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

第6章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第6章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博物分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不科学的。金的性状稳定,在摄氏  1000度时也不熔化、不变色、不氧 

化。更可贵的是,金子具有优良的延展性,1克纯金 (约一颗绿豆粒大), 

可以拉成25公里长的金线。目前,含金量在99。99%,便算是最纯的金子了。 

纯金很软,且容易磨损。从前,人们常利用“试金石”来鉴定金子的真假与 

成色,所谓“试金石”,就是一种致密坚硬、表面光洁的黑色含碳的硅质岩 

石。把金或金制品在石头上划一下,便可从石头上留下的条痕色泽上来判断 

金子的成色。金子在地球上的储藏量很少,而且分布也极不均匀。在地壳岩 

圈中,金子的含量大约是十亿分之五,即每吨含金5毫克。在浩瀚的海洋中, 

黄金的总储量极为丰富,估计有  1500—1800万吨。但要从 200—400立方 

公里的海水中,才能得到1公斤黄金。 


… Page 52…

                                珍珠的由来 



     珍珠是软体动物生成的结核,由与软体动物的壳相同的物质 (称珍珠质 

或珍珠母)构成,是一种极有价值的宝石。珍珠的发现源于我国。4000多年 

前,我国便采集和使用珍珠,《尚书·禹贡》已有记载。公元前1000年以前, 

我国的淡水采珠业已很闻名。苏州保存的三国时代的瑞光塔,由32000颗珍 

珠编串而成,距今已有1700多年,珍珠的形成过程是:小砂石进入软体动物 

的壳体中,软体动物就用体内分泌的有机物,给小砂石镀上一层晶莹的角质 

外壳,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珍珠。 


… Page 53…

                                 玉的由来 



     玉是东方传统的艺术珍品,尤以饰物受到妇女的喜爱。玉的发现和珍重 

均源于我国。我国自古把玉当作美德的镜子。如,其坚硬象征智慧,圆润象 

征纯洁,瑕疵象征真诚。我国产玉、琢玉的历史可追溯5000多年前。《尚书》、 

 《尔雅》、《山海经》等古籍中,多有玉的记载。黄帝曾以玉分赐部族首领, 

作为享有权力的标志。商周,玉被充当祀神的供物与护身符。《周礼》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 

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圭壁以祀日月星辰,璋射以祀山川。”以 

后历代许多帝王的“传国玉玺”,都是以玉刻制的。 


… Page 54…

                                琥珀的由来 



     天然琥珀是距离现在4000多年前,由富含树脂的树木如松树、杉树等受 

伤后淌出的树脂埋入地下而形成的。琥珀或淡黄或棕红,色泽柔和,呈半透 

明状,非常美丽。早在1000多年以前,人们就对它的形成有了一些认识,《博 

物志》到 《神仙传》说:“松柏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著 

名诗人韦应物也有一首记述琥珀形成过程的诗,诗咏:“曾为老获神,本是 

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这首诗说出了琥珀中含有昆虫的这种 

有趣的现象。其实,琥后中包含的小昆虫何止蚊蚋,还有古蟑螂、蚂蚁、蜂 

类、蜘蛛等等,这些小生物因经不住树脂芳香的引诱,不幸被滚滚而来的树 

脂而覆盖,随同陷入地下成为昆虫化石。琥珀不仅是名贵的工艺品,而且还 

是珍贵的中药材。1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医生就用琥珀作为镇惊安神、散 

淤止血、利尿通淋等疾病的良药。琥珀种类有金珀、火珀、血珀、煤珀等许 

多种。 


… Page 55…

                              鼓楼的由来 



    古代,凡是重镇,都置有鼓楼。有关鼓楼的沿革,民国19年(公元 1930 

年)《重修滑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 

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 

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 

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诸州 

置楼悬鼓,自崇始也。宋、薛季宣令武昌亦乡置一楼,盗发伐鼓,瞬息遍百 

里。盖世多盗,弥盗之法,莫良乎此。故后世效之,州县多置鼓楼。”由此 

可见,鼓楼初建北魏,为李崇所创。以此传递信号,便于擒贼捉盗。这种传 

递信息的方法,是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创举,是我国古代发展“信息科学” 

的又一例证。但到后来,鼓楼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作用,有人以它的建造之 

美来供人观赏,也有人以它的丽谯之华来粉饰太平。新中国建立以后,全国 

各地的不少鼓楼被列为国家保护文物。 


… Page 56…

                               老虎灶的由来 



     老虎灶是指热水店里的“开水灶”或“热水灶”,为什么要叫“老虎灶” 

呢? 

