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166章

血沃轩辕-第166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袭击着明军的补给线。
  没有吃的,没有火药,困守在这,莫特拉尔他很想在那个时候看看明军将领的表情,一旦击溃了进犯巴达维亚的敌人,自己就将是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功臣,财富、美女、荣誉,都会源源不断地向自己涌来……
  大明崇祯十四年八月十九日,巴达维亚。
  守城的荷兰士兵百无聊赖地来回走动着,前面有卡西卡萨顶着,左面是大海,右面是陡峭的,充满了各种毒蛇的山崖,巴达维亚被这三面紧紧守卫着,这在荷兰士兵看来,只要卡西卡萨不丢失,那么巴达维亚永远是最安全的地方。
  忽然,荷兰士兵远远地看到几十个灰头土脸的士兵正向巴达维亚跑来,他们的样子狼狈不堪,不时地胡乱举枪向后面放上一枪,跑到巴达维亚城下,领头的那个大胡子的军官拼命地叫道:“开门,快打开城门!”
  荷兰士兵警惕地举起了枪,大声询问他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上帝,我们是保卫卡西卡萨的,那些该死的中国人占领了卡西卡萨,莫特拉尔先生率领的援军也中了埋伏,我们被击溃了,彻底地击溃了,那些中国人现在正冲向这里!”
  大胡子的叫声疯狂而紧张,气喘吁吁地说完了这些,忽然发狂地又叫道:
  “该死的,为什么还不开门,难道你要我们死在中国人的手里吗!”
  卡西卡萨的失守完全震惊了荷兰士兵,这对于巴达维亚来说是灾难性的,被大胡子的喊叫声才清醒过来的荷兰士兵,这才赶紧下城打开城门……
  几十名士兵冲了进来,军装凌乱,满面都是灰尘,很难看清他们的长相。荷兰士兵嘀咕着,大是不满地说道:“卡西卡萨说没有就没有了,要是中国人来了,光靠我们这些人怎么能抵挡得住他们的攻击!”
  大胡子军官在一名“败兵”的耳边嘀咕了几句,那“败兵”忽然笑了,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
  “不错,你说得一点也不错,你们完全无法抵挡住大明军队的攻击!”
  他说的话荷兰士兵一句也听不懂,也完全就是巴达维亚城里那些中国人说的话,荷兰士兵呆了在了那里,然后他看到那名“败兵”擦去了脸上的尘土,出现在荷兰人面前的,是一张年轻英俊,黄皮肤黑眼睛的脸庞!
  “天那,中国人!”
  几名荷兰士兵发出了杀猪一般的叫声,正想抬枪,却看到眼前的那些敌人,用比他们更快的速度,将手里的枪对准了他们,荷兰人呆了一会,终于无奈地放弃了抵抗的打算……
  “可斯切菲,这次你做得很好,你将会得到我们的巨大奖励。”年轻的军官微笑着说道。
  “我不得不佩服钟将军的计谋,可是为了这次偷袭,我整整损失了十几名部下。”可斯切菲又是钦佩又是遗憾地说道:“您得知道,秦风将军,这些部下都跟随了我很多年,我想当噩耗传到他们家人耳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和妻子会感到非常的悲哀……”
  秦风微笑着听他说着,他完全知道这名红夷想要什么:“这完全没有问题,可斯切菲,所有参与这次突袭而死去的人,都将得到我们的补偿,我只是希望,这些补偿不要全部到了你的腰包里面……”
  可斯切菲开心得大笑了起来,没有什么比金币更加诱惑人的了。不过他实在是赞佩这些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
  从卡西卡萨攻击战的开始前,他就接到命令,挑选十五名部下,和这位叫秦风的将军所带领的两百名中国士兵,一起穿越看起来根本不可能通过的丛岭,可斯切菲把赏金提高带到了一百枚金币,这才勉强凑齐了十五名雇佣兵中的志愿者……
  “我可以向上帝发誓,这些中国士兵,通常大明王朝习惯性的称呼他们为‘江南军’,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完全是不可能被任何东西击败的,甚至是你所无法想像的!
  我们经过的道路,当地人称之为‘西里拔之路’,意思是就是充满了死亡的道路。那里毒蛇蔓延,到处都有致命的沼气,野兽的眼睛不断地在我们身边监视着我们,任何一个落单的士兵,很快就会成为野兽们的美餐。
  一进入死亡之路,就有三名中国士兵,一名我的部下分别死在了毒蛇和沼气的夹攻之下。我的部下开始畏惧了,可那些中国士兵却好像完全没有看到一样,他们草草地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然后继续上路……
  我可以告诉你我所看到的一切,一名中国士兵的大腿被毒蛇咬了,我们没有必须的药品,可我亲眼看到这名中国士兵,为了不拖累部队的前进,毅然用手中的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秦风将军什么话也没有说,表情还是那样的刚毅,可我分明在他转身的时候看到了他眼中晶莹的泪珠……
  士兵们在不断地减少,也许是中国人的决心和毅力感动了上帝,我们竟然活着通过了死亡之路,创造一个奇迹。可是我们也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两百名中国士兵,活着出来的只有七十一个人,而我的那些部下,也有十个永远地倒在了死亡之路……
  在为这些死去士兵悲哀的同时,我也觉得非常荣幸,因为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发生,我们奇迹般的通过了死亡之路,我们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我们奇迹般的用不到八十个人,夺取了坚固无比的,看起来永远也无法被占领的巴达维亚。
  而这一切奇迹的创造者,都拥有一个名字,江南军!
