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138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138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阻
滞。通常分析P与QRS波的关系可以了解房室传导情况。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不同水
平:在房内的结间束(尤其是前结间束)传导延缓即可引起PR间期延长;房室结和希氏
束是常见的发生传导阻滞的部位;若左、右束支或三支(右束支及左束支的前、后分支)
同时出现传导阻滞,也归于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愈低,潜在节律点的稳定性愈差,危
险性也就愈大。准确地判断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部位需要借助于希氏束(His bundle)电
图。房室传导阻滞多数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少数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正常人。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间期》O?20s
(老年人PR间期》O.22s),或对两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心率没有明显改变而PR间期延
长超过O.04s,可诊断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图5—1—64)。PR间期可随年龄、心率而变化,
故诊断标准需相适应。.
图5.1—64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30s)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两种类型:
①二度工型房室传导阻滞(称MoI.biz I型):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
(通常每次延长的绝对增加值多呈递减),直到1个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漏搏后房
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
称为文氏现象(wen(:kel,ach phen()menon)。通常以P波数与P波下传数的比例来表示房
室阻滞的程度,例如4:3传导表示4个P波中有3个P波下传心室,而只有1个P波不能
下传(图5一l一65);②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称MorbizⅡ型):表现为PR间期恒定(正
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图5—1—66)。一般认为,绝对不应期延长为二度Ⅱ
型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电生理改变,且发生阻滞部位偏低。凡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
QRs波群脱漏者,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例如呈3:1、4:1传导的房室传导阻滞等。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较Ⅱ型常见。前者多为功能性或病变位于房室结或希氏束的近
端,预后较好。后者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希氏束远端或束支部位,易发展为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差。
麟攀:j攀电阻?霪够
图5—1—65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5—1—66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当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
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时,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动,出现交界性逸搏心
律(QRS形态正常,频率一般为40~60次/分)或室性逸搏心律(QRs形态宽大畸形,
频率一般为20~40次/分),以交界性逸搏心律为多见。如出现室性逸搏心律,往往提示
发生阻滞的部位较低。由于心房与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激动,各保持自身的节
律,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率快于心室率
(图5一卜67和图5—1—68)。如果偶尔出现P波下传心室者,称为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图5—1—6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图5…1…68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4.束支与分支阻滞  希氏束穿膜进人心室后,在室间隔上方分为右束支和左束支分
别支配右室和左室。左束支又分为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它们可以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传
导障碍(图5—1—69)。一侧束支阻滞时,激动从健侧心室跨越室间隔后再缓慢地激动阻滞
一侧的心室,在时间上可延长40~60ms以上。根据QRs波群的时限是否≥O.12s而分为
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束支阻滞。所谓完全性束支阻滞并不意味着该束支绝对不能传导,只要
两侧束支的传导时间差别超过40ms以上,延迟传导一侧的心室就会被对侧传导过来的激
动所激动,从而表现出完全性束支阻滞的图形改变。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不同程度的
传导障碍,还可分别构成不同组合的双支阻滞和三支阻滞。
    (1)右束支阻滞(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
分支供血,其不应期比左束支长,故传导阻滞比较多见。右束支阻滞可以发生在各种器质
性心脏病,也可见于健康人。右束支阻滞时,心室除极仍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
除极,接着通过普肯耶纤维正常快速激动左室,最后通过缓慢的心室肌传导激动右室。因
此QRS波群前半部接近正常,主要表现在后半部QRS时间延迟、形态发生改变。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①QRs波群时间≥O.12s;②V,或V。导联QRS呈
511
512
五箱。辕勘检查
    图5?1—69束支阻滞可能发生的邵位
。。R’型或M形,此为最具特征性的改变;I、V。、V。导联s波增宽而有切迹,其时限≥
0.04s;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③V…导联R峰时间》O.05s;④V…、Vz
导联sT段轻度压低,T波倒置;工、V。、V。导联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
仍为直立(图5—1—70)。右束支阻滞时,在不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或左后分支阻滞的情况下,
QRs电轴一般仍在正常范围。
aVR    aVl.
  aVF
    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QRS形态和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相似,仅QRs波群时间
O.5mV),V…导联R’
波明显增高(》1.5mV),但有时诊断并不完全可靠。
    (2)左束支阻滞(1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动脉
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阻滞。如有发生,大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左束支阻滞时,激动
沿右束支下传至右室前乳头肌根部才开始向不同方面扩布,引起心室除极顺序从开始就发
一一一
曼一一争一
    _    一  :
    ~    ■h h,
    ..,    ..r
.?  j    _  l i
j    —i    f    :
.  .    ‘    、
一一溪鬻
■薯_一一磷叠誓叠■
.  *  ≮i~i
.    :h    0    .    .
一囊一一鎏lll蓊l
渗|j攀电强q谶◇
生一系列改变。由于初始室间隔除极变为右向左方向除极,导致工、V。、V。导联正常室
间隔除极波(q波)消失;左室除极不是通过普肯耶纤维激动,而是通过心室肌缓慢传导
激动,故心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心室除极向量主要向左后,其QRS向量中部及终末部
除极过程缓慢,使QRS主波(R或S波)增宽、粗钝或有切迹。
    完全性左柬支阻滞的心电图表现:①QRS波群时间≥O.12s;②V。、Vz导联呈rS波
(其r波极小,S波明显加深增宽)或呈宽而深的QS波;工、aVI—Vs、Vs导联R波增
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③I、V。、V。导联q波一般消失;④V。、Vs导联R峰时间
》0.06s;⑤ST—T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图5—1—71)。左束支阻滞时,QRS心电轴
可有不同程度的左偏。
    图5?1—71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如QRS波群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