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琪花玉树 >

第32章

琪花玉树-第32章

小说: 琪花玉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老夫人冷淡的瞟她一眼,点了点头道:“你有心了。”

    苏氏混似没察觉顾老夫人的冷意,笑道:“孝顺您是我们晚辈该做的,哪当得您夸。”

    顾老夫人捻了两下念珠,没有说话。

    苏氏也没想老夫人会跟自己说什么,早在她说完这话时,便把视线落在陈氏身上。

    “大嫂今儿怎么这个时辰过来,莫非是有什么急事?”

    她自顾自坐在陈氏下首,一脸好奇的问道。

    陈氏抿了嘴笑笑,和气的道:“哪里有什么急事,不过是这几天天气转好,荷塘里的荷花开了,我想跟阿娘商量一下,咱们府里什么时候开个花会。”

    苏氏点头,附和道:“昨儿绿珠还说今年的荷花长得极好,花苞也打得极密,我还想着就这么任由花朵盛放着有些可惜,没想到今儿就被大嫂你提了出来。”

    苏氏话里话外带出几丝言外之意,这让陈氏不由想到自己领差事的那档事。

    苏氏瞧着陈氏脸色发暗,心里冷笑一声,就她这脸皮厚的,也会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还说什么开花会,又不是什么等不得的急事,想说大可以早上请安时再说,用得着天擦黑了还急巴巴的过来?

    真是编瞎话也不带眨巴眼的。

    只可惜自己也不是个傻的,不刺上一刺,她还真以为自己是吃素的。

    顾老夫人冷眼见着两个人打着机锋,不耐烦的道:“花会的事改天再说,我有心给慧娘寻个妥帖的人,想让你大嫂帮着看看,既然你也来了,就顺便听听,若有合适的人家也不妨提出来。”

    陈氏没想到竟然是这事,微微一愣,半垂着头,没有言语。

    顾老夫人见她有推脱的意思,便和声道:“你人脉广,又时常在各家走动,慧娘的事你多上上心。”

    陈氏低低应了声,没把话说死,只说帮着看看。

    陈家世代书香,祖上曾经出过一位阁老,虽然只在位几年便退了下来,但门生旧故不少,陈家跟这些人的关系一直没断,陈氏知道,顾老夫人是希望自己能给小姑找个书本网,对此陈氏并没有完全把握。

    累世书香人家,门规大多严苛,不说小姑的性情太过恣意,就是林琪也不是个好拿捏的,陈氏担心自己费了好大的力气,却还讨不得好。

    苏氏举起团扇,将心里的狂喜遮掩在薄薄的孔雀戏芙蓉的团扇背后,只是露出来的那双眼睛还是隐现兴奋的微光。

 第五十六章 挑人家

    “可真是巧了,前儿我才收到京都来信,我阿爹有个门生妻室亡故,正巧回乡操办丧事,听说家就在庐州,论年纪好像跟慧娘正好相仿。”

    顾老夫人一听,有了兴趣,难得给苏氏个好脸,道:“那人可有功名?家中情况如何?可有子嗣?”

    苏氏摇着团扇,道:“能做我阿爹门生的,至少也是同进士,至于家世嘛,”她顿了顿,做回想状,“好像也还算殷实,是个耕读之家,至于具体的,还要等我去信详细问问。”

    顾老夫人点头,对她和悦不少:“这事你多上点心,慧娘好了,自然不会忘了你。”

    苏氏心里冷哼一声,哪个稀罕被她们娘俩记在心上,少给她添点堵就谢天谢地了,不过她面上还是满口的答应。

    陈氏不动声色的看着苏氏,总觉得她今天殷勤的有些过分,怎么就那么巧,老夫人才一提给小姑找人家,她那厢就有适合的主接着,要知道小姑这是再婚,想要碰个年岁相当,条件合适的可不是那么容易。

    苏氏很是志得意满,此时她的眼里心里全是成车银钱和她女儿身着锦衣华服,头戴华美珠冠,坐在高高的殿宇当中的情景。

    无意间她余光瞄到陈氏的探究,那目光冰凉凉,好似冬日里的雪水,顷刻间把她的激动热切,浇了个通透。

    “大嫂,我听说当今下了旨意,今年天贶节斋醮三天,城里的这些大户为了响应,已经捐了好些物什,不知咱们府里可要提前做些准备?”

