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

第5章

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第5章

小说: 1751-实证纪实小说学生恋爱报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教授抽着烟,好久好久才说:“你能够这么说,我很感动。我确实很感动。但是,我还是要说,就这一次,以后我们还是师生,还是朋友,好吗?”    

  当时,校党委书记听到这段叙述时,也不问是真是假气得把同行一推说:“尽是胡连八扯,我堂堂高等学府,堂堂大学生,怎么会如此糟糕?!”


第一部分防“非典”引出了婚恋话题(7)

  可是,时至今日,他所在的高校里竟然也出现了这样的事,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该如何去理解这些新潮的大学生呢?!    

  正在这时,他的电话响了。是那位系党总支书记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向校党委书记汇报了那位怀孕女大学生的具体情况。    

    

    

  “别人都没事,偏偏我出了事”    

  这个女生,原本纯正、文雅,人长得虽不算太漂亮,可在全系里的女生中也算是数得上的;学习不算拔尖儿,但也在上等水平。她是从一座古老都市里考入本校的。家有母亲、姐姐。父亲早逝,母亲下岗,姐姐又无工作,全家人过着城市贫民“贫困线”以下的艰苦生活。    

  接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对在生活、学业中煎熬的她这本应是一件喜事,但她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知道,母亲昨天还在为今天没钱买菜而发愁,可她又怎么能张口向母亲索要高昂的学费呢?为此,她不知暗暗哭了多少次。    

  母亲得知情况后,确也发愁。女儿苦读了十几年,好不容易才考上大学,若不去上,岂不遗恨终生?!若上,几千元的高昂学费又到哪里去筹呢?!母亲也暗自落泪。    

  女儿见状,扑到母亲的怀里,哭诉着:“娘,我不去上了,我去找地方打工,挣钱,挣回给娘买粮买菜的钱……”    

  母亲听着女儿的话,凝望着女儿的泪眼,感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这使当娘的更是感动了;同时她也振作了,她捂着女儿的嘴,不让她再往下说。她擦了擦自己的眼泪,说:“上,这大学咱一定得上。娘去给你借、筹,砸锅卖铁也得让女儿上大学。”    

  好不容易筹借了不足一半的学费,她走进了大学校门。    

  在大学新生报到的“绿色通道”里,她顺利办完了各种入学手续,成了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    

  她学习努力,学业上进,并积极参加校、系组织的各项活动。她表现突出,人样儿也突出,不断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称赞和关注。    

  时过一学年,人们发现她变了,情绪变得低落了,性格变得古板了。为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钱,是拖欠的高额学费压得她抬不起头来,虽申请了个人贷款,但由于银行方面的种种原因,贷款迟迟不能兑现;母亲多病缠身,姐姐打工收入微薄,连生活费也无力支付给她了。    

  她暗自流泪,日渐消瘦。    

  可是,她毕竟是从寒门走出的学子。母亲从危难中奋起,到处借钱送她上大学的行动又激励了她。她把目光盯上了校外,盯上了社会,盯上了街市……    

  慢慢地,除了上课以外,她便游离开了集体,游离开了那些不为经济而忧的终日欢蹦乱跳的校友群体。    

  经过调查,她发现,从离城市较远的水果批发市场里批发水果再到市里面去卖,从中可以赚些钱。她知道,没有营业执照是不能到闹市区摆摊去卖的,她便找本市同学借了个自行车,带上一大箱苹果,串居民小区和背街胡同,沿街叫卖。开始,她是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口、叫不出声来,觉得一个女大学生沿街叫卖,确实放不下脸。但当她想到多病的母亲,特别是她想到自己在上中学时,校门口一些下岗的女工们向学生叫卖水果、糖果、铅笔等时,自己也就放下了包袱。反正在这个新的城市里,谁也不认识我,那就叫吧,高声地叫吧!    

  正课以外,双休日里,她市外贩、市内卖,除了上课,就是贩卖。开始还能赚几个钱,可是后来,城市、社区管理日渐严格,限制设点叫卖;加上当日水果卖不完,又不敢往学校里放,偷偷寄放在别人家里,霉烂、丢失,损耗严重,最后算来,又赔了本,无奈,只得停业。    

  此业不通,再换一行。她也算是百折不挠,用一张白纸,写上“家教”二字,站在人口流动多的地方“出卖”自己。这种出卖,是出卖自己的知识,人们一般都把它看成是大中专学生所为,是一种高层次“经营”活动。但是,岂不知,这座城市里,大中专学校林立,在校特困生一般都要寻求这项工作,用自己的知识换取一些报酬,来弥补自己求学期间的费用不足。所以,在闹市区,在公共场所,经营“家教”者比比皆是,她寻找这项工作也是困难重重。她站了两周,结果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后来,她又到饭馆里去做钟点工,当端菜的服务员,做择菜、洗碗的帮厨。吃苦、受累自不必说,但由于工作时间经常与学习上课时间发生冲突,坚持不久,只得又去寻找别的营生门路……    

  她背着学校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东闯西荡,收入时有时无,校内的生活也是时好时坏,尽管学校对特困生也有微薄的生活资助,但她给人的印象还不算“特贫”,所以就很少考虑到她;再说,她的学习又不是优等,奖学金她也无法得到。    

