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超品奇才 >

第72章

超品奇才-第72章

小说: 超品奇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应该是生产的都是发电机吗,就算那个因为技术方面需要保密,但也应该是发电机的部分零部件吧,这个车间生产的东西怎么看着有些眼熟,擦,这不是刚才那种加湿器么!
  “李厂长,这个车间是不是有些不对?”记者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啊,这个车间生产的就是我们厂子现在最赚钱的产品,哦,还有几个车间,生产的也是这个,要去别的车间看看吗?”李世友明知故问。冯宇说要展示这个车间,要上电视的,电机车间的技术容易外泄。这个就不怕了,还能趁机宣传一下加湿器,最重要的一点,冯宇说这个可以算在广告费里面,他愿意为此支付电机厂一笔丰厚的广告费。
  记者无奈,算了,你是厂长,你愿意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好了。
  站在车间,李世友又回答了几个记者的提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厂长的回答越来越偏离他们曾经对好的答案,怎么三句话不离这个风雨牌加湿器呢?
  “这是我们跟哈飞厂合作开发的二代加湿器,拥有最先进的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和海外专利。这个瞬间就会出现水雾,效率更高,省掉了加热的时间,而且更加省电,耗能低,更加省水,免去了经常反复添加水的麻烦,而且喷出来的是冷雾,不会烫伤,更加安全……”
  记者赶紧示意摄像师将摄像机关闭,这哪儿是采访了,这不成做广告了么。
  “李厂长,这咱们要按照对好的稿子来啊,您这怎么总是宣传您厂子的产品呢?”记者一脸的无奈,他们的录像带时长也是有限的啊。
  “不好意思,脑子里总是这些东西,顺嘴就说出来了。好了,接下来我会按照稿子说的,我们去仓库看看吧?”李世友瞥了冯宇一眼,看到冯宇暗暗伸出来的大拇指。
  一进入仓库,这回不止是记者跟摄像师愣住了,就连李世友都愣住了。
  这是电机厂的仓库吗?刚才来扫了一眼,里面也不是这么摆的啊。这现在是……用箱子拼出来一个图案?
  冯宇示意李世友站在箱子面前接受采访,特意要求摄像师给一个远景,说是为了展示仓库里堆满了产品。
  摄像师内心在吐槽,你这仓库哪儿堆满了啊,明明空出来一大片好不好?再说你哪儿有仓库产品是这么摆放的,我一个外行都明白,这样既浪费空间,又不够整齐安全。
  这回李世友的回答中规中矩,可记者跟摄像师还是一脸的为难。这他妈回去怎么跟领导交代,明天晚上的新闻,用哪一段?
  第一段,有开关加湿器的镜头,还有那一整面墙的加湿器盒子;第二段,全部是加湿器的生产场景,更有李世友说的那一段类似广告词的话;第三段回答倒是没问题了,可他妈背景是什么啊,你们电机厂的人喜欢玩积木吗?
  算了,这个问题给领导头痛去吧,看样子,李厂长是不会再配合他们重新拍摄了,再说带来的录像带也不够了啊。明天重新拍摄根本来不及,希望领导没看出来,能让他们免于批评。
  再说临走的时候,冯宇又给他俩车上放了纪念品,就是电机厂生产的新型加湿器,还为上市呢,连省市领导都没有!
  来了送红包,走的时候有纪念品,电机厂比他们采访的其他领导做的要好多了,批评一句能怎么地,忍了。
  当他们拆开红包看的时候,更是吃了一惊。每人都有五百块,原本捏着挺薄,以为只有几十块呢,没想到里面塞着的竟然都是一百元的大票!
  五百块,顶他们几个月的工资呢,这次他们对李厂长的怨念就更小了,哪怕是领导批评,甚至扣工资都能接受了,大不了扣半个月嘛,这可是五百块啊!
  电视台的人走后,冯宇打了几个电话,请制作广告的人过来,抓紧做一期电视广告出来,要跟这次采访类似,场景都不用换!
  李世友又辛苦了一番,免费当了一次广告男主角,当然,车间的镜头,换成了厂子的总工程师介绍,更加有说服力。
  冯宇最满意的就是最后那个仓库的货品摆放,颇有后世超市理货阿姨的风采,多上镜啊!
  第二天,省台的晚间新闻播放了李世友的采访镜头,其中剪切很严重,但让冯宇意外的是,第一个镜头中开关加湿器的画面保留了,据说是这样显得更加真实,第三个镜头的远景也保留了,据说是为了展示仓库的全貌,有忙碌的工人嘛。
  冯宇守在电视机前看完之后,哈哈大笑,这两个红包送的太值了!
  再晚些的时候,就有整个采访录像,这回效果更好,几乎没有剪辑。冯宇自己看,都会忍不住的去注意那个加湿器,更不要说其他观众了。可以说李世友的风采,完全被加湿器给掩盖住了,这点冯宇只能说抱歉了。
  第二天,与采访相似的同款广告投放到省台,一天三次,正好对应三个一分钟的镜头。这次冯宇直接高价跟省台签订了一年的广告合同,还是以泰华公司的名义,并且是弹性的,可以随时更换产品,比如这个加湿器的广告,就可以算在加湿器的销售成本中。
  哈尔滨市民再一次发现了一个火热的话题,那就是电机厂仓库的物品摆放。电视上都放了,电机厂仓库的理货员太有才了,居然用产品的盒子不同面颜色,摆出来风雨两个大字!
  冯宇听到街头巷尾的议论,笑的有些得意。他心想,这算什么啊,后世的超市大妈可比这有才多了,用盒子能摆出擎天柱呢。
  总之风雨牌新一代加湿器,还未上市,就已经火遍了哈尔滨,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口中议论的都是加湿器的广告,冯宇相信,只要专利申请下来,他们推向市场,肯定能再次迎来一轮销售的高峰!


