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125章

明朝好女婿-第125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准备好,断断一个晚上也不可能让学养有质的提升,再去看书,反无形中给了自己压力。
  还不如彻底放松,将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
  于是,木生等人都约着出去吃饭,顺便看看通洲的街景,然后再去顺天府贡院看看,算是提前熟悉考场。这种热闹吴老二自然不肯放过,嗷一声,就带着众人一涌而出。
  孙臣病体未愈,依旧在家里修养。
  苏木也没有去凑这个热闹,吃过晚饭之后,端了一杯茶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坐,感觉整个人都空了,就这样,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等众人兴致勃勃地回来,这才回屋睡觉。
  出门跑了一晚上,都有些累,就乱七八糟地躺了一屋。
  说来也怪,吴老二却没随众人一道回来,一问,木生说他在半路上遇到一个熟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就不见了。
  吴老二以前在北京的时候,也是经常三五天不回家,苏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也不去想,只眼观鼻,鼻观心躺在地板上。
  带着这种无欲无想的状态,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一次却是睡得格外香甜,直到半夜时分才本吴老二的大叫声吼醒:“起床了,起床了,早登龙门,早登龙门!”
  这鸟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来一个钵盂,冲进屋来,用木勺子使劲地敲着。
  木生等人恼怒地从被子里探出头来,纷纷骂道:“你这厮好生可恶,什么时候回来的,凭地一身酒气,臭得紧!”
  苏木揉了揉眼睛,吸了一口气,鼻子中满是浓重的酒味。定睛看去,吴老二一副宿醉未醒的模样,眼睛红得像兔子:“什么时候了,你才回来?”
  “昨夜碰到一个朋友,请去吃了一台酒。那酒实在厉害,竟醉了,就歇在他哪里。”吴老二目光有些闪烁,然后叫道:“快寅时了,快快快,快起来!”
  “啊!”有些人已经睡迷糊了,听他这么一说,这才记起今天是乡试,这才猛地从地上跃起,飞快洗脸。
  按照朝廷的制度,乡试要在卯时,也就是后世北京时间凌晨四点正式开始。
  可一般来说,你得提前两个时辰起来。
  毕竟有两千多考生,在进考场的时候还得查验凭证、搜身,这还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洗了脸,吃过早已经准备好的热事,苏木等人就背着硕大的考篮出了门,街上三三两两地出现了书生打扮的行人,
  刚开始的时候,人还不多,可越是靠近贡院,人就越多,渐渐地就有些挤不动了。
  人潮一波一波涌过来,苏木还好些,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他每日都会跑上几千米,身体甚是健康。可怜那孙臣感冒刚好,挤了片刻,就有些喘不过气来。如果不是苏木一路扶着他的胳膊,只怕早就被人流给踩死了。
  至于吴老二,还带着酒意,更是被人挤得不住咒骂,见人来挤,就照例问候别人的女性亲属。
  什么,苏木也懒得管,由着他在人潮中浮沉。
  不片刻,这小子就被挤得看不见人影了。
  昨天晚上苏木要养气,没有同木生他们一道过来熟悉考场。等到了贡院,抬头一看,顿时吃了一惊……这规模真大啊!
  不愧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顺天府的贡院比起一省的衙门也不逞多让,就其面积和宏伟程度而言,有过之无不及。
    
