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影响+ >

第25章

论日本东亚地区主义的演变及其对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影响+-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条,提出“有事法案”等等,重新确认和强化这种“地方化(个别化)”。这些从根本上说
就是日本诸邻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反思文化”在政治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
最近十年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上升与这种“反思文化”有一定的关联。 

重新确认“地方化”过程,不仅“反思性”的机制在起作用,它同时也是主体操作的结
果。一方面,“反思文化”机制在体制、制度、组织、个体各个层面上运作,另一方面,“反
思文化”机制要求主体(在组织的场合为国家领袖和政党、国家公务员,大学、公司、企业、
团体中的精英层,在个体的场合就是每一个人)去选择和操作,重新修正行为模式,确立战
略目标,以期化解“全球化…地方化”下的各种风险。这就意味着正在形成一种“反思文
化”。“反思文化”被认可的一个理由便是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反
思文化”尽管被认可,被实践,但作为一种主流文化依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毛病,即难以摆
脱被夸大,甚至被歪曲地利用的命运。为此,在使用“反思文化”的概念来分析和研究日本
问题时,需要把握其中的区别和差异。 

以上仅是围绕着一些敏感的政治问题来说明“反思性”。然而,也可以举出其它方面的
许多例子来阐明“反思性”。比如,“反思文化”在日本的企业中已经出现,以取代长期以
来被推崇的“日本式的经营理念”。日本企业里的“年功序列制”(the seniority system) 正
在被打破。企业会抛弃以往的“终身雇佣制”来避免风险,提高竞争力。而企业中的个人的
“反思性”也促使员工重新给自己定位,有风险,但也有机遇。虽说企业组织本身在面对市
场波动时已具备一种适应…调整的反应装置,但这并非是一种从构造上可以解决问题的反应
装置,而“反思文化”则根本不同。“反思文化”反映在企业行为中,将会在组织和个人的
结构和内容上,形成一种重组结构,提高效力,避免风险的强大力量。 

 总而言之,“反思文化”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扩大和渗透。“反思文化”能否把日本从经济衰退中拯救出来,这并不是笔者想预测或看重
的,笔者的初衷,则是在日本经济衰退中,从行为的象征意义上作文化解释。正是基于这一
点,本文才以“反思文化”这一分析概念去把握日本是如何转变为普通国家的,解释这一过
程的内在机制以及文化特征。“反思文化”是日本文化的现时态,在“反思文化”的分析中
可以再解释或再构日本文化的一般特征,若能真正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
重要课题了。 


① 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2002年度)赞助,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现代中日两国青年相互认识的比较
研究》课题组已于2003年上半年在中国和日本分别实施了《中日大学生相互认识的调查》(简称“问卷
调查”)。相关的分析数据均出自“问卷调查”,以下不一一注明出处。就“中日关系的现状评价”,“问
卷调查”中回答“一般”和“比较好”的占到7成。 

② 石田锭二(前丸红驻京代表)的看法如下:中日年轻人之间对对方不喜欢的人很多。对于摩擦原因,
经常在说日本人的历史认识不够。摩擦是否全部是历史问题而引起,还是有其他原因,我们应该探讨。
要讲的很多,这里仅讲一点,即中国学校教育中有关日本人形象极坏。这数十年来日本教科书的问题是
普遍议论的话题,但是中国教科书中的问题,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呢?在中国教科书中,对日本描写是侵
略者,惨无人道的,这样一种印象。在各个地方还有许多战争纪念馆,我不是否认战争,而是觉得过分

 

“文化环境”的操作可能性 

 

把握和理解上述的“反思文化”与改变我们所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环境”,尽管处
于两个不同层面,但是并不是完全相互脱离的,而是存在着一定内在机制。通过改变我们所
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环境”,会有助于把握和理解“反思文化”。当然,即使不存在“反
思文化”这一概念,也会出现其他类似概念,这就意味着改变我们所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
“环境”这一行为本身已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这里的经验假设只是作为一个步骤或方法,
试图证明这样的结论,即我们所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环境”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是可以
操作的。而且,这种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构筑一种温和与开放的“文化环境”。 

如前所述,“文化环境”与“反思文化”本身并非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但是作为一种分
析概念,一旦重叠以后,就有可能实现某种程度的操作,即可以付诸实践,作为文化或政治
战略的手段。因此,使用“文化环境”这一概念与“反思文化”一样,本身目的在于重新认
识日本,正确解释日本走向普通国家的内在机制,并预测其基本走势。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
“文化环境”,恐怕很难解释日本接二连三出现的“反思文化”。这里不难想象,不健全的“文
化环境”容易诱发激进的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目前国内的“文化环境”令人堪忧。 

