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12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12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染或急性心功能衰竭等。
    【问诊要点】
    1.发病年龄与性别  自出生或幼年即出现发绀者,常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特发性阵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见于育龄女性,且发绀出现
多与月经周期有关。
    2.发绀部位及特点  用以判断发绀的类型。如为周围性,则须询问有无心脏和肺部
疾病症状,如心悸、晕厥、胸痛、气促、咳嗽等。
    3.发病诱因及病程  急性起病又无心肺疾病表现的发绀,须询问有无摄入相关药物、
化学物品、变质蔬菜以及在有便秘情况下服用含硫化物病史。
第八节  呼吸困难
(熊盛道)
  呼吸困难(dyspnea)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运动
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呼吸运
动,并且可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募_镐|s谕
    【病因】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繁多,主要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于①气道阻塞:如喉、气管、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或
异物所致的狭窄或阻塞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②肺部疾病:如肺炎、肺脓
肿、肺结核、肺不张、肺淤血、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疾病、细支气管肺泡癌等;③胸
壁、胸廓、胸膜腔疾病:如胸壁炎症、严重胸廓畸形、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广泛胸膜
粘连、结核、外伤等;④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病变累及颈髓、急性多发性神经根
神经炎和重症肌无力累及呼吸肌,药物导致呼吸肌麻痹等;⑤膈运动障碍:如膈麻痹、大
量腹腔积液、腹腔巨大肿瘤、胃扩张和妊娠末期。
    2.循环系统疾病  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心包压塞、肺栓塞和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3.中毒系各种中毒所致,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吗啡类药物中毒、有机磷杀虫药
中毒、氢化物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等。
    4.神经精神性疾病  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颅脑疾
病引起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和精神因素所致的呼吸困难,如癔症等。
    5.血液病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等。
    【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根据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特点,将呼吸困难归纳分为以下五
种类型。
    1.肺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
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临床上常分为三种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显著费力,严重者吸气时可见“三凹征”
(three depression sign),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
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三凹征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
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2)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特点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缓慢、呼吸时间明显延长,常
伴有呼气期哮呜音。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的痉挛或炎症所致。常见
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主要特点表现为吸气期及呼气期均感呼吸费力、,呼吸频率增
快、深度变浅,可伴有呼吸音异常或病理性呼吸音。主要是由于肺或胸膜腔病变使肺呼吸
面积减少导致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栓塞(梗死)、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大量胸腔积液、气胸、广泛性胸膜增厚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  主要是由于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尤其是左心衰竭时呼
吸困难更为严重。
    左心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其机制为:①肺淤血,使气体弥
散功能降低;②肺泡张力增高,刺激牵张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兴奋呼吸中枢;③肺
泡弹性减退,使肺活量减少;④肺循环压力升高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
    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特点为:①有引起左心衰竭的基础病因,如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②呈混合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呼吸困难出现或
加重,休息时减轻或消失,卧位明显,坐位或立位时减轻,故而当病人病情较重时,往往
被迫采取半坐位或端坐体位呼吸(orthopnea);③两肺底部或全肺出现湿哕音;④应用强
心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改善左心功能后呼吸困难症状随之好转。
    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急,
被迫坐起,惊恐不安。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
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哕音,心率
。££觏嚣群F  ;。,  。.0&*§,  ,;《*鲁£;;l:甓嚣
等鹾j鬻辫i簿鍪§
加快,可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左心衰竭发生机
制为:①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心功能降低;②小
