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女婿 >

第386章

明朝好女婿-第386章

小说: 明朝好女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还有,朕今日大婚之后就要同皇后睡在一起,你以后可不能这么干了。冰着了朕不要紧,多是不小心冻着了皇后,她要治你,朕也是没办法插嘴。”
  苏木大汗,心中想:这个正德皇帝……简直就……不正常。
  “陛下,臣是个文官,也没有资格进大内。今日主要是急了眼,不得以而为之。”
  “对对对,外官是进不了大内,苏卿,要不……其实,刘伴的日子就过得很不错嘛,这人,未必一定要结婚生子的。”说着话,正德就将目光落到苏木身上。
  苏木只觉得身子一紧,立即打断了正德心中的坏意:“陛下特意钦点臣为副导驾官,可有指示?”
  正德这才收回了目光:“没错,这次让吴世奇做导驾官,也就是让他做个幌子,其实,朕是找你问一件事的。苏卿,朕知道你将来是要做进士做朕的股肱之臣的,自然不肯让你坏了名声。所以,当初无论是在沧州长芦盐司,还是在通政司办邸报,表面上都是由吴世奇主持。只有朕和太后才知道,真正掌握一切的却是你。”
  “臣铭记五内!”苏木一翻白眼,心想:废话,这种坏名声的事情,若不是有吴老先生在前面做挡箭牌,我才不会干呢!苏木将来可是要在文官队伍中混的,身上可不能有了污点。
    
    
第五百七十三章 心目中的地位

      天还黑着,同紫禁城中的其他地方一样,坤宁宫中也是灯火通明。
  这里本是大明王朝女主人的居所,皇后寝宫。
  慈圣皇太后在这里已经住了十六年了,今日正德皇帝大婚,按制,她要搬到别的宫殿去住。不过,正德皇帝虽然荒唐,却事母至孝,加上又是一个带点邪气的人,对朝中制度也不怎么放在眼中。就下旨让张太后继续居住,颐养天年。
  明朝以孝治天下,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按照古人的说法,男子结婚之后,就算是成年了,要承担起支撑一个家庭,养活妻子儿女的责任。皇帝大婚同民间普通人结婚不同,更多了一分强烈的政治意义。
  皇帝一结婚,就说明已经成年,要亲自处置国家大事,他所需要支撑的,却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和亿万人民。
  弘治皇帝大行时,正德还没有成年,一切国家都事都由内阁处理。而张太后作为皇太后,则垂帘听政,作为这个帝国的标志而存在。
  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这个本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普通女子却焕发出高超的政治才华,将一个已经有些混乱的朝局渐渐平稳下来。
  今天,正是顺利交接到儿子正德皇帝手头的时候。
  所以,张太后也起了个大早,准备等到卯时一到,就启驾去皇极殿观礼。
  刚开始的时候,坤宁宫中还弥漫着一片喜气。
  可此刻,所有的人都苍白着脸,战战兢兢,惟恐说错了话,引得慈圣太后勃然大怒。
  更有太监们往来不绝,传递着消息。
  “禀慈圣皇太后,陛下……陛下他……”一个太监小步跑进殿来,普通一声跪在张太后面前,额头上已是冷汗一片。
  “怎么了?”此刻的张太后已经满面的焦急,她站在那里,张开双臂,让两个宫女给自己穿着吉服。双手紧紧地抓着长长的袖口,因为用力,关节已经发白:“陛下还不肯起来吗?”
  太监:“是……陛下还没有起来……”说着话,大约是急了,眼睛一红,泪水就掉到地上。
  “胡闹,今天是什么日子,也能使小性子吗?”张太后大怒,袖子一挥,扫在香炉上。
  燃着檀香的小铜炉砰然倒地,火星子在空中弥漫开去。
  正德皇帝死活不肯起床的事情,早在半个时辰之内就被人传到坤宁宫了。自己儿子自己知道,张太后突然意识到事情只怕麻烦了。
  好好的大婚典礼,被皇帝这么一闹,那可是皇室的一大丑闻。皇帝搞出这么一出,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叫大臣们突然发现,这个皇帝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孩子而已,心中自然少了一份敬畏之心。日后,还如何统御百官?
  见张太后气得浑身乱颤,所有的人都跪了下去,将头伏在地上,再不敢抬起头来。
  张太后厉声叫道:“刘瑾和张永他们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劝劝陛下?”
  “哇!”来报信的那太监哭得大声起来:“禀慈圣皇太后,刘伴和张公公他们也劝过,甚至跪在地上将头都磕破了。可万岁爷……万岁爷却一概不管,反将身体钻进被子里,来了一个不管不问。万岁爷是万金之体,咱们做奴婢的又怎么敢去掀被子,那可是惊驾的死罪啊!”
  “这个糊涂蛋!”张太后急怒攻心:“启驾,去乾清宫。”
  正要走,她却停了下来,喃喃道:“不能去,今日是皇帝亲政的日子。哀家乃是妇道人家,怎么可能插手政事,这不合宫里和外朝的规矩。”
  “可是,若是不去,耽误了吉辰……又如何是好?”张太后想到这里,不觉一阵心血浮动,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是好。
  跪在地上的太监忙抹了抹眼睛,跪行着向前挪了几步,低声道:“慈圣皇太后,要不去传内阁的三大阁老过来。他们是帝王师,阁老们的话,万岁想必是会听的。”
  “混帐东西,你乱说什么?”张太后一声呵斥:“去传内阁三老来,你还嫌事儿不够大吗?三个阁老知道了,外官们都知道了,如此一来,万岁威严何在?”
  那太监吓得伸出手来连连抽自己耳光:“奴婢糊涂油蒙了心,奴婢该死!”
  他也知道今天的事情实在太大,张太后是动了真怒。手下也不敢留情,这几记耳光乃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只片刻,他一张脸就肿得老高,鼻血和牙血都流了出来。
  一时间,满殿都是响亮的“劈啪”声。
  “罢了!”张太后见那太监实在可怜,动了恻隐之心,喝道:“你还嫌哀家心中不够烦吗,住手!”
  太监这才停了手:“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张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喃喃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去传苏木进宫,如果说这天底下还有人能说服皇帝的话,大概也只有苏子乔这个人了,可是……时间紧迫,苏木得了口喻,从家里赶到大内,已经来不及了。”
  一想到这里,张太后焦急起搓着双手。
  跪在地上的太监突然道:“太后不必焦急,苏木此刻正在宫中。”
  “啊,他现在就在宫中?”张太后一阵惊喜:“怎么回事?”
  太监见皇太后高兴起来,心头一松,忙讨好地说:“禀太后,大前天陛下就让林森林公公去了趟通政司,让吴世奇做导驾官,苏木做副导驾。”
  张太后:“好,你立即跑一遭,让苏木劝皇帝起床。”
  待那太监要起身,张太后又叮嘱:“记得了,悄悄地将哀家这个意思告诉苏木,别惊动了其他人。”
  正在这个时候,又是一个太监急匆匆地跑进来,高声禀告:“太后,太后,万岁爷的御驾出发了,正往建极殿而去。”
  张太后心中一阵惊喜:“万岁爷不是在赖床吗,怎么起来了?”
  来人:“禀太后,是苏先生……苏木劝万岁起来的……”说着话,他一脸的惊惶。
  “起来就好,起来就好……你这什么表情,老实禀告,苏木是怎么让万岁起床的?”
  那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将苏木一脚伸进被子中,将皇帝冰得跳起来的情形一一说得分明。
  听到苏木如此悖逆,殿中众人都是一脸的苍白,全部惊呆了。
  须臾,众人连声喝骂:“大胆苏木,好贼子!”
  突然间,张太后咯咯地笑起来,笑得眉毛都弯成新月:“这个苏木……咯咯……办法不错啊。凡事论行不论心,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这人,咯咯……有点意思啊!“
  大家都没想到苏木行如此狂悖之行之后,张太后竟然还非常高兴的样子。
  如果换成其他人这么干,只怕早就被人拿下,直接用廷杖打死了!
  整个京城或者说整个大明朝,敢和皇帝动手动脚的,只怕就这个苏子乔。
  可见,苏木在皇帝和太后心目中的地位高到何等程度。
  未来,不知道又是何等光景。
  皇帝从今日开始亲政,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未来,苏木定然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贵。
    