为此,本文认为,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思考问题时,“文化视点”不可缺少,并以这种
文化视点为基础,构筑“文化环境”。作为“文化视点”,其本身不是情绪化的东西,而是
理性的东西。本文认为,以往贸易摩擦主要靠政治手段来解决,但在政治上缺乏一定信赖关
系的前提下,政治手段完全可能失效,由此,防范于未然,在政治和经济手段之外,以“文
化视点”来考虑政治和经济问题,或许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论。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营
造一种正常的“文化环境”。 

所谓“文化环境”就是,在理解不同文化(intercultural munication)的场合,作为其
主体的人要具有对不同文化的知识和柔软性,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解不同文化的环境,
而这同时又可视为理解不同文化中的一种认识框架。 

从一些统计数据来看,中日关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文化环境”的滞后现象①。
由此,本文认为,影响“文化环境”的因素虽然有许多,但其中与如何理解不同文化有着密
不可分的两个因素在于:教科书如何“记载”对方国家②,媒体如何“报道”对方。就目


强调和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日本形象只会是侵略者和残忍者,这对中日关系是否有好处?诚如山田的
发言,指出前50年有合作的一面,而战争已经过去50年,冷战关系结束,中国和日本已处于一种相互
依存的国家关系。日本政府的基调是与中国友好的,有时的确有些愚蠢的政治家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
但是民间,像我们这样,积极增进两国交流的人也是不少的。中国教科书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反映,而不
是像原来那样,只把日本描绘成侵略者和残忍者,没有综合地看日本,需要平衡一下。'“中日关系中人
与文化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
际交流基金会资助),2003年11月23~24日' 

① “最近一二十年来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小,日本动画、日本服饰、日本饮食和日本音乐正在
我们日常生活方面中频频出现。但是,一提到日本,平时对日本流行文化还算了解的人,却只能描绘出
一个刻板单调的或千篇一律的日本(形象)。在同一个人身上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日本(形象)
呢?是什么东西在割裂日本(形象)呢?是观念在起作用,有时是舆论。当然,舆论与观念是不可分离
的,又是相互影响的。”'戴建方《知己知彼,互通有无,构筑未来——郭嵩焘等使西日记日本论中得到
的启示》,载《构筑面向未来的中日关系》(同济大学亚太研究论丛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358页,
2003年' 

② 徐敦信(前中国驻日大使):中日文化的水乳交融与差异(基调报告)'“中日关系中人与文化的作用”
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资

前而言,这两个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本文将“教科书”和“媒体”作为影响“文化
环境”的基本变数。 

本文认为,“文化环境”可以有助于解释和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
对对方国家的印象,多大程度上是比较完整的,而不是割裂的①?既不是将对方丑化,也
不是美化,而是比较公正地再现出来?显然,这些问题都与上述的“文化环境”完善与否有
着一定关系。 

如上所述,中日关系上缺少这种“文化环境”。这是不是言过其实呢?其实,对日本的
“一举一动”,我们十分敏感,与其说是出自文化因素,不如说是“政治觉悟”。换言之,改
变千篇一律的“日本形象”很大程度在于这种“文化环境”的建立。这里并不只是针对中国
而言,日本也同样存在“文化环境”问题。在日本,“中国形象”有时会被描绘成非常可怕,
即“中国威胁论”,有时则又会被看作一个“摇摇欲坠的弱国”,等等。 

另外,在“构筑未来中日两国关系主要基于哪种途径”(设有“首脑交流”、“民间交
流”、“经济交流”、“科学技术合作”、“文化交流”、“年轻人交流”、“其他”和“不
知道”8种选择,可复数回答)的问题上,彼此还存在不少差异。但是在“文化交流”这一
点上似乎可以找到共同点。这样,创建“文化环境”就成为中日双方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
题。 

“文化环境”的变数之一:教科书。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日之间产生纠葛和误会,有
些纯粹是由于对对方缺乏起码的了解而引起的。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中日两国大学
生都存在不关心对方国家政治的倾向。即使对对方国家有兴趣,但由于历史、社会、文化方
面的认识和知识贫乏,结果导致这些大学生对对方国家不了解或了解不全面。因此,本文认
为学校教育是“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教科书又是基本之基本。 

文化作为理解对方的一种手段,很有必要,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问题都可以
简单地归结为文化问题而加以解决,“特别是像靖国神社之类的历史问题,还有涉及中国统
一大业的台湾问题”②这是一条底线。如果有了这条原则,那么就理应在文化理解方面多


助),2003年11月23~24日' 

① 藤村幸义(日本拓殖大学国际开发学部教授):大众传媒的作用(主题发言)'“中日关系中人与文化
的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济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和日本日中关系学会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
流基金会资助),2003年11月23~24日' 

加强交往。而且,文化又是通过人员交往来实现的,尤其应该加强中日年轻人之间的交流,
这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