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1129章

超品奇才-第1129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志刚虽然也年轻,但是最初他当泰华贸易公司经理的时候,带领的就是一些年轻人,威望也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
  后来冯宇不断的提点,让他一步步成长。重要的是吴志刚算是从下面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能力得到广泛认可,非常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能够服众。
  在冯宇组建泰华控股集团的时候,吴志刚成为副总裁,也没有任何人说不合适,姜万猛、徐立华等资历不是比吴志刚老得多,但现在吴志刚成为第一副总裁,他们也没有任何人说不合适。
  当然,冯宇也认为林跃这个北大仓集团的董事长不太合适,很多问题,林跃都已经看出来了,但是却没有阻止周邦汉的行为,这就导致了周邦汉对林跃的轻视,然后内心不断膨胀,好高骛远。
  那时候宗庆先没有反对周邦汉成为北大仓集团CEO,就是因为有林跃的存在,他认为林跃会把控好大方向,北大仓集团的发展不会偏离既定的轨道。
  但是事实却跟他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林跃守成有余,但是无法带领北大仓集团更进一步。周邦汉有一些不错的想法,但是没有实施的能力。
  偏偏周邦汉还自视甚高,以为自己能力极强,完全看不起宗庆先他们,认为他们就是赶上了好时候。
  可是赶上好时候的人多了,为什么只有少数的人才崛起了?这里面不只是有眼光和胆量的问题,还有能力的问题。
  古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年纪更大,阅历更加丰富,人脉更广,做许多事情,会更加的容易。
  冯宇对泰华控股和风雨控股那边培养年轻人也是不遗余力的,他要让这些管理层形成一个后备梯队,保证企业未来永远有足够的人才。
  这一点,他也告知了那些子公司。他不会插手现在这些创始人的管理,但是如果未来换人了,而这个人冯宇不满意,那么冯宇也不会介意换掉这些人。
  就像北大仓集团一样,周邦汉无法带领企业更好的发展,那么就让他离开。哪怕是现在的林跃,冯宇也说不定会让他提前退休或者换个窝等退休。
  冯宇不想自己规划好的企业走上了歪路,他不希望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他希望看到企业不断的强大下去,然后站立在世界之巅。
  这个时间哪怕长一点也无所谓,但是企业的发展一直要不断向上,不能落后,更不能掉队。
  他还想着早点彻底退休呢,现在要安排好一些企业的发展方向,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他要亲自去跟刘勇好谈谈,希望能够打动对方。
  ……


