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

第34章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34章

小说: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常乳房呈模糊的颗粒感和柔韧感,皮下脂肪组织的多寡,可影响乳房触诊的感觉,
青年人乳房柔软,质地均匀一致,而老年人则多呈纤维和结节感。乳房是由腺体组织的小
叶所组成,当触及小叶时,切勿误认为肿块。月经期乳房小叶充血,乳房有紧张感,月经
后充血迅即消退。妊娠期乳房增大并有柔韧感,而哺乳期则呈结节感。触诊乳房时必须注
意下列物理征象。
    1.硬度和弹性(consl‘stency and elasticity)  硬度增加和弹性消失提示皮下组织被炎
症或新生物所浸润。此外,还应注意乳头的硬度和弹性,当乳晕下有癌肿存在时,该区域
皮肤的弹性常消失。
    2.压痛(tenderness)  乳房的某一区域压痛提示其下有炎症存在。月经期乳房亦较
敏感,而恶性病变则甚少出现压痛。
    3.包块(masses)  如有包块存在应注意下列特征。
    (1)部位(.10catiort):必须指明包块的确切部位。一般包块的定位方法是以乳头为中
心,按时钟钟点的方位和轴向予以描述(图2—5—6)。此外还应作出包块与乳头间距离的记
录,使包块的定位确切无误。
    (2)大小(size):必须描写其长度、宽度和厚度,以便为将来包块增大或缩小时进行
比较。
    (3)外形(contour):包块的外形是否规则,边缘是否迟钝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大多数良性肿瘤表面多光滑规整,而恶性肿瘤则凹凸不平,边缘多固定。然而,必须注意
炎性病变亦可出现不规则的外形。
    (4)硬度(consistencyr):包块的硬软度必须明确叙述。一般可描写为柔软的、囊性
的、中等硬度或坚硬等。良性肿瘤多呈柔软或囊性感觉;坚硬伴表面不规则者多提示恶性
病变。但坚硬区域亦可由炎性病变所引起。
    (5)压痛(tendez?ness):必须确定包块是否具有压痛及其程度。一般炎性病变常表现
为中度至重度压痛,而大多数恶性病变压痛则不明显。
    (6)活动度(mobility):检查者应确定病变是否可自由移动,如仅能向某一方向移动
或固定不动,则应明确包块系固定于皮肤、乳腺周围组织抑或固定于深部结构。大多数良
性病变的包块其活动度较大,炎性病变则较固定,而早期恶性包块虽可活动,但当病程发
展至晚期,其他结构被癌肿侵犯时,其固定度则明显增加。
113
114
    乳房触诊后,还应仔细触诊腋窝、锁骨上窝及颈部的淋巴结有否肿大或其他异常。因
此处常为乳房炎症或恶性肿瘤扩展和转移的所在。
    (三)乳房的常见病变
    1.急性乳腺炎乳房红、肿、热、痛,常局限于一侧乳房的某一象限。触诊有硬结
包块,伴寒战、发热及出汗等全身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哺乳期妇女,但亦见于青年女性和
男子。
    2.乳腺肿瘤  应区别良性或恶性,乳腺癌一般无炎症表现,多为单发并与皮下组织
粘连,局部皮肤呈橘皮样,乳头常回缩。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妇女,晚期每伴有腋窝淋巴结
转移。良性肿瘤则质较软,界限清楚并有一定活动度,常见者有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纤维
瘤等。
    男性乳房增生常见于内分泌紊乱,如使用雌激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肝硬化等。
第三节  肺和胸膜
    检查胸部时患者一般采取坐位或仰卧位,脱去上衣,使腰部以上的胸部能得到充分暴
露。室内环境要舒适温暖,因寒冷每诱发肌颤,往往造成视诊不满意或听诊音被干扰。良
好的光线十分重要。当卧位检查前胸壁时,光线应从上方直接照射在患者前面,而检查后
胸壁时,光线可自上方投射在患者的背面,检查两侧胸壁时,可用同样的光线,于检查者
将患者由前面转向后面时进行检查。肺和胸膜的检查一般应包括视、触、叩、听四个
部分。
一、视诊
    (一)呼吸运动
    健康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运动稳定而有节律,此系通过中枢神经和神经反射的调节予
以实现。某些体液因素,如高碳酸血症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浅。低氧血症时可兴
奋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变快。代谢性酸中毒时,血pH降低,通过肺脏
代偿性排出coz,使呼吸变深变慢。此外,肺的牵张反射,亦可改变呼吸节律,如肺炎或
心力衰竭时肺充血,呼吸可变得浅而快。另外,呼吸节律还可受意识的支配。
    呼吸运动是藉膈和肋间肌的收缩和松弛来完成的,胸廓随呼吸运动的扩大和缩小,从
而带动肺的扩张和收缩。正常情况下吸气为主动运动,此时胸廓增大,胸膜腔内负压增
高,肺扩张,空气经上呼吸道进入肺内。一般成人静息呼吸时,潮气量约为500ml。呼气
为被动运动,此时肺脏弹力回缩,胸廓缩小,胸膜腔内负压降低,肺内气体随之呼出。因
此,吸气和呼气与胸膜腔内负压、进出肺的气流以及胸内压力的变化密切相关。吸气时可
见胸廓前部肋骨向上外方移动,膈肌收缩使腹部向外隆起,而呼气时则前部肋骨向下内方
移动,膈肌松弛,腹部回缩。
    正常男性和儿童的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而形成腹式
呼吸;女性的呼吸则以肋间肌的运动为主,故形成胸式呼吸。实际上该两种呼吸运动均不
同程度同时存在。某些疾病可使呼吸运动发生改变,肺或胸膜疾病如肺炎、重症肺结核和
胸膜炎等,或胸壁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等,均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而腹式呼吸增
强。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及妊娠晚期时,膈肌向下运动受
限,则腹式呼吸减弱,而代之以胸式呼吸。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
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three
第五章胸部检查
depr…essions sign)。因吸气时间延长,又称之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
管肿瘤、异物等。反之,下呼吸道阻塞患者,因气流呼出不畅,呼气需要用力,从而引起