    说到这件事,陈氏转头看顾老夫人,“阿娘,您看这事该如何办?”

    顾老夫人是个礼佛崇道之人,每年这个时候都要给城外方山上的崇真观捐献二百贯香油钱,今年适逢当今下诏,捐献自然要加倍。

    陈氏对此没有异议,苏氏暗地里撇了下嘴,面上却赞顾老夫人用心虔诚。

    顾老夫人从来就不喜欢这个二儿媳,听了她明显不走心的阿谀,更是反胃,只是如今正是用着她的时候,就是为了女儿顾老夫人也得忍着,只是心里难免有些膈应。

    陈氏侍奉顾老夫人二十几年,只看她下颌微微绷起的线条,就察觉了她的心思,起身道:“花会一事,我跟二弟妹先定个章程,之后再来跟您请示。”

    苏氏滔滔不绝的话语顿时一顿,顾老夫人点头道:“这事你们看着办,也问问老三家的看她有没有要请的人,一并请了来,二郎年纪也不小了,若有中意的,还要早些定下来才好。”

    陈氏道了声是,悄声退了出去。

    苏氏看了眼陈氏背影,又看看已经垂着眼皮喝水的顾老夫人,用力捏紧手里的象牙扇柄,勉强露出一点笑,“阿娘,那我就先走了。”

    顾老夫人点了点头,淡淡的“嗯”了声,在她转身时,叮嘱她早些给京都去信。

    苏氏笑着道是。

    出了福寿堂,苏氏望了眼四周,只在绿荫中瞧见陈氏立在远处的背影,苏氏冷冷一笑,飞但没跟过去,反而绕去另一条花径,扬长而去。

    回到落桐院,苏氏果然没有耽搁,很快写了封信,绿珠招摇的去了外院,把信给了回事管事赵德发,让他抓紧着送走。

    赵德发见落款是京都苏府,又是二太太跟前的人送来,当即连口水都没喝,就出了门。

    赵德发出门送信的消息,没一会儿就传到了顾老夫人耳中,见到苏氏这么积极,顾老夫人暗自点了下头,反省自己不该因为当年之事,对苏氏太过严苛,一时又想这事若是成了,是不是该给女儿再陪嫁两个庄子,或者就近再买两个铺子才好,转了念又觉得女儿实在不擅长打理铺子,还是多买些田地,才够稳妥。

    转眼到了五月十六,京都的来信如期到了苏氏手里,看了来信,苏氏喜上眉梢,急忙派了人去庐州,待到十八,那人回来,回禀不负所望,苏氏才翻出来信,一路神采飞扬的来到到了福寿堂。

    林琪这时已经会看账本,顾老夫人正教她怎么核对米粮差价,见到苏氏等不及禀报,直接冲了进来,顾老夫人眉眼微挑,有些不太高兴。

    只是苏氏实在太过兴奋,再说这么些年她也习惯了顾老夫人在自己面前一直阴沉着脸,因此她只朝林琪招呼一声,就兴冲冲的把信递了过去。

    “阿娘,这是我大嫂给我来的信,那人的具体情况都在里面写明了,您看看可还满意?”