支气管收缩,肺泡通气量减少;③仰卧位时肺活量减少,下半身静脉回心血量增多,致肺
淤血加重;④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对肺淤血引起的轻度缺氧反应迟钝,当淤血加重,缺
氧明显时,才刺激呼吸中枢作出应答反应。
  右心衰竭严重时也可引起呼吸困难,但程度较左心衰竭轻,其主要原因为体循环淤血
所致。其发生机制为:①右心房和上腔静脉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
枢;②血氧含量减少,乳酸、丙酮酸等代谢产物增加,刺激呼吸中枢;③淤血性肝大、腹
腔积液和胸腔积液,使呼吸运动受限,肺交换面积减少。临床上主要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
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由左心衰竭发展而来。另外,也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或慢
性心包积液。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大量心包渗液致心包压塞或心包纤维性增厚、
钙化、缩窄,使心脏舒张受限,引起体循环静脉淤血所致。
    3.中毒性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可导致血中代谢产物增多,刺激颈动脉窦、主动
脉体化学受体或直接兴奋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其主要表现为:①有引起代谢性酸
中毒的基础病因,如尿毒症、糖尿病酮症等;②出现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音,称
为酸中毒大呼吸(KlJ.ssmaul呼吸)。
    某些药物如吗啡类、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物和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时,可抑制呼吸中
枢引起呼吸困难。其主要特点为:①有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史;②呼吸缓慢、变浅伴有呼
吸节律异常的改变如cheyne—Stokes呼吸(潮式呼吸)或Biots呼吸(间停呼吸)。
    化学毒物中毒可导致机体缺氧引起呼吸困难,常见于一氧化碳中毒、亚硝酸盐和苯胺
类中毒、氢化物中毒。其发生机制分别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吸入的Co与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缺氧而产生呼吸困难;亚硝酸盐和苯胺类中毒
时,使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能力导致缺氧;氢化物中毒时,氢离子抑
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作用,导致组织缺氧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引起
脑水肿抑制呼吸中枢。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神经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呼吸中枢受增高的颅内压和供
血减少的刺激,使呼吸变为慢而深,并常伴有呼吸节律的改变,如双吸气(抽泣样呼吸)、
呼吸遏制(吸气突然停止)等。临床上常见于重症颅脑疾患,如脑出血、脑炎、脑膜炎、
脑脓肿、脑外伤及脑肿瘤等。
    精神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快而浅,伴有叹息样呼吸或出现手足搐搦。临床
上常见于癔症患者,病人可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其发生机制多为过度通气而发生呼吸性碱
中毒所致,严重时也可出现意识障碍。
  5.血源性呼吸困难  多由红细胞携氧量减少,血氧含量降低所致。表现为呼吸浅,
心率快。临床常见于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除此以外,大出
血或休克时,因缺氧和血压下降,刺激呼吸中枢,也可使呼吸加快。
  【伴随症状】
  1.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突发性重度呼吸困
难见于急性喉水肿、气管异物、大面积肺栓塞、自发性气胸等。
  2.呼吸困难伴发热  多见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
  3.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  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渗出性胸膜炎、肺栓塞、自发性气
胸、急性心肌梗死、支气管肺癌等。
  4.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  见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继发肺部感染、支气管
扩张、肺脓肿等;伴大量泡沫痰可见于有机磷中毒;伴粉红色泡沫痰见于急性左心衰竭。
coa≮j i一|  t||I    j|j?    iilljj i_j
悖≥警嘉_媳i|间l谂≯|0§i纂  ?||i毫曩0薯囊i《蘧l曩
V tt、^一  。    。j。臻|。|蔓螽营强0蚤Fl毒薯鼍蠢蘩强鬣鬻E誊强蠹馨
    5.呼吸困难伴意识障碍  见于脑出血、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肺性
脑病、急性中毒、休克型肺炎等。
    【问诊要点】
    1.呼吸困难发生的诱因  包括有无引起呼吸困难的基础病因和直接诱因,如心、肺
疾病、肾病、代谢性疾病病史和有无药物、毒物摄入史及头痛、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史。
    2.呼吸困难发生的快与慢  询问起病是突然发生、缓慢发生、还是渐进发生或者有
明显的时间性。
    3.呼吸困难与活动、体位的关系  如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
    4.伴随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
第九节心  悸
(熊盛道)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
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
率和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病因】
    1.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引起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见
于:①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②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③应用某些药
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病理性者见于下列情况:
    (1)心室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左心
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回流量增多,增加心脏的负荷量,
导致心室肥大,也可引起心悸。此外脚气性心脏病,因维生素缺乏,周围小动脉扩张,阻
力降低,回心血流增多,心脏工作量增加,也可出现心悸。
    (2)其他引起心脏搏动增强的疾病:①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