肋间隙膨隆,因呼气时间延长,又称之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
气肿。
    呼吸困难(dysf)nea)的体位可随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而不同。常见的有端坐呼吸
(ortlaopnea),转卧或折身呼吸(trepopnea)和平卧呼吸(platypnea)三种,其可能的病
因见表2—5—1。
    表2.5.1  呼吸困难的体位
类型
可能病因
端坐呼吸(0rthopnea)
转卧或折身呼吸(trepopnea)
平卧呼吸(platypnea)
充血性心衰
二尖瓣狭窄
重症哮喘(少见)
肺气肿(少见)
慢性支气管炎(少见)
神经性疾病(少见)
充血性心衰
肺叶切除术后
神经性疾病
肝硬化(肺内分流)
低血容量
    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了解各种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特点及其伴随症状,有助于
诊断和鉴别诊断。兹将引起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及其呼吸困难的表现特点和伴随症状列于
表2—5—2,以供参考。
表2—5.2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特点和伴随症状
    I。itten现象,又称膈波影,是藉光线照射显示膈肌移动的一种现象,检查时光源置于
被检查者的头侧或足侧,检查者位于光源的正对面或侧面,视线平上腹部,当吸气时可见
一条狭窄的阴影,自腋前线第7肋间向第10肋间移动;呼气时该阴影自下而上回归原位。
此系膈肌随呼吸上下移动之故。正常膈肌移动范围为6cm,其临床意义与肺下界移动度
相同。
115
116
掩槛查
    (二)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2~20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新生儿呼吸约
44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常见的呼吸类型及特点见图2—5—7。
    1.呼吸过速(tachypnea)  指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而言。见于发热、疼痛、贫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l℃,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bradypnea)  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而言。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
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
    3.呼吸深度的变化  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等,以及
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时,因机体供
氧量增加需要增加肺内气体交换之故。此外,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亦常出现呼吸深
快,并有过度通气的现象,此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常感
口周及肢端发麻,严重者可发生手足搐搦及呼吸暂停。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
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降低,通过肺脏排出co:,进行代偿,以调
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
库斯莫尔(鼬JssmauI)呼吸(图2—5—7)。影响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常见因素见表2—5—3。
/、八八八/\厂\/、/、八/^\
正常呼吸
规则而舒适,频率12—20次,分
/\/\/\八/\
呼吸过缓
呼吸颛率20次,分
过度通气
深呼吸,频率》20次,分
叹气样呼吸
频繁地间插深呼吸
枷/^\一八叭
潮式呼吸
不同呼吸深度的周期性变化
并间插呼吸停顿
库斯莫尔呼吸
快而深且用力呼吸
/^\/\  /\Ajk—八
  比奥呼吸
  间插不规则的周期性呼吸暂停
  打乱了呼吸的连续性
  图2…5—7常见的呼吸类型及其特点
表2—5—3影响呼吸频率和深度的常见因素
增加
减少
酸中毒(代谢性)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桥)
焦虑
阿司匹林中毒
低氧血症
疼痛
碱中毒(代谢性)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大脑)
重症肌无力
麻醉药过量
重度肥胖
募五章斌讯
    (三)呼吸节律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匀而整齐的。当病理状态下,往往会出
现各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常见的呼吸节律改变见图2—5—7。
    1.潮式呼吸  又称陈一施(Cheyne—stokes)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
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潮式呼
吸周期可长达30s至2min,暂停期可持续5~30s,所以要较长时间仔细观察才能了解周
期性节律变化的全过程。
    2.间停呼吸  又称比奥(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
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
馈系统失常。只有缺氧严重,二氧化碳潴留至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促使呼吸
恢复和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又失去有效的兴奋性,使呼吸又再次减
弱进而暂停。这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
增高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