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

第37章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第37章

小说: 政治理论标准辅导全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九)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银行与银行资本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货币借贷和货币支付中介的企业。银行的职能主要有:一是充当借贷中介,即以存款的形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再以贷款的形式把货币资本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二是充当支付中介,即根据企业委托,办理货币的收付和转帐结算、货币兑换等。    
    银行资本,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2银行利润    
    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目的也是为了取得利润,而且相对于自有资本来讲,也要取得平均利润。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和存款利息(低)的差额减去银行业务费用构成。银行利润来源于借款的工商业资本家的利息,所以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二十)股份资本和股息    
    1股份资本    
    股份资本是指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    
    股份公司就是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股份资本)、合资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资本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已由股份公司统一占有、支配和使用,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私人企业已由股份公司统一经营,取得了社会企业的形式。这种变化加强了资本的集中,优化了资源配置,培育了经理阶层,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股份公司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滋生出投机和欺诈活动,深化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并为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提供了过渡形式。    
    2股票    
    股票是股东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据以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即股东不能向公司退股索回本金;股东持有股票既可按规定领取股息,又有承担清偿公司债务的风险;股票可以转让、抵押和买卖;股东可以参加股东大会,讨论和表决企业的重大决策。    
    3股息    
    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据股票票面的资本额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它最终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股票价格    
    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买卖实际上是买卖获得一定股息的权力,是资本所有权和收益分配权的转让。    
    在数量上,股票价格应该等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将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和股票取得的股息相等。因此,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收入和银行存款利息率。它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收入/银行利息率。    
    在现实生活中,股票价格往往还要受到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心理、人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因而股票价格是不断上下波动的。    
    (二十一)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凭借其土地所有权取得的一种收入,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它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其实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雇佣工人三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即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资本主义地租的基本形式    
    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1)级差地租    
    ①级差地租的实质。级差地租是指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有差别的地租,其实体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    
    ②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这种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这样,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资本家就会获得超额利润,形成级差地租。    
    ③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优劣程度的不同。土地优劣条件的不同使得等量资本投入等面积的不同地块上的生产率出现差异,导致不同地块上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不同。由于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劣等地决定,因此经营中等地和优等地的资本家就可按照高于自己个别生产价格的社会生产价格售卖自己的农产品,从而形成超额利润。    
    ④级差地租的来源。级差地租的来源是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⑤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I是不同地块间由于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包括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的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Ⅱ则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    
    (2)绝对地租    
    ①绝对地租的实质。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实体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②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③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④绝对地租的来源。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3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1)垄断地租    
    垄断地租是指由垄断价格所带来的垄断超额利润所构成的地租。    
    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是某种土地的特殊优越性和稀少性,产生的原因是对这种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2)建筑地段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是指工商业和房产业的资本家为了建造工厂、商店、住宅或其他建筑物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与农业地租一样,建筑地段地租也同样具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具体形式。但由于在这里土地并不直接参与产品的形成,所以建筑地段地租与农业地租相比有两点显著不同:一是土地位置对地租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垄断地租在整个建筑地段地租中占显著优势。    
    (3)矿山地租    
    矿山地租则是在采矿业中资本家为了租用矿山而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矿山地租也分为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其决定方法与农业地租完全一样。    
    (二十二)土地价格    
    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土地价格相当于这样一笔货币资本,把这笔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所获得的利息,等于把这块土地出租所获得的地租。土地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有上涨趋势,利息率有下降趋势,因而土地价格也有上涨趋势。    
    二、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一)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竞争发展到顶点,逐渐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它的主要标志就是在垄断全部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二)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1垄断    
    垄断是少数大企业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对某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实行控制或独占。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2垄断的形成    
    垄断的形成经历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自由竞争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第二步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了垄断的产生。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这些大企业的生产在本部门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自由竞争是导致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强有力的杠杆。    
    生产集中是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垄断是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    
    (1)当一个部门的生产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里时,少数大企业达成一致的垄断协议比较容易,从而为垄断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2)当一个部门的生产集中在少数大企业手里时,少数大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遭受重大损失乃至两败俱伤,也有必要联合起来,形成垄断,从而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标志着资本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占有形式从股份资本发展为垄断资本,企业组织形式从一般股份公司经营发展为垄断集团经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也从获取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转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一切说明,垄断的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的进一步调整。    
    (三)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1垄断资本主义所呈现的基本经济特征表明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    
    随着垄断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竞争时期进入到垄断时期,资本主义在其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内都呈现出一系列与垄断密切相关的重要特征,列宁将其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短期价格协定,在生产部门内瓜分市场、规定产量和价格的卡特尔,联合采购原材料和销售产品的辛迪加,统一掌管参加企业的业务和财务、独立进行经营活动的托拉斯,以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为核心的不同部门企业结成联合集团的康采恩等。这些垄断组织已成为经济生活的主体。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的统治    
    ①银行业垄断的形成和银行的新作用    
    在工业生产集中和形成垄断的基础上,银行业经历了与工业部门相似的两个步骤,也在集中和形成垄断。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使银行和工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银行对工业企业的渗透力和控制力空前提高,银行由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这便是银行的新作用。    
    ②金融资本及其形成途径    
    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起来,便形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形式。    
    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一是加强信贷联系,即垄断的大银行和垄断的大工业企业之间长期的固定的巨额资金信贷;二是加强资本联系,即彼此向对方领域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加强人事联系,即互相派人兼任对方的重要职务。    
    ③金融寡头及其统治途径    
    金融寡头是指掌握金融资本,控制国民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