    
第一百七十六章 山水相逢

      迎面是一座六七米的大牌坊,上面写着“天开文运”是个大字,正是当朝天子弘治皇帝的手笔,写得非常饱满。究其书法而言,在苏木看来也很普通。
  不过,这四个字却显得非常精神,有一种严整肃穆的开阔气象。字入其人,由此可见,弘治皇帝是一个豁达宽厚公正之人。
  相比起这四个字来说,应天府贡院显得有些阴森。
  牌坊后面是贡院大门,大门上正中悬“贡院”墨字匾额,大门东、西建立两坊,分别书“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贡院大门外为东、西两座辕门,大门分中、左、右三门。进大门后为龙门。
  黎明正是一天之中最黑的时间,门口只挂着两盏红灯笼,在夜风中左右晃荡,给人的感觉非常不好。若不是士子们又是喧闹,又是招朋呼友,还真有些后世鬼片的气氛。
  贡院大门也非常高大,足足有五米,可相比起后面的一座高楼,却还是要矮上三份。
  原来,在龙门后面还有一座类似于城楼子的建筑,楼上影影绰绰站着不少,如果没猜错,那几人正是这科的考官们,这座城楼正是有名的明远楼。
  苏木等人正挤得心慌,突然间,明远楼上传来声炮响,倒将他吓了一跳。
  说来也怪,这炮声刚落下,两千多考生就如同被人施了魔法一样同时安静下来。
  然后就有一群书吏和衙役从贡院里跑出来,同时高喊:“寅时了,各考生按照地域排队,等着点名查验。”
  “真定,真定的人到这边来!”
  “广平府的集合!”
  “大名的考生到没有?”
  ……
  很快就有人点到保定府,正位于队伍的最前面。
  苏木等人听到喊,慌忙从怀里掏出凭证,上前查验。
  在保定府旁边早已经站了一个方阵,立着大约三四百考生,一看都是生面孔。听到他们讲话,才知道是河间府的秀才。
  保定不愧是河北第一大府,考生比起其他几个州府却要多上许多,站在那里黑压压一大片,起码有上千人。
  各人都将凭证递给书办查看,在查验无误之后,就领了一个考牌,说这就是他们的考号,等下进龙门之后,依这个号码找考棚做卷子。
  苏木的考号是丁字十六号。
  旁边的人都说虽然不是甲乙丙,却也靠前,应该等不了半个时辰就能进考场。否则,若是领到辛字甚至癸字考号,那等起来就没王法了,活生生得将腿站酸。
  先前大家在广场上乱成一团,天又黑,自然看不清楚。这次集中在一起,都是老乡,很多以前也有过交往,见到熟人,都是非常欢喜,互相打拱作揖,小声地说起话来。
  苏木因为是上期院试头名,又是小三元,在保定府也算是有名的才子。听到书李叫他的名字,后面的人都嗡一下,小声议论起来:“原来他就是苏子乔啊,真是英俊潇洒,一表人才!”
  等苏木领了考号退后,就有人上前攀谈,报上自家姓名,然后是一通恭维。
  很快,他身边的人都同时将头扭过来,苏木站在其中,恰如众星捧月一般。
  苏木也没想到自己在保定名气这么大,心中也是微微得意。
  他倒不至于忘形,只客气地回礼。
  “子乔兄,久仰大名了,虽然没读过你的文章。可你能够中个小三元,在我府也是百年之中的头一遭,真真叫人又羡又敬啊!”
  “子乔,听说你的头名是何景明大人亲自点的,何大人乃是名动天下的大名士,你能入他门墙,自然才学出众。”
  “你们这就不知道了,何大人乃是一代诗宗,他的门生,别的不说,诗词上面自然是极好的。你们忘记了,子乔可作过一首好诗。”
  “记得,记得,那诗作得真是不错啊!”
  于是,就有人小声地背诵起苏木以前在保定府时所作的那首七言。
  一般人被这么恭维,早就飘飘然找不着北了。
  苏木却知道越是这种情形越是要谦虚,忙笑道:“各位兄台谬赞了,诗词乃是小道。我辈读书人,要想为国出力,还得依科举正途,八股时文才是真本事。”
  “能做出如此好诗的人,文章会差吗,子乔也不需谦虚。”就有一个秀才道:“看情形,等到开龙门还有两刻时辰,不知道子乔可有新作问世。不如念将出来,让我等一睹为快。”
  “确实如此,子乔快快念来。”
  众人也是闲着无聊,都同时小声叫好,都是一脸热切地看了过来。
  苏木心中苦笑,自己虽有诗名,可平日里哪里写过什么诗词,就连连摆头:“院试之后就是乡试,小生才疏学浅,整日知道刻苦读书,就这样,今日站在贡院门口依旧是心中忐忑,一直没有空闲作诗赋词,还请各位谅解。”
  大家都略微有些失望,毕竟,苏木那首“一夜东风人万里”是作得真好,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保定。如果不出意外,将来传遍天下,甚至传诸后世也是有可能的。不得不承认,苏木乃是当世一流的诗词好手,对他的新作,大家也是非常期待。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有人朗声吟道:“山一程,水一程。身向乡关那畔行,夜深千盏灯。”
  这声音虽然不大,却非常清晰。
  突然有人叫了一声:“这是《长相思》啊,怎么只有半片?”
  听到这一声,众人这才猛地醒悟,这不正是《长相思》的词牌吗?
  虽然只有半阕,词句也平淡普通,却娓娓道来,婉约幽伤。将旅人离乡时,山水兼程的风尘仆仆,依旧回头望乡的情形描写到极处。
  更难道,这半片词感情真挚,以情而胜,却不像同时代人只一味用辞藻堆砌,只重格律形式那样匠气十足。
  这词,却是灵气飞扬啊!
  一时间,所有人心中同时一抽,好象有一只手捏到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都静下来了,默默等待着接下来的半片。
  “这不是我前天晚上在酒楼上作的那首词吗?”苏木心中一惊,抬头看去,却看到龙在龙公子正好站在对面,嘴上带着讥讽的笑容。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抄夫

      原来,这龙在本是河间府的秀才,这才他来通州就是为了参加本届北直隶乡试。
  刚才排队的时候,河间府的方阵正好位于保定府的旁边。
  因此,苏木刚才一行人的所说的话,自然是一字不漏地落到龙公子耳朵里。
  看到龙在满面的讽刺,又故意将苏木前天晚上所做的《长相思》在大庭广众之中念出来。这首纳兰词的好坏,苏木自然知道。这词不但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也是清词的高峰,如果传播开始,立即就能为苏木获取极大名声。
  那日,苏木在酒楼上将这首《长相思》念出之后,已经彻底压了龙公子一头。
  看得出来,那那龙在自视甚高,否则也不可能成为那群书生的领袖。
  可就这么败在苏木手中,以他狭窄的心胸,恨苏木都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帮苏木扬名?
  想到这里,苏木心中没由来地咯噔一声,突然感觉有些不妙起来。
  “好啊,真的是好啊!”先前叫的那个书生连忙朝龙在一拱手:“这位公子怎么称呼,下面呢,下面呢?”
  “对,下面呢?”众人人这才如梦方醒,连连追问。
  龙在微微一笑,朝大家回了一礼:“在下龙在,字明卿,河间府考生,见过各位同道。”
  “原来是龙公子,小生好象听说过你的名字。”
  “对了,想起来了,你不就是前一阵子在江南士林声名雀起的龙明卿吗?听人说,你的诗词极好,乃是继七子和唐伯虎的又一大家。今日听你所吟的这首《长相思》,果然了得,可是你的新作?”
  很快,就有人想起了这个人,同时小声骚动起来。
  看龙公子的目光中隐约多了一份崇敬。
  苏木一怔,心道:这个龙在很有名气吗,怎么在史料中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这就怪了?他今天当众念出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