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新职业观 >

第4章

新职业观-第4章

小说: 新职业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仰;另一种是许可的职业,致力于行动、持家、经商和从政等,这种职业只是为了维生,是无法避免的凡务,在信仰上并无价值。伟大的神学家阿奎那也认为:默想的生命就是优于行动的生命。    
    显然,这种只认为牧师的神职具有信仰价值的职业观,将大多数人的工作与他们的生命信仰严重地隔离开来,它漠视世俗的劳动和营利活动,而吃白食的庞大的神甫和乞丐群体反而享受到了很高的尊荣。这一切大大地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戕害了人们生命的幸福与完满,所以世人形容中世纪都谓之“黑暗的中世纪”。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革新:信仰与工作的融合

    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从1517年兴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一扫中世纪的黑暗,恢复了信仰的真义,使人们真正树立起了正确的职业观,现代职业精神也真正从这里开始奠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伟人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对西方职业观的革新起了巨大的作用。1520年;马丁•;路德针对轻视普通人工作的观点写道:“默想的生活没有《圣经》根据;它强化伪善及傲慢;而且它造成自负,以及轻视一般人的生活。”    
    “修士的工作,无论如何神圣或艰巨,在上帝的眼里,都和农田里的乡村劳工和家庭主妇没有丝毫差别;在上帝的面前,所有的工作都单单以信心来衡量。”    
    在《婚姻的产业》一书中马丁•;路德写道:“当一个人在为婴儿换尿片时,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 ”    
    马丁•;路德对当时的工作者们说:“你们的工作是十分神圣的,上帝悦纳你们的工作;借着这工作,将有祝福赐给你们。你们要把这一对工作的赞美刻在所有的工具上,也刻在因劳苦而流汗的额头和面颊上。”     
    英文《圣经》第一个翻译者丁道尔说过,如果我们渴望荣耀上帝,那么倒水、洗碟子、擦鞋和传教“都是同一件事情”。    
    伯坚斯的《论人的天职或呼召》中写道:“牧羊人看守羊群的行为,若像我所说的一样去执行,那么在上帝的眼中,他们做的就和下达判决的法官,或执行统治的官员,或是讲道的传道人一样,都是良善的工作。”西方思想家们的言论提高了世俗工作的地位与价值,肯定了工作具有的神圣意义,弥合了信仰与工作的分离。尽管西方社会与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但在职业观的发展更新上,新的思想确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是的,工作具有神圣的意义,它是确证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生命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伟大的法国人约翰•;加尔文给现代人指出:人应该积极地在这个世界上确证人生意义,应该“入世修行”,因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而人的职业就是我们在世界这个“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卡尔•;马克思曾经针对这场革新运动说过这样一句精辟的话:“宗教改革把僧侣变成俗人,而把俗人变成僧侣。”是的,原来高高在上的僧侣的特权都被剥夺了,而每一个俗人都变为僧侣,变成了亲身实践信仰的人,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都成为无比神圣的敬拜。我们的工作开始具有了无比崇高和神圣的价值。    
    这场革新运动最美好的结晶是催生了美国人的清教徒职业精神,清教徒就是在英国受到加尔文思想影响的基督徒,他们大部分都漂洋过海、移民到美国。美国的清教徒及其后裔的工作精神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期的美国人认为:“建造工厂的人就是建了一所圣殿。”美国第13任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1872—1933年)直截了当地说:“在工厂里工作的人就是在敬拜。”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汽车时代、享有“汽车大王”美誉的亨利•;福特(1863—1947年)先生对美国职业精神说得更加精辟:“工作是人类在道德上、生理上、社会上的救赎。”    
    一个伟大的事业背后就有一个伟大的精神在起作用,这种将工作上升到信仰高度的职业精神和伦理观念,是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推动企业日益壮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点。西方职业观由于其文化宗教背景可能并不一定适合国内职业人士,但其对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有益的部分值得我们思考。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职业是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人生在世,必须明确自己活在世上的意义和目的,如果没明白这些就离开世界,实在是枉活了一场。而当你一旦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的和信仰后,那么这个信仰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必须以某种具体方式实践出来。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职业,就是自己信仰的具体实现方式。     
    我在大学读的是哲学系,专门探讨人类有史以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当时我与北大哲学系的一个姓萧的同学关系密切。他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一个中学当教师,但是不到半年,他就出家当和尚去了。我知道他用这种方式在实践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信仰自由,我没法干涉他的信仰,但我认为人应该在这个活泼生动的世界上实践自己的信仰,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实践自己的信仰。而不是离开这个世界,逃避这个世界,这毋宁说是一种自私,是一种人类责任感的缺乏。    