第127章 找上门的外商
  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但泰华公司的员工却都在加班。
  “喂?你们要补货一百台豪华型的,没问题,但按照我们公司的规定,你们同样需要最少提一半的尊贵型。怎么,你们不愿意?那抱歉,豪华型的也没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酵,哈尔滨首先开始了超声波加湿器的销售。虽然寒冬已经过去,江面解冻之后,空气好转了一点。但此时天天刮风,又不下雨,室内依然十分干燥。
  再加上电视上广告效应,大家对新型的加湿器期待已久。刚一上市,就引发了抢购热潮。因为此次冯宇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策略,跟各商场、供销社说,新型加湿器只有这么多,就连头两天电视上也是这么说的。
  这个消息不小心被市民知道以后,当各商场供销社挂出新型加湿器上市的条幅之后,本着手快有,手慢无的想法,居然一上午就把各商场及供销社的加湿器抢购一空。
  其实电机厂的仓库里已经堆放了几万台的新型加湿器,不过冯宇就是不拿出来。电视上介绍了这个加湿器的种种好处,跟老式电热加湿器的对比等,让那些大领导和大老板也都注意了。有更好的,他们也不差钱,当然换更好的,美其名曰,为了安全起见。
  市里等老关系的单位,冯宇又送了一批试用品,原本的电热加湿器试用品则选择性的遗忘了,让他们分给下属去好了。
  这新型的加湿器价格是传统加湿器的整整一倍,批发价跟零售价都是如此。用冯宇的话来说,舍得花两百块买加湿器的,一般也舍得花三百块。不舍得花两百块买的,你就算是卖一百五,他们还是不舍得买。
  所以这个加湿器他力主定了一个高价,事实也确实如此,销售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利润反而更高了。
  这个超声波加湿器的成本,比电热加湿器的成本虽然高了一些,但也没有一倍这么夸张。
  更何况这个加湿器的盒子上印着“专利产品,仿冒必究”八个大字,说明书里详细的介绍了违反专利法要付出的代价,以警告那些有研发能力的大厂,不要玩火。
  这次盒子上明确注明了生产厂家是哈尔滨电机厂,也让那些厂子掂量掂量,真跟电机厂这种国营大厂打官司,是否还能得到地方保护。
  新一代的加湿器推出市场,吴志刚再次联系上次的经销商,通知他们新产品上市了,请来洽谈业务。
  电热加湿器给上次的经销商虽然也带来了一些利润,但并不如风雨牌电风扇的利润高,而且仿造起来更加简单,有几个经销商直接就表示不来了。
  吴志刚学着冯宇的样子,直接把那几个经销商添加进了黑名单,以后绝对不跟这个人,这家公司合作。用冯宇的话来说,只有他们求着买咱们的产品,没有咱们求着让他们卖的时候!
  垄断产品,又有十年的专利保护,这样还强硬不起来,那什么样才能强硬?
  凡是铁了心跟着泰华公司走的,冯宇保证他们一个个都能赚的盆板钵满,想玩盗版,抢占市场,也要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
  等过几天,哥们到央台去买广告去,现在央台可不像后世那么牛叉,而且去年开始才允许播放商业广告,虽然广告费已经涨起来了,但除了新闻联播前后和晚间黄金时间的广告,其他的广告费并不高,并且非常零散,很多时段都是空出来的。
  冯宇相信,他要买上一年的,对方肯定会给他调整出一个满意的时段播放,而且播放量和时长也会非常不错。
  不管别人信不信央台的广告效应,反正冯宇是绝对相信了!
  国外的专利申请,付光正也传回来了好消息,亚洲的专利已经搞定了,目前在申请欧美的专利,至于非洲?算了,在那种地方,就算你有联合国盖章的专利,一样不好使。再说这加湿器,根本也没打算在非洲能有太好的销售。
  这个消息也就意味着,香港的公司要开始营业了,第一个目标是台湾。香港本地,湿度本来就大,加湿器没有开发出空气净化功能之前,是不会有什么销路的。
  香港这边的销售,完全是付光正在负责,有付家帮衬着,销售能力绝对不用冯宇瞎操心,论起专业程度,冯宇远不如付家人。
  就连销售价,也比冯宇想想的高的多。冯宇这才发现,付家给加湿器的定价,是按照地区发达程度来的。比如国内零售价三百的加湿器,在台湾的零售价就要合五百块RMB,而给欧洲一些国家的定价,则要更高,超过了一百五十美元,而在美国和枫叶国,零售价则达到了两百美元。
  付光正详细跟冯宇解释了一下如此定价的原因,美国那边地广人稀,主要销售人群是中产阶级以上,而这个价格,对方绝对消费的起。
  再加上准备出口美国的包装上并没有注明是华夏生产,而印上的是香港的公司,不会让对方把产品看轻。
  冯宇听到这些话,心里有些不痛快,什么叫华夏生产就会被看轻,未来华夏会成为世界顶级的制造大国,什么美国、欧洲,用的产品大部分都是Madeinchina!他们不用一个试试?
  冯宇发了狠,要求美国那边的零售价再提高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他大言不惭的跟付光正说,什么叫美国人,你根本不了解。美国人就是,买东西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付光正当时也愣了一下,然后回去跟家里人一商量,家人还真就同意了。本来运往美国运费就不低,冯宇说的也有些道理,售价再高一些美国佬应该也可以接受。
  冯宇没想到他一句戏言,竟然被付家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