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222章

血沃轩辕-第222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什么!艾能奇又败了?十七万大军就这么没了?”在成都的宫殿里,那位“秦王”,大西国“皇帝”张献忠,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跳了起来,暴跳如雷地骂道:
  “先是孙可望丢了广元,接着顾松献出西充,又有艾能奇之败,还弄得自己成了俘虏,你们都是饭桶,大西国的将领都是饭桶!”
  因为过于激动,他那张本来黄黄的脸,居然泛出了红色。“大西国”的那些“大臣”,将“陛下”如此生气,一个个都生怕皇帝迁怒到自己身边,因此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
  还是败军之将孙可望胆子大些,上前说道:“都是儿臣无能,致使损兵折将,请陛下砍了儿臣的脑袋,以正军法。”
  他料定那张献忠虽然残暴,但对几个养子,和那些老营的老人极好,最是护短,想来不会给自己治罪,果然,就听张献忠说道:
  “这不关你的事情,都是那些士兵不可靠,投降了朱由斌那小子。你总算也是能干的了,一把火烧掉了广元,着实让朱由斌难过了一阵,我看不但无过,反而有功。来呀,赏大将军斤一百斤,锦缎百匹!”
  那些“大西国”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心中叹息,打了败仗不光不惩罚,反倒如此丰盛赏赐,这将来仗还怎么个打法!
  “陛下,儿臣以为如此处置不妥!”
  这时一人大声说道,众臣视之,却是张献忠的另一个养子李定国。
  就听李定国出来说道:“臣以为赏罚有序,功则赏,过则罚。我义军如今已经立国,再不能相过去那样了。孙可望败军之将,合当处置。况且,他一把大火烧了广元,使蜀地百姓心中怨恨于我,大西若尽失民心,还拿什么和官兵对抗?因此,臣请斩孙可望之首,以安士兵之心,以安文物大臣之心,以安蜀地百姓之心!”
  张献忠还闻说话,孙可望已经勃然大怒:“李定国,你素与我不和,今日安敢发难。我虽小败,岂用杀头,那些广元百姓,个个都是和我们离心离德的贱民,杀了又有何妨!”
  李定国怒目相视:“孙可望,难道你忘记了我们也是贱民出身的吗……”
  “好了,好了,都别吵了,大家一殿为臣,和气第一,别让外人看了笑话。”张献忠眼看两个义子都开打起来了,急忙打着圆场说道:
  “定国一心为咱大西考虑,说话直率。可望呢,虽然吃了次败仗,可哪有常胜将军?至于广元,烧了也就烧了,没啥大不了的。咱们现在得考虑着下一步该怎么办。定国,你先说说心里面的想法。”
  李定国强自把不满压下:“臣以为,官兵这次是由朱由斌亲自指挥,那些江南军又都是百战精锐之师,接连获胜之下,士气正高,我军不可与其正面交锋……为今之计,当固守成都,连接云贵之地,为长期作战做准备。又可于路上分出小股部队处处袭击官兵,时间长了,朱由斌必然承受不住压力……”
  “哪用那么麻烦!”孙可望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道:“咱们大西现在还有五十多万大军,我看不如让陛下带着,浩浩荡荡地杀出去,和江南军一决生死,我就不信江南军是神仙。咱们一人一口唾沫,也可淹死他们了!”
  “五十万?”李定国瞪大了眼睛:“你看看,这所谓的五十万里,有多少士兵是可以派上用处的?有多少士兵是拿过刀枪的?真正能投放到战场的,除了咱们老营里的那些人,可也就不多了啊!陛下,请千万不可有此荒唐之举,否则,我大西就有亡国之祸,我大西军在蜀地的日子也就到头了啊!”