    
第五百七十四章 内部交流资料

      皇帝的御驾正在朝皇极殿行去,舆内,苏木问正德皇帝特意钦点他为副导驾官,可有指示?
  正德皇帝说了一句闲话之后,道:“还能怎么样,不就是你办的邸报上给朕和太后说了几句好话,言官们就看不下去了,天天上折子弹劾通政司。通政司是死是活,同朕也没有任何关系。朕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由着他们去掐。却不想,战火却烧到朕的头上来。”
  正德说到这里,一脸的愤恨:“说朕只喜欢听粉饰太平的话,听不进谏言,是个无道昏君。”
  “好,昏君就昏君吧,朕只要自己过得痛快了,哪里管得上别人说什么。问题是,这报,朕非常满意,也喜欢看,得长期办下去,怎么可能就这么改了。苏爱卿,你得想个法子,叫言官们无话可说。对了,你先前不是说已经想出应对的法子了吗?”
  “臣明白,也想出法子了。”苏木点了点头:“其实,也好对付。”
  正德:“你说,如果可以,就照你的意思办。”
  苏木:“简单啊,现在的邸报继续办,依旧照前一期那样。不过,咱们可是在邸报之外,另外弄一份最早那种邸报样式的内部参考资料。以后邸报可以照旧发行天下,大家可以随便抄,随便读。可这个内部资料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阅读。在领取资料之前得签字,读完之后,也得限期归还,统一归档。如此一来,臣敢保证,这起风波立即就会平息下去。”
  正德一呆:“真能平息下去?”
  苏木:“陛下不相信臣?”
  正德笑起来:“怎么可能,苏爱卿做事什么时候让朕失望过。朕只不过是好奇,故尔一问。”
  苏木:“其实,上一期的邸报臣并不知道会激起这么大的反响,是臣考虑不周。说到底,这事之所以搞得如此麻烦,问题的根子还在言官身上。归根结底,还是体制问题。”
  “你说。”正德倒是好奇起来。
  苏木就将言官的政绩考核,以及邸报在御使台日常工作做的用处同皇帝仔细地说了一遍,最后道:“臣这是砸了人家的饭碗,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言官清流们不跟通政司拼命才怪。有了这个内部参考资料,言官们也找得到弹劾的对象,自然也不想在邸报上多费精神。”
  正德皇帝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朕竟然没想到这点。”
  他又感叹道:“这几日朕都被那群言官们的大道理骂得都快发疯了,听你这么一说,这些家伙也是一群俗人。口中都是圣人之言,经世致用,可骨子里却也不过是功名利禄!”
  “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是个人,大多如此,此乃人性。否则,都是圣人了。”苏木也是感慨:这就是明朝版的“表面上都是主意,背后都是生意。”
  正德:“苏爱卿你这个法子好,就弄两份邸报出来。一份给天下人看,让大家都知道我正德朝来是太平盛世;一份给朝中七品以上的命官读。大家各取其便,互不干涉。只可惜,你不能主持通政司啊。这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