第2013章 招揽刘勇好
  历史上任何一个大企业的发展路上,都充满了收购与兼并。包括微软、可口可乐这样的行业第一也都是一样。
  哪怕是风雨电子、风雨电器等,也收购了不少的小企业,合并了对方的优质资产。
  很多时候,世界第一的企业,都是合并后才坐上了那个位置,比如北极熊矿业集团,如果不是收购了立拓集团,怎么有如今的地位?
  但是一味的兼并扩张,也会带来极大的隐患,像是世通集团,不就是这样破产的么。市值接近两千亿美元,结果一步踏错,百不存一,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所以企业的收购扩张,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产业,并且要量力而行。而这其中有一种办法,比较稳妥,那就是兼并。
  兼并就是一种根据契约关系的所有权合并,不过一般都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甚至未必会保留小企业的品牌。
  而两家公司如果规模差不多,或者地位相差不是特别大,这样的企业兼并是最具优势的,不过也是最不容易的。
  因为地位相差不大,谁愿意成为从属关系呢?尤其是那些企业股东,他们都想掌控企业的权力,尤其是经营管理权。
  当初必和必托之所以没能收购立拓集团,一个是因为差钱,另外一个就是无法满足立拓集团管理层对于权力的需求。
  可这在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之间,这个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冯宇决定亲自跟刘勇好谈谈,希望让刘勇好同意合并,将希望集团变成北大仓集团的子公司,双方能够合并提升的地方有很多,规模和效益一下子就上去了。
  不过这里面的难点,就是希望集团是刘勇好说了算,或者说是他们兄弟四人说了算,而到了北大仓集团,将会是谁说了算?
  ……
  “老刘,这次请你过来,是想重谈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整体合并的事情。你先听我说完条件,再决定是否答应。”
  “我知道你们四兄弟的希望集团做的非常不错,华夏民营农副产品企业龙头,在全世界也是赫赫有名的。”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能够执掌全世界第一的农副产品企业?而这一切,并不是镜花水月。”
  “我知道之前周邦汉跟你谈过,你跟他不欢而散,但是我是什么人,想必你也清楚,说起来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刘勇好兄弟们都是民生银行的股东,虽然现在只是小股东了,但是刘勇好还是董事。并且在光彩事业上面,刘勇好是最主要的发起人,冯宇当时也是格外的支持。
  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在饲料等生产销售上面,也是没少合作,甚至不止是这些,还有其他产业也多有合作,双方本没有什么冲突,合并后的利益,也是看得见的。
  “我想请你来担任北大仓集团的董事长,甚至可以兼任CEO,或者说让你家老大成为董事长,你来当CEO,这些都没问题。”
  “按照北大仓集团与希望集团的规模来计算,北大仓集团市值大概是希望集团的三倍多,资产是你们的三倍左右,你们的资产并入到北大仓集团旗下,我保证不会少算你们一分钱。具体怎么核算,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商量着来。”
  “而且希望集团的管理层,暂时也不会动,到了该动的时候,我相信你不会手软,你也不会愿意看到自己的事业被庸才破坏掉。”
  “甚至你们四兄弟,都可以进入北大仓集团的董事会,如果你认为这样有必要的话。哪怕是你想培养你的女儿成为接班人,这点我也不反对。”
  “宗庆先的女儿在娃哈哈上班,姜万猛的儿子在风雨电子上班,徐立华的儿子也在爱华电子上班,甚至我在国外的子公司,那些股东的子女想要接班管理权我都不反对,只要你能证明他们有这个能力,能带领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就行。”
  冯宇从来不反对接班,不可否认的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尤其是能够跟随长辈亲身感受、学习管理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也学不到的。
  甚至现实一点,穷人家的孩子不是不能成才,但是成材率远低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哪怕是犯罪率,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更高,只是不太被报导出来罢了,因为他们自身的关注度没那么高。
  冯宇这个条件,让刘勇好更加动心了,他的女儿,还有可能接班?
  “我在国外也有一些面子,许多方面可以帮得上忙,如果北大仓集团的发展需要我帮忙,我绝不会推辞。”
  “这些条件,不知道能否打动你?”
  冯宇看着刘勇好,希望刘勇好点头,那么北大仓集团的规模,将会再次扩大很多,跻身世界第二,距离世界第一也不会太远了。
  “冯董,别的我不谈,你说的这些,我相信。但是我记得北大仓集团的控股方是龙江国资,他们会同意股权被稀释?”
  “而且我要重新分配股权,我们兄弟的希望集团并入到北大仓集团,正常情况下差不多有百分二十五左右的股权吧,我要求我们也要有这么多的投票权。”
  给了股份,却不给那么多的投票权,万一将来冯宇退休了,不管这些了,他找谁去?尤其是这里面涉及到国资,他觉得很麻烦。
  “老刘,现在上头的思想很开放,不再那么僵化了。你看看哈尔滨机械制造集团,泰华控股才是控股方,但是哈尔滨国资可有不满?”
  “你们希望集团并入其中,他们同样的股份,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这有什么不好吗?国资投资的目标也是为了赚钱,这跟我们投资是一样的。”
  “如果你同意这些条件,那么股权的事儿,我去找龙江国资说,我想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冯宇这些年给龙江捐了多少钱,更何况这也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之前也有正面例子摆在眼前,他们为什么不能同意?
  “冯董,这件事我要回去跟哥哥们商量一下,明天给你确定答复如何?”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


第2014章 国企合并难
  “北大仓集团不是挺好么,为什么又要并购那个希望集团?人家经营的也挺好啊,我们可是一直都重点扶持呢。”
  张瑞强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把两家企业合并,尤其是北大仓会从一家国资控股的企业,变成了国资参股。
  如果是早十年,那时候企业都不赚钱,别说过控股边参股了,直接卖掉都有好多,因为在自己手里就是赔钱么,也算是给政府减轻负担。
  可是现在不一样啊,北大仓集团是全球农副产品行业第五,亚洲第一,突然让国资失去主导权,这难免会有许多人议论。
  “你还记得我说过,小企业合并成大企业,在国际上更加有竞争力的话吧?事实证明,这些年国资也合并了不少企业,是不是竞争力更强了,赚的更多了?”
  “不过这里面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你们国资合并的企业,领导班子还是那些人中选择,我不是说他们一定不好,但是大家擅长的方向可能不太一样。他们擅长管理,但未必擅长经营。”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适合当董事长,但不适合做总经理。而董事长很重要,但是总经理是更直接的企业经营参与者。”
  “比如我的泰华控股,我是董事长,但是我工作的时间,连刘传志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这还是刘传志与宗庆先配合的结果,他们的辛苦,可见一斑。”
  国资也一直在做企业合并,将一些地方的小企业,合并成集团公司,增加竞争力,然后走出国门。
  比如一家做食品贸易的企业,如果合并了农业种植、食品加工包装,那么就能形成一条龙产业链,极大的降低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利润率,增强了竞争力。
  比如一家电器企业,如果从电子元件研发制作,到电器组装生产,再到销售什么的形成一条产业链,同样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除非是你独一无二的产业,那么成本永远都是企业最需要关心的。但是哪怕你暂时是独一无二的,可马上就会出现许多竞争对手,跟风模仿,可不只是华夏的企业才会,国外那边更甚。
  哪怕是微软如日中天的时候,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同样不是有竞争对手?
  像是L…PAD,联想集团率先推出,但是不到半年,其他PC厂商不也都研发出了自己的产品?有的是从联想集团这边买到了专利授权,有的干脆就是绕开这些专利封锁,用了一些替代技术。
  虽然L…PAD还是同类产品中最好的,但是市场占有率可不再是百分之百了,有人来分润利润。
  这时候L…PAD也不会着急,其实这样也有很大的好处,不再被说成是垄断,而且还更能突出L…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