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沃轩辕 >

第223章

血沃轩辕-第223章

小说: 血沃轩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飙提出三镇各增兵八千于宁远,只留两三千人在监视住清军动静。各人思之,都觉此计可行,乃共推黄飙指挥此次战争。
  “今夜我等立刻回去,明日发兵宁远。”黄飙起身说道:“再给督帅修书一封,言及此地情况,只说我等将提前发起攻击,两月之内,誓死收复宁远四城!”
  从第二日开始,宁远城下就有大量的江南军源源不断的增援上来。孔有德见了,知道这是江南军准备动手了,他一边命令继续加固城防,一边接连派出使者向盛京督请援军。
  随着各部士兵的到达,至五月底六月初,宁远城下江南军已经集兵达到三万四千余人。火炮达到了惊人的八百余门。而与此同时朱斌也同意了他们的作战计划。山东、江南方面的物资、新征召入伍的士兵,开始纷纷向宁远汇集而来……
  六月初八,大明江南军对宁远的攻击正式开始。
  这次收复宁远的作战,江南军由黄飙任总大帅。从战争发生的第一天起,江南军便以绝对优势性的火炮牢牢压制住了宁远。起初,宁远火炮还与江南军对射,但到了十日这天,宁远守军的火炮被摧毁过半,声势越来越小……
  被逼无奈的孔有德,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下令将剩余的火炮调到城内安全的地方,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一门炮不得使用,违令者军法从事!
  失去了威胁的江南军炮兵,从这一刻开始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攻击宁远了……
  其后,成批成批从海陆地两个方向运抵宁远的物资,却让黄飙大是头疼。眼看着满地都是物资,自己却缺少人力搬运,使黄飙伤透了脑筋。
  还好,这时候一个人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窘迫的状况。
  这人,就是当初负责修筑运河,险些被朱斌砍掉脑袋的胡宝其。那胡宝其自从被朱斌现场逮着,严厉训斥,并免去官职,戴罪立功之后,倒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怠慢。过了一年有余,便官复原职,现在的职位却是江南转运特使。
  那随着胡宝其一起陆续来到宁远的,却足足有六万民夫。这六万人却是当初大批涌入江南的难民之中,一部分参军,一部分去了台湾和澳门,剩下的却被胡宝其集中了起来,专事各地物资运送,这次他被调来,却果然派上用场。
  胡宝其迅速让这六万民夫搬运物资,一边又以官府的名义遍贴告示,广征召人手。他不但管饭,而且出的工钱又多,这年头天下还没有太平,边关饥民到处可见,一听有饭吃还有银子拿,哪有不应者如云的道理……
  看到一队队的民夫走过,黄飙却对胡宝其说道:“老胡,你这次可又有点妄做主张了,等收复了宁远四城,不知道要花掉多少银子。那陶家父子是出名的吝啬,平时我问他要点东西,那张脸不知拉得有多长,这次,嘿嘿,你就等着被陶海骂吧……”
  “不怕,不怕,我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胡宝其满不在乎地笑道:“这次啊,我可不要陶海拿出多少银子来,说实话,我老胡名声不好,他陶海对我防范得紧,次次都要把账目查得清清楚楚,弄到我一丝油水也都没有……”
  黄飙追问之下,却听胡宝其洋洋得意地说道:
  “我听说吴三桂在宁远城里留下了大量的家产田地,多尔衮为了收吴三桂之心,一样未动。后来山海关之战爆发,金虏大败,仓皇退回盛京,吴三桂也没有来得及搬运。这次等打下了宁远,嘿嘿,还请黄总镇把那些东西交给我处置吧……”
  黄飙倒愣在了那里,他可没有想到胡宝其居然把脑筋动到了这,笑道:
  “老胡啊,都说你这人办事勤快,可就是贪财,那次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督帅责罚。你这次见到吴三桂的财物,哪有不动心的道理,八成又不知道要往自己口袋里塞进多少……”
  胡宝其脸皮也厚:“朝廷还不差饿兵。我老胡这条命早就是王爷的了,其实我知道王爷的心思,只要你把事情办利索了,一些小错想来王爷也不会计较!”