    相反,这个世界上的工作就是我们入世修行的主要方式。就像美国作家理查德•; C•;卡伯特(Richard C。 Cabot)所说:“一个人的工作代表了他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当你将工作作为实践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方式,当你知道职业就是你安身立命的具体方式时,你的工作就不是乏味的,就不是一种劳苦。    
    以讲执行力著称的企业培训大师余世维先生在他的《赢在执行》一书中定义了具有执行力的员工的九大特点,排在前三位的最重要,它们依次是:(1)自动自发;(2)关注细节;(3)诚信。这三个特点固然是具有卓越执行力的员工的最重要特色,但人们想到没有,这三点能否归纳成一点,甚至这九点能否归纳成一点,这三点、九点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知道,只有把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人生信仰时,一个员工才能从内心到外表表现出自动自发、关注细节和诚信,也才能真正具有卓越的执行力。执行力的真正来源是员工对待职业和工作的态度及价值观,是在态度及价值观背后的信仰。只有从一个人的信仰之处,才能生出真正的执行力。    
    我写的《天职》一书,阐释的是美国早期职业伦理,其中主要是受加尔文入世修行观念影响的美国清教徒的工作伦理。正是清教徒的工作伦理——在工作上实践信仰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美国经过短短三四百年的时间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这些早期伦理观念,直到今天还影响着美国职业人士对待工作的态度。    
    2005年6月份,我们接待了美国著名职业精神著作《爱上星期一》的作者约翰•;贝克特先生,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暖气炉生产商——美国贝克特公司总裁。他在我们召开的一次近200多名职业人士参加的会议上进行了演讲。他说,他为什么把这本书起名“爱上星期一”呢?这是因为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大多数职业人士“讨厌星期一”,星期一标志着一周的工作又开始了,标志着烦躁、劳累等状态又要重复了。    
    贝克特先生讲他年轻时非常喜欢星期天,因为在美国星期天是做礼拜的日子,大家穿得漂漂亮亮到教堂里唱赞美诗,亲戚朋友们欢聚在一起,非常高兴愉悦。但是一到星期一,想起又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他就开始心生厌烦。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萌发了去当牧师不再工作的念头。    
    后来发生的众多事情使他的思想有了很大改变,他首先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工作与那些牧师的神职一样具有神圣的价值。他意识到,自己不能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不能生活在星期一与星期天的割裂状态中。他在对我们的演讲中说,工作就是敬拜,是你信仰的一部分,而星期一是星期天的延续,所以要“爱上星期一”。    
    贝克特在《爱上星期一》一书中一再强调工作是神圣信仰的一部分,在书中他有一段对木匠耶稣的描述,非常耐人寻味。“你有没有想过耶稣是如何展开他的职业生涯的?他是个小商人,也是个木匠。让我们暂时换个角度来看他,而不要把他当作宗教领袖。我有一幅以木匠耶稣为主角的大型当代炭笔素描,我把它挂在办公室老书桌的上方。他粗糙、有力的手上拿着一支简单的刨刀,炯炯有神地注视着手上的工作。当我望着这幅素描时,总是会思索他身为木匠必备的杰出特质,虽然当时的工具是那么简陋。    
    有时候,我会想像耶稣在为一个柜橱做最后一道涂饰,这个柜橱是一个住在他的木工店附近的老妇人订做的。今天下午他就要把货送到老妇人家。老妇人邀请他进去坐坐;他们一块儿聊天,老妇人对木工渊博的知识和优雅的仪态甚感惊讶。目送他走出去后,老妇人心里想,这可不是一个寻常的木工。    
    老妇人走向前仔细瞧瞧柜橱。她发现,木工的开价很合理,尤其是对这么一件杰作来说。虽然她已老眼昏花,但还是仔细端详这个柜橱,用手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摸遍了。这件作品近乎完美。柜橱的接角、尺寸、涂饰样样细致。老妇人迫不及待地想向邻居炫耀。她的结论是:‘这个木匠的作品真是太棒了。’耶稣代表卓越——他所从事的木工业,不过是他永存和无瑕的品行、他的属性以及他的生命和使命的缩影罢了。”虽然我们同贝克特先生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可以反思一下,神圣如耶稣都如此重视工作,何况我辈?如果耶稣连自己的木工活都做不好,还有人能跟随他吗?所以,我们必须将工作与生命信仰融合起来,而且必须以工作这种方式活出自己的生命意义,以工作来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在朋友亲戚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但一个人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花在工作上,工作是一个人确证人生意义的最主要的通道、途径和方式。    
    职业是第一位的,赚钱是其次的,人首先要找到一个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方式,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咨询公司有个小宋,他以前做过销售、开过咖啡馆、做了很多行业的老板。当他来我们公司之后,我对他说工作不是赚钱的手段,是一个人人生信仰的重要部分,你要先确立你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方式。现在他已经决心一直要在这个行业中干下去,无论行业景气如何。他的人生信仰已经与职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工作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当我们明白并贯彻这个真理,我们将会在每周星期一早上快乐地吹着口哨去上班,每周五下午下班时也不会嘀咕一句:“肯定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职业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部分

    2005年6月,由著名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wwwchinahrdnet)进行了一次《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