  他这番本就是肺腑之言,那些有些见识的官员都频频点头,不想张献忠忽然说道:“我有三千人便可以横行天下,那五十万人便送于朱由斌去杀又如何?他杀也要杀得手软。等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带着老营的人一拥而上,朱由斌只有乖乖的掉头逃跑了……”
  孙可望哈哈大笑,连声道:“陛下圣明,孙可望不才,愿为先锋,以雪广元之耻!”
  “好,就以你为先锋,和朱由斌那厮决战。”
  见李定国还要再谏,张献忠赶紧摆了摆手,说道:
  “大军三日后出发,先打败了朱由斌,再平定蜀地全境。到那时,咱也杀上北京,抓了皇帝,到时候,咱就可以在北京做皇帝了!”


  第292章 攻击宁远
  蜀地,由武英王朱由斌亲自指挥的江南军将士,奋勇前进,克定蜀中大局已只在朝夕之间,而在边关,江南军四大镇将也开始了收复松山四城的军事行动!
  最先发起攻击的是山海关总兵黄飙。本来,按照计划,在与满清的山海关决战之后,黄飙等四部人马当以山海关为中心,修整两月之后,再行收复四城,但一件意外的小事,却使得整个军事行动都提前发生。
  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满清留在宁远镇守的是恭顺王孔有德和他指挥的两万汉八旗士兵。自从山海关大战后,满清军队遭到了惨重失败,兵力遭受严重损失。又要调拨兵士,防范各地登陆的江南军水师,因此不得不开始大量启用汉蒙八旗来防御城池,而汉蒙八旗的地位,也借着这个机会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自从叛变大明朝廷后,带着红夷大炮投降皇太极的他,被封为王爷,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可是在皇太极死后,把持朝政的多尔衮,却向来轻视汉人,孔有德又受到了冷落,现在这个机会却落到了自己面前,孔有德如何不肯好好地把握?
  他是大明的叛将,已经没有了退路,不可能再回到明朝,他只有死心塌地的为满清做事,尽量多的立下战功,也能保住自己的一切……
  站在宁远的城楼之上,看着驻扎在外的江南军士兵,孔有德知道那是江南军宁远总兵李天齐的一万部下。他不屑地撇了撇嘴,什么宁远总兵,宁远现在就在自己手里。况且对方只有一万人而已,他很想冲出城去好好的杀上一番,出出心中恶气。
  可是他还是克制住了这份冲动,毕竟守住宁远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看着城外骑着战马不停来回奔跑的江南军将士,孔有德心中烦躁,偏偏这时身边部将又愤愤不平地骂了一句:“他妈的,现在明军居然变得如此嚣张,真打起来难道我们就一定会输了?王爷,请给小将一彪人马,出去杀杀他们的锐气!”
  那孔有德虽然心中赞成,可想着身上职责,却咬着牙摇了摇头,回手拿过一张弓箭,指着叫声最响的一员明军将领说道:“那人是个参将,且看我把他射落马下!”
  说着,瞄也未瞄,一箭放出。那箭笔直地射了出去,那江南军的参将猝不及防,一下就从马上跌了下去。宁远城楼上的士兵顿时爆发出了如雷的喝彩。
  孔有德洋洋得意地将弓箭放了回去:“现在看他们还能如此肆无忌惮不。”
  他却不知自己射死的是谁。这参将乃是当初天字第一营的老人,从北京一路追随朱斌到了江南的那八十八条好汉之一。这八十八条好汉,大多跟着朱斌在南征北战中不幸献生,能够活下来的已经没有多少了。
  被孔有德射死的参将姓戴,本是朝廷里一名侍郎的儿子。他自遇到朱斌后,从一个纨绔子弟,一步步在战火中成长起来,成为了一名身经百战的江南军战将,今日未曾死在两军阵前,却在冷箭之下丧生……
  看着戴参将的尸体,李天齐一句话也没有。地上躺着的这个,是自己的兄弟,是与自己生死与共,百战劫生的兄弟,可现在他却这么冰凉的,毫无声息地躺在了这里……
  “他的父亲戴侍郎,在闯贼城破的那天,携全家跳水自尽,以全名节。”李天齐缓缓地说道:“当戴参将知道了后,一滴眼泪也没有流,只说死得好,死得好,不愧为大明的忠臣。他的妻子在咱们出征时终于帮他生了个儿子,在此之前他都有了六个女儿。本来他是可以不用来边关的。可是他对我说,老李,咱都是边关出的,一心想的就是打败金狗,出一出十几年前的那口恶气,所以他毫无犹豫的来到了这里。山海关大战,他杀了十一个金狗,十一个啊……兄弟,你怎么就这么去了啊……”
  边上诸将听他说的声音都嘶哑了,想要上来劝说,可又不敢,这时就听李天齐说道:“把他好好地安葬了,就安葬在宁远城下,让他看着我老李收复宁远!”