     据说从前在某个街镇上有个姓傅的老头,老伴早已过世,留下一女,过 

着贫寒的生活。他家后门有一口井,为了生活,老汉借了些钱,在家里砌了 

灶台,安放了汤锅,汲取井水,以烧煮热水为业。因为他态度和蔼,价钱公 

道,开业以来,生意十分兴隆。在离傅老汉热水店不远有个寺庙,庙中老僧 

为方便起见,经常叫一个十六七岁的烧火小和尚挑两个水桶前来买水。有一 

次老汉不在家,由傅家姑娘给舀水。那姑娘芳龄17,长得如花似玉,见了身 

穿直裰,剃了光头,烫了香洞的小和尚无意之中微微一笑,谁知小和尚从此 

后却害上了单相思病,茶饭不进。当老和尚得知原委时,立即撞钟击鼓,召 

集寺内所有和尚进行了训话,当众指出这个小和尚是尘缘未断,凡心未绝, 

竟看上了开水灶边的美娇娘。他说这美娇娘就是唐僧遇上的妖魔,开水灶边 

的老虎。为了预防再出乱子,老方丈决定不再去买热水,同时把小和尚关进 

禁闭室。小和尚在禁闭室内朝思暮想,最后病得一命归天。于是寺院里的和 

尚就称傅家热水店为“老虎灶”,而街坊邻里,一来傅老汉姓傅(与虎同音), 

二来该店烧水火力旺盛,亦称该热水店为“老虎灶”。久而久之,“老虎灶” 

成了热水店的通称。 


… Page 57…

                               试金石的由来 



     试金石即用以检验黄金成色的简易工具,是一种致密坚硬、表面光洁的 

黑色石头,通常为含碳的硅质岩石,混有石英、石髓和蛋白石等物矿成分。 

用黄金在试金石上画一条纹即可看出黄金的成色。试金石的发现各国尚无定 

论。虽然古希腊人在公元6世纪就有试金石应用的文字记载,但我国的试金 

石是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发现的,并非从国外引进。我国地质界的先驱章鸿 

钊先生所著《石雅》一书中认为试金石源于砥砺(即磨刀石)。公元前的《禹 

贡》、《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中,都能找到有关砥砺的记载。人们采 

用试金石很可能是受磨刀石的启发的结果。我国古代的试金石多来自四川 

省。现在,我国使用的试金石多用南京雨花台一带所产的雨花石来制作 (唯 

有墨色而质地细润的雨花石才是理想的试金石原料)。 


… Page 58…

                                铜鼓的由来 



     铜鼓,是世界各国古代民族用于军事、祭祀、娱乐的工具。据统计,到 

目前为止,我国是全世界珍藏古铜鼓最多的国家之一,各级文物机构共收藏 

了世界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古代铜鼓1300多件。在这些古铜鼓之中,尤以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掘和收藏得最多,约500多面,故广西在国际上又被誉为 

 “古铜鼓之乡”。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珍藏最大古铜鼓的国家。在广 

西博物馆存放着一面“铜鼓之王”,这面有云雷纹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65厘 

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多公斤。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铜鼓也出在我国。 

据考察,云南的“万家坝铜鼓”,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 

它距今已有2600多年。铜鼓多由青铜铸成,鼓身和鼓面饰有各种精致的图案 

和花纹,是考古和历史学家研究古代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 

技术和社会生活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 


… Page 59…

                                 外国部分 



                               玫瑰花的由来 



     玫瑰被人们誉为花中之王。它的花大色艳、香味馥郁。 

     据阿拉伯回教中传说,玫瑰花是回教教祖穆罕默德的汗水洒在地上变成 

的。还有一种传说是,在圣地麦加有一个无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连个媳妇也娶不上。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叫梦拉的少女,就带领他的随从一 

起追赶,要强抢为妻,少女不答应,他就散布流言蜚语,借此报复。他诬蔑 

这个少女是一个魔女,说什么死人、闹水灾都与梦拉有关。不明真相的人, 

受谎言所骗,信以为真,在他的煽动下,按照回教的教规要把梦拉烧死。于 

是,他们架起熊熊烈火,焚烧这无辜的少女。正当少女快要被烧死时,天上 

一位女神看到了,下凡拯救了少女梦拉。扑灭的柴火变成了许多鲜艳的玫瑰 

花。这个玫瑰花由来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 Page 60…

                                荷花的由来 



     荷花产于印度,引种到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自古以来,荷花除 

了叫莲花外,还被称为芙蓉、芙蕖、藕花、菡萏、水芝、水芸、泽芝、玉环 

等。古人有许多赞美荷花的诗句和散文:古老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 

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想“集芙蓉以为裳”。三 

国时期的曹植以荷花之美来形容他理想中的洛神,又作《芙蓉赋》赞美荷花 

的高洁美丽。唐朝诗人李白曾以荷花表达爱情,他在《折荷有赠》中写道: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往人彩云黑,欲赠 

隔天远。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宋代周敦颐所作《爱 

莲说》中赞扬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娇”高贵品质的佳句,数百 

年来流传于世。荷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既可食用又可 

药用,可谓浑身是宝。 


… Page 61…

                               茉莉花的由来 



     百花之中,若论香之浓、清、远、久,茉莉花可算得是“人间第一”了。 

所以,有人曾经表示:“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茉莉花原产印度,据历史文献记载,茉莉自汉代从亚洲西南地区传入我 

国。“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茉莉名佳花亦佳,远从佛国到中华。” 

所谓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