  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又有些内向的女孩儿,心里有话又不愿多和别人交流。在社会上打工屡屡受挫时,她自己也多次苦闷,多次流泪,怨自己的家庭太穷,恨自己也太无能。今天听到学校又在催缴学费的通知时,她脸红心跳,甚至不敢面对同学。她整夜失眠,躺在床上苦苦思索。在孤独无助之时,她蓦然想到了自己作为女性的独特优势。她也清楚地知道某女生与社会上的某先生来往甚密;某女生正在与某位出租车司机热恋,如此等等,而我何不……


第一部分防“非典”引出了婚恋话题(8)

  她原本是纯真的,想把大学读完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后再考虑个人问题,可是,这才进校一年半,却已感到度日如年。后面的路子还长哪,她想我一个弱女子身单力薄咋能撑到底呢?!她看到,有的男女同学在背着校方悄悄谈情说爱,私下结成了“对子”。她想,自己也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找个富有点的男士作为伴侣,也好帮衬帮衬,携她渡过难关。她发觉,由于她的长相尚好,身材苗条,个头适中,不少男同学在暗中盯着他。但她对在校内同学中找伴侣感到靠不住,都是“游荡鬼”,将来不知落脚何处,此法不可取。于是,她    

    

把目光转向了社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位在某公司打工的同乡某先生,她托他帮助自己找一个工作。这位同乡先生见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大学生,便热情有加,殷勤地找这位经理,攀那位老板,为他的同乡女大学生寻找合适的工作。就这样一来二往,她便不停地穿梭在这群社会上的男人之中……    

  由于抗击“非典”的特殊需要,学校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她出不去了,所以工作也就没有了,收入也就没有了。问她腹中的胎儿是谁的,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她从学校里偷跑出去以后,也曾去找过这些男人,可是没有一个人认这个账,更没有一个人给她掏钱。所以,当老师耐心规劝她时,她只是啼哭。问到最后,她只说了这么一句话:“算我倒霉,别人都没事,偏偏我出了事。”    

  听完这个怀孕女生的经历后,校党委书记先是长出一口气,悬着的心先落了地,造成她怀孕的男方不是校内的学生、教师,这样调查、教育的任务就减轻了一半。然而,这位女生的堕落或者叫受害,带给校方的教训也是极其深刻的,特别是她说的那句话:“别人都没事”,说明像她有这样行为的女生还不只她一个。这不正是那位作家来自事实的“虚构”吗?!只不过是各自性行为的目的不同罢了。这给高校管理教育上带来的课题的确是十分沉重的。    

  乍一听说这女生的失身经历,不少人亦会产生同情、怜悯之感,甚至有的人认为皆因生活困难所迫,似有“逼良为娼”之嫌。其实仔细一分析,其后果还是由她本人造成的。在系里,她的经济状况不算是最差的,有时在她挣到钱以后,还有大手大脚现象。关键在于她有经济困难不是依靠组织,而是游离开了学校和集体,背着校方只身去闯荡市场,挑战社会,结果,处处受挫,屡屡败阵。无奈,她忘掉了爱情的内在涵义和婚恋的基本要求,去寻求没有任何爱情基础的所谓伴侣,用性爱作为交易而不负责任地以身相许,所以才出现了今天的悲剧。    

  想到此时,这位校党委书记便打开计算机,在网上搜阅着这方面的信息和文章。他看着、下载着,不禁又想起早已背得烂熟的“内因、外因”的哲学观点。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还在于启迪、引导、矫正好这些学生的内在思想要素,使其在“该不该”的问题上端正行为航标。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又翻开了《思想道德修养》教科书,找到“爱情”一节重温起来……    

  他一目十行地草草阅读着。蓦然他“啪”的一声合上书本,紧蹙双眉,沉思良久,后又“嘭”地关上门大步而去,他要去找德育课教师,向他们讨教如何从思想上来教育、引导那些在婚恋问题上已经走进误区或已经坠入深渊的孩子们。


第一部分一场关于婚恋观问题的讨论(1)

  婚恋观处在混乱状态    

  今天正好是业务学习日。校党委书记和德育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就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书记问:“你们认为,在校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处于什么状态?”    

  “混乱!”教师们坦言。    

  “什么意思?”书记问。    

  “认知上混乱,行为上更混乱!”教师们说。    

  “能说具体点吗?”书记追问。    

  “这些大学生们,从多种媒体上得到了多种这方面的信息。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尚能从积极方面去理解,去鉴别,去接受,认知上是聪明的,是正确的,行为上也是理智的、守信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还有不小比例的大学生们,大体可以按30%左右的数量来估计,他们对待婚恋问题的认识是混乱的,行为是随意的;对待在校大学生能不能谈恋爱、能不能结婚、能不能同居等问题,他们会用各种理念、各种标准、各种辨析、各种法律解释向你、向他陈述,为我、为友辩解,其逻辑的混乱、思维的混乱、道德标准的混乱、行为选择的混乱让你哭笑不得,喜怒兼有,有时甚至惊心动魄……”一位中年德育教师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你们既然知道如此混乱,那么在思想品德课上,为什么不去着力理顺理顺呢?”书记问得似乎有些武断。    

  教师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啊,我是说,既然《思相道德修养》课上有专门讲‘爱情’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