  忽然,他暴怒地叫了一声:
  “给我把全部的火炮集中起来,轰,轰!轰跨宁远,轰死孔有德!轰死这帮狗杂碎的,为戴参将报仇雪恨!”
  他所部将士在宁远呆了那么久,早就在等着这句话了,听到李天齐这么一说,加桑上戴参将之死又严重刺激到了他们,一个个不用动员,纷纷自发行动起来……
  两百多门火炮在最短的时间被集结起来,黑沉沉的炮口对准了宁远。随着李天齐的令旗招展,火炮同时发出了怒吼。轰轰的声音,像是天上无数的雷神一起发怒,敲动着战鼓,向下界发泄着自己的怒火。
  孔有德立刻命令还击,几百门大炮在城上城下互相对射,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构成了宁远这片战场上,最壮观的一次战争景象。
  江南军炮兵迸发出了自己最大的能量,不停地向着宁远轰击。城楼上不时地被炮弹击中,碎石飞舞,不时的有地方着火,提着水桶的士兵匆匆上来,赶紧浇灭说火势。有的士兵才赶浇灭一处火苗,忽然就有一发炮弹在他身边炸响,顿时,这士兵已经连尸体都凑不齐了……
  “江南军用炮之术果然天下无双。”孔有德一边躲避着炮火,一边摇头毯子道:“当年孙元化孙抚帅在时,我在麾下为官,孙抚帅用炮如神,我已惊为天人。现在若和江南军一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王爷,现在该怎么办?我看江南军的样子是要攻城的了。”他的部下郭柄光叫道。
  “无妨。”孔有德喘息着道:“那李天齐只四是在报复,谅他一万余人也不敢攻城,我军只需要一边坚守,一边向多尔衮请求援军即可。命令各部士兵,主管坚守,不许出击!”
  这一番炮从中午射到天黑才结束。不知道多少炮弹射到了宁远城中,宁远城里的士兵伤亡过千。但可惜的,宁远城厚墙高,大明朝廷当初在这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几代帝王,无数将士,在这加固又加固,早已把宁远变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城池。因为半天的炮击,却没有对宁远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
  李天齐见天色已黑,命令暂时停止炮击,才回到军营中,却闻山海关总兵黄飙、锦州总兵郭飞、松山总兵刘风都到了。
  进了自己大营,见三人已在,李天齐也不待他们问,便将戴参将如何惨死,自己如何愤怒,进而炮击宁远的前后经过说了一遍。
  “二哥,你说,现在咱们该怎么办?”李天齐说完了问道。
  黄飙沉默了会,说道:“反正督帅给我们的任务是收复宁远四城,这仗迟早要打。既然今天出了这样的事,我看就不如借这个机会,提前收复宁远。”
  那三名总兵大喜,却在一起商议了会,都觉得李天齐处兵少,若要强行攻击宁远坚城,只怕会使伤亡大增,却不能成功。
  黄飙提出三镇各增兵八千于宁远,只留两三千人在监视住清军动静。各人思之,都觉此计可行,乃共推黄飙指挥此次战争。
  “今夜我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