  ——约瑟尔·可斯切菲《我的中国生涯》”
  十多年后结束自己的冒险生涯,带着大把大把金币回国的可斯切菲,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出了这么一本书,而这本书,也很快开始在欧洲大陆风靡开来。可斯切菲,这位冒险者,江南军的雇佣兵,居然凭着这本书,成为了一名很有名望的作家!
  成功控制住巴达维亚城门的秦风,立刻从荷兰人的嘴里知道了那些荷兰士兵的军营,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秦风就制服了这些荷兰士兵。
  巴达维亚有着大量的中国人,这些都是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用各种手段欺骗、绑架到这里,然后强迫他们充当奴隶,每日做着沉重的劳役。当大明的军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这些中国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当确定这是朝廷前来救援他们的大军后,巨大的欢呼声,在一瞬间响彻了巴达维亚……
  有人欢喜就有人发愁,巴达维亚的那些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见坚固的巴达维亚,竟然那些轻易地就落到了中国军队手里,而那些平日里在他们眼中卑贱无比的中国人,这一刻纷纷拿着分发给他们的武器,冲到他们的家中,将他们赶到巴达维亚最大的广场上看管起来,他们的心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害怕和后悔……
  秦风组织起了巴达维亚全部的中国人,分给他们武器,一半人看管这些红夷族犯人,一半人跟随着他一起紧闭城门,走上城楼,坚守巴达维亚!
  巴达维亚失陷的消息,一直到八月二十日才传到莫特拉尔的耳朵中,这位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的总裁目瞪口呆,他仿佛在眼前看到了世界末日。
  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军队的全部主力都在卡西卡萨,为什么短短一天的时间,巴达维亚城就落到了他们的手里?
  在巴达维亚城,有着荷兰军队全部的补给品,没有吃的,没有火药,什么东西都没有,怎么和对面的中国军队打仗?
  摆在莫特拉尔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回兵去重新夺回巴达维亚,可是那样明朝的军队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通过卡西卡萨,然后与巴达维亚的中国人一起,把自己彻底干净地歼灭……
  还有另一条路,却是莫特拉尔最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投降!
  投降当然可以保住自己和部下的生命,但回国后,他将面临东印度公司最严厉的处罚,他会成为一个人人讥笑的胆小鬼,名誉、地位、金钱,一切的一切都将转瞬化为乌有……
  联军的攻势忽然停止了,枪声和呐喊声消失了,战场归于了平静。大明军队派出的使者,出现在了莫特拉尔的面前,他带来了大明将军钟建的命令,卡西卡萨所有的荷兰军队,必须在二十二日天黑前放下武器,走出卡西卡萨投降,否则,大明军队将不再负责他们的生命安全!
  从这一刻开始,成为了莫特拉尔这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巴达维亚丢失的消息,已经不可遏止的在荷兰士兵中传开,惊慌失措,绝望的心情迅速在军队中蔓延开来……
  当第二天的阳光照耀到卡西卡萨,莫特拉尔终于做出了抉择。


  第235章 中原危局
  大明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二日,东印度公司驻巴达维亚总裁莫特拉尔,向大明军队投降,从这一刻开始,巴达维亚的主人,换成了中国人!
  指挥夺取巴达维亚的钟建,完全遵守了自己的诺言,他在巴达维亚进行了简单的补给和休整,将整个的巴达维亚,包括俘虏在内全部交给了郑森,而自己贼带着部下和舰队退回到了台湾和澳门两处。
  得到消息的郑芝龙欣喜不已,本来他以为就算江南军会把巴达维亚交给自己,也必然会在那拖上很长一段时候,等把荷兰人的财富搜刮得差不多了才会离开,他绝对没有想到江南军会是如此的讲信用。
  可是对于郑芝龙来说,得到巴达维亚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
  江南军之伐罪军连战连捷,大破巴达维亚荷兰红夷,纵横大海,扬威海外的赫赫战功,传到江南的时候,已经是崇祯十五年的新年了。
  对于大明朝廷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快乐的新年。
  松山决战的失败,已经直接危及大明江山之安危。大明在关外连战连败,已使稳固的宁锦防线处于瓦解之中。朝廷得此消息,京师大震。
  按例,朝廷要追究丧地之责。吴三桂同其他各镇将不能逃脱责任。但出乎意料的是,崇祯不但没有追究吴三桂的责任,反而给他加升提督职衔,指示他收残转败,把各镇残兵败卒总归吴三桂收拾集中,上紧整顿,徐图再举。
  受到惩处的是王朴,以临阵首逃之罪被逮捕,法司开庭审讯。这种不公平的处置引起朝廷舆论哗然。御史郝晋上书:“六镇罪同,皆宜死。”
  他认为,六镇总兵都应按逃罪处死,而朝廷只问罪王朴,却不追论其余五人之罪是不公平的。郝晋对此大为不满,特别提到,“吴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
  兵部尚书陈新甲复议,向崇祯提出处理意见:只斩王朴,勒令总兵马科立军令状,再有失误必处死。吴三桂失地,也应斩首,但姑念其守宁远有功,可与李辅明、白广恩、唐通等贬秩,充为事官。
  崇祯帝批准,立将王朴处决。吴三桂仅受到降级处分,仍守宁远。职方郎中张若麒受到朝野谴责,要求重处死,旋即逮捕处以死刑,而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给予削籍的处分。
  朝廷不追究吴三桂的死罪,予以宽大,绝不是随意作出的,这有多方面的因素。吴家在辽东已占据要津,是地方的一大实力派。继松山之败后,在这里除了吴氏父子已无更合适的人选为朝廷固守这块残土。
  显然,朝廷不敢得罪吴氏,因吴氏父子尚有可利用的价值,朝廷中有吴氏的靠山,为其开脱,也不无作用。对比之下,王朴的地位,没有吴三桂那么重要,他所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