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周星驰影传 >

第21章

周星驰影传-第21章

小说: 周星驰影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你看完《大话西游》,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那里,忽然觉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    
    如果你看完了《大话西游》,默默地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你看懂第三层了。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只有这三层。可是在这个晚上,我们忽然好像明白了更多的东西,想到了更多以前没想过的东西。    
    以前几乎记得《大话西游》里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太熟悉的事情总是会懒得去深究,即使想,太近的距离也会让你望而生畏。    
    《大话西游》到底在讲述什么?在搞笑的剧情里它到底在掩饰着什么样的情感?    
    情话里有人说,正像紫霞仙子留在至尊宝心上的那滴泪,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有多少轰轰烈烈的爱情,有多少分分合合,有多少阴差阳错,到头来,不过是一滴泪。


周星驰影传 第四部分第二十五章 穿梭时空(2)

    至尊宝看到了自己心上的泪,终于明白了,于是戴上了金箍,变会了孙悟空。当时我佩服得一塌糊涂。    
    可是现在想来,至尊宝真的明白了吗?既然已明白一切,为何还在大战牛魔王的时候佯痴装癫,狂态大作甚至失态?金箍已戴,尘心未死。戴上金箍,其实是至尊宝向孙悟空的角色变换的一件特征道具而已。    
    这时候的孙悟空本质还是至尊宝,他无法掩饰自己对紫霞的爱,但是他又反复提醒自己已是孙悟空,于是他说出“大家都是神仙,不要骚扰我好不好”这样的话。    
    “神仙”二字,实际上是至尊宝在提醒自己同时也在提醒紫霞,不,那眼神语气,分明是在苦苦哀求。心中的无奈和酸楚实在是无法言表。    
    “神仙”,最至上无尘的称呼却代表一种最世俗的约束,没有欲望的超脱,死水一般。    
    看一眼紫霞在他心上留的东西就心满意足,他没想到他看到的是一滴眼泪。眼泪使他万念俱灰,眼泪也使他明白什么才叫真正的爱。    
    他以为自己爱的人原来不是他的最爱。他跨越500年来寻找的人原来找到的却是另外一个人。    
    导演用了最通俗的被别人用烂的手法即时空穿梭的老调去重弹一个同样被别人提过无数次的问题:我是谁?    
    这个佛经全力试图去解释的问题最后自己也越解释越糊涂,最后捣一捣浆糊索性避开来讲“我”的皈依方向和后世的归宿了。    
    我是谁?要解决的却是今世的问题。即现存的我在时空的定位问题。    
    我到底是谁?我在寻找什么?后世本是虚无飘渺,便可随意解释。前世如大梦一场,亦真亦幻。    
    至尊宝的今世本来明白得很也糊涂得很,强盗头子一个,带领一群非人非鬼丑陋不堪的伙计打家劫舍倒也逍遥自在。偏偏被人用七伤拳打成斗鸡眼又发生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事,总有人试图告诉他你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他本来没理想没文化,好不容易爱上个人又发现他爱的人却爱着孙悟空,一个他拒绝承认的身份。于是他糊涂了,他真不明白了。他到底是谁啊?    
    不待他想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杀出个牛魔王一顿大砍。最后不管由不由他,他总归是走上了探询前世的路。    
    他的目的很单纯,想挽救晶晶。因为他似乎很爱她。在糊里糊涂的强盗生涯里他终于以为找到个落脚点了。他下意识地很简单化地把追寻“我是谁”的过程转化到追寻所爱的人。    
    于是他在时间里迷路了。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必须一步一步地向孙悟空这个身份转化了。    
    可是他胸无大志他毫无佛根。他拒绝承认他是孙悟空。几乎是本能的拒绝。但在拒绝的时候,他的强盗头子的身份已在时光的穿梭里逐渐崩溃。    
    他是谁?他爱的人又是谁?经过了那么多无常,经过了生死的蜕变,他因为一个女孩的一滴泪好像大彻大悟从此走上取经的路。    
    他好像放弃了追寻“我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他想不再去想它。而不想一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死。至尊宝试过死了,可是没用。    
    于是他当神仙了!可是当神仙有用吗?神仙的躯壳里装着个点缀着眼泪的心,你叫他怎么安下心当神仙?于是他亦狂亦癫。    
    所以说,至尊宝这个人,自己绝不会去主动顿悟的。他其实只是个没搞明白自己到底是谁的普通人罢了。    
    后来他明白了。那个留下眼泪在他心上的女子不管他是强盗还是神仙,不管他背信还是弃义,都死心塌地地爱他。在一片包围他的不安定的因素里终于有了个躲避的地方。    
    可是她死了。世上最可爱的神仙和最想得到爱的女子死了。于是他,好像只有一条路了:取经去。    
    在醒来的时候,盘丝洞又变成了菩提洞,多嘴的唐僧变得惜字如金。洞口的晶晶变成了豆腐西施。一切好像似曾相识而又全然陌生。    
    如果这一切用梦来解释,那现在的我又是谁?好不容易好像找到的答案又被推翻了。    
    直到在那座破城的顶上,夕阳武士断然地拒绝女子的爱意。他终于无法遏制。他心上的泪在滚动沸腾又寒冷如冰。    
    他吻了她。他看着她的眼神,抚着她的头发。她的眼神脉脉。可她看的是谁?她的发温润如丝,可她是谁?他终于明白了,他正用别人的躯壳去爱抚一个貌似自己所爱之人的女子。对象和自我原来到头来都是虚假的。    
    那一刻,他心上的泪蒸发了。在正午的阳光下,那一刻,他终于摆脱了“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纠缠,所有的身份都叠成了一个干涩的抽象符号。    
    取经的孙悟空,大智大勇,无所畏惧。(可是他会怕一样东西,是一滴眼泪)卢冠廷的歌蓦然唱起……    
    所以说,《大话西游》是个寓言,躲在古老神话的背壳里似乎很搞笑很爱情很世俗很感伤地讲述一个因为时间的渺茫和个体的彷徨所构筑的问题和它不确定的答案。


