序幕阶段从此完结,你会先安静的坐下来觉得像走到广野一样的开朗,和无限的包容力。从这个基点,你就变得和一个大兵团的指挥官一样,沉静的运用自己的兵力,作展开的部署和运动,你会不觉的把手伸到烟盒里取出一支烟,而划亮一根火柴,(这种有光有声有色的综合艺术,使你的情绪变得轻快和欣悦)于是,你闭了眼吸烟,面部的肌肉也就渐渐的随了烟气的迷漫开始变化和紧张,而你已沉入一个单一的内心世界,开始了战斗。烟快吸尽了,你也睁开了眼,如果对面有一幅镜子的话,你会发现在烟雾缭绕中,你的脸部肌肉已充满了精神力的坚定和一致,你的睁开的眼睛,也必然已洗去一切的不安苦恼和忧郁,变得光亮而闪烁。你整个人,仿佛是站在阵头的一个将军,充满了神奇的战胜一切的力量。从此,你将要开始你的工作,于是,笔尖和纸激急的作战,你把自己埋在工作的潮浪里,忘了一切。黑夜这时加浓了,窗外已没有一丝的亮光,黑暗封闭了一切,冻结了一切,一切归他掌握和支配。你的工作速力也愈充沛,仿佛在战斗激烈俄顷的兵士情绪,为了就到的胜利战果,忘记死亡和负伤。外面风起来了,风头而且这样锐利,屋里的气温往下低,你的工作情绪已然受到打扰,你开始不安的皱眉了;但是黑暗它还不甘心的,它除了以本身沉重的色调吞没你,他还指挥野马似的夜风,作为尖兵来攻击活在它的压治下的有生物。屋子越来越冷了,你的工作情绪开始迟顿,减弱,你忽然又坚强的啃着嘴唇,眉头松开了,表示你已不再屈曲的忍受,而是拿出坚毅的意志,抵抗侵略者。一直到屋里完全变得冰冷,电灯光已然惨白得像一张死于野战的兵士的脸,这里你就进入另一种激情,你或许有一点疲倦,或许有一点昂奋,(这叫做不承认失败的情绪)或许对于这种景况,发生了一种恐惧退缩的心理,使你想放弃了未竟的工作,逃到床铺上去,在无知的睡眠中来逃避向你加紧攻击的黑暗和寒冷的袭击,这就是一个关键了。你或许会为这个决定,站起来低了头在屋内来回踱步,你脸上已然带了疲倦和困惑的闪光,像一个陷在战场混乱中的兵士。但是你还没向敌人伸起手缴掉的武器,踱过一会,你的体内发散出新的活力,你获得了体力的温暖,相对的寒冷的力量减低,这样,动荡的局面安定了,你会抓起一支烟,闭了眼睛狠狠的吸去,这正是更激烈的战斗前的短短的沉寂,而你,已完全是一种悲烈的战士心情了。烟很快的会吸完,你也会马上毫不犹豫的重新作起你的工作,你的昂扬的精神力,和战士的单一的感受,会使你的写作工作分外的迅快,也分外的新鲜,有你所想不到的字句神奇的跳跃到纸上。而你也皱着眉也啃着唇,表示了你的忍耐和抗争。这样的时间,总有好几个钟头,你也会因为利害的寒冷侵袭,挥动脚踩踩地板,或搓搓手,舒一口气,但你决不会再站起来在地上踱步子,而且很可能你在这工作狂热的中间,除过专心看着面前的纸,不再浪费的看窗外(都是黑暗的大本营)或周围一眼,渐惭的远处的鸡啼叫了,这隐约的声音,带给你一种胜利的喜悦,你的工作就做得更快更好,风也似乎停止了,滞重的黑暗在悄悄的退却,一直到群鸡乱啼,窗子也渐渐露出白色的时候,屋里也增加了一种清新的气氛,你的工作,也多半就近乎完结的阶段,你的困积久浸在寒冷里的身子也忽然抖擞着,这时映在对面镜子内的你的脸孔,已变得又青又瘦,但是仍旧显得坚定和单一,心里却为喜悦全部占领,只觉得黑夜已尽,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这一种快活的“历史心情”。你有了经过长期艰苦巨烈的战斗后,终至得到胜利的兵士的骄傲。而和黑夜一同逝去的烦躁,不安,恐惧和退缩,也变成可笑的史实。黎明终于堂堂的莅临,清晨的风予你以友爱的抚慰,你觉得清新和振奋。而当太阳的第一道光线照耀到你憔悴的脸上时,这憔悴的脸上却布满健康的笑纹,才感到黑夜对我们的考验的伟大!
  因此,你甚至衷心的感谢黑夜的锻炼的赐予,它使你可以完成巨大的工作,使你变得伟大!
  1946年3月1日夜,写
  选自《热力》,1949年6月初版本,文化工作社 


日  出 
作者:刘白羽
  刘白羽(1916—),北京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登高山看日出,这是从幼小时起,就对我富有魅力的一件事。
  落日有落日的妙处,古代诗人在这方面留下不少优美的诗句,如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可是再好,总不免有萧瑟之感。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岩头,面对着弥漫的云天,在一瞬时间内,观察那伟大诞生的景象,看火、热、生命、光明怎样一起来到人间。但很长很长时间,我却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欣赏。
  海涅曾记叙从布罗肯高峰看日出的情景:
  
  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
  
  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对于日出,却作过精辟的描绘:
  
  ……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日。……
  
  可是,太阳的初升,正如生活中的新事物一样,在它最初萌芽的瞬息,却不易被人看到。看到它,要登得高,望得远,要有一种敏锐的视觉。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看日出的机会,曾经好几次降临到我的头上,而且眼看就要实现了。
  一次是在印度。我们从德里经孟买、海德拉巴、帮格罗、科钦,到翠泛顿。然后沿着椰林密布的道路,乘三小时汽车,到了印度最南端的科摩林海角。这是出名的看日出的胜地。因为从这里到南极,就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海洋,中间再没有一片陆地。因此这海角成为迎接太阳的第一位使者。人们不难想像,那雄浑的天穹,苍茫的大海,从黎明前的沉沉暗夜里升起第一线曙光,燃起第一支火炬,这该是何等壮观。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日出。可是听了一夜海涛,凌晨起来,一层灰蒙蒙的云雾却遮住了东方。这时,拂拂的海风吹着我们的衣襟,一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