  第293章 重回宁远
  宁远城外那一声声的炮声,像一声声的催命的喊声,不断撞击着孔有德的心房。他烦躁地连饭也无法吃下,不时地站起身来向外面张望几眼,又不时地发出重重地叹息!
  他看了一眼身边正在喂着幼小的儿子吃饭的妻子白氏,心中有些懊悔。当日多尔衮将宁远交给他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死守宁远的决心,他派人接来了自己的老婆孩子,为此还受到了多尔衮的赞扬。
  本来在孔有德看来,山海关之败,不过是在大清统一中原道路上的一次挫折,早晚都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到时候,凭着自己的这份忠义,必可飞黄腾达,彻底得到满人的信任。谁想到现在的事态却会变化成了这个样子……
  想来也是可怜,自己中年才娶妻得子,真不知道是什么迷惑了自己的心窍,使自己一家人都陷入到了宁远这个困境之中。
  “王爷,多少还是吃一点吧。”白氏叹息着夹了一筷子菜放入孔有德面前碗里:“想来满人不会对这坐视不理的,等发来了援兵,一切就都好办了。”
  孔有德重重叹了口气:“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我听人说,江南军的水师自登陆后,在咱们大清的地界里四处袭击、扰乱,摄政王又才经了山海关之败,现在正被弄得焦头烂额的。我已经给摄政王接连发了三封求援信,可到现在却一点消息也都没有……”
  白氏把身子向孔有德身边挪了一挪,小声对他说道:“王爷,咱们本来都是大明的人,后来被逼于无奈这才降了满人。现在,不如把宁远再献给江南军?有了这份功绩,或许可以免了王爷的罪责……”
  孔有德色变,急忙向门外看了看,呵斥道:“这话是可以乱说的?咱早就是明朝的敌人了,回去了还是死路一条。我又和那朱由斌交过手,他又岂能饶我?为今之计,只有在这宁远死守,以期出现奇迹……”
  正说话间,忽然宁远城里传来了惊天巨响,接着一声连着一声不绝于耳,那声音却是从存放火炮之处传来,只把孔有德惊得筷子都掉了下来,猛然站起身来,疯子一般地冲了出去……
  看着他的背影,白氏的眼泪忽然就忍不住地流了下来。自己的这个丈夫,在她的眼里,总也是个英雄。可现在这个样子,却真的让她心酸……
  来到火炮存放之地的孔有德,面前的一切都让他觉得天崩地裂,几乎要站立不住。远远的就能看到那里爆炸声不断,火光冲天。等走近了,却是尸横遍野,所有的火炮,都已经毁在了这爆炸之中……
  “怎么回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孔有德一把抓住了来到现场的郭柄光疯狂地叫道。
  “我,我也才来,我不知道……”郭柄光面无人色:“就这么,爆炸就忽然起来了……”
  “我的炮,我的炮啊。”孔有德“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麻木地看着面前的一切,麻木地看着他视若珍宝的,可现在却成了一堆废铁的火炮,近乎于绝望地叫道。
  他之所以能一到大清就受到皇太极的如此重视,完全是因为自己携带过去的那些火炮,那些皇太极不知渴望了多久的宝贝。可现在全毁了,这宁远还怎么守?就算自己侥幸脱身了,回到盛京那些满人还会对自己重视吗?
  他忽然站了起来,咬牙切齿地道:“城里有奸细,一定有朱由斌派来的奸细,给我找,挨家挨户地搜,给我把奸细绞死!”
  其实城里的确有黄溪安插下的情报人员,但这场爆炸和他们却一点关系也都没有。孔有德对火炮视若珍宝,看护极其严密,那些情报人员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炸毁那里。
  但这场爆炸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却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有人说是当时有看守的士兵,不满孔有德的汉奸行为,而毅然于此同归于尽的;有人说这是江南军的火炮,无巧不成书的落到了这里,天要灭亡孔有德……
  但不管哪种说法却都无法得到证实了,因为看守火炮的二百三十三名士兵,全部都死在了爆炸的现场!
  其实江南军攻击宁远的消息,早就传到了败退回盛京的多尔衮耳中。宁远乃是满清费了千辛万苦才夺取的,地理位置又极其重要,多尔衮焉能让他如此轻易的就重新回到大明手中?可现在的满清,却遇到了入关以来最困难的局面。
  几万大军扔在了关内,亲王阿济格到现在也生死不知,而因为这场大败,使满清本来逐渐稳定的战局又有些动乱起来,那些本来就对多尔衮不满的势力,又开始重新冒头……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些登陆的该死的江南军水师,整日里袭扰满人各地。今天在那,明天又跑去了那里,害得追击的八旗队伍,几乎要跑断了腿。
  内忧外患之下的多尔衮,派人请来了降将吴三桂,征询他的意见。
  出现在多尔衮面前的吴三桂,一个人不知憔悴了多少了,当多尔衮问起的时候,吴三桂淡淡地道:“我以为,宁远不可以救。”
  多尔衮急忙追问为何,却听吴三桂说道:
  “八旗才遭新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恢复元气,稳定内部。若现在增兵救援宁远,那是朱由斌最愿意看到的事情。双方在那纠缠得时间越长,对我大清越不利。大清无法和大明相比啊,等朱由斌统一了大明,就算耗,也能耗死我们大明了……”
  “你的意思,是咱们大清迟早会被明朝灭了?”多尔衮皱着眉头说道。
  “也不尽然。”吴三桂微微摇了摇头:“我们可以一边稳定内部,一边等。大明的那些官员,没有人比我更加了解他们了。早晚都会出现内乱,等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摄政王,请放弃宁远吧……”
  “千辛万苦得到的宁远,却又就这么轻易地丢了。”
  多尔衮长长叹息了一声,有些步履蹒跚地走了出去。
  吴三桂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朱由斌,朱由斌,你胜了,我败了。但这难道就是结束了吗?也许几年之后,我们还会在战场上重逢的……
  ……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日,景平帝于北京登基。
  当消息传到宁远的时候,已是二十一日。这时的宁远,已经被围困了一月有余。为了庆祝景平帝的登基,黄溪下令于二十二日对宁远进行总攻!
  八百门火炮被集中起来使用,猛烈轰击西城门。这样的炮火是完全疯狂的,这样的炮火是完全毁灭性的。宁远城墙再坚固,也无法承受如此“丧失理性”的攻击。
  一天,整整轰击了一天!
  那些曾经经过过宁远收复战的老兵,回忆起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满脸写满了骄傲的神色。他会告诉那些听故事的人,用自己最夸张的语言,最丰富的肢体动作,来形容那一天的地动山摇,那一天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六月二十二日,炮击再次开始。经过了二十一日整整一天的轰击,宁远西门已经变得破碎不堪。终于,西城终于被打开了,三万江南军将士,呼啸着冲向了宁远。
  孔有德闻听西城被破,立即组织兵力,布阵于得胜门处。竭力呐喊着,企图阻挡住汹涌入城的江南军将士。
  激战就在得胜门展开。两军将士在做着殊死地搏杀。这是胆气与胆气的较量,这是勇气和勇气的较量。这不关乎生与死,而是为了各自的荣誉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