周星驰影传 第四部分第二十六章 贴近真实(1)

    以情动人抒自由    
    《大》片编剧大概是个生活上乱七八糟、思想上从不拘束的人,不少人看《大话西游》时,感觉是脱光了舒舒服服地泡在澡盆里,整个世界没有一条规则粘在身上,他们享受着随心所欲无边无际的自由。    
    《大话西游》所展示的思想和人物形象是独特的,从根本上说,它秉承了《西游记》想象力丰富和反传统的思维方式等特质。喜剧?正剧?闹剧?还有人说它是爱情剧,其实很难把它归入那一类既定的范畴,要分析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它一样大话一番。    
    《大话西游》之所以使人不由自主地喜欢它并仿效它,说穿了就是它所展现的形式和内容,包括对白的精心。    
    我们十分佩服编剧,他大概是个生活上乱七八糟、思想上从不拘束的人,不少人看《大话西游》时,感觉是脱光了舒舒服服地泡在澡盆里,整个世界没有一条规则粘在身上,他们享受着随心所欲无边无际的自由。    
    《大话西游》不像是一部可用来评论分析的电影作品,它更像是一个礼物或玩具,它不是艺术,因为它没有艺术应有的严谨和深刻,也没有艺术家的敏锐,敏锐更多是个体的,会呼吸的。    
    《大话西游》既不撕碎什么,也不塑造什么,所有的形象都不是目的,只是工具,不是叙述的工具,只是带着你玩耍的工具。因此,以后每次看都感觉被“硌”了一下,虽然这样,但孙悟空接下来“我靠”那一棍子还是让人痛快下来。    
    可以看看中国的其他电影。我们没说喜剧片,因为我们认为《大话西游》归不到任何一类。有个同学曾一本正经跟我说:“我认为《大话西游》是中国最经典的爱情片。”    
    很多电影用各种手段,费各种心思,就是想扔给你一个包袱,让人恶心。《大话西游》不但不给你包袱,还帮你卸。    
    我们喜欢看电影,可多数电影都在一个大规则内左冲右突。这个大规则就是社会的感觉。事情总要合情合理,不合情理的事人不感兴趣,《大话西游》也合情理。但它的情理不是一个社会搏杀后人与人相互妥协的情理,而是个体性极鲜明的情理。    
    因为《大话西游》里看不到社会的影子。所有的人我感觉都是在幼儿园,大人说点什么,不用讲礼貌客气,不用讲逻辑关系,你可以单刀直入问一句“你妈贵姓?”(如果你确实想知道的话)。    
    紫霞仙子一高兴说了一句话:“整座山都是我的,包括你。”于是,整座山连同盘丝洞和至尊宝都是她的了。每次看到这儿,我们就痛快得不得了。我们会哈哈怪笑。    
    这是一个个体性极其强烈的举动,在它的背后是一个个体极其鲜明的脑袋,就是这个脑袋让我痛快得不得了。    
    他和她面对的还不是最艰难的局面,因为还没有心灵和心灵的冲突。只是外界已摧毁了他们。    
    从一开始就落入包围之中,要抗争、抗争、抗争,直至最后。    
    没有时间面对面,相互凝视。所以在城头,孙悟空(至尊宝)落下那一个吻的时候,他会想起从前(在两个人死去之前,在两个人重生之前),在这个城头下面,紫霞说:“那么,让我们开始这段感情吧,你先亲我一下。”    
    是的,让我们开始吧,因为还有那么多心灵之路等我们去走。在这个世界的包围之中,“开始”是我们残存的最后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开始。    
    人是不应受这种苦难的。    
    众生不应受无知之苦,唐僧不应受布道之苦,至尊宝不应受舍生取义之苦,紫霞不应受飞蛾扑火之苦,观音姐姐也不应受普度众生之苦。    
    或者如刘小枫所说:冬妮亚不应受革命之苦。然而,苦难难以躲避。    
    在知道我们的生存状况时,我们能改变多少?更何况倘若我们不知道呢。我们有多少自由自在地想,又有多少自由自在地去做?    
    选择也是痛苦的,许多时候它不仅仅是非此即彼的痛苦。唐三藏对至尊宝说:“当你明白舍生取义的道理,你一定会回来和我唱这首歌的。”    
    那么,爱置于何处?生、义、爱,如果它们是同等的,那么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要失去双倍的东西。这一选择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呢?    
    晶晶说:“我发现你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回来要找的不是我。”夕阳武士(至尊宝)说:“怨只怨相逢恨晚,造物弄人。”    
    紫霞说:“只要他能拔出我的紫青宝剑,他就是我的如意郎君。”难道一份爱,一个可以选择的开始也是不可选择的吗?难道在我们选择了爱之后,还不知道爱谁、如何爱吗?


周星驰影传 第四部分第二十六章 贴近真实(2)

    是的,是的,是的。这虽然是难以接受的回答,但选择生不意味着我们知道如何生,选择义不意味着我们知道何为义。    
    也许只有进入体内,直面本心才有答案,或者剖开胸膛示之于人。人必须证明自己给自己看,好像拜伦那样“像自己所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