    苏氏眉梢乱动,俨然一副兴奋到不能自己的地步。

    顾老夫人扬了下眉,将信细细的看了一遍,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顾老夫人道:“素馨,还不赶快给二太太上茶。”

    林琪不动声色的合上账本。

    自打知道苏氏打着阿娘嫁妆的主意,林琪就对苏氏时刻保持着警惕,尤其在她放下茶杯的瞬间,自以为不着痕迹的扫向林琪的目光,让林琪的头皮一阵发麻,似乎有什么不可预知的事在她背后悄然无息的进行着,而她却还茫然不知。

    林琪努力保持安静,尽量降低存在感,希望顾老夫人忽略她的存在。

    只可惜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顾老夫人又看了遍信,没有提一句,反而和颜悦色的让林琪先回去。

    林琪瞟了眼被顾老夫人握在手里的薄薄纸张,依次给顾老夫人和苏氏行了礼,退了出来。

    曹嬷嬷一直送她到门口,才转了回去。

    林琪转头看看,见院子里只有一个小丫头在廊下剪着一蓬涨势不错的睡莲。

    林琪朝雪姣使了个眼色,两人提起裙摆,好似灵巧的狸猫,轻巧的从紫藤花架下穿过,顺着穿堂溜到正房旁边次间半开的槅扇下。

    好在现在已经是初夏,窗子蒙着的都是轻薄的绫纱,站在这里,只要仔细听,还是能够听清屋里的动静的。

    才刚站定,就听顾老夫人说道:“人家倒是好人家,只是还有个孩子,自古以来,不管后娘做得如何好,都要被人说嘴,慧娘又是个受不得委屈的性子,我怕她会不肯。”

    话语里不难听出顾老夫人的迟疑和矛盾。

 第五十七章 细打探

    苏氏娇柔一笑,“徐家可是庐州城里数一数二的人家,如今虽从了商,可祖上还是耕读起家的,徐二爷是他们族里唯一的进士,虽说是同进士,可也是独一份,小姑若嫁过去,不用做什么就比其他妯娌高出一头。再有徐家的琐事都有大太太操持,慧娘进门以后也不用费半点心。再说还有我阿爹这层关系,徐二爷定然可以谋到实缺,倒时小姑大可以跟去任上,至于那个孩子,小姑若是不愿带,可以放在老宅,”她不在意的道:“过几年,一副嫁妆打发了便是。”

    屋里静了好一会儿才听到顾老夫人道:“那都是后话。你大嫂长居在京都,不曾跟徐家内眷有过接触,对徐家内宅的事所知必定不多,慧娘嫁过去,最常打交道的还是徐家老太太和几个妯娌,这事还得派个人细细打探一番才好。”

    苏氏见顾老夫人已经有松动的意思,立刻得意的笑道:“阿娘既然把事交给了我,我自然要打算周全,早在接到信后,我便已派了人去庐州。来人回来报说,这徐二爷一表人才,论长相比林家姑爷也差不了许多,文采更是甩他老远。且自他回去,就有人好几家当地大户上门打探,好在我有先见之明,一早就让人带了生辰八字,一合之下,正是天作之合,徐家当即满口的答应。”

    顾老夫人听闻大怒,顾不得追究她压下信的事情,喝问道:“你说什么,你竟敢越了我,把慧娘的草帖拿过去合,谁让你这么做的?”

    苏氏梗了下,对老夫人这态度很不高兴,“我若不先下手,人家现在早就跟别人结了亲,现在还有小姑什么事?”

    顾老夫人用力的拍了下桌面,怒声道:“我还没死呢,谁给你的胆子,敢私自定小姑的亲事。”

    顾老夫人就差直言,你是哪根葱,有什么资格给顾慧定亲。

    苏氏也生气了,声音忍不住大了起来,“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小姑,怕她平白蹉跎了一桩好姻缘,阿娘怎么反倒怨起我来了。”

    顾老夫人根本不理她的说辞,直接道:“这门亲事我不同意,徐家那边你自己想法子推了,赶紧把草贴拿回来。”

    苏氏大约十分吃惊,过了一会儿才道:“阿娘,之前你不是都答应了吗?再说,这门亲事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你……”

    “我说了,我不同意,”顾老夫人根本不听劝说,断然打断她的话,接着又扬声道:“我乏了,你退下吧。”

    屋里陷入一片沉寂,一声重重的竹帘拍打门框的声响后顾老夫人把手里的念珠重重的拍在了桌上,曹嬷嬷走到跟前,低声劝慰。

    窗外的林琪虚脱的靠在墙上,手心里的汗几乎浸湿